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管理的基本原理

管理原理是从人类漫长的管理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对管理工作内容和方法进行科学分析总结而形成的基本规律,是管理工作的抽象和升华。正因如此,管理原理对一切管理活动都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一般来说,管理原理主要包括系统原理、人本原理、责任原理、效益原理等。

一、系统原理

(一)系统的概念与构成条件

1.系统的概念

系统就是指由若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部分组成,在一定环境中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那些组成系统的“部分”称为要素。一切事物都是以系统的形式存在的,任何事物都可以看作是一个系统,系统可以无限大,也可以无限小。

2.构成系统的条件

系统的整体具有不同于组成要素的新的性质和功能。具体来讲,系统的各要素之间、要素与整体之间,以及整体与环境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有机联系,从而在系统的内部和外部形成一定的结构。可以讲,要素、联系、结构、功能和环境是构成系统的基本条件。

(1)要素是构成系统的基本成分。要素和系统的关系,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具有相对性。一个要素只有相对于由它和其他要素构成的系统而言,才是要素;而相对于构成它的组成部分而言,则是一个系统。

(2)联系。系统要素与要素、要素与系统、系统与环境之间都存在相互作用关系。一方面它表明系统内的要素处于不断的运动之中。系统中任何一个要素的变化都会影响其他要素的变化,进而影响系统的发展。同时,要素的发展也要受到系统的制约,因为系统的发展是要素或部分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另一方面,作为一个整体的系统与它周围的环境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形成了从系统的输入端到系统输出端的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总之,事物是在联系中运动,运动发展着联系。

(3)结构。系统内部各要素都具有特定的排列组合方式,从而就有了自己特定的结构,它以自己的存在方式,规定了各个要素在系统中的地位与作用。结构是实现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关键,结构的变化制约着整体的发展变化,构成整体的要素间发生数量比例关系的变化,也会导致整体性能的改变。总之,系统的整体功能是由结构来实现的。

(4)功能。功能是指系统与外部环境在相互联系和作用的过程中所产生的效能。它体现了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关系。系统的功能取决于过程的秩序。从本质上说,功能是由运动表现出来的,离开系统和要素之间及其外部环境之间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过程便无从考察系统的功能。

(5)环境。环境是指系统与边界之外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的客观事物或其总和。系统边界将起到对系统的投入与产出进行过滤的作用,在边界之外是系统的外部环境,它是系统存在、变化和发展的必要条件。虽然由于系统的作用,会给外部环境带来某些变化,但更为重要的是,系统外部环境的性质和内容发生变化,往往会引起系统的性质和功能发生变化。因此,任何一个具体的系统都必须具有适应外部环境变化的功能,否则,将难以获取生存与发展。

(二)系统的特征

系统是客观存在的,具有普遍性。从系统组成要素的性质来看,可以划分为自然系统和人造系统。自然系统如生态系统、星际系统等;人造系统如生产系统、交通系统、行政系统等。还有从系统与环境的联系程度来看,可以划分为封闭系统和开放系统;从系统的状态与时间的关系来看,可以划分为静态系统和动态系统等等。无论是何种分类的系统,它们都具有以下几个共同的特征:

1.整体性。系统的整体性又叫做系统性,即通常所说的“整体大于部分之和”,也就是说,系统的功能不等于要素功能的简单相加,而是往往要大于各个部分功能的总和。它表明要素在有机地组织成为系统时,这个系统已具有其构成要素本身所没有的新质,其整体功能也不等于所组成要素各自的单个功能的总和。

2.层次性。任何系统都有一定的层次结构,其中低一级的要素是它所属的高一级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系统与要素、系统与环境是相对的,就自然界而言,从宇宙大系统到基本粒子系统,存在着若干层次,各层次之间又相互交叉,相互作用。从社会生活来看,公共领域和非公共领域是社会生活的两大基本领域,以此可以把现代社会的管理划分为公共管理和企业管理两大类型。而在公共管理和企业管理之下,还可划分为许多不同层次的管理子系统,这样逐层都有着系统与要素的关系。

3.目的性。系统在一定的环境下,必须具有达到最终状态的特性,它贯穿于系统发展的全过程,并集中体现了系统发展的总倾向和趋势。一般而言,系统的目的性与整体性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若干要素的集合,就是为了实现一定的目的,可以说,没有目的就没有要素的集合。因此,人们在实践活动中首先必须确定系统应该达到的目的,以明确系统可能达到什么样的最终状态,以便依据这个最终状态来研究系统的现状与发展。其次,实行反馈调节,使系统的发展顺利导向目的。

4.适应性。任何系统都存在于一定的环境之中,都要和环境有现实的联系。所谓适应性,就是指系统随环境的改变而改变其结构和功能的能力。系统在适应性方面涉及三种不同的情况:第一,系统原有稳定状态被破坏后,逐渐过渡到一个新的稳定状态,即依靠系统本身的稳定性来适应环境的改变。第二,当系统稳态被破坏后,靠系统内部或人为提供的一个特殊机制,抗拒环境的干扰,修补被破坏的因素,致使系统回到原来的稳定状态。第三,系统由于突然的、强大的干扰,稳态结构迅速被破坏,一个新的稳定形态迅速形成。

