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五章

皮层接受的刺激缺乏过滤来自内部的兴奋刺激的保护机制,这使得内部刺激在传导方面具有实质性的优势。这种传导优势常常导致类似于创伤性神经症的现实障碍。有机体的“本能”是这种内部刺激最丰富的源泉,即所有源自身体内部并传送到心理器官的力量。在心理学研究中,对本能的探索是最核心、同时又是最神秘的领域之一。

假若我们将自然冲动归类于渴望得到释放的自由活动过程,而不是一种稳定的联合过程,或许不至于显得过于仓促。我们对这些过程的了解主要来源于对梦境的解析。我们从中发现,无意识系统与前意识系统(或意识系统)在运作上存在本质区别。在无意识中存在的精神能量,可以轻易地被完全消除、替换或冻结。相反,前意识系统中的材料对此具有免疫力。这有助于解释我们常见的显梦特征,因为在无意识系统的规律下,前一天的前意识记忆痕迹在显梦之前可能已被部分抹去。我将无意识系统中的心理运动过程称为“原发性”心理过程,以此与在正常清醒状态下的“继发性”心理过程区分开来。由于本能冲动无一例外地以无意识系统为目标,将它们纳入原发性心理过程的观点再平常不过;并且,人们很自然地将原发性过程等同于布罗伊尔提出的主动精力贯注,将继发性过程等同于联合性或扩展性的精力贯注。如果这种等同成立,那么结合原发性过程中的本能兴奋就成为了较高级的心理器官的任务。如果结合失败,就会出现一种类似于创伤性神经症的障碍。只有成功结合才能确保快乐原则(及其衍生出的现实原则)顺利主导心理活动。在此之前,稳定的兴奋水平是心理器官的首要任务。这个任务独立于快乐原则的作用范围之外,但并不与其相矛盾,而是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它。

强迫重复现象在各种形式中都表现出本能的色彩。当这种表现与快乐原则背道而驰时,人们感觉仿佛被一种“魔”力所控制。观察儿童游戏时,他们反复再现不愉快情境,似乎有其他原因——相比于被动经历的强烈刺激,他们更愿意主动掌控不快情境。每次重复都巩固了这种掌控地位,几乎偏执地追求重复的精确度。然而,这一特征在成年后消失了。笑话听过一次后难以再次引发笑声,戏剧第二次上演时难以再次震撼观众。成年人几乎无法像孩子那样重复阅读同一本书。孩子们总是恳求大人重复教过或一起玩过的游戏,不感到厌倦,直到大人筋疲力尽。给孩子讲完一个有趣的故事后,孩子会不断要求重复,且不能有任何改动,即使改动可能带来新的欢呼。这些重复行为并不违背快乐原则,因为在同一情境中获得不同的体验本身就是一种快乐。但在精神分析中,移情状态下强迫重复幼年情境则与快乐原则完全对立。这种强迫重复表现出类似儿童的言行,表明被压抑的幼年经历记忆未以结合形式存在于体内,反而无法纳入后续心理过程中。因此,这些未结合的记忆痕迹有能力与前一天的痕迹结合,形成满足欲望的梦境。这种强迫重复现象常使治疗带来麻烦,导致患者难以摆脱医生的影响。对精神分析知之甚少的人,当感到隐约不安、害怕唤醒潜藏的东西时,其内心真正恐惧的是那种似乎被“魔”力控制的强迫重复现象。

也许我们早已察觉到了本能与强迫重复之间的联系,这种联系或许体现了本能与有机生命体之间的共性。然而,对于这种共性,我们所知甚少,甚至可以说还没有得到充分强调。或许可以这样解释:本能是有机生命体天生具备的一种回归原始状态的倾向。然而,在外界环境的影响下,有机体已经被迫放弃了这种原始状态。因此,本能可以被视为有机生命体的一种折衷手段,或者说是其惰性的一种表现。

对于这个观点,我们感到非常陌生。因为在我们根深蒂固的观念里,本能总是被认为是积极向前的。然而,现在,这个观点却迫使我们去发现本能中的另一种相反因素,即有机体的因循守旧特性。同时,我们的脑海中能够立刻浮现出动物界的一些现象来证明这一观点——历史决定本能。例如,某些鱼类在产卵期会离开栖息水域,不远万里地游到陌生水域中产卵。大部分生物学家认为,它们的这种行为只是为了回到自己先祖曾经栖息过的地方,而这些地方后来成为了其他鱼类的栖息水域。人们相信,候鸟的迁徙也符合这种情况。如果我们思考过以下问题,那么就毫无必要再去寻找其他例子了。在遗传学与胚胎学的范畴内,有机生命体的强迫重复特征表现得极为明显。我们发现,动物的胚胎在发育过程中如何再现它们的先祖们在进化历程中的各个阶段,而不是直接抵达终极形态。我们很难从机械的角度解释这一现象,因此历史的解释就显得尤为重要。此外,在动物界,有机体复制失去的器官的再生能力也是司空见惯的。

