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刘本道

先是漕运京粮,唯通州仓临河近便。自通州抵京仓,陆运四十余里,费殷而增耗不给 (1) 。各处赴京操军 (2) ,久役用乏。本道虑二者之病,奏将通州仓粮于各月无事之时,令歇操军旋运至京,每二十石给赏官银一两;而漕运之粮止于通州交纳,就彼增置仓廒三百间 (3) ,以便收贮,岁积羡余米五十余万石,以广京储。上赐二品服以旌之 (4)

【注释】

(1) 费殷:费用昂贵。殷,多。

(2) 赴京操军:明兵制,有地方军轮番宿卫京师之役,宿卫期间,要操演阵法。

(3) 仓廒(áo):贮存粮食的仓库。

(4) 上:指明英宗朱祁镇。

【译文】

先前从江南水运到京师的粮食,只有通州仓库临河比较方便。从通州仓到京师仓库,陆运四十多里,运费昂贵而运送过程增加的损耗也无法补充。各地都有轮番到京师宿卫操练的军队,长久服役军需用度不足。刘本道考虑到这两个弊病,奏请将通州仓库的粮食,在每月无事之时,由操练停歇的军士负责转运到京师,每运二十石赏赐官银一两;而从南方水运京师的粮食就在通州交付收纳,在通州增设仓库三百间,以便收存粮食,每年可积存余米五十多万石,以增加京师的存粮储备。明英宗因此赏赐二品官服以表彰他。

按,本道常州江阴人,由掾吏受知于靖远伯王骥 (1) ,引置幕下,奏授刑部照磨 (2) ,从征云南 (3) ,多用其策。正统中,从金尚书濂征闽贼 (4) ,活胁从者万余,升户部员外郎。景泰初,西北多事,民不聊生,本道请给价买牛二千头,并易谷种与之。贵州边仓粮侵盗事觉,展转坐连,推本道往治,不逾月,而积弊洞然。上嘉其廉能,赐五云采缎。天顺初,进户部右侍郎,总督京畿及通州、淮安粮储。本道固以才进,而先辈引贤不拘资格,祖宗用人不偏科目 (5) ,皆今日所当法也。

【注释】

(1) 王骥:字尚德。善骑射,有胆略。永乐进士,累官兵部尚书。正统间三征麓川,南征北战,累积军功,封靖远伯。

(2) 刑部照磨:官名。掌核对文卷,记录赃赎。

(3) 征云南:明英宗正统二年(1437),云南麓川宣慰司思任发反叛,侵占南甸州土司地。明廷谕其还地,侵扰益剧。正统四年(1439),明廷遣黔国公沐晟等发兵讨伐,无功。六年(1441),太监王振及兵部尚书王骥力主用兵,于是以王骥总督军务,发兵十五万,克麓川,思任发逃往缅甸。此后又两次发动麓川之役。

(4) 金尚书濂:金濂,字宗瀚。永乐进士,累官刑部尚书。正统年间镇压福建农民起义。景泰初,改户部尚书,加太子太保。闽贼:明正统九年(1444),处州(今浙江丽水)人叶宗留、陈鉴胡聚众数千至福建福安开矿,官府禁止,遂杀官反抗。至十二年(1447),叶宗留聚众数万,称大王,攻建阳、建宁等地。十三年(1448),邓茂七在福建沙县起义,称铲平王。

(5) 科目:指科举功名。

【译文】

按,刘本道是常州江阴人,由掾吏而得到靖远伯王骥的赏识,招置幕下,奏请朝廷授予他任刑部照磨,随军征云南时,多用他的计策。英宗正统年间,本道跟随尚书金濂征讨福建叛贼,救活了一万多名胁从叛乱的百姓,因而升任户部员外郎。景宗景泰初年,西北方多战乱,民不聊生,本道请求拨款买二千头牛,并买谷种给他们。贵州边境上仓库的粮食被侵占盗窃的事揭发,辗转牵连很多人,朝廷派本道前往治理,不满一个月,积弊都清除了。英宗嘉许他清廉贤能,赏赐他五彩丝缎。天顺初年,升户部右侍郎,总督京师及通州、淮安的粮储。本道固然是凭着才干而受到重用,而朝中前辈大臣引荐贤才不拘身份资历,祖宗用人不偏重于科举功名,都是当今应该效法的。 an8yUh1GglyB8SI91Qflsd5S0U3bWvcGFJbcrsEjk0o6Wt1mvG9lbQ/TrA55DYDv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