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音乐审美能力的内涵和功能

音乐作为一种艺术美,以本身特有的美感魅力赢得了人们喜爱。同时,它又通过作用于人们心灵的巨大精神力量,显示出其特有的社会价值。和所有艺术美存在价值规律一样,音乐必须要进入人的精神世界,音乐美才有价值意义。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音乐的存在价值取决于人们对音乐美的认识能力与水平,这也就是说人的音乐审美能力不仅检验并决定音乐艺术的存在价值与生存状态,而且也是获取审美享受与精神升华的“必需品”。支撑这个庞大意识形态网络运转的核心力量正取决于人的音乐审美能力。

一、音乐审美能力的内涵

审美教育即美感教育,是培养人的审美能力、审美情操的教育,也就是美育。它以塑造完美人格为最终目的,以艺术美和现实美为教育手段。审美教育的根本形式是艺术教育,审美教育在音乐教育乃至整个教育环节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发挥着巨大作用。

音乐审美能力是人在参与音乐实践活动中所显示出来的一种本质力量,也是进行音乐审美活动的基本前提和保证。由于音乐审美活动是一种复杂的思维过程,是全部心理活动参与的结果,因而内涵十分丰富。从音乐审美心理活动过程来看,音乐审美能力主要包括:

(一)音乐感觉、知觉能力

人的感觉和知觉是与认识客观事物密切相关的两个层次,我们通常概括地称为音乐感知能力。但严格地说,音乐感知能力包括对音乐的感觉能力和对音乐的知觉能力。前者主要包括对音高、音强、音长、音色等音乐要素的感觉能力,而后者则是在音乐感觉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对各种音乐基本要素的知觉能力,如旋律感、节奏感、和声感、力度感、速度感等。当然,在感知音乐的过程中,感觉和知觉是交织在一起的,构成了综合性的音乐听觉。

(二)音乐鉴赏能力

音乐鉴赏能力是音乐审美的核心力量。广义的音乐鉴赏是包容了音乐鉴别和音乐欣赏在内整体的音乐审美活动。如果说音乐的感觉、知觉能力偏重于技术层面的话,那么对音乐的鉴赏能力则是审美的重要内容和手段。

音乐鉴别能力是一定审美价值观的实践体现,面对多元复杂的现实音乐文化,面对良莠不齐的音乐环境,音乐鉴赏能力就显得格外重要,尤其对审美心理尚不成熟的青少年来说,更是如此,因为没有良好的音乐鉴别能力就不可能有真正的音乐审美活动。

(三)音乐联想、想象能力

在音乐审美过程中,所聆听到的音响看不见、摸不着,人们往往通过联想、想象的心理活动来感悟音乐。音乐联想是在聆听音乐过程中,将音乐的某些特征和平时积累的生活经历、情感体验,有选择地建立起联系的心理过程。音乐联想能力犹如打开音乐大门的一把钥匙,它可以使感受到的音乐变得具体、形象,如《百鸟朝凤》的音乐联想到各种鸟的啼鸣、《动物狂欢节》里低音提琴和大提琴的音响激起对大象的联想等。对青少年来说,音乐联想能力虽然是一种重要的审美心理活动,但它还只是一种初级的、基础的感受能力。

由于音乐的非具象性,使得人们对它的直观感受产生了某些障碍。但从另一方面来看,这也正是音乐审美的最大优势,它可以提供给人们没有限制的欣赏空间,凭借想象能力给音乐插上双翅,从而能够充分自由地领略音乐的美。音乐想象能力特征不仅表现在自由性方面,想象内容也存在明显的差异性,由于生活阅历、文化修养、心理素质、音乐水平的千差万别,每个人对同一音乐作品的想象结果也是不尽相同、甚至是完全不同的。音乐想象能力的内涵十分丰富,既可以通过表象想象出具象性的人物、景物,还能够从中产生丰富的情感体验,从而使得审美活动有声有色,生动感人。

