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雄浑

【题解】

雄浑,是一种气势磅礴、境界宏阔的诗歌风格,在“二十四诗品”中名列第一。这不仅反映着在中国诗学传统中,“雄浑”从来就属于至高至上的诗歌风格,并且也体现着纵使作者在自己的诗歌创作中并不以“雄浑”见长,却也不得不承认这一类风格是具有至尊地位而不可轻易取代的。

大用外腓,真体内充 。返虚入浑 ,积健为雄

具备万物,横绝太空。荒荒油云,寥寥长风

超以象外,得其环中 。持之非强 ,来之无穷。

【注释】

①大用外腓(féi),真体内充:此论体(本体)、用(表象)之关系,谓本体真实的意蕴丰厚充实,外在呈现出来的表象就浑浩辽阔。大用,语出《庄子·人间世》:“匠石之齐,至于曲辕,见栎社树。其大蔽数千牛,絜之百围,其高临山十仞而后有枝,其可以为舟者旁十数。观者如市,匠伯不顾,遂行不辍。弟子厌观之,走及匠石,曰:‘自吾执斧斤以随夫子,未尝见材如此其美也。先生不肯视,行不辍,何邪?’曰:‘已矣,勿言之矣!散木也。以为舟则沉,以为棺椁则速腐,以为器则速毁,以为门户则液 ,以为柱则蠹,是不材之木也。无所可用,故能若是之寿。’匠石归,栎社见梦曰:‘女将恶乎比予哉?若将比予于文木邪?夫柤、梨、橘、柚,果蓏之属,实熟则剥,剥则辱;大枝折,小枝泄。此以其能苦其生者也。故不终其天年而中道夭,自掊击于世俗者也。物莫不若是。且予求无所可用久矣!几死,乃今得之,为予大用。使予也而有用,且得有此大也邪?且也,若与予也皆物也,奈何哉其相物也?而几死之散人,又恶知散木!’匠石觉而诊其梦。弟子曰:‘趣取无用,则为社何邪?’曰:‘密!若无言!彼亦直寄焉!以为不知己者诟厉也。不为社者,且几有翦乎?且也,彼其所保与众异,而以义誉之,不亦远乎?’”此处用《庄子·人间世》中大栎树“无所可用”实乃大用之典。腓,原指小腿肚,以其壮实且善于屈伸,喻指健美且富于变化。真体,合乎自然之道的本真之体。这两句谓诗歌外在丰盈有赖于内在充实。

②返虚入浑:指由抽象虚空的想象世界到浑成具象的艺术构思。虚,辽远无际的虚空。《庄子·人间世》有云:“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浑,含蕴万有的混沌,也即“集虚”而成的“道”。《老子》第二十五章有曰:“有物浑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

③积健为雄:意指自强不息的生命聚合成遒劲雄壮的力量。健,指《周易·乾》“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之意。唐代孔颖达《周易正义》云:“‘天行健’者,谓天体之行,昼夜不息,周而复始。”

④荒荒油云,寥寥长风:荒荒,苍茫辽阔貌。油云,指浓云。《孟子·梁惠王上》:“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寥寥,雄劲壮阔貌。长风,远风。宋玉《高唐赋》:“长风至而波起兮,若丽山之孤亩。”

⑤超以象外,得其环中:喻空灵超脱的境界。象,表象,迹象。环,原指承受门枢的圆环,此处喻指关键、本质。《庄子·齐物论》:“枢始得其环中,以应无穷。”

⑥非强(qiǎng):不勉强,不造作。

【译文】

景壮阔为何能显现神功?

因本体有丰盈意蕴内充。

让事物返回原始的混沌,

发散原生力凸显出沉雄。

这就使万类进入了宇宙,

永恒的时空中共享大同。

像一团来自莽苍的积云,

像一阵飞涌天穹的长风。

而一旦超越了相对存在,

就能在绝对世界里运动。

追求这境界勉强不得啊,

来了就无穷,雄浑品诗风。

【评析】

此品前四句论述“雄浑”风格应具备的质素。“大用外腓,真体内充”涉及“体”(本体)和“用”(表象)的关系。所谓“大用”指看似无所适用的浑浩辽阔的表象;“外腓”指外在的强有力的呈现。此句指“雄浑”质素需以强大的艺术功能来对浑浩辽阔的表象进行审美的呈现。不过,这外在的呈现是需要依靠“真体”的。“真体”即本体的真实意蕴。所以第二句指的是若想“大用外腓”,还非得以本体的真实意蕴来丰厚充实不可。那么这真实意蕴又指的是什么呢?于是第三四句“返虚入浑,积健为雄”就来对“真体内充”的实际内涵进行明确说明。“虚”,如同叶朗在《中国美学史大纲》中所说:“指那个作为宇宙的本体与生命的‘道’。”故可把“虚”看成宇宙物质生命的无限广阔的原始状态,或原生态。“浑”是指产生和构成大地万物的原生态物质,还表现出未曾分离的混沌状态。“返虚入浑”乃指宇宙本体的真实意蕴—或“内充”了的“真体”,其作为宇宙原生态的存在,实属既浩瀚无边又混沌一团,呈现为一种阔大得莽莽苍苍的境界。同时,作为宇宙物质生命的原生态存在,在其呈现过程中相伴而生的,是原始生命强力的聚合。于是,又有了“积健为雄”。“健”即刚健,是遒劲的自强不息的力量,“积健”而成的“雄”因而内蕴了一种巨大到无限的力量,以致我们可以说:非健无以成雄,无雄不必取健,雄是健的积累,又是健的本质。从这样的认识出发,对这四句可以做出如下的概括:“雄浑”作为诗歌的主要风格之一,是由本体丰厚的意蕴充实着的,其阔大浑茫且积聚着巨量原生力的表象呈示的审美境界蕴含的内在质素,大都能在浩阔浑茫的空间中显示出力的无限。