(三)贯彻系统原理的原则

1.动态相关性原则。该原则是指任何管理系统的正常运转,不仅要受到系统本身条件的限制和制约,还要受到其他有关系统的影响和制约,并随着时间、地点以及人们的不同努力程度而发生变化。

2.整分合原则。该原则的基本要求是充分发挥各要素的潜力,提高系统的整体功能,即首先要从整体功能和整体目标出发,对管理对象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和谋划;其次,要在整体规划下实行明确的、必要的分工或分解;最后,在分工或分解的基础上,建立内部横向联系或协作,使系统协调配合、综合平衡地运行。

3.反馈原则。该原则指的是成功的高效的管理,离不开灵敏、准确、迅速的反馈。

4.相对封闭原则。系统必须要与外界进行物质和信息等的交换,但就一个管理系统内部而言,其管理手段、管理过程等必须构成一个连续封闭的回路,才能形成有效的管理活动。该原则的基本精神是企业系统内各种管理机构之间,各种管理制度、方法之间,必须具有相互制约的管理,管理才能有效。

(四)应用系统原理的基本要求

1.对管理对象进行系统的分析。这种分析主要包括对系统要素、结构、功能、集合、联系、历史等方面的分析。管理的决策和措施就是建立在系统分析基础之上。

2.根据系统的目的性特征,要坚持一个系统只有一个目的,其子系统要围绕这个目的形成合力,统筹运动。

3.根据系统的整体性特征,必须树立全局观点。不要孤立地看问题,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处理好国家、单位和个人的关系,克服本位主义及自给自足的小生产思想。

4.根据系统的层次性特征,各个系统都应建立合理的层次结构。上一层次只管下一层次,下一层次只对上一层次负责。要求领导只做本级领导岗位职责的事,各层做好各层的事,职责分明,各司其职,各负其责。

二、人本原理

(一)人本原理的含义

人本原理就是指一切管理活动都以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为根本原则,使全体人员明确整体目标、自己的职责以及二者间的相互关系,主动地、积极地、创造性地完成自己的任务。

现代管理的核心和动力是人和人的积极性,一切管理均应以调动人的积极性,做好人的工作为根本。简言之,人本原理就是要以人为本。

(二)贯彻人本原理的原则

1.激励原则。满足人类各种需求产生的效果通常是不一样的,物质需求的满足是必要的,没有它会导致不满,但是仅仅满足物质需求又是远远不够即使获得满足,它的作用往往是很有限的,不能持久。要调动人的积极性,不仅要注意物质利益和工作条件等外部因素,更重要的是要从精神上给予鼓励,使员工从内心情感上真正得到满足。

2.行为原则。现代管理心理学强调,需要与动机是决定人的行为之基础,人类的行为规律是需要决定动机,动机产生行为,行为指向目标,目标完成需要得到满足,于是又产生新的需要、动机、行为,以实现新的目标。掌握了这一规律,管理者就应该对自己的下属行为进行行之有效的科学管理,最大限度发掘员工的潜能。

3.能级原则。要根据人的能力大小,赋予相应的权力和责任,使组织的每一个人都各司其职,以此来保持和发挥组织的整体效用。一个组织应该有不同层次的能级,只有这样才能构成一个相互配合、有效的系统整体。能级原则也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原则。

4.动力原则。没有动力,事物不会运动,组织不会向前发展。在组织中只有强大的动力,才能使管理系统得以持续、有效地运行。现代管理学理论总结了三个方面的动力来源:物质动力、精神动力、信息动力。物质动力指管理系统中员工获得的经济利益以及组织内部的分配机制和激励机制;精神动力包括革命的理想、事业的追求、高尚的情操、理论或学术研究、科技或目标成果的实现等,特别是人生观、道德观的动力作用,将能够影响人的终生;为员工提供大量的信息,通过信息资料的收集、分析与整理,得出科学成果,创造社会效益,使人产生成就感,这就是信息动力的体现。

5.纪律原则。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圆,作为现代社会的组织,没有纪律也是不可能长期生存下去的。因此,组织内部从上到下都应该制定并遵守共同认可的行为规范,违犯了纪律就应该得到相应的惩罚。

(三)应用人本原理的基本要求

1.满足人的生存需求是管理的前提。物质动力、精神动力和信息动力是推动管理目标实现的三种主要动力。其中,以满足人的生存需求为主要标志的物质动力,是最原始、最基本、最重要的手段。对于人来说,迄今为止最基本的推动力仍然还是对生存的需求和对现实物质欲望的追求。保障人的最基本生存权是管理的先决条件。

2.提升人的精神境界是管理的重要目标。人之所以为人,就在于人的精神性,在于具有精神方面的需求欲望。人的精神性决定了人的主观动机、思想状态、精神境界等方面,而这些又进一步决定了管理的效率和成效。因此,管理活动要在满足人生存权的基础上,关注人的心理,重视人的精神,尊重人的个性与尊严,达到理想的思想状态,提高其精神境界。

