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一、孝道的内涵

孝道,是融入咱们中华民族骨子里的传统。中华民族文化之所以经久不衰,其根本原因也在于孝道已深入人心。尽管中国文化被外来文化稀释,面临断承离根的危险,但孝的传统并没有全断,人们起码还知道有孝这回事。

现在很多不孝的人,其实也知道自己不孝,但认为自己没有条件孝:“我自己都过不上去,我怎么孝敬老人?不孝了又怎么样呀?我不是挺好吗?”

而那些学了传统文化的人,相信“诸事不顺,皆因不孝”,所以不敢不孝。怎么孝呢?有的开始给父母买东西,和父母一起住照顾父母;有的经常给父母打电话报平安,甚至经常回家看父母;也有人认为不在乎给父母多少钱,关键要让父母开心。做得都挺好呀!那为什么这么做了还有不顺呢?说明什么?说明我们的孝还没做好,或者我们理解的孝可能还有问题,不能说不对,可能不全面。

怎么办?要不要回头问祖?

今天呢,我们借助文化遗产,把孝道的真正内涵揭示出来。

(一)孝道内涵与外延

孝道,绝对不是我们理解的赡养父母这样简单,更不是过好了才能行孝道,而是行了孝道我们才能过好。老祖宗给我们留下的孝道传统,正是让我们过好日子的。

大家看这个“孝”字,古人是怎么写的(图X1)?上面就像一个老人弓着腰,下面就像一个小孩子光着头,上老下小,相互依存,不可分割。那么这个“老”是指父母吗?

图X1

要搞清楚这个问题,我们就要问祖,让非物质文化遗产武强年画开口说话。因为 武强年画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编号301 Ⅶ-2) ,而且被世界教科文组织审定为“ 东方圣经图解 ”。已经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载体。

这幅画(图X2)叫《德宅芳春》,又叫《三代宗亲》, 是表达家庭孝道的一幅年画,寓意有孝道的家庭,才能厚德载物、子孙绵长,所谓“金炉不断千年火,玉盏常明万岁灯”。 这幅画有两个主题,很明显:一是中间核心部分,二是外围补充部分。很显然,中间核心部分才是孝道的主体。

图X2

那么,我们就来看看这部分表达了什么?

最显眼的、最突出的,是中间两位老人,占整幅画的中心,在最上面,是最大的,对不对?这对老人代表什么?

祖父母?不那么简单吧,我们看下面是什么?

牌位,上香的牌位,表示祭祀。

既然是祭祀,说明这对老人代表的就不是还生存的人,对吗?一定是已经过世的先祖。所以,“老”代表祖宗,叫老祖宗,代表无形空间的部分,属于“阴”,我们暂且称其为“无形根源”。

这一点很重要!说明在我们中华的传统里,在老祖宗的观念里,“无形”不但是存在的,而且很重要。

我们也不奇怪,中国文化讲阴阳,有有形的存在,肯定要有无形的存在。这个我们以后还讲。

我们再来继续看这幅图,还是中间部分,既然上面是无形的先祖,那么下面是什么?是不是我们有形空间的人呀,开着门,还有小孩在里面探着头,代表我们子孙后代呀!“老”在上,“子”在下,这不正是“孝”字的图解吗?

同一屋檐下,有子孙后代,也有老祖宗无形先祖;有阳也有阴,有根也有苗。这才是中国人眼中的完整家庭。这就是孝,是效仿大道阴阳一体不可分割的智慧。

而图解的这个“孝”字,明显地提醒我们:上面大,下面小。说明谁重要呀?祖宗重要还是家庭重要?

嗯,祖宗重要!祖宗是根呀,祖宗是无形空间的根源!根决定苗,根深叶才能茂呀! 所以,老决定小,根决定苗,无形决定有形。

为什么老人过世以后,子女们要戴孝章、穿孝服?活着的时候为什么不穿?这就是中国的传统呀,是在表达对无形先祖的一种敬畏、尊重和感恩。

所以,《德宅芳春》中间核心的部分告诉了我们孝道的真正内涵: 根决定苗,老决定小,无形决定有形。

那么,年画的外围、两边是什么主题?