我们将面对一种合理的争议:除了保守的本能外,还可能存在着一种积极的本能,促进发展和变革。这个观点非常重要,我们可以在今后的某个时候进一步讨论。但是,就目前而言,最好的做法是逻辑推导出本能倾向于恢复事物原始状态的假设所得出的结论。这个结论可能会被视为神秘主义观点,或者只是一种诡计。然而,我们可以诚实地声明,我们并没有这样的意图。我们只是想要通过逻辑推导得出正确的结论,除了确定性的结论外,我们并不追求其他东西。

假设有机生命体的本能无一例外地是保守的,并受历史所影响,它们努力回到过去的状态。因此,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生物的进化动力源于外部环境的影响。最初,它们的祖先并没有进化的愿望;如果环境永恒不变,它们的生命周期将永远循环重复,没有任何变化。然而最终,由于环境的变化,有机体的进化史记录了地球和太阳之间的关系以及地球本身的演变历程。这些保守的本能将有机体生命周期中每次被迫发生的变化封存在内,以备将来重复之需。因此,这些本能常常给人一种追求变化的错觉——实际上它们只是为了达到最初的目标。有机生命体的终极追求也可能是确定的。如果这种追求是为了达到某种迄今未实现的状态,那么它将与本能的保守性相矛盾。相反,生命的终极目标是回归到一种最古老的状态;生命体在某个阶段被迫放弃了这种状态,但它一直在努力沿着曲折的发展道路挣扎着回归到最初的状态。

如果我们假设所有生命都随着内在驱使而归于死亡(即再次分解为无机物),那么我们将不得不承认,“死亡是一切生命的最终归宿”,而且在追溯历史时,我们还会发现,“无生命的物体存在早于有生命的物体”。

在某个时期,一股未知的力量作用于无生命的物质,促使其形成了有生命的结构。或许,这个过程的方式与生命体在某个特定层面上产生意识的方式非常相似。然而,之前处于无生命状态的物质被内在的推力所驱使,努力回归到先前的状态。于是,最古老的本能诞生了,即渴望回归无生命状态的本能。那时,生命体的死亡是非常容易的。它们的生命旅程只有短暂的一瞬间,而这一旅程的方向取决于这些古老生命体的化学结构。生物体持续着不断繁衍但却易死的状态很长一段时间。直到后来,外部环境发生剧变,那些幸存的有机体完全偏离了最初的生命轨迹。它们在通向死亡这一终极目标的过程中,踏上了一条更加曲折的道路。这条道路在因循守旧本能的支持下,呈现出了生命历程的全景图。如果我们坚信本能具有这种独特的因循守旧属性,那么在生命起源和目标这个问题上,我们将不会有其他看法。

我们可以理解到,隐藏在生命活动背后的本能所代表的东西,往往会让人感到困惑。举例来说,我们普遍认为自我保存的本能存在于所有生物之中,然而这一观点与生命的终极目标是死亡的理论相矛盾。按照这个观点,自我保存、自我肯定以及控制的本能在理论上可能不再那么重要。它们只是一种区域性的本能,旨在避免除了有机体回归初态之路以外的其他路径,从而确保有机体以其独特的方式走向死亡。因此,我们无需再陷入纠结,去理解有机体在面临危险时展现出的似乎难以理解的自我保存信念(无论从哪个角度看,这都是一个难题)。我们现在要探讨的是这一现象:有机体只愿意沿着其独特的道路走向死亡。这样看来,那些生命的坚定捍卫者实际上也是死亡的忠实信徒。因此,我们看到了一个矛盾的画面:有机生命竭尽全力去对抗某些东西(即所谓的危险),而这些东西实际上有助于它们更快地达到终极目标。这种现象彻底揭示了与理性截然不同的本能特性。

让我们暂时停下来,深入思考一番,就会发现上述假设并不成立。因为在神经症理论中,性本能所占据的特殊地位展现出了一幅完全不同的景象。

外部环境的影响驱使着有机生命体不断演变,但并非所有生物都受到这种影响。今天,许多生物仍然保持着极其原始的状态。这些生物大多与高级动植物的早期形态相似,并且延续至今。与此同时,在高级生物的复杂生命结构中,并非所有基础组件都经历了死亡的循环。一些基础成分,如生殖细胞,似乎一直保持着原始状态。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们承载着先天和后天的本能,脱离了有机体。也许这两点是它们独立存在的基础。当环境条件允许时,它们开始发育,重演了生成它们自身的过程。因此,它们的一部分物质作为生殖细胞脱离整体,回到起点,而另一部分则保留下来直至生命结束。这表明,有机生命体试图通过生殖细胞来摆脱死亡。事实上,这些生殖细胞确实赋予了它们一种内在意义上的永生,即使只是延长了生命的终点。特别重要的是,生殖细胞的这种功能只有在与异性细胞结合或强化的情况下才能体现出来。

