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满足谈判对方的需求

在谈判中,大家都是为了特定的需要,抱着一定的目的而来的,所以,要想获得谈判的成功,从根本上是要满足对方的需求、需要。

一、需求是谈判得以建立的前提

根据美国布朗戴斯大学著名的心理学教授亚伯拉罕·马斯洛的划分,人类的需要有五种。1954 年,亚伯拉罕·马斯洛在他的《动机和人》一书中,把人类的需要归纳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会需要、尊敬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五大类,这五种需要按照其重要性和发生的先后,成梯形排列。而且,在马斯洛看来,每一种需要在得到满足之后才能提出后一种高一级的需要。但人的各种需要又是不能完全得到满足的,一种需要得到了满足,新的更高层次的需要又出现了。因此,人们为了满足自己的各种需要,一生都在为之努力、拼搏。

人的需要由于是永不满足的,所以人的追求也永无止境。在充满复杂性、竞争性,并可能风云变幻、险象环生的谈判桌上,同样也是如此。谈判者唇枪舌剑、据理力争,是为了需要;满面春风、举杯相庆,是为了需要;布阵用计、夺气攻心,是为了需要;开诚布公、坦率直陈,是为了需要;委曲求全、忍气吞声,是为了需要;慷慨陈词,同样也是为了需要……需要是谈判运作的答案,需要是谈判展开的目的,需要是谈判产生的前提!

法国著名的哲学家斯宾诺莎与其姐姐打的一场遗产官司充分显示了谈判的发生在于谈判者的需求。斯宾诺莎被世人誉为“把上帝看得最真切的人”,尽管他的哲学思想影响了整个世界,改变了哲学史的进程,但他一生以打磨镜片赖以糊口,穷困潦倒。

他的生活态度非常奇特,虽然他有一套出色的手艺,但他并不把精力耗费在挣钱上,他认为只要能够维持最基本的生活就成,其余的时光,他的思想总是徜徉在深邃而博大的哲学世界中。他曾经把自己比喻为一条用嘴咬住尾巴的蛇,意思是到了年底他总是一文不名,就像一个零。

谁也不会想到,就是这样一个视金钱如粪土的斯宾诺莎,有一次竟然同自己的亲姐姐打起了财产官司。原来,他的姐姐偷偷地占有了原本属于斯宾诺莎的一部分遗产,斯宾诺莎感到精神上受了欺骗,一怒之下,姐弟俩对簿公堂,斯宾诺莎用法律手段夺回了原本属于自己的那一部分财产。然而,当他如愿以偿之后,却公然宣布将他所得赠予姐姐,自己仍然以打磨镜片为生。

这是一桩引人深思的财产官司。从表面上看,斯宾诺莎打与不打都一样,因为他依然一无所有,但透过表面看实质,不难看出,他这一举措的目的在于一种需要,那就是维护自己的尊严,捍卫自己的人格。他满足了姐姐渴望财产的需要,同时在诉讼过程中,也升华了自己精神上的需要。

这一故事显示出需要是进行谈判的基础。谈判的本质在于通过不同的利益交换来满足自己的需要,或者说,以自己不需要的东西去交换自己所需要的东西,也可以说,以自己不太需要的东西去交换自己更需要的东西。有许多时候,一个人的垃圾可能是另一个人的财富;一个人的宝物在另一个人的眼中却是一件废物。所谓的“各取所需”是建立在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基础之上的“物有所值”。

总之,实际需求是谈判双方联系的条件和基础,任何谈判都是建立在双方彼此需要基础之上的。正因此,在中美建交的谈判中,基辛格由于提出双方“无求于对方”的观点,受到了毛泽东毫不留情面的“抢白”。

基辛格在 1972 年的一次谈判中,对邓小平说:“我们的谈判是建立在健全基础之上的,因为我们无求于对方”。毛泽东获悉这一情况后,不高兴了。第二天,他便反驳基辛格说:“如果双方都无求于对方,你到北京来干什么?如果双方都无所求的话,我们为什么接待你和你的总统?”

可见,在谈判中表白“无求于对方”是非常虚伪、不符合实际的,凡谈判都有需求,而且是谈判得以建立的基础。

二、谈判要取得成功从根本上在于满足对方的需求

在谈判实践中,围绕着谈判对手的总体目标,重点是要满足对方的两种具体需求。

(一)要满足对方受到尊重的普遍性需求

对谈判者而言,受到尊重,这是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需求。无论在什么场合,什么境况下,任何人、任何单位都有着个人和群体的尊严,都有着被人尊重的期望和渴求。在谈判桌上更是如此,只有双方相互尊重,才能建立起融洽的谈判关系,形成和谐的谈判氛围,从而保证谈判顺利地进行。否则,如果不尊重对方,容易使对方形成高度戒备,甚至给对方造成敌意,这样势必加剧谈判气氛紧张程度,不利于谈判的进行。“荷伯买报”的故事和美国与墨西哥政府就天然气问题谈判破裂的案例就是对这一道理的最好诠释。

有一天,美国著名的谈判大师——荷伯和一位同事去曼哈顿出差,到达曼哈顿后离约会时间还早,他们于是相约去吃早餐。点完吃的东西之后,荷伯的同事出去买报纸。过了五分钟,他空着手回来了,没有买到报纸。只见他阴沉着脸,满脸的不高兴,摇摇脑袋,还含糊不清地小声骂街。

