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2.启发创新的课例实践

在课堂教学中,启发学生创新,已是摆在我们面前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怎样启发创新呢?首先要引起学生好奇、兴奋、感动等情感,吸引学生关注、向往、投入;其次要通过潜移默化的作用,孕育和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创新风格。教师的主导作用要重在“启发”,学生的主体作用要重在“创新”。“启发创新”可以定义为:学生作为独立的个体,在教师的主导下,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能够善于发现和认识有意义的新知识、新事物、新观点。

2.1 实例之一:引桥设计

教学“爱国情操表现”,若照本宣科,实在乏味。我把课文阅读材料蕴含的智育与德育因素挖掘出来,经过精心设计,在课堂上激起了智慧与道德双艳的火花。

情境:上海在设计南浦大桥时,遇到一个十分棘手的问题,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当地的一些中学生也满怀热情地参与设计,结果他们与专家的设计不谋而合。(为了直观,我摆出大桥、引桥及有关大楼等实物模型,如图 1-1)

图 1-1

启思:什么棘手问题呢?原来,引桥址恰是中心城区,商业、人口密集地,土地价格昂贵。因此,怎样设计才能省地、少拆迁呢?

论证:学生们七嘴八舌,比比画画……归纳起来是两个草案:倾斜式和螺旋式。开始,学生们多在倾斜式上考虑。但是,倾斜式满足不了设计要求。长度短,省地,但坡度陡;长度长,解决坡度陡的问题,但占地又多……在比较中,学生们最后一致认为螺旋式引桥少占地多利用空间,是最佳方案。(见图1-1)

悟理:学生陶醉在尝试成功的喜悦之中。我恰当点评,充分赞扬上海中学生爱家乡、关心家乡的建设,指出这是一种爱国的表现。同时指出,学生们用智慧模拟设计取得成功,突显了实力,体现了创造性。乐于参与,敢于参与,并创造性地发挥自己的智慧与能力,为祖国建设做贡献,这就是爱国,爱社会主义祖国。

2.2 实例之二:性格各异

“人的性格各不相同”一课,学生对“性格”似曾相识,但从深层来说,识之较浅,因而对“各不相同”的层次理解就显得更难了。怎样才能深入浅出,有趣有味呢?

情境:讲台上摆着一台机器、一台电脑。教师发下两份调查表,学生填好后,通过电脑处理,学生就初步知道了自己性格的特点。

启思:性格由哪些因素合成?过程怎样?为什么人的性格会不一样?

论证:性格是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的合成,是一个复杂的形成过程,一般分萌芽期、形成期、塑造期、成型期这四个阶段,由于各种因素不同,性格也就各不相同。(如图 1-2)

图 1-2

悟理:由学校、社会的影响说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道理;由“萌芽”到“成型”说明“江山易改,秉性难易”的意蕴,启发学生要重视和加强成型期前的性格塑造。

2.3 实例之三:漫画反思

要让初二学生弄清学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不容易,因此我以漫画(如图1-3)为切入点,启发学生思考“视而不见”,反思“视而可见”,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情境:一个人得意地走在危桥上,桥下是万丈深渊,这人危在顷刻!桥右端写有告示:“法,禁行。”桥横面写着:“犯罪之路”。这个人眼镜上挂着:“法盲”。

图 1-3

启思:如此危险,这人是知险而行,还是不知其险?“视而不见”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反思“视而可见”的情境是怎样的?这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悟理:通过看图,学生都认为这人是不知其险才走上危桥的(从眼镜上挂着的“法盲”两字得知)。由于这人是“法盲”,故“视而不见”走上了“犯罪之路”。可见,他不学法走上了犯罪之路,自己却还不知道呢。由“视而不见”反思“视而可见”的情景(让学生自己描绘)。

学生认识到:在法治社会里,个人要生存与发展,离不开法律。所以要学法、懂法、守法、护法。

论证:从纵的方向来看,人的一生与法律都息息相关。从横的方向来看,在与他人发生纠纷时,需要法律裁决;合法权益被他人侵犯时,要求助于法律;自己犯法时,要受到法律的处罚。总之,法律与我们息息相关。

以上三个课例之所以能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关键在于创新。创新,使得课堂教学具体形象、生动活泼,充满情趣和欢乐。同时,创造的欲望,如电磁效应,拨动了师生共同创造的情感共鸣。

2.4 精巧构思

在吃透各种教学资源的基础上,重新对教材内容进行编排、组合和设计,使其价值最大化、最优化。

值得注意的是,要选准并挖掘教材中最有价值的内容进行创新构思。如例一的“引桥工程设计”,例二的“性格各异探因”,例三的“漫画正反思考”都选得很准,并充分挖掘,所以教学的效果很好。通常教材中最有创新价值的地方,往往也是师生情感的动情点、兴奋点、新旧知识的关联点和各种矛盾汇集的碰撞点等。只要深入分析研究,必能找到。

2.5 环节步骤

“启发创新”大致由情境(现象)、启思(设疑)、论证(解疑)、悟理(升华)等环节步骤组成。

情境:情境的设置,能够让学生直观、形象地看到现象,产生诸如好奇、兴奋等情感,如例三的漫画。这是感性认识的开端。

启思:启发思考,在一定情境中设疑,并让学生起疑、思考,引起学生感性认识的深入,如例二的“性格由哪些因素合成?过程怎样?为什么人的性格会不一样?”。有时还可以引导学生反向思考,如例三“‘视而可见’的情境又是怎样的?”。

论证:论证也称求证。这是一个摆事实、说道理的过程,如例一论证“螺旋式和倾斜式谁为最佳方案”。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动手、动口、动脑,或分工合作,或相互启发,真正体现出学生的主体作用。此乃重要环节。

悟理:悟出道理,提高觉悟,这是论证的结果、理性认识的升华。如知晓例二“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道理等。

这四个环节、步骤不应拘于一格,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变化或调整,如例三就是把“论证”放在“悟理”之后。

2.6 方法要求

第一,以鲜明的形象,营造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新鲜感,强化学生感知教材的亲切感。只有形象新鲜而亲切,才能引起学生的好奇、兴趣,学生才会产生追求和探索的愿望。

第二,以真切的情感调动学生参与认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感人深者,莫先乎情”。学生情动则积极性高涨,主体作用才能表现出来。

第三,以广远的意境激发学生拓宽教材、贴近生活、关注社会与人生的责任感和想象力。学生有责任感,才有毅力创新并持之以恒。有想象力,才能开阔视野,富于创意。

第四,以丰富的哲理,提高学生对事物的认识力和感悟力。学起于思,思起于疑,疑起思维生。学生的认知力和感悟力往往是在激疑启思的教学过程中得到培养和提高的。

第五,以科学的手段和方法引导学生会求知、会探索、会创新。引导学生使用计算机、手机等现代化工具掌握材料;还应激励学生大胆进行创造性的质疑问难(陈龙安教授提出的十字口诀即“假列比替除,可想组六类”有借鉴作用),学会运用分析、综合、归纳、推理等思维方法。引导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要重视过程而非结论。因此,“启发创新”要把创新思维的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来求知、探索、创新。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如果说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在于创新,那么创新的关键则在于教师的启发。所以,我们要转变传统的观念和做法,树立起人人可以创新并能取得成功的观念,以积极的行动投入创新实践,那么培养具有创新素质的人才就会指日可待——“学生都是朝着教师鼓励的方向发展的。”

(本文发表于《思想政治课教学》2001 年第 3 期) DshtkmsvQI5rYMQLUmHapMQwZzFyLGAepTLnrMBxcy89Pt6WJCAIxpAkzmM/9cCI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