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节
夜郎与夜郎文化

《史记·西南夷列传》开篇称“西南夷君长以什数,夜郎最大” 。地理区位上,夜郎处于西南夷东南部地区。其他族群或处于夜郎之西,或处于夜郎之北。

以蜀郡为中心,则夜郎位于“蜀之南”,属于“南夷”。元鼎六年(前111),西汉王朝“平南夷为牂柯郡……夜郎遂入朝,上以为夜郎王” 。西汉设置的牂牁郡,领十七县 ,包括了今贵州西部、云南东部,以及滇、黔、桂三省交界地带。方国瑜认为,其中九个县在今云南省辖境,六个县在今贵州辖境。两个县涉及云南、贵州与广西三省区 。因此,今贵州西部与云南东部地区,被认为是古夜郎所在地。但学界对夜郎的核心区域,有不同的看法

夜郎属于什么族群?不少研究者认为它属于百越系统的僚人,而僚即濮。有的观点则将夜郎与现代族群,如彝族、苗族相联系

考古发现与研究表明,夜郎地区古代文化的发展,谱系较为清晰:在中原汉文化逐渐成为该地区的主体文化以前,滇东北——黔西北地区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青铜文化遗存至少有三种,即鸡公山文化(早期)、野石村文化(中期)与营盘村文化(晚期)。晚期的营盘村文化,明显受到晋宁石寨山文化影响 。这一特点,与《史记·西南夷列传》有关“夜郎国”与“滇国”亲缘关系的记载是相吻合的。

有研究者认为战国至秦汉时期的夜郎文化,空间分布范围是“黔西滇东地区”,而“南夷地区的土著文化遗存”包括贵州威宁中水、赫章可乐、普安铜鼓山,云南昭通营盘、曲靖珠街八塔台与横大路、曲靖潇湘平坡、宣威来宾屯与苏家坡等

夜郎文化遗迹,主要是墓葬。今滇东北的昭通、鲁甸、绥江、大关、威信、曲靖等地,贵州西部的赫章、威宁、兴义、兴仁、平坝等县市,发现大批战国至西汉中期青铜文化的“西南夷墓葬”。此类墓葬地面无高大封土堆,墓坑均为长方形竖穴土坑,无墓道,无墓具,多系“软埋”;没有砖室墓。葬式大多为仰身直肢葬。墓葬特点与石寨山文化小型墓葬相同 。随葬陶器多罐、杯、觚、碗等,器身上有刻划符号。青铜器有生产工具、兵器、生活用具、乐器、贮贝器及饰品,包括、锄、钺、戈、剑、斧、鼓、釜、手镯、扣饰、干栏式住屋模型器等。出土器物显示出与“滇文化”之间的密切关系 RbHdWAeJHjFYdrEkzsd0MrbxdGfXW4XqSTzUbXjZ3AUpyGLWTC0ExTdITn0jvGs4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