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二、孝道规律与品德

我们为什么把孝叫做道,把孝叫做教,把孝叫做智,把孝叫做礼呢?因为它们都是相通的。

中国人一直保持着阴阳相合的中道思想,既要有先天道的思想,也要有后天人的思想,这就是中道,也是人道。所以,人若能守中道,便是遵守了天道,顺应了地道。孝,上连无形之天,下接有形之地,故为中道之首,所以孝是道。

所谓“忠孝立人伦”。圣人传教,就是传孝,传中道思想。离孝无教,教育的教,字义就是孝,孝以文承就是教。

而孝为什么是智呢? 孝道是中华先祖用全维的整体统一观,留给我们后代子孙阴阳一体不可分割的大道智慧。 有了孝,处理问题才能找到事物的根源,知白守黑,才能有整体的智慧,因此又叫智。

为什么把孝叫做礼呢?合于道理的行为和规范就是礼,礼居五常之首。孝是道,行孝就是行道,行孝就是行礼。礼,理也。合于道的理叫道理,合于道的思想和行为称为道德。那行孝是不是就是积德呢?是不是可以涵养我们的道德品质呢?

我们说的德,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伦理道德,而是大道之德——道德。 道德包含人天福报,又超越福报,超越善恶,不受阴阳所拘,超脱三界以外,故天不灭德。道德,是中国文化最高的修为,是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也是老子思想的核心,故曰《道德经》。

中华几千年的文明史,为什么把孝道作为中华传统的灵魂?就是因为孝道既是人道,又是天道。中华先祖无论是合于孝道的智慧,还是符合孝礼的行为,都是积累道德的,所以我们祖上有德。

厚德载物,德充斥天地间,而又超越天地之外,故天不灭德。正是由于中华民族既有道德的传统,也有道德的教化,所以我们中华民族才能一次次地抵御外强入侵,仍完整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华文明才从四大古文明中脱颖而出,坚持到最后,承担人类解放的使命。

我们今天从大道的角度,重新认识我们的孝文化、孝传统,重点谈谈孝道的规律和品德。

从理论上来讲,孝道符合三个大道规律: 第一个是阴阳互根规律,第二个是因果关系规律,第三个是位序规律。

(一)阴阳互根规律——敬畏无形

什么是阴阳互根规律?阴和阳互为根源,互生互成,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为条件。阴阳同时产生,同时消亡。

正如这棵树,土里的为阴,叫根;土外的为阳,叫苗。根与苗就是阴阳互根。我们想一想,是不是?根如果粗壮的话,苗是不是长得好呀?反之,苗好,根是不是就壮呀!这就是阴阳互根。这不就是我们讲的孝道吗?孝连接阴阳,就是保证了互根双方的整体性和互根性。

老子为什么说“知白守黑”?什么是黑和白呀?白,代表我们看得见的空间事物,相当于我们现在理解的三维空间,在中国传统上叫阳性空间(简称阳间),我们暂且叫有形空间;黑,代表看不见的空间事物,相当于我们现在理解的多维空间,在中国传统上叫阴性空间(简称阴间),我们暂且叫无形空间。“知白守黑”是什么意思?就是告诉我们,有形空间的一切现象,都要从无形领域、无形空间找原因,对不对?所以,“知白守黑”就得“祭祀不辍”,承认并尊重无形空间,承认并尊重看不见的制约力量。

根据阴阳互根的原理,宇宙空间是相互制约的整体,既对立又统一。有形物质空间和无形物质空间也是一个互相制约的整体,只是无形空间能量更大,占宇宙整体空间的95.5%,起决定作用;有形空间能量小,占宇宙整体空间的4.5%,处于次要地位。所以, 我们古人认为:无形决定有形。无形决定有形,并不是有形就不起作用,有形也制约无形。

拿我们常用的手机来说,也有阴阳两部分。我们看得见的手机外壳以及显示屏幕就是阳,我们暂且叫有形空间;我们看不见的系统、应用软件是阴,我们暂且叫无形空间。相同的手机,系统不同,应用软件不同,手机完成的工作也不同。系统和应用软件决定着手机显示屏的内容,对不对?也就是说,无形决定着有形。但系统和软件又离不开手机硬件,有形空间的硬件也给无形空间的软件提供了施展空间,这是不是阴阳互根呀?

