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3.激活课堂的现场感教学

现代学习理论认为,知识具有情景性,人的学习离不开一定的场景(包括虚拟的、物理的、生活的和心灵的场景)。课堂教学的效果与学生在现场的真实体验和感悟有关。下面是我引导学生在创新课堂的现场中进行学习,以获得感悟、体验、发现和启智的教学尝试。

3.1 QQ对话

我拿出自己的手机QQ对话(如图 1-4)给学生看:

舅:在吗?

甥:在的,舅。

舅:你的支付宝能用吗?

甥:可以。支付宝?

舅:你支付宝名字发我,我申请你代付。

甥:好。18677443400。

舅:限时抢购的,急用!

甥:那个支付宝不是你的啊。

舅:店家的,我买东西那个店家的,我的不是被冻结了吗?

……

图 1-4

3.2 探幽索因

师:这是我的QQ里“舅”甥的对话!可这个“舅”竟然不是我。他进入我的QQ号与我的外甥对起话了。这个“舅”向外甥要支付宝。我这个舅却全然不知!天啊,会不会是在骗钱?

师:同学们,此时我该怎么办?

课室里,很是安静!但同学们神态各异:有的沉思、有的焦急、有的不知所措……

过了一会儿,有一名学生站起来说:“立即报警!把这个骗子绳之以法。”

接着,又有一名学生站起来说:“应该立即告知你的Q友,避免更多的Q友被骗。”

紧接着,另一名学生说:“应该立即更改QQ密码,计算机老师曾经说过。”

……

显然,学生们进入了我的情境中,急我所急!几名学生的发言,道出了QQ号被盗用后的应对办法。没有发言的学生也都在全神贯注地听着、感受着、经历着。

师:感谢同学们支着儿!说实在的,如同学们所说,我在又急又忙地更改QQ密码、告知Q友的过程中,内心焦急、紧张、难过、不安宁!这个“舅”在侵犯我的什么权利呢?

有的学生觉得:这是侵犯了老师的姓名权。

师:为什么?

生:这个“舅”盗用老师QQ号,冒用老师的QQ名与您的外甥对话,想得到外甥支付宝以获得利益。

师:QQ号等同于老师的姓名吗?

生:应该等同。因为你的Q友会把你的QQ号当作你本人。如上面的对话:“在吗?”“在的,舅。”外甥不是把“舅”当作真舅舅了吗?(学生笑)

师:哦。还有吗?

生:我觉得还侵犯了老师的隐私权。

师:怎么见得?

生 1:这人使用了老师QQ号,这是个人信息吧。

生 2:这人进老师的QQ空间算不算侵犯私人领域?

师:算不算呢?

生 3:算。书上说书包即为私人领域,我想在网络时代,微信、信箱、QQ空间都应为私人领域。

师:言之有理!那什么叫隐私?什么叫隐私权呢?

生 4:隐私是指公民不愿意为人所知或不愿意公开的,与公共利益无关的个人私生活秘密。它包括三个方面内容:私人信息、个人私事、私人领域。私人信息:家庭地址、身体缺陷、婚恋情况、家庭关系、财产状况、身份证号码、账号密码、QQ密码、微信密码等;个人私事:日常生活、社会交往等;私人领域:住宅、个人行李、书包等。

生 5:隐私权是指公民依法享有私人生活安宁和私人信息保密的权利。我国法律保护公民的隐私权。

师:说得好!老师对隐私权的相关知识也很清楚。在现实生活中,我是注意防范的。但是在网络环境下,我的隐私还是被人侵犯了!这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警示呢?

生 1:要有隐私意识,在网络环境下也要有隐私意识,不要以为网络都是虚拟的,无所谓,我们还是大意不得。

生 2:要有自我保护能力,要懂得给自己的QQ上锁。

生 3:要有责任或信任意识,当自己的QQ被冒用了,要想到保护Q友,要对他们负责。

生 4:要有法制观念,要懂得报警,另外要懂得尊重别人的隐私。

生 5:老师,你的Q友有没有被骗?

师:这是我最担心的地方——我的外甥被骗钱了吗?(这也是学生担心和急着想知道的地方,可我不急着告诉学生,直到此刻,又回到对话的悬念。)大家再来看看“舅”甥对话(如图 1-5)吧:

甥:那个支付宝不是你的啊?

舅:店家的,我买东西那个店家的,我的不是冻结了吗?

甥:你的冻结了吗?

舅:嗯。

甥:打个电话过来确认一下。

师:我的外甥被骗钱了吗?

生:没有。

师:好玄啊。幸好,我的这个外甥是当过兵的,有防范意识。也幸好,我从来没有向他们要过钱。当我的外甥发现这个“舅”说要支付宝时,他马上打电话给我,一问真相不就大白了吗?

图 1-5

3.3 意义所在

这是发生在我身上的真实故事!真实的场景,增强了学生的现场感。

现场感教学,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过程,而是“知”“行”合一的心灵唤醒和碰撞的过程,是点燃智慧的过程。现场感教学,其意义在于:

第一,有利于增强学生的直接感受,深刻理解,使抽象理论直观化;

第二,可以增强教学的趣味性,使课堂教学更为生动活泼;

第三,使学生可以直面情境,调动了学生的情绪,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世界;

第四,使学生可以直面问题,有利于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4 几点建议

现场感教学需要注意什么呢?

第一,要有真实性。

现场感教学,首先,要有真实性。所谓真实性,就是客观存在的非虚假的。这种真实性的获得,一是要靠内容载体的真实,二是要靠学生身临其境的真情。

内容载体的真实。是因为它是现实生活中发生的真人真事,因为真,才可信。如上述材料中“我的QQ里‘舅’甥的对话”就是真实地发生在我身上的,有手机为证。现场感教学,针对的就是真人真事。

身临其境的真情。现场教学,真实的事件,加之课堂媒体营造氛围,比较容易引导学生身临其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真情实感,培养有境界的人。正如王国维在《人间词话》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第二,要有情节性。

现场感教学,要有情节性。所谓情节性,就是能够将课堂 45 分钟分割成几个部分,可分为起因、过程、结果。做些什么、怎么做……因情节安排起伏,过程推进,达到高潮迭起、引人入胜的教学目的。如上述现场感教学,笔者安排情节,由“舅”甥的对话作起因,由假“舅”侵犯真“舅”的相关权利及警示等作探究过程,又由“舅”甥的继续对话作结果,环环相扣,层层设疑,如“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第三,要有启发性。

现场感教学,要有启发性。启发性就是教授新知识时不是直接叙述出来,而是通过提示、发问等方式引导、启发学生讲自己想讲的内容并归纳总结出来。如上述我以“同学们,此时我该怎么办?”“这个‘舅’侵犯了我的什么权利呢?”“言之有理!那什么叫隐私?什么叫隐私权呢?”“但是在网络环境下,我还是被人侵犯了!这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警示呢?”“这是我最担心的地方——我的外甥被骗钱了吗?”等问题来引导、启发学生去思考,而不是直接叙述出来。苏格拉底说:“用理性思考去认识你面对的一切。现象是感官所得,理性思考才能洞悉矛盾的本质。”启发学生思考,是老师的责任。

(本文发表于《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6 年第 11 期) RBXz8eGGrYQ5k300x0STjSeljEH2hxLvxKepfdys1gd/LfwlCziYm+AY+pIuWDd0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