(四)音乐表现、创造能力

音乐审美活动作为一种艺术实践,具有鲜明的参与性,只有全身心地投入音乐实践中去,才能充分得到美的感染和陶冶,因此,音乐表现和音乐创造是音乐审美能力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音乐是表演艺术,只有通过歌唱和演奏才能产生真正的音乐。在这些音乐表现过程中,不仅自身可以体验感悟到音乐的美感和内涵,同时也为他人提供了审美的对象,全面地实践了音乐的审美活动。音乐表现能力具有多层次和无止境的特点。从群众自娱性的歌唱、演奏到歌唱家、演奏家的专业性表演,存在着许多不同水平、不同档次的表演,但是我们的音乐审美教育中,音乐表现能力应该是在掌握基本歌唱和简单演奏技能的基础上,能够准确而有表情地表演,能够正确地表达音乐作品的基本情感和内容。

音乐创造能力是音乐审美活动进入更高境界主观能动性的施展和发挥,也是想象心理活动能量转化的一种表现。音乐创造能力应用和出现的范围广阔,不仅仅是作曲,歌唱、演奏、欣赏也都有音乐创造能力的体现。和音乐表现能力一样,音乐创造能力也存在着多层次和无止境的特点。在基础音乐教育中,应该重视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通过探索音响与音乐、即兴创造和创作实践等途径,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和创造精神,并从中掌握一些简单的基本创作方法。

二、音乐审美能力的功能

(一)陶冶情感功能

音乐是一门情感艺术。音乐通过人的审美感知,能迅速调节情感,引起共鸣。在音乐教育中提出的“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教育理念,主要作用于人的情感世界,着重强调对音乐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对音乐表现形式和情感内涵的整体把握,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力。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与热爱,让他们的情感随着音乐的情感而起伏变化,这是音乐审美教育的最基本要求。它能够加深人们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和追求,并在获得审美享受的同时,于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过滤情感上的杂质,促使情感的纯正和升华,达到陶冶情操、怡情养性的效果。

(二)开发智力功能

音乐是开启儿童智慧的一把金钥匙。李岚清同志曾经说过:“音乐的美育功能不只是一般地提高审美能力、陶冶情操等,它对人的智力开发,特别是提高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锻炼表达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都有帮助,音乐对社会的文明进步有着深远的影响。” [1] 音乐作为一门学科,本身就具有知识和技能的科学性、严密性和系统性。

古今中外许多杰出的科学家大都非常喜欢音乐,认为音乐启发了他们的智慧,培养了科学的想象力。例如“相对论”的创始者爱因斯坦,他在思考问题时,碰到难题就去弹钢琴或拉小提琴,在音乐中解除困惑;我国宋代的沈括,明代的朱载堉,既是精通多种学科的科学家,又是闻名后世的音乐家;我国当代科学家李四光、华罗庚、钱学森、袁隆平等都是音乐爱好者,音乐造诣颇深。

因此,音乐审美教育对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领域,发展学生的智能有很大的作用。

(三)平衡身心功能

不少生理学家指出:人不是机器,不能自始至终都以同样的节律工作、学习,而舒缓的、轻松活泼的、优美悦耳的音乐,能使人们消除疲劳、调节情绪、平衡身心,较长时间地保持旺盛的精力,能更好地学习和工作。

例如在运动中伴随以音乐,能增添健康以美的感染力;在劳动中伴随以号子声,劳动者能有效地调节劳动频率,协调动作、平衡身心。一些医学家经过大量临床实践,开掘了“音乐疗养”等医疗功效,促进人们身心健康发展。

(四)认识深化功能

美育作为一种教育活动,以自己特殊的方式帮助人们从审美的角度获得并加深对于自然和社会的认识。在长期的社会实践过程中,人们将历史上不断积累的审美经验和审美成果,通过美育的方式传授给下一代,使之获得各种真理和知识,从而深化对社会和人生的认识,这种美育的认识深化功能,在艺术审美上表现得尤为明显。 4X6SvKdgiZVrUu9Bs8TbRPwQEEouFy9Jhy5AJPYccyOX0fizPXNMVuaqh9uXKGi5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