“怎么啦?”荷伯问。他答道:“这里的人太不友好!我到对面那个报亭,拿了一份报纸,递给那家伙一张十美元的票子。他不是找钱,而是从我腋下抽走了报纸。我正在纳闷,他开始教训我了,说他的生意绝不是在这个高峰时间给人换零钱的。”

他们一边吃饭,一边讨论这一插曲,荷伯的同事认为这里的人傲慢无理,都是“品质恶劣的家伙”。他以后再不让任何人给找十美元的票子了。饭后,荷伯接受了这一挑战,让同事在饭店门口看着他横穿马路来到了报亭前。

当报亭主人转向荷伯时,荷伯非常和气地说:“先生,对不起,我不知道你能不能帮个忙。我是个外地人,急需一份《纽约时报》,可是我只有一张十美元的票子,我该怎么办?”谁知那卖报纸的人,干脆利落、毫不犹豫地把一份报纸递给荷伯道:“嗨,拿去吧,有零钱再来!”对方明知道荷伯不会回来把报费还给他,但他仍然毫不犹豫地把报纸给了荷伯。荷伯没花壹分钱就拿到了报纸,但他的同事拿钱反没买到,空手而归。为什么?

实际差别就在于荷伯充分分析、理解那个报亭主人的心理——需要受到别人尊重,所以他通过彬彬有礼、谦和地与对方沟通,满足了对方的这种心理需求,而他同事则满不在乎,大大咧咧,不懂得尊重对方,还又得给他找零钱占用人家卖报纸的时间。

美国在与墨西哥政府关于天然气问题的谈判中失败的案例则从反面告诉我们在谈判中尊重对方的重要性。

有一次,在美国与墨西哥两国政府关于天然气价格的谈判中,美国能源部长刚愎自用,认为谈判问题只是单纯的价钱高低问题,并且想以大国之威震慑对方,所以,他断然拒绝了美国石油财团与墨西哥政府已经达成的提价协议。孰料墨西哥虽然是个小国,但小国也有自己的尊严,他们不但期望天然气能卖个好价钱,更希望得到对方的尊重,能在谈判中获得平等的谈判地位。在他们眼中,美国能源部长的这一武断做法不啻为一种侮辱,于是群情激愤,墨西哥政府不但断然取缔了谈判,甚至将天然气付之一炬,他们用实际行动向美国政府表明:国家的尊严高于一切。

可见,在谈判中尊重对方是何等的重要。要想获得谈判成功,谈判者对谈判对手就应该友好谦和,彬彬有礼,即使与对方存在严重的利益之争,也应做到以礼待人、尊重对方!

(二)要满足对方的关键性需求

在谈判中,谈判者除了要受到尊重这一需求之外,往往还有着多种需求,诸如对产品价格、质量、性能、服务等都有着一定的具体要求,但这些要求在谈判者的需求体系中地位是不一样的,总有一种对谈判成功与否发挥着最重要的影响和作用。这就需要谈判者能做到审时度势,根据所面对的具体谈判情况,找准对方的关键性需要,对此需求予以充分得满足,从而推动谈判走向成功。王先生取胜的杀手锏这一案例是对这一点的最好说明。

王先生是一家空调安装公司的推销员。他与一家很有名气的大企业洽谈办公楼的空调安装工程。办公楼是一座古色古香、很有特色的古建筑,客户非常重视对它的保护,担心安装施工会造成建筑物的损害。在谈判过程中几次提到“安装工程会不会破坏建筑物的结构和外观?”参与这一施工竞争的有好几家企业,但只有王先生以其老练的眼光发现了顾客的这一关键性要求。最后他拿到了这一工程项目,就在于这一点。他的报价实际上比其他竞争对手高出 20%。在几家公司竞争中王先生顺利过关,到了最后阶段只剩下他与另一家公司。这时,对方反复压价,王先生尽管也做了一些调整,但比对方仍高出不少。到冲刺的时刻了,王先生使出了杀手锏,对客户说:“我们准备聘请一个建筑设计师和一个施工工程师,做顾问和技术指导,以确保工程和建筑物的结构和外观质量。”同时又提醒顾客,强调说:“因为支出额外费用,价格上就不能再作让步了”。尽管王先生的价格高,但他满足了顾客的关键性需求,所以最后赢的理所当然是他。可见,王先生在此主要是通过满足谈判对手的最关键需求——确保施工工程、建筑物的结构和外观,最后取得成功的。

三、寻求对方需求的途径

要满足对方的需求,首先要了解、把握对方的需求是什么。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达到预期效果。要弄清楚对方的需求,通常要做到三点:

一是要与对方充分沟通。俗语说得好“话不说不明,理不讲不透”,“话是开心的钥匙”。在谈判中,要想弄清楚对方的需求是什么,就需要双方进行充分的交流和沟通,在双方交往的过程中,要想办法引导对方多说,而自己则认真倾听,从中来发现、寻找对方到底有哪些需求。

二是要注意观察对方的言谈举止。在双方接触的过程中,要时刻注意对方的一言一行,甚至一个表情、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从对方这些下意识的肢体性语言中你很可能能捕捉到非常有价值的信息,看到对方的需求有哪些,关键需求又是什么。

三是要设身处地地从对方角度考虑问题。在谈判中,如果能站在对方立场上考虑问题,就可以发现对方的一些需求或理解对方的一些心理。

总之,在谈判中要弄清对方的需要,并满足对方的需求,尤其是关键性需求,是谈判获取成功的根本。 LIoTbnr1SckCOdnGJ0gYo4vSWhGuls+U/NlEbzVOJkTr9WxQuwZEitMpM13rfE0+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