3.健全人格,实现人的价值是管理的内在需求。马斯洛提出,人的需要分为五个层次,其中最高层为“自我实现”的需要。随着社会的发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逐步丰富,生存是基础但也将容易满足,和谐社会的建设使得人的思想状态和精神境界逐步提高。但人仍存在最高层次的需求,即自我实现,而这必须为管理者认识到,要为被管理者提供足够的空间和条件,使其为实现自身的价值而积极地创造性的工作。

4.认真地研究和认识人,积极的开发和培养人。要研究人的本性中普遍存在的内涵,研究对人的管理中普遍的规律和原理。另一方面,正像能级原则所提到的,人和人之间存在差异,要研究人、认识人,做到因材施用。同时,要善于发现人的潜力和不足,采用教育和培训等方式提高其自身能力。

三、责任原理

(一)责任原理的含义

责任原理就是指在合理分工的基础上明确各部门与个人必须完成的工作任务和必须承担的相应责任,从而提高人的潜能的有效办法。其本质就是要保证及提高组织的效益和效率。

(二)应用责任原理的基本要求

1.在合理分工的基础上明确职责。要充分发挥人的作用,最有效的办法是在合理分工的基础上明确每个人的职责任务。首先,职责界限要清晰。按照与工作结果联系的密切程度,划分出直接责任与间接责任、实时责任和事后责任。其次,职责内容要具体并且明文规定,便于执行、检查与考评。再次,职责内容要包括横向联系的内容。规定了某一岗位的职责,还要明确与之相协同的岗位的要求和责任。最后,职责内容要落实到个人。

2.职责要与能力、权限和利益相结合。人能够承担某一职责,取决于其能力、职位和利益的大小。其中,能力是关键因素。管理能力是由科学知识、组织才能和实践经验三者构成的。科学知识主要指管理者实行有效管理所需要的诸如社会、经济、心理学等基本知识和诸如生产、技术管理方面的业务知识。组织才能指以处理人际关系为核心的对人、财、物关系的协调能力。实践经验主要是指以管理实践为主的实践经验。不同的管理具有不同的能力。权限,指完成工作任务而授予的权力。实行任何管理都是对诸如人、财、物、信息等要素的配置。借助一定的权力才能实行真正的管理。要明确承担责所带来的利益,包括物质利益和精神荣誉等。

3.公正评价、奖惩分明。只有职责划分和权力行使,而没有完善的考核,是管理中的开环管理,轻则使管理偏离目标,重则会使组织失控,最终影响管理绩效。因此,加强考核是实现闭环管理的必不可少的环节,也是进行奖罚的前提,只有考核准确,才可能做到奖罚公正。奖罚是对工作成效的一种评价,因此,必须公正、及时,这将有助于提高人的积极性,挖掘每个人的潜能,从而提高管理成效。在奖励时,要运用各种动力,注意政策、注意方法、注意后果。总之,不管是奖是罚,都要做到制度化、规范化,要做到公正和及时,要以提高管理绩效为出发点和归宿。

四、效益原理

(一)效益原理的含义

效益,是指在社会活动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消耗同取得的符合社会需要的劳动成果的对比关系。效率是指投入与产出(所费与所得,消费与成果)的对比关系,所以说,效率是指符合社会需要的效率。效益原理就是在管理中讲求实效,使管理制造出更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为社会的发展作出贡献。

(二)贯彻效益原理的原则

1.价值原则。效益的核心是价值,必须通过科学而有效的管理,对人、对组织、对社会有价值的追求,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2.投入产出原则。效益是一个对比概念,通过以尽可能小的投入来取得尽可能大的产出的途径来实现效益的最大化。

3.边际分析原则。在许多情况下,通过对投入产出微小增量的比较分析来考察实际效益的大小,以做出科学决策。

(三)应用效益原理的基本要求

1.正确处理管理活动中局部效益和全局效益的关系,把二者结合起来。全局效益和局部效益互为前提,但全局效益更为重要。没有局部效益,全局效益无法实现,没有全局效益,局部效益难以持久,二者是矛盾性的统一。在处理二者关系时,应注意把全局效益放在首位,同时兼顾局部效益。

2.正确处理管理的当前效益和长远效益的关系,把二者统一起来。当前效益与长远效益也是矛盾性的统一。在处理二者关系时,应讲求长远规划,管理者既要注重当前效益,更要注重长远效益,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将二者结合起来,不断提高管理效益。

3.正确处理管理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关系。管理活动最直接的体现就是经济效益的表现,而社会效益则往往在潜移默化中体现出来。经济效益是社会效益的基础,而社会效益则是经济效益得以实现的重要条件。在管理活动中,既要坚持经济效益,更要讲求社会效益。 vV2fKwiNQW2JEWUW/8hYi7l8jKIS0ezBoYEeqXC4RjT0ZajujmpbyWaHdaN+VJZs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