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0.应选择正确的学习途径

荀子指出,有了好的学习态度和明确的学习目标,还应选择正确的学习路径。荀子给出了供大家选择的正确的学习途径。

途径之一:向良师益友学习。荀子指出:

“学莫便乎近其人。《礼》《乐》法而不说,《诗》《书》故而不切,《春秋》约而不速。方其人之习君子之说,则尊以遍矣,周于世矣。故曰:学莫便乎近其人。”

就是说,为学的基本路径、最好的方法就是接近良师益友。孔子早就提出了为学为师之道,“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为什么要常拜良师益友为师呢?荀子指出,《礼经》和《乐经》虽然记载了礼、乐的基本方法和博大精深的内涵,但没有详细的解说;《诗经》和《尚书》虽然记载了古代的故事和实事,但与现实未必相适应;而《春秋》虽然文辞简约,但意旨深邃而难以理解。所以,经常拜访良师益友,聆听、学习他们的学说,就能获得全面的知识,弥补自己学问的不足,养成崇高的品质,得到诸经之真谛,从而通达世事。因此,学习没有比接近良师益友更好的捷径了。

清初的医学名师、温病学说理论的创立者叶天士, 就是一位不断拜访良师益友的典范。

叶天士出身医学世家,祖父和父亲都是一代名医。叶天士从小就深受家庭影响,熟读医书,尤其对《黄帝内经》《难经》等钻研娴熟,对历代名医旁搜博采。十四岁时,其父过世,他便经常虚心向别人学习。只要是比自己医术高明的医生,他就会拜他为师。从十二岁到十八岁,先后拜过十七位名医为师。有一次为了拜一位深谙内热之症的高僧为师,他改名张小三,扮成穷人模样,三年时间,他得到了老僧关于内热症治疗的真传。临别时,老师告诉他:你现在的医术已经超过江南的名医叶天士了。

叶天士在中国医学发展史上是一位贡献卓越的医学家,他创立的温病卫气营血辨证论治纲领,为温病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叶天士重视学习,他认为“学问无穷,读书不可轻量”。即使至垂暮之年,盛名在外,但他仍手不释卷,学习他人之长,医术医德及人格品质不断升华和提升。

途径之二:尊崇礼法,效法先王。

“学之经莫速乎好其人,隆礼次之。上不能好其人,下不能隆礼,安特将学杂识志,顺《诗》《书》而已耳,则末世穷年不免为陋儒而已!将原先王,本仁义,则礼正其经纬蹊径也。若挈裘领,诎五指而顿之,顺者不可胜数也。不道礼宪,以《诗》《书》为之,譬之犹以指测河也,以戈舂黍也,以锥餐壶也,不可以得之矣。故隆礼,虽未明,法士也;不隆礼,虽察辩,散儒也。”

这段话译成白话文的意思就是:学习的根本途径就是亲近良师益友,这样可以快速而全面地提升自己的知识和人格品质,其次才是遵守礼法。如果不能师法有道的良师益友,不能做到尊崇礼法,而只是生吞活剥地学习、杂记一些支离破碎的知识,或者诵记《诗》《书》中的一些条文,那么即使活到老、学到老,也不过是一个学识浅陋的儒生而已。如果能溯源先王之道,能从古代圣人君子那里追溯知识之源,寻求仁义之根本,那么,学习礼法就像理顺纵横交错的经纬线一样,是一条正确的路径了。这就好比用五根手指提起皮衣的毛领一样,只要轻轻抖动整理一下,被理顺的皮毛数就不可胜数。如果做学问、做事、做人不尊崇礼法,只会生搬硬套《诗》《书》中的一些条文规则,则无异于用手指丈量河面的宽度和测量河水的深度,用戈矛舂米,用锥子代替筷子吃饭,是根本达不到目的的。所以,尊崇礼法,即使不十分明察它的精神要义,仍可以称作是遵循礼法的读书人。反之,如果不遵循礼法行事、做人、做学问,即使能明察善辩,也只能算是一个不守礼法、自由散漫的儒士。

这段文字在整个《劝学》篇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这是告诫人们,学习知识、做科学研究,甚至人格修养等,一定要精益求精,要学深学透学彻底,不能满足于一知半解或不求甚解。同时,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要言之成理、持之有故,不能凭空捏造和想当然。不仅如此,更应该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遵守学术道德。这样才能使自己的知识和人品同时得以提升,才会受人尊敬,成为一个学问高深、品德高尚的人。孟二冬就是这方面的杰出代表。

孟二冬教授一生治学严谨、淡泊名利,他经常教育学生“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啄一句空”。1994年,孟二冬发现清代学者徐松的名著《登科记考》在内容上存在严重的遗漏现象,于是他放下手上已在研究的国家重大课题,着手对《登科记考》补正,经过七年呕心沥血的研究,完成了长达一百万字的著作《登科记考补正》,为我国文化典籍积累做出了巨大贡献。为了完成这本书,孟二冬坚持八年住在北大筒子楼而不换房,理由就是离图书馆近,便于查阅文献。据统计,他先后翻阅了两千多册地方志和许多线装古籍文献资料,其艰辛可见一斑。然而,以此为乐的孟二冬在此书后记中写道:“在北大图书馆,是一件令人十分愉快的事情,虽不能偃仰啸歌,心亦陶然。”

著名国学大师冯其庸先生一辈子研究中国文化史、古代文学史、戏剧史、艺术史,尤其擅长于红学研究,已出学术著作三十多种,计两千九百多万字。谈到中国的传统文化,冯其庸有独到见解,他认为对待中国传统文化要区别精华和糟粕,更要正确理解,不能误解,要历史地、辩证地看问题,灵活运用,而不能生吞活剥、生搬硬套。我们应该多考虑怎样吸收传统文化中的精华。要真正读懂、理解、掌握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才能很好地利用。他反复强调:“做学问是一辈子的事,绝非一朝一夕就可以成功,一定要肯下功夫,肯吃苦,要能甘于寂寞和淡泊。一个真正的求知者,是应该永不满足、永远要发奋探求的。”冯其庸先生倾其一生行走在他选择的求知之路上,为我们求学、为人、做事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ONF4o+j0ZwanoEb2yIsehnTXRQo3iH86qgwr+52pMYYpAlHLYyKS1IY49/TBFqQv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