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三、传承文明文化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什么是文化传承?如何传承?

文明文化是文明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称。文化传承指的是这两种“财富”的传承,尤其是精神财富在上下两代人之间的传递和承接过程。精神财富主要表现为精神信念和信仰。

我们之所以说中华文明文化断了承,并不是说我们中华文明的物质财富没有了,到现在我们还有经典书籍、传统节日、礼仪活动等。但精神信念与信仰没有了,没有承接下来,所以叫文化断承。

断了并不等于没有,我们今天的复兴,就要先从根源传承开始,认祖归宗。文化有了传承,就有了生命力!

传承,有继承和发展两层含义。既要有继承的含义,也要有创新发展的含义。传承也是复兴,既要复也要兴。

今天文明文化的传承,要立足于文化遗产做载体,充分挖掘其文化内涵 。既要重视内涵的继承,也要重视文化的新用,避免出现两个极端:

一个是全面复古,没有创新;

一个是不要继承,完全新用。

所以,今天的传承,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要辩证吸收传统中的优秀精华,以适应新社会的需求

1.复兴不是复古

有的人一听说复兴传统,就认为传统的都是正确的,什么都学古人,甚至服装、说话都模仿古人,这就是复古。我们复兴的是优秀传统文化,传统文化也有时代的烙印,我们要辩证吸收传统中的优秀精华,以适应新社会的要求。

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来之不易,多少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才迎来了我们今天的新中国。那些被新社会所抛弃的陈规旧俗,绝不能再让它们重见阳光。

比如,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君要臣亡,臣就得死;还有“男尊女卑、重男轻女”的思想,有夫从夫,无夫从子。既不合道,也不符合新社会的法规。

复兴,要立足于新社会、新时代的要求,把传统的、优秀的文化精神继承下来,落实在社会中,在新时代发扬光大!绝不能借复兴之机,搞迷信活动!

复兴的目的是让我们觉悟明理,用中华文化的智慧,启迪我们的心灵。 破迷才能开悟!世上没有救世主,一切靠我们艰苦的奋斗!

2.不能全盘否定新社会的文明成果

随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普及,社会大众对传统文化的认可度不断提升,进而也会出现这种现象:有些家长把孩子从学校里拉出来,放弃了孩子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全部交给某些国学机构进行全封闭式的复古教育。我觉得很不理智,是很片面的做法。传统文化固然重要,但现代科学知识的培养也是不能缺少的。

纵观历史,五四运动以前,中国的教育都是传统的以读诵经典为主的,甚至我们的国家也没有懂现代科学知识的人才,于是我们才饱受外国列强的欺辱。五四以后,有志青年海外求学,开展洋务运动,洋为中用,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为中华之腾飞而办教育。中华民族经过不断地进取才走向世界,这就是我们不封闭,开放的效果呀!

所以, 今天的复兴绝不能复古,复古是没有出路的。 只有东西方文化结合起来,才能推动整个人类文明的进步!只有现代教育和中国传统结合起来,中华民族的未来才有希望!我们不能好了伤疤忘了疼!

(二)要放下包袱,解放思想,

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在复兴文明文化的过程中,也不能认为传统的东西都是封建的、有神论的残余。对传统的东西一概排斥,主张传统无用论。

中华文明有五千年的发展史,虽然也有糟粕,但主体是优秀的,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我们应该解放思想,放下包袱,认真研究传统文化,认真学习传统文化。中华文明的智慧早已经超越了唯物与唯心,是心物合一的高级智慧。

其实,马克思主义,也不是绝对的无神论者。正如习总书记在党内工作会议中所说的那样:

“马克思的共产主义,其最精深的地方莫过于倡导一个共产主义的和谐世界,而这个和谐世界是建立在人人平等,人人有房住有饭吃有衣穿上。而所说的无神论,只不过是告诉大众:要想实现这个理想,不要想有什么救世主,不要把美好的向往寄托在等、靠、要上,要通过艰辛的努力去创造、去奋斗!

而这些内容,老子早在几千年前就提出了,他明确地告诉世人‘天道酬勤’,改造命运是要靠自己的努力!

由此可知,作为共产党人跟着老子,为人处事,为百姓谋福利,有何不可?听老子的话,做一个‘慈、俭、谦、让’的人有何不好?不能因为听了老子的话,自己就变成了道教徒,就以为自己违背了一个共产党人的信仰,变成了有神论者。这其实是对马克思无神论的曲解,这就是‘非左即右’的真迷信,也是愚昧的表现。

所以,共产党人能不能学道?说实话,真的能!太能了!

道,本身就是朴素唯物辩证法的哲学,与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相通的。共产党员不仅要学道,更要合理运用‘道’的精神理念,引进‘道’的优秀文化、优秀思想,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中国。”

以上,是习主席给我们做的最好答案。我们要放下包袱,解放思想,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为社会服务。

(三)传承文明文化不能脱离祖根载体

有的人对我们宣传文明文化,总是离不开非物质文化遗产、离不开武强年画提出质疑,表示不理解。你们宣传的文明文化体系已经很完整了,为什么非要结合宣传武强年画呢?难道你们是卖年画的吗?

