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序言

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绵延不断,且以国家形态发展至今的伟大文明。中华民族具有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由于中华文化认同度超越地域乡土、血缘世系、宗教信仰等,可以把内部差异极大的广土巨族,整合成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功高至伟!

所以,中华文明具有自我发展、回应挑战、开创新局的文化主体性与旺盛生命力。具有深厚的家国情怀与深沉的历史意识,为中华民族打下了维护大一统的人心根基,成为中华民族历经千难万险而不断复兴的精神支撑。

中华文明的连续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必然走自己的路。如果不从源远流长的历史连续性来认识中国,就不可能理解古代中国,也不可能理解现代中国,更不可能理解未来中国。

以上是2023年6月2日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

我们只知道,中华文明源远而流长,博大而深远。但却忽视了这个文明是神传文明的事实。何为神?神从示,从申。示在木桌上摆放,展示的意思,多指祭祀、供奉;申,象形为闪电,引申意为伸展、舒展。所以,华夏人的祖先通过祭祀手段来实现自己的需求与愿望、获得生存智慧与信心。而神,就是远古先民们当时所认为、所崇拜、所归属的,来自宇宙的更高维度的超高级生命。

我们现代人也崇拜英雄、伟人,但是英雄、伟人与我们是同类,是可触、可及、可学习的榜样;而神之存在却是高深莫测的。孔子曰:阴阳不测谓之神。神,在我们阴阳空间,甚至三界之内都是秘而不见、深不可测的。

什么意思?用现代人的话说就是,古人认为,中华古老的文明,不是人类创造的,而是神传,是来自于外太空的高级智慧。所以这个文明留下的《山海经》之类,就成了千古之谜,如今出土的三星堆祭祀坑文物就成了物证。祭祀坑就是我们先人与神灵沟通的场所,出土的文物就是先人记忆中神的模样,很多与山海经记载的一模一样。

实际上,我们中国人记忆中的神话故事,很多都发生在银河系,外太空。这么说来,当今地球上仍有这样的文明,人类应该感到幸运;生活在这个文明国度里的华夏子孙,应该感到自豪!所谓“中华难生”也许就是此意吧。

但是,这个文明如今却正在经历着衰退灭亡的危机!中华之复兴面临重重困难。

宋末崖山之战后,诸族入侵,礼崩乐坏,世风不古,道德日微,我中华文明开始生病。明末甲申天变,华夏庙堂和民间的人文风气,慢慢异化,离华夏文明之本源渐行渐远,人文信仰体系开始崩塌。尽管如此,中华文明仍然拖着残缺的身体,护佑着她的子民。

随着西方全球殖民化和工业革命的到来,科技促进了生产力巨大的发展,西方思想和潮流传入国内,并迅速漫延开来,中国人进入一个崇拜和迷信西方科学的时代。因为神传的文明得不到科学证实,于是被冠以迷信、伪科学而加以封存!没人敢去揭,没人愿意去揭。中华文明遭到彻底的抛弃!文化自卑,文化自嘲,文化自虐随之而来。曾几何时,中医、气功、易经等传统的文化体系,乃至传统的信仰体系(道德),被看成丑陋的、低级的、愚昧的象征。西方文化崇尚的所谓的自由民主、人性解放、财富崇拜被看作崇高的光明塔顶。

如今,中华文明失去了传承(文化断承),民族丧失了信仰(信仰缺失),人们完全依附于西方,迷信于科学,迷恋于物欲,忘了祖宗,崇拜金钱,自私贪婪,游戏人生,各种各样的社会问题接踵而至。大家都痛恨腐败,其实这不是官僚之腐败,而是社会之腐败、全民之腐败,是信仰偏离、道德沦丧所造成的呀!

社会主义哲学理念认为:一切都在规律中。我们不怨天、不尤人,可以权当是历史的历练,是历史赋予中华民族必然的经历,是社会规律决定的不可逆转的必然途径。

在我们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之际,在我们面临中华伟大复兴之时,我们应该如何去找回我们的民族自信、回归文化自信、确立制度自信呢?

面向未来,在当代全球的多元文化背景下,我们如何做到古今结合、中西结合,现代与传统结合,如何重新拾起我们的民族文化,去唤醒我们国人骨子里的民族血性,树立起我们的核心价值观、道德观?如何才能进一步增强我们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呢?

我们不能去依靠什么西方的上帝,也不能靠神仙,不能靠菩萨,只能靠自己,靠每一个有血性的中华儿郎!团结奋进,振兴中华。我们既要实现科技腾飞,发展生产力,还要奠定文化软实力,实现全民道德回归,认祖归宗,再次装上中华的魂,穿上中华的衣,重新接续上中华古老的根脉。

这就需要有人敢于去揭开被封存已久的神传文明之盖!这种勇气,这种大无畏,需要有自我牺牲精神!顶住层层压力,突破层层障碍,有敢为天下先的勇气,才能揭开中华文明的面纱,让文明之光重现浩宇,让华夏大地重浴甘露。让人类重温道德的怀抱,启迪文明智慧,去拥抱那个唯物与唯心之间的、科学与宗教之外的不断波动的真理!

本书作者历尽千辛万苦,踏遍祖国大地,从文化遗产中,复活了华夏祖根,以现代人的视角,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崭新的文明新世界;以现代人的口味,给我们熬制了解决人类问题、社会问题、经济问题的复方良剂。

本书从非物质文化遗产——武强年画入手,层层剖析,深入浅出,逻辑清晰,雅俗共赏,引人震撼,发人深思。

燕南赵北土地上传承下来的武强年画,沉淀着从农耕时期到电气时代的东方智慧,古朴而深远。武强年画不但是国家立法保护的非遗,而且是世界教科文组织认定的“东方圣经图解”。我们可能没有读过西方圣经,但却知道:圣经是西方信仰体系的根本。西方人对武强年画有如此高的评价,而我们国人却少人问津,鄙视嫌弃。记得古书上说过:“燕南赵北金丹撒”“燕南赵北出真圣”。【金丹】也好,【真圣】也好,不都是中华人文根脉传续的珍宝吗?

作者独具慧眼,从这些非遗珍宝入手, “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 。《武强年画之文明发掘》就是在此背景下,挖掘整理出来的。《孝道文化》《福道文化》《财道文化》《和道文化》《中道文化》《寿道文化》,系统而简洁,深入而浅出,结合实际,联系生活,开卷那么耐人寻味,合卷那么回味无穷。

《武强年画之文明发掘》不但建构出一部家庭传统道德之复兴宝典,也是当今大众构建幸福人生之指南画卷。为促进传统与现代结合,东方与西方结合奠定了扎实的基础;为中国特色、中国道路、中国人文抛砖引玉。

“五福人所愿,传家道泽绵;清心仁以厚,三尊德为源。”作者清心老师,通过此书所传递的精神和文化内涵,不仅仅属于每一位华夏儿女,更属于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们,也是全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之一,这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掘和弘扬,走向“九州共贯、多元一体的大一统”迈出了最坚实的一步。

结缘此书的广大读者朋友,可以通过参阅学习书中传统文化的精髓,感悟“孝中和财福寿”之道,回归寻根祖脉文化之洗礼,强化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独特价值。为我们文化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夯实了基础,重新认识老祖宗传承下来的文化在当代和今后长期存续的不灭价值,定能为推进中华人文之伟大复兴尽一份心力!

七行学宫祭酒主讲 四川省孔子学院文道院院长 林明正
天运癸卯年七月初七 5a/2odzOS57BFaQIiGXOew6xWPjrt24EkfTDhbhbDIsuT9g0G0Apr/TT+A1avX9o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