我们不要一提阴阳就认为是封建迷信,是风水堪舆的江湖流术。阴阳是中国文化哲学体系的基石,相当于马克思哲学的矛盾。矛盾有主次之分,主要矛盾决定事物的性质。阴阳也有主次,也有能量高低,也是能量高的决定事物的性质。否则人与动物怎么区分?人为什么是万灵之王呢?不就是按照智慧高低来区分的吗?

既然阴阳是互根的,如果我们承认阴阳的存在,那么“知白守黑”就是告诉我们: 在处理某一空间事物的时候,要善于从另一面的根源下手,这也是中国文化给我们提供的有效方法 。解决有形空间的问题,要善于从无形空间找原因;同样,解决无形空间的问题,也要从有形空间下手,方能事半功倍。

我们记得《封神演义》里的哪吒吧,哪吒因为跟龙王太子打架,杀了太子,龙王不饶他,逼他自杀。之后他的信息场(魂)就飘到他师父那里去了,他师父在莲花上给他重塑金身,是不是有这回事啊?他师父为了提高他的功能功力,反而让他到阳间,到三维空间获取能量,对不对?阴阳互根,阴性空间(多维空间)不能做到的,阳性空间(三维空间)却很容易。所以,哪吒托梦给他母亲,帮忙给他造行宫。他帮世间人治病,世间人祭拜他,香火供养他,他才能够获得能量,圆满重生。当然,这是神话传说,但也是中国文化的产物呀!

所以,我们认识阴阳互根规律重要不重要?信不信阴阳互根规律呀?真信阴阳互根规律,我们就会自然地养成一种道德品质,会是什么品质?阴阳互根规律进入我们灵魂的时候,我们会有什么样的行为习惯呀?相信无形?信天?对, 敬天

“敬天悯人,天人合一”,是中华圣圣相传的核心。 中国文化把天看作是至高无上的,这个天可不是我们看到的天空,天空的天是这样写的——靝(读天),是没有生命的气体。 中华的“天”代表了一切看不见的制约力量,相当于现代科学研究的暗物质能量,是一种不可见的客观存在。在文化领域一般指道,指规律。 所以, 敬天就是尊重道,尊重规律。

在中华的传统中,敬天是最高的孝礼。一敬天地,二敬先祖,三敬父母,说明中国人对天的敬畏和崇拜是至高无上的。但这种崇拜和敬畏绝不是某些学者研究的那样,仅仅是为了风调雨顺,那是狭隘的。天地赋予万物灵能,是万灵的父母,是一切灵能的源泉。万人之上的皇帝仅可称天之子,而孙悟空自诩齐天之能,却招来五百年压顶之灾。

所以, 我们祭祀先祖,祭祀神明(规律),一定要在敬畏中进行,这样才能守摄我们的心神,诚敬我们的意念,培养我们敬畏的孝道品德。

我们甚至可以说,能不能信天、敬天,可以作为是不是传承了中国文化的标准,也是作为是不是真正传承了孝道的依据。否则,经典背得再多,道理讲得再好也是徒劳,只能算是断承了的中国文化爱好者。你们说是不是有道理呀?

所以, 一个中华孝子,一定是一个敬天的人,这是中华孝道的品德。未来的世界大同地球村,也一定是一个信天村。

人类文明发展到今天,仍然有很多未知领域、未知理论等待我们去探索,科学的未来一定会把我们带进浩瀚的中华文明宝库。21世纪是中国文化的世纪,中国文化、中国传统不能等到未来科学证明了再恢复,我们今天提出来就是供大家认识,供大家实践。实践出真知,是真理是糟粕,实践会证明一切。

(二)因果关系规律——感恩回报

因果关系不是佛学独有的内容,马克思哲学也讲因果关系,老子在《道德经》里也讲到了因果规律。

我们发现,现代人对因果关系是误解的。曲解了因果关系的规律性,迷信的以“因果报应”“因果循环”来理解因果的全部,机械地认为因与果就是“你吃我、我吃你”“你害我、我害你”的简单的因果循环。谁家出车祸了,生重病了,就说这是因果报应呀!把因果关系变成了一种宗教信仰。正因为如此,所以一提因果,我们现代人自然就往宗教上想。