是不是二十四孝故事呀,是让我们孝养双亲的。说明孝养双亲也是孝道不能缺少的组成部分。父母也是我们的根,是有形空间的根源。

所以, 年画告诉了我们孝的两种形式:一种是对无形空间根源(先祖)的孝,叫祭祀连根;一种是对有形空间根源的孝,叫孝亲尊师。

中华孝道传统蕴含着中华先祖博大的智慧,那就是对根源的崇拜、敬畏和尊重,这是中华民族基本的孝道理念。所以,中国人至今还流传着骂人诋毁其根源的习惯,骂娘,骂祖宗,是不是?广义上讲, 寻找并尊重根源的智慧都是孝。

所以, 孝的外延是寻找并尊重根源。

而孝的草书还有一种写法(如图X3),把老字头写成爻。下面是在百度百科中搜到的孝字,从爻从子,表示子效承爻。而爻是易经中天地规律的表达方式,进一步说明这个“老”,代表的是无形,秉天,秉道,秉根源。

所以,我们所要尊重和敬拜的“老”,不仅仅指老人,它代表的是无形的根源,称为母,泛指万事万物的本源。而这个本源一般都是看不见的,故为无形。“子”呢,不仅仅指后代,还代表我们所关注的一切事物,可见的、可知的事物,泛指现象,也可称为有形。

孝者效也,效仿大道之意,故为孝道。所以,这种寻找并尊重根源的智慧,就是孝道。

中华孝道是一种整体的全维的世界观,把有形、无形作为整体来认识事物、处理事物的大道智慧。 孝作为桥梁,连接有形和无形,沟通天地阴阳,故古人有“孝感动天”之说。

为什么根源要强调无形呢?

只有根源是无形才能体现出整体的智慧。有人觉得不好理解,“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趁父母都健在,孝敬父母才有意义。父母过世了,再怎么祭祀还有什么意义?从孝亲的角度来讲是对的,孝亲不能等。但从我们这个生命体的角度来讲,祭祀也是很重要的。

我们为什么姓张王李赵,为什么不叫葫芦娃?说明我们有来源呀!是从祖先那里来的。先祖虽然不在我们阳性空间,但我们在呀!我们的基因还在呀!是我们需要连根养根。

总结一下,什么是中华民族的孝。

孝是对根源的敬畏、感恩、低位、谦卑和回报的礼仪及行为。

孝道是中华先祖用全维的整体统一观,留给后代子孙阴阳一体不可分割的大道智慧。

孝的作用:孝是沟通有形与无形的桥梁,孝贯通天地阴阳,孝感动天。

孝的内涵是:老决定小,根决定苗,无形决定有形。

孝的外延:泛指一切寻找并尊重无形根源的大道智慧。

孝道礼仪有两种形式:祭祀和孝亲尊师。

(二)孝道原理论证

太震撼了!我们被老祖宗的智慧震撼了!我们万万没想到,老祖宗给我们留下的孝道传统竟然让我们相信无形,而且还去尊重、敬畏无形。无形真的存在吗?真的重要吗?

20世纪50年代,科学家在量子力学基础上提出了“平行宇宙理论”,或“多元宇宙理论”,首次承认空间物质能量的多元性。也就是说,科学家承认并一直在研究多元空间。我们宏观物理空间的一切运动、作用和联系,都可以看成是由看不见的信息能量场或者说量子场控制着,这就是“统一场理论”。

爱因斯坦继“相对论”以后,后半生几乎都在研究统一场论,用场或场量子来统一描述和揭示基本相互作用的实质。到现在为止,科学家研究的基本相互作用有四种,即强相互作用、电磁相互作用、弱相互作用和引力相互作用。简单说,就是所有力的作用和联系都是靠无形的场来实现的。

最近科学家研究证实,宇宙中有一种暗物质,比电子和光子还要小,是宇宙的重要组成部分。暗物质的密度非常小,但是数量庞大,因此它的总质量很大,它们代表了宇宙中95.5%的物质含量。而人类可见的,只占宇宙总物质量的4.5%。暗物质无法直接观测得到,但它能干扰星体发出的光波或引力,其存在能被明显地感受到。

我们老祖宗太了不起了! 我们的文明、我们的文化一直承认暗物质的存在,而且把可见不可见,作为不可分割的整体来认识事物、处理事物,并融化在我们的传统里传承着,这是多么博大的智慧呀!

这些智慧,实际上马克思也看出来了,马克思叫什么呢?“透过现象看本质。”本质就是看不见的,就是根;现象呢,就是看得见的,就是苗。

老子叫什么呢?“知白守黑。”看得见的白就是苗,就是我们宏观物理空间的一切现象;看不见的黑就是根,就是无形空间的未知领域。守黑,就是从看不见的一面下手,重视无形的决定作用。“知白守黑为天下式”,就是把找无形根源作为处理天下万事万物的普遍法则。这不就是孝道嘛!不就是祭祀嘛!老子还再三嘱咐:“子孙以祭祀不辍。”辍,就是停止的意思,告诫子孙后代不能停止祭祀,不能断了孝呀!