既然文明文化已经断承,文明文化根脉的传承,就必须要有合法的、权威的来源。不能是个人学说,或哪个组织、哪个门派自言其说。

武强年画,我们不是作为年画来宣传的,而是作为文化遗产来保护的!我们重视的是它的文化遗产价值。

我们宣传和推广的东方文明智慧系列课程,全部都是文化遗产的挖掘,都是从武强年画里挖掘出来的。这就保证了我们宣传文化的合理性、合法性。

总之,我们宣传武强年画,其实是宣传其承载的文明文化,我们传承的就是它的精神,传播的就是它的文化。如果大家受益了,都是受益于老祖宗的教诲。如果大家还有不满意的地方,那是我们水平有限,没能准确表达老祖宗的真实意。

需要说明的是, 我们宣传武强年画只是为了传承与传播文明文化, 但并不代表所有宣传武强年画的人,都是传承与传播文明文化的人。武强年画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假,但其非物质因素和精神内涵,需要通过挖掘才能活起来。没有挖掘的非遗,永远是死的,在人们眼中就是普通的年画而已,随人而用。

所谓“张张活、张张灵”,是她的精神内涵在传承与传播的过程中,走进了千家万户,这叫活起来,我们才能说文明祖根发了芽。

(四)传承文明文化要与时俱进,具有新时代特色

不要一提儒学,就是“孔孟之道”。

“孔孟学说”是儒学,但 儒学的本意是“人需文化” 。儒者,人需也! 造福社会,为社会服务就是“人需”。

孔孟学说,它产生于封建社会,所以,必然决定了“孔孟学说”的性质,是为当时他们那个时代的社会和大众服务的,或者说是为封建社会服务的,其必然具有封建社会的时代背景。

现在是新社会了,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新时代。“孔孟学说”仍然有很多优秀的值得研究和学习的精华,尤其是个人修养部分,特别值得我们现代人学习。但社会需求部分应该与时俱进,适应我们新时代的要求。

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社会所需,不同的大众所需。所以,“儒”也应该有时代性。

封建社会的所需与社会主义社会的所需不同,资本主义社会的所需与社会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的所需也不同。教育是为社会服务的,文化也是为社会服务的!新时代必然有新时代的儒学,需要我们共同努力,共同探讨!

新时代下的社会大众,需要的是 为人民服务的文化,需要的是集体主义的精神和团队意识, 这既是毛泽东思想的灵魂,也是未来大同社会、共产主义社会的理念与精神。 文明文化的智慧恰恰可以满足这种社会需求,符合新时代的“儒学”要求。

文明文化作为“新时代儒学”,必须为当代社会服务,解决当前乃至今后的社会问题,为广大劳动人民服务,把社会大众从物质利益的追求中拉出来,让社会大众从资本崇拜的怪圈中脱离出来,才能称其为先进的文化,这才是“老树发新芽”!

同样, 认识自己、战胜自己的文化,叫“佛文化” 。佛,人弗(否)也!因此佛学,是“人否”文化。否定自我,战胜自我,是与“人需”文化相反的,所以才叫“出世法”。

“释家”是佛文化,也是那个时代的“人否”文化,具有那个时代的背景。新时代背景下,“释家”仍然有很多优秀的精华,值得我们研究和探索。尤其是正确认识自我、明心见性方面,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但在个体生命的发展方向方面,要与新时代下人们的需求相结合,才能对现代人实施更好的教育。

我们在面临新时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背景下,迫切需要战胜自我,以适应新时代的要求。 把个体融入到集体里面,把私有融入到共和里面,以包容的胸怀和格局,树立共产主义的集体观。这种新时代的“人否”文化,同样可以在文明智慧里寻找到。

所有的宗教,都是真理的运用,不能教条死板的执着。都应当服务于当下的社会、当下的人民,因时因域而变化发展,宗教存在的意义和价值才能得到体现。 而中华文明文化在新时代的伟大复兴中,就应该承担起新时代的社会所需、人人所需,承担起新时代人类修养与自我超越的所有教育。是新时代之“儒”,新时代之“佛”。

行当下之“儒”,造福社会,才能积功累德,外功圆满为“外王”;行当下之“佛”,认识自我,否定自我,超越自我,才能叫成长,内功圆满为“内圣”。

在此,儒释道合为一家,内圣而外王,万教归一,同归于中华大道。

复兴的意义,就在于传承;传承的意义,就在于“老树发新芽”,为当下之时空服务,解决当下问题。 中华文明文化的生命力,就体现在能与时俱进,可以帮我们开创一个新时代,创建一个美好的未来,为中华文明之伟大复兴添砖加瓦。

所以,我们要善于用中华文明的博大智慧,解决当前社会的人心失落、精神迷茫问题,重塑社会主义人生价值观!推动人类整体由低级走向高级,由个体走向“共同体”,由自私走向共享,由愚昧走向觉悟,由资本控制走向社会统筹,最终走向大同,走向共和!走向中华文明智慧引领下的世界大同、人类大同!

一代代英烈所向往的,为之奋斗献身的“英特纳雄耐尔”(international:国际的,指共产主义)必定会到来。这是中华文明伟大复兴的使命,也是我辈的使命!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已经来临,朋友们,准备好了吗? 59d1sW3BbjlbC9QTdAY6AqpvKKQaBrneEA64kPx8wanY7B3ESRcwPcvmf8iY6Q08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