其实因果关系是规律,也是客观存在的。马克思对因果关系规律解释得就很客观,明确指出因与果之间还有必然性、偶然性和时序性。因也有内因和外因,果也有必然果和偶然果。

因果也有层次性,不同的文化领域对因果的理解和表达也不尽相同。马克思侧重于宏观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所以马克思阐述的因果比较适合描述三维空间的现象,我们一般人好理解,容易接受。宗教界侧重于人的行为思想及其相互联系,讲三世因果论,教人行善持戒,有信仰的人容易接受。而中国文化是以阴阳整体的观点描述宇宙法则,所以中国文化对因果的描述又有另一层境界。

中国文化理念下的因果关系,是对阴阳两方面关系的描述,需要结合阴阳互根规律、量变质变规律以及交变规律来表达,这个我们以后再继续探讨。

我们重点讲一下孝道与因果关系的联系。

孝道既然描述的是根与苗、根源与现象之间的联系规律,自然脱离不了因果关系。 老是因,子是果;根是因,苗是果;根源是因,现象是果 。所谓“吃水不忘打井人”, 孝实质是表达一种对根源的恭敬和感恩

感恩是孝,祭祀先祖就是感恩先祖,孝养双亲就是感恩和回报双亲。 感恩是孝道的本质内容,内容决定形式,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所以孝礼离开了感恩,孝礼的作用就大打了折扣

我们只有怀着感恩回报的心行孝,才能慢慢培养出感恩的品德。否则,一个对自己的先祖都不尊重、不敬畏、不感恩,对自己的父母都不尊重、不敬畏、不感恩的人,我们能相信他会敬畏道德法纪?他会尊重社会政府?他会感恩人民国家?

感恩是孝道品德,也是做人的品德 。我们不仅要感恩帮助我们的人,还要感恩伤害我们的人,因为他们使我们懂得修正自己、成长自己。就像植物不仅要感恩春天的生养之恩,还要感恩秋冬的收获之恩。 一个知道感恩的人,才是一个真正化解仇恨、生发慈悲大爱的人。

孝的品德培养出来以后,我们就发现需要感恩的太多了。我们感恩天地,生养了所有生命;感恩天地间一切生养我们的存在:山河、大地、农田、空气、水源、粮食……;我们感恩父母,生养了我们的身体;我们感恩姐妹、兄弟、朋友,以及一切曾经帮助过我们成长的人;我们感恩圣贤,充实了我们的灵魂;我们感恩老师、学长,感恩所有教育我们成长的人;我们感恩神明、英烈、祖先,虽然不曾看见他们,可他们时刻挂念着我们的成长;感恩国家,感恩政府,感恩人民……

一个知道感恩的人,才是一个圆满孝道的人,他必然可以获得无穷的智慧和能量。

父母生我们、养我们,是对我们付出关心最多的人,我们要不要感恩回报啊?

有人这样讲,父母生养我是应该的,我成家以后也会生儿育女,必然要完成这个任务。对父母,有能力可以孝养,没有能力,我怎么孝呢?似乎不孝养父母是应该的。从因果规律上来讲,父母的生养之恩,如果不报,这个因就没有了吗?当然不能,否则就不是规律了。民间流传“变牛变马”还债的说法,这个我们无法考证,但这个因绝不会自行消失的,它必然储存在我们的记忆体中,以业识的力量扭转着我们生命的走向。

如果说孝是贯通阴阳的通道,那么感恩就是控制阴阳通道的开关。感恩的心行孝,开关打开;嗔恨的心行孝,开关关闭!

嗔恨是健康的最大杀手!是生命进步升华的毒素!

用感恩的心孝祖先,可以获得体能;用感恩的心孝天地,可以获得灵能;用感恩的心孝祖师,可以获得智能。 慢慢地,我们的格局就会扩大,心胸就会更宽广,命运的格局也会慢慢打开,这就是孝道改变命运的奥秘之一!

(三)位序规律——低位谦卑

孝道也是位序规律的体现。 什么是位序规律呢?阴阳之间循环往复地运动,遵循着一定的轨迹,在一定的秩序里完成的。这就决定了世间万物各有其位,各有其序,因此叫位序。位序反映了能量流布的秩序和轨迹 ,比如:子丑寅卯辰巳午未……,就反映了阳气流布的位序。

为什么要有序,不是讲究平等吗?

