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2.教育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

荀子通过上面的论证分析之后,得出如下结论:

“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

人们对那些不学无术、自高自大而无自知之明的人,常常会用“不知天高地厚”,“言之无物,持之无故”来加以讽刺和嘲笑,大概就是对荀子这句话的引申。当年“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唐代诗人杜甫因此感叹:“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这是多么豪迈的气派和心境啊!假设当年孔子不是登上泰山,而是登上了喜马拉雅山,或者是先登上了泰山再登上喜马拉雅山的话,孔子的感觉又会如何呢?恐怕上面那句就不会是对泰山雄伟高大的感叹了,而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世界小了。就是说,人的视点越高,视野就越宽广。随着视野的转换,人们对人生也会有新的感悟。当年毛泽东主席写诗赞扬人民英雄气概时说:“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 到底天有多高,海有多深,很难有一个确切的答案,就是每个人的一种心境和感觉。但我相信,依照事物对称性原理,世界上有多高的山,就一定会有多深的海洋。因此,以我之见,按照坐飞机的惯例,我们每天在地上所见之“天”也就是离我们三四千米高的云层罢了,顶多一万米左右。如果照此推理,当人登上山喜马拉雅山时,就是“会当凌绝顶,天在脚下行”了。

所以,荀子说,一个人如果不自己登上高山,就不会知道天有多高;如果不下到深潭之中,就不会了解地有多厚。这只是荀子的一种心境,一种感觉,一种推测。我相信,荀子对孔子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意境是心领神会的,因而他才引申为一个人的为学是没有止境的。只有深入钻研知识的人,才能了解事物的来龙去脉。因此,荀子进一步发微:如果一个人“不了解先王的学术修养,不聆听先王的遗言,不学习先王的知识,就一定不会知道学问的渊博”。这里的“先王”到底指哪些人?各种版本的解说不完全一致。依照我的推测,荀子此处所指“先王”应该是尧、舜、禹、周文王、周武王、孔子等先圣先哲。

为了证明教育的重要性,荀子指出:

“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

“干、越、夷、貉”古时指四个不同方位的边陲小国。“干”据《左传·哀公九年》记载,指“吴城邦”,位于今江苏扬州东北部,春秋时被吴国所灭,成为吴国城邦。“越”指越国,位于今浙江绍兴。“夷”指居住今宜昌一带的少数民族,属楚国。而“貉”据唐朝杨倞注为“东北夷,古指貉国”。荀子认为,从地理位置分析,这四个古国相距较远,为什么生下来的小孩的哭声相同,让你分辨不出是男是女、是胖是瘦、是聪明还是愚钝呢?不光这四国小孩如此,现在也一样,你站在产房外面,产房内时刻传出婴儿啼哭之声,你能分辨出他们是男是女、是胖是瘦吗?肯定无法辨别。但是,等他们上幼儿园了,上小学了,读中学大学了,学了知识,懂得道理了,他们的思想认识、风俗习惯、个性气质就会出现差异,特别是民族之间、地域之间差异更大,这是什么原因呢?荀子指出,这是教育导致的。古时候学校很少,人们很少进学校读书,大部分小孩都是家庭教育。因此,父母亲、家人、邻居、朋友等等,就会对一个人造成巨大的影响:知识、风俗习惯、道德行为、个性品质、宗教信仰、政治倾向等等,都会对人造成影响。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教化不同的缘故,是受环境影响的结果。荀子并不是环境决定论者,他只是认为环境对人的生长发育、身心素质、道德品质等等具有重要影响。

所以《诗经·小雅》说:一个有学问、有修养、有高尚品德的人,是不会贪图安逸、不思进取的。相反,他会谨慎地安于自己的职位,爱好正直之道。你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神明时刻都在关注,只要你谨言慎行,就会赐给你幸福。否则,就会祸乱不断,麻烦缠身,就不可能活得坦然,活得有尊严。

因此,“神莫大于化道,福莫长于无祸”。荀子强调,一个人的精神修养、道德境界没有比受“道”的教化更大的,也没有比受“道”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更高明的了,幸福没有比无祸无灾更长远的了。这里的“道”是什么意思呢?通观荀子三十二篇作品,荀子所谓“道”包括为人之道、为政之道,即基本原则,也指自然界、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和一般原则,这是从形而上的角度分析。从形而下分析,则是指一个人做人做事应坚持一定的标准和原则。

大家都知道“孟母三迁”的故事。 一代亚圣孟子就得益于小时候良好的生活环境和家庭教育。孟子小时候非常贪玩,模仿性很强。他家起初住在坟场附近,他就经常组织邻近小孩玩堆坟墓或哭丧的游戏。母亲认为这对孟子成长非常不利,于是就把家搬到集贸市场附近,孟子又模仿别人做生意和杀猪卖肉的把戏。孟母认为这种环境对孟子成长也不利,就把家搬到了学堂旁边。此时,孟子就整天来到学堂跟着先生学习礼仪和知识。孟母认为这才是孩子应该具备的生活环境和学习条件,就不再搬家了。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孟母三迁”的故事。

对于孟子的教育,孟母特别重视。除了送他上学外,每天都不停地督促他学习。《三字经》载:“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说的是有一天,孟子逃学回家,孟母正在织布,看见儿子逃学,非常生气,拿起一把剪刀剪断了布匹,责备孟子说:“你读书就像我织布一样。织布要一线一线地连成寸,再成一尺,再成一丈、一匹,才能成为有用之才。学问也是如此,必须靠日积月累、勤奋学习才能取得。如果半途而废,就会成为无用之才。”至此,孟子专心读书,发愤求学,身体力行,践履圣人的教诲,终成一代大儒。 gUYvosc3F2JdBvFCRhL/uVn7OhZEWOHmexsNny8dirFqZkFXWb3xzRTsVX5ENfnV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