断了孝就断了根,对不对?根断了,生命就失去了活力,就削弱了抵御自然伤害的能力。所以古人讲:“忤逆不孝,天打五雷轰。”这句话我们一直认为是迷信,当我们明白了孝道原理以后,仔细想一想,或许也有道理。所谓“天打五雷轰”并不是我们神话电影里的雷公,是指自然环境对我们的伤害。因为古人认为,万物都是按五行归类的,其实就应该是我们现在经常看到的几种自然灾害而已,比如:水灾、火灾、车祸、地震、滑坡等。表面上看,似乎没有必然联系,但如果我们的生物场、信息场不经常理顺,变混乱了,会不会削弱我们对外界信息的感知能力呢?客观上是不是也削弱了我们抵御自然伤害的能力呀!

孝道,首先是规律,是道。

孝不是一种纪律、一种规范和要求。 如果当作一种规范和要求,那么当他的条件不能达到的时候,他就无法遵守,认为是多余的东西。我没钱,拿什么孝顺,是不是呀?他还有理由。所以说,孝道文化不能靠说教和宣传,一定要把内涵搞清楚,把孝道智慧挖掘出来,传道于天下。宇宙间的一切都符合此道。孝道不是圣人制定的,是圣人发现了这个规律,用它作为我们中华民族生存的理念和传统。

在自然界,树也有两部分,一部分代表老,是下面的根,看不见;一部分代表子,是上面的苗,看得见。只有这两部分合一了,树才是正常的、完整的,才能存活,对吧?根与苗是一体的,是不可分割的。

我们现代人没有这种整体的智慧,仅关心看得见的部分,最关心的是苗,是不是啊?父母和孩子,我们关心谁?我们奔波,为了先祖还是我们的家庭?是不是都在苗上下功夫呀!只在表面下功夫,总是事与愿违,不尽人意。根决定苗呀,浇树要浇根。一个农夫,如果把水分和养料喷洒在他关心的叶子上,叶子能长大吗?这样的农夫是不是很愚昧?

承认无形并不是唯心,有形无形都是客观存在 。无形仅仅是相对于我们的眼睛或仪器来说的,属于暗物质。暗物质也是物质,和规律一样都是客观的。客观性就是物质性,看不见的场也是客观的。所以, 承认客观,尊重客观,才是彻底的唯物主义者。 科学的未来必将颠覆人类的认识,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越来越走向真理,越来越靠近中华文明的智慧宝库。

习总书记说: “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 被我们激活的年画《德宅芳春》告诉了我们什么是真正的孝道,告诉我们中华原本的文化、原本的传统。我们也许还在犹豫,还要研究,还要探讨,甚至可以不相信。但传统就是这样承接的,文化就是这样讲的。

(三)孝道原理应用

我们离开老祖宗的怀抱太久远了,这是一个道德缺失的时代。很长一个时期以来,全球泛滥的资本文化信仰,波及甚至冲击着我们传统的道德观,使我们的下一代变得越来越自私和贪婪,忘了祖宗,遗弃老人,似乎还有理由:我日子不好过,没有能力管老人。他不明白根的作用和内涵啊!我们为什么过不上去,为什么家庭处理不好?不是我们努力不够,而是我们努力的方向错了,没有在根上下功夫。老决定小呀,老的解决不好,小的怎么能好呢?

现在很多家庭的问题都是出在根上。如果用孝道智慧,很多棘手的问题都可以得到解决。

比如孩子的问题,孩子不听话、不服管,用孝道原理则会从老下手。老决定小,父母改变了,孩子就会变,根本不是管的,都是父母德行感的。老子英雄儿好汉,孩子在学校学知识,在家庭养品德。

在老人问题上,比如农村留守的老人,他们的心理、他们的精神状况可能都会有问题。如果用孝道原理来看,老都出问题了,我们会不会出问题?这都值得探讨。

还有,社会上越是有名望的人,有钱有势的人,他越注重什么啊?返乡祭祖!那我们可能说:“我有钱了,我也这样干!”错了,正好颠倒了!不是有钱了这么干,而是我们不这么干,就不能接通我们的基因之根,不能理顺自己的信息场。这就是我们的天,天都不顺,我们挣钱能顺吗?

“诸事不顺,皆因不孝。”不懂孝就不能协调人自身的场,也不能协调与天地自然的场,实际就是违道了。违道,就损福报,生活中就会遭受很多挫折。不是运气不好,是自己离道了。一个离道的人学什么“机遇论”“成功论”,搞什么传销,建什么梦想,都是无用的。就像一个司机不遵守交通规则,不走正路,而学什么自我保护、临危救急,都是徒劳。孝道就是规律,就是我们美好生活的交通法规。

所以, 老决定了小,根决定了苗,无形决定了有形,很值得我们在各个领域反思。 iDEuhL2l2HQabMKZtrHeJyztpegbM4aCgulaK9Jvn7nPyjoySQmr0FWAXwDs4bmT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