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3.学而不思则罔

《论语》中有一句至理名言:“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一个人如果成天只知道死读书、读死书、读书死,今天读一本专著,明天读一篇学术论文,但你只是生吞活剥、死记硬背,而不去思考其中的道理、观点,作者写作的意图,他要说明的问题和道理,要表达的思想等等,那你就等于白学了。即使学了也没有用,因为你不会应用,不会举一反三。这在现实生活中太普遍了。

比如在当前应试教育条件下,我们的中小学生大部分是考试机器。只会死记硬背书中的考点,一心只想考大学。考上大学又怎样呢?相当一部分学生只记考试要点,根本不去查阅相应参考资料,考试完了,六七十分,甚至九十多分的成绩,看似学得很好,过后你问他,你学该门课程有什么收获?保证他回答:好像没什么收获。什么原因呢?学而不思。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英语,有些大学生甚至英语专业的学生,考试通过了大学英语六级、专业英语八级,而且成绩优异,但你要让他将一篇中文论文译成英语,他却翻译不出来了。我就亲身经历过这样的事情。我的一篇高等教育管理方面的论文,大概不到一万字,请一名外语专业的硕士研究生翻译,她却说有很多专业名词和术语搞不清。后来勉强翻译出来了,经专业人员修改,发现错漏之处很多。这件事情对我触动很大。我就想,我们这么多的国考,题型不可谓不多、不全,考得学生晕头转向,但就是不能应用。考官出题只想到怎么样将考生难倒,这样就体现了考官的水平,而不是考如何应用。这种现象在有些国家是不可想象的。以德国为例,德国每年都要对中学生发布十本左右必读外文书籍,以世界名著为主。并且明确规定毕业考试或升学考试就考必读书目中的内容,主要是翻译、问答和写作。什么时态、语态、句法、结论等考得很少,也没有必要,一篇写作可能什么知识点都会涉及,根本不需要死记硬背。我的一位留学德国的学生就告诉我,德国这种考试看似比我国简单,其实对学生要求更高,都是开放题,没有标准答案。比如要你回答: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价值观是什么?你读《高老头》有什么感想?等等。我就想,如果将这些题目拿来考中国学生,不光中学生就是大学生甚至外语专业的学生,可能要拿高分都会难上加难。因为他们根本就不具备这样的知识和素质。很多学生甚至大学生根本就没有看过世界名著,甚至连中国名著都未曾看过。如果要出一个题目,请你描述张飞和关羽的性格特征,保证很多学生答不出来。这就是孔子为什么发出“学而不思则罔”感慨的原因。

“思而不学则怠。”这里的“怠”不是松懈、懈怠的本意,我认为是危险的意思。进一步引申为“尽”,即耗尽的意思。就是说,如果你只思不学,你的知识终究有一天会消耗殆尽。有些人,成天不学习,或者啃老本,今天树一个目标,明天立一个理想,就是不拿出实现理想和目标的实际行动。真是“有志之人立长志,无志之人常立志”。这样的人有没有?当然有。我们有些大学生,从中学过来了,熬出头了,要轻松一下,天天上网、睡觉、侃大山,就是不学习,等到真正要应用了就傻眼了,“原来什么都没学!”真正是“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还有一些大学生,平时不努力读书,什么东西都是网上下载一拼凑交给老师完事,自己什么东西都没有掌握。我有这么一个感觉,除开智力本身存在差别外,对于智力水平相当的人来说,出现学业、品质、素质差异的根本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是否用功学习。当然,这种学习不仅仅是学习专业、课本知识,而是一种广义的学习,包括学习社会实践知识和学习做人的品质。所以,对于不学之人,是很危险的,是对自己成长成才成事成业不利的。为什么呢?你以前学的知识终究会完全耗尽的。

方仲永 的故事,相信大家都非常熟悉。

方仲永出生于一个农民家庭。由于家境贫寒,小仲永无缘读书。大概五六岁的时候,突然哭着向爸爸索要纸笔墨砚,说是想写诗。他父亲感到十分惊讶,马上从隔壁邻居那里借来笔墨纸砚。方仲永拿起笔便写下了四句诗。同乡的读书人知道此事以后,都跑到方仲永家看诗,一致认为他的诗写得很好。于是一传十、十传百,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连知府大人都认为他是神童,经常邀至家中做客。他父亲认为这是有利可图的好事情,于是每天带着方仲永轮流拜访名门富豪,以作诗博得人们的夸赞和奖励,而放弃了让小仲永上学的机会。久而久之,神童才思不济,诗句也索然无味。由于只凭“天才”而不注重后天的学习思考,方仲永的才华和知识每况愈下,到十二三岁的时候,已是“江郎才尽”;到二十岁时,他的才华完全消失,成了一个平庸之人。宋代王安石写了一篇《伤仲永》的文章,将方仲永的成长归纳为三个阶段:幼年时天资聪颖,指物为诗;少年时江郎才尽,不如前闻;青年时才思尽失,沦为庶人。

由此可见,一个人光有先天的智慧而不注重后天的学习和思考是不行的。不注意吸收新知识,注定要落在别人的后头。因为人不能生而知之,必经学而知之。君子与小人的区别,不在于先天的本质,而在于后天的学习和思考,在于“善假于物也”。同样是“神童”,最终有成才者,也有不成才者,何以故?学习与思考,有恒与无恒决定的。

所以,荀子说:

“吾偿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荀子指出,我曾经一段时间,整天思考问题,但后来我发现还是赶不上片刻的学习;我曾经踮起脚跟眺望远方,却依然比不上我登上高山见识广阔。学习多见识广,站得高看得远,这是基本常识问题。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从旁观者的角度看,一个人站在高处举手示意,他的手臂并没有加长,但站在很远的人也能看见他在招手,尤其是人多拥挤的地方更是如此。顺着风吹的方向呼喊,声音本身并没有加强加快,但由于风力助推的缘故,可以让更远的人听得更加清楚。借助车马出行的人,并不是他本人善于走路,而是由于他借助马的力量,在短时间内就能行至千里(很远)。行舟划船横渡江河的人,并不是依靠游泳的本领,而是借助了船桨的缘故。

所以,荀子认为,“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君子与一般人并没有什么本质的不同,要说不同的话,那就是君子能审时度势,借助周围的环境和客观事物来不断充实自己、完善自己。这就好比学习,每天坚持学一点,日积月累,积少成多,就会知识渊博。善于学习又认真思考、发现问题的来龙去脉,弄清楚事物的本质联系和必然规律,年长日久,必然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学者或能工巧匠。 jnzBz9SfTPuvMphG0dENQf8xAxZobdJqsou9JClX8wmlk1hTzQHpw/kc+La/zEXW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