第五句至第八句进一步把这种在浩阔浑茫的空间作原生力展示的雄浑内质做了极生动的形象表现。“具备万物,横绝太空”,系指囊括众生万物,作太空无涯际的飞越。这可是通过点面极度增量而合为载体,然后来展开一场原生力宏阔的发散。不过,这还只是偏于认知性的表现,“荒荒油云,寥寥长风”则以生动形象的描画,让人具体地看到了莽苍阔大的天穹上,无数云团让长风吹拥着铺排而过,那种蕴蓄着伟力飞动的气势该是何等磅礴。而这样一场浑茫宏阔的原生力的发散,对雄浑的内在表现而言,可是极具兴发感动功能的了。至此,“雄浑”这一风格也就既具体鲜明又生动可感了。

但这种风格何以能求得呢?这就有了第九至第十二句的进一步言说。值得指出的是:作者如此重视“返虚入浑”,似乎表明他已注意到这种风格的形成同诗人在运思过程中对审美对象进行宇宙物质生命的原生态把握有密切关系。唯其如此,才使他提出“超以象外,得其环中”这条艺术思路。这里的“象”指审美对象。它作为物质生命是纳入了人际存在系统,被人以社会目光所限定的,因而对它的认知、把握也只能是相对的。可是主观性很强的诗人往往会按自己的联想思路对此类相对性存在着的对象作表象超越,以求达到述此而言他的人事象征效果。所以,在《二十四诗品》中,类似“超以象外”的说法,在其他一些品中也能见到,如“象外之象,景外之景”等。自古迄今诸多学者都把“象外”之“象”看成只是诗人凭自己的联想路子而得的另一个相对应存在的对象。对一般风格来说,这样的理解还是合理的,但独独对“雄浑”风格中的“象外之象”,这样理解就并不合理了。因为“雄浑”品中论及的“超以象外”是有限定的,那就是要能“返虚入浑”,从而求得“积健为雄”。这环环相扣的双层限定,使“超以象外”之“象”成了超越相对性存在—人工认知网络中的表象而进入绝对性存在—宇宙本体的物质生命,于是也就能“得其环中”矣!“环”,原系承受门枢之圆环,枢纳于环,意示人掌握了关键也就可以使门户旋转自如,故“超以象外,得其环中”其实意示着:诗人若能以原始目光去看待身边的事物,也就能超越相对存在的表象而透射到内里,把握到各种事物的原生态了,并进而感应到这原生态事物中蓄积着、涌动着和发散着的生命强力,而当诗人把由此得来的意绪形诸文字时,也就能求得雄浑的风格了。不过,以原始的目光去看身边的各种事物,使它们能“超以象外”,实系一场出现在潜创作中的直觉活动。由于直觉毕竟是任随自然而来的,故“持之非强”,若勉强操持则不成。不过,唯其是直觉,倒也“来之无穷”—追求“超以象外”的神秘之举一旦发生,也就会源源而来,不可遏止。

综上所述,可见作者心目中的“雄浑”风格是对浩瀚无边、浑茫一团而又有强力发散的原始物质生命所做的感兴呈现,并具现为境界宏阔、气势磅礴。但由于这是顺随自然而来的直觉活动的产物,所以审美对象往往能超越艺术表象的原生态化,并使这种风格的诗歌因此能营造出一种精神象征的氛围和境界。

在中国诗歌史上,具有雄浑风格的作品并不鲜见。这种风格的作品是我们民族心胸阔大、视阈高远的精神结晶,值得珍视。屈原的奇诗《天问》实为民族诗歌此类风格开了先河,而步其后尘者不可计数,如刘邦的《大风歌》,曹操的《步出夏门行·观沧海》,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王维的《汉江临泛》《使至塞上》,孟浩然的《临洞庭湖赠张丞相》,李白的《关山月》,杜甫的《登岳阳楼》等,均属此类风格的典型文本。

【附例】
大风歌

刘邦

大风起兮云飞扬。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步出夏门行·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汉江临泛

王维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临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关山月

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登岳阳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3sooKlWNOyPNlvgb8IKIhRRQQSalQlVCtj+IBNsaSyEOrJhEEXJOq60+Y67mYJ9E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