平等是人格上的,序是地位上的,或者说岗位上的 。你看这棵树,叶子的营养来源于枝上,枝上没有的,叶子上肯定没有;同样,这枝上要有的,干上必须先有;干上没有的,枝上肯定也没有;那么干上有的,根上必须有;根上没有,干上也没有;这就是一个整体的位序。正是因为有伦序,中国的传统才有尊老爱幼、尊重师长、长者先幼者后的礼规。这都符合道的规律。

再比如,我们人体是由细胞组成的,人体细胞之间都是平等的,少了谁都不行。但细胞隶属于不同的组织器官,就履行不同的职能,承担不同的作用,因此,能量供给又有先后顺序。

所以, 孝不但符合阴阳之间的互根和因果规律,还符合位序规律。我们不但要敬畏、感恩,还要低位、谦卑。这都是孝道的心法,也是孝道的必然品德

武强年画《三代宗亲》也给我们图解着位序规律:在位序上,无形决定有形,根决定苗。所以年画中把祭祀无形的先祖放在中间,孝亲故事放在四周;而中间的祭祀部分,无形空间的老祖宗在上,有形空间的家庭及子孙后代在下面。还有,通过《三代宗亲》年画,我们还发现四周的孝亲故事,很多都是对没有血缘关系的继母尽孝,是不是?按照因果关系,她既没生我也没养我,我凭什么还要孝呀?按位序规律,我们就得孝。人格是平等的,甚至继母的人品可能还不如我们,但她的位序高呀,家族阴德能量的流布要经过她才能到我们身上来,如果不孝、不低位,能量就不能流通了。

儿媳妇和婆婆之间的关系也是这个道理。媳妇到了婆家来,就相当于嫁接到另一棵树上一样,必须遵循这棵树的位序,才能得到能量和养料。所以,媳妇也应该孝养公婆。

在民间,父母过世的时候,戴孝的子女就叫“孝子”。你看“孝子”是不是最低的?见谁都得磕头,见谁都得下跪,是不是?所以, 真正低位才能叫真行孝,孝是在低位中实现的。所以,孝道文化必然养成一种低位谦卑的品质

中国人历来都是低调做事、低位处事的,这不但是中华民族孝行品质的必然,也是大道规律的要求。宇宙间有一个“能量最低原理”,比方说这块石头,放到哪个位置最安全?放在高处还是低处?低处!在能量的最低处最安全、最稳定。人心总是往高处爬,水总是往低处流。所以,水最像大道的品质,大道似水。

我们在中学的化学课里,学过电子排布规律:核外电子总是首先占据能量最低的轨道,只有当能量最低的轨道占完了以后,再依次占据能量较高的轨道,对不对?连基本粒子都知道低位,都遵守着大道规律。所以, 合道才能不受伤害,背道必然自寻其辱

如果说感恩是阴阳通道的开关,那么低位可以保证通道的畅通,傲慢则会使通道堵塞

“强大易折,柔弱得生”,这是老子特别嘱咐我们的。水总是喜欢待在人们都不愿意待的地方,反而持久安宁。人总是去争那些风口浪尖,反而不断招来是非麻烦。人啊,有时候为了自己的生存位置,绞尽脑汁,托关系,找领导,他们不知道越是显眼的位置,是非越多,灾祸越多,口舌越多。而那些比较生僻的岗位,反而得到了安宁,没人找他的麻烦,自己落个安闲自在。

所以,有没有落实孝道文化,有没有真正领悟孝道文化,我们看他的品行就知道了。一个不承认无形、不敬天、不知道感恩、不能低位谦卑的人,怎么能做孝道文化的传承者呢?

总之,孝是道,孝是教,孝是礼,而孝礼是最基础的教育。我们只有在敬畏、感恩、低位中通过孝礼的潜移默化教育,慢慢地,我们就会培养起孝道品德。人有了敬畏、感恩、低位、谦卑的品德,人道基础教育才算完成。在此基础上,再去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掌握现代科技理法,才能更好地回报社会,造福人民。 bQitY9ASXYsjhv37RiEj50s+u3Qj/3bHor8QmqaFA96m42RKmRx1oPWjQQgJZ3kB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