曾经决定着古老生物命运的存在,其时间跨度远远超越个体生命的本能范畴。这种存在为原始有机体提供了一种保护机制,以抵御之前无法应对的外部刺激。它引导着生殖细胞之间的相遇,为生物提供了一种对抗外部环境挑战的本能。这些本能的集合被统称为性本能群。与其他本能一样,它们也具有因循守旧的特点,因为它们的目的是回归初态。换句话说,它们极度抵制来自外部环境的刺激。此外,在另一个层面上,它们同样具有保守的特性,因为它们使生命得以长久保持。它们与导致死亡的其他本能进行斗争,是真正意义上的生存本能。这表明性本能与其他本能处于对立状态。在神经症的相关理论中,我们早就发现了这种对立状态的重要性。似乎存在着一种来回摆动的趋势,引导着有机生命的运动:一群本能驱使着有机体向生命的终点前进,当它们到达某一极点时,另一群本能迫使有机体返回另一个相反的极点,以新的开始延续整个生命的进程。即使我们可以确定,在生命诞生之初并不存在性欲与性别的差异,但我们仍然不能排除以下可能性:后来被称为性本能的那种本能,或许在最初阶段就已经发挥作用。对于某些人来说,性本能只是在后来的某个时期才会出现,并与"自我本能"对抗。这种观点可能并不完全正确。

让我们暂停一下,重新审视上述论点是否站得住脚。除了基本的性本能外,是否真的不存在一种本能驱使我们不断向着前所未有的状态前进?难道我们不能发现有机体朝着新的状态迈进的本能吗?在我的研究中,并没有找到与我所推测的这些特征相抵触的确切案例。在动植物界,毋庸置疑地,我们并没有捕捉到一种普遍的、趋向于高级阶段的本能——尽管确实存在着向高级阶段发展的现象。一方面,我们往往从个体的角度评判某个发展阶段是否高于另一个;另一方面,根据生物学家的观察,有机体在某一方面的高级发展往往伴随着另一方面的退化,这种退化可能与高级发展处于平衡状态,或者占据绝对优势。更重要的是,我们可以从许多不同种类的动物的形态中发现,它们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某种程度的退化迹象。退化和高级发展同样可以被视为外部环境影响的结果。在这两种过程中,本能只是一种将某种必要的变化保存为内在愉悦的形式。

也许大多数人认为,人类天生具有接近完美的本能。人类达到的高水平智力和道德境界都被归功于这种本能,甚至可能引导人类迈向超越自我的境界。然而,我对存在这种内在本能持怀疑态度,而且我也找不到这种美好误解存在的必要性。我认为,对动物进化过程的理解方式似乎完全可以适用于人类当前的发展阶段,两者几乎没有区别。至于少数表现出追求完美冲动的个体,显然是被本能抑制所导致的。这种本能抑制奠定了人类文明中所有最辉煌成就的基础。被抑制的本能不断挣扎着寻求满足,这一过程以重复原始经验的形式进行。被抑制的本能保持兴奋状态,无论是替代、反向形成还是升华都无法解决。追求满足所带来的快乐与实际满足的快乐有所不同,这种差距产生了动力,使本能无法完全满足。正如诗人所说:“不断向前猛进。”通常情况下,对抑制的反抗往往会切断实现彻底满足的道路。因此,只能朝着唯一允许的方向前进,即使并不以结束这一过程或实现彻底满足为目标。恐惧症的发病原因——仅仅是为了防止获得某种本能满足的过程,很好地说明了人们臆想中“追求完美的本能”的来源。这种本能并非人人共有。虽然这种本能的发展所需的动力因素广泛存在,但在实际生活中,几乎没有适合其发展的条件。

让我再说一遍,我认为我们可以假设这样一点:对于那种难以证明其存在的所谓“追求完美的本能”,或许我们可以通过爱的本能来解释有机体整合和统一的过程。也许,人们视为由本能引发的各种现象,都可以用爱的本能和压抑的作用来加以解释。 jFk9Lc8Udk9nntrEAZoqwi/O8njzNGd0xzkfRamEIl0/SMhI4I7rrJF1sv8athI+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