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在选择交通工具的同时,不要忽视驾驶员

案例

林先生近期在检视中发现,同样两款股票型基金,一款为公募型,另一款为私募型,但现在看来,为期一年的震荡行情中两者表现差异巨大,他纠结是不是应该进行调整。产品选择初期,林先生在市场上进行了认真的比较,而这两款产品在当时看到的历史业绩表现均很优异,到底是什么问题导致了如此结果呢?林先生又应该如何做出正确的选择?

问题1

大类资产配置战略的设计好,战术灵活配备,为什么还会有问题?

解析

制定好大类资产配置方案,好比为去往目的地做好了路径规划,选择什么交通工具、坐多长时间、走什么样的路线,都一一进行了设计。但不要忽略,任何交通工具都需要有驾驶员,就像投资组合也需要有具体的人去落实。这个具体的人可能是我们自己,抑或是其他人。而在大部分情况下,许多投资者选择的是委托理财,简单来说就是交给他人代为理财。也就是说,驾驶员往往由第三方担任,那么选择驾驶员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相信任何人都不愿意把生命交给喜欢飙车、爱酗酒、有路怒症的驾驶员。

林先生出现的问题,很可能是找错了财富的“驾驶员”。

问题2

作为最直接的驾驶员载体,在产品选择上,关注机构还是投资经理?

解析

机构和投资经理并不矛盾,应辩证地分析。大机构有很强的投研实力,可以通过体系化、制度化的流程,让专业发挥最大效果,提高投资实力,最终反映在产品表现上。投资经理也尤为重要,不考虑天赋问题,从业年限越长,经验越丰富,在应对各类市场情况时从业年限较长者相对从业年限较短者更加游刃有余。从概率上讲,大型机构是孕育优秀投资经理的沃土。许多业界知名投资经理都拥有大机构的从业背景。

但相应地,唯机构大小而论英雄也并不准确,例如一些大型公募基金,虽具备较强的整体能力,但由于许多优质基金经理最终会选择离职成立私募基金,因此很多基金产品的投资经理从业年限并不长,经验较为不足。据不完全统计,公募基金经理的平均从业年限是2.43年。此外,评价公募基金经理的主要是业绩排名,因此,为了能够在榜单上名列前茅,在众人面前展现价值,特别容易急功近利。小机构虽品牌较弱,但也有自己的优势,譬如决策灵活果断、调仓成本低等。但仅关注投资经理亦存在偏颇,也许之前其有较好的业绩表现,是因为所在机构为其提供了坚实的支持。而当投资经理独立出来后,如果在投研队伍建设、决策体制建设上均较为薄弱,其业绩表现可能会不尽如人意。此类案例比比皆是。

在选择机构时,可以着重看市场口碑、股东背景、投研实力、产品丰富度、业务优势和业绩表现等内容。关于如何选择投资经理则在下文进行解析。

问题3

选择产品时,还应该关注哪些要素?

解析

选择产品时,除关注公司和投资经理外,以下内容也较为重要。

一是底层资产。

大类资产有分类。但很多产品不单单是投资某一类资产,很有可能进行多重组合,在类别上的细分也更加多样化。例如债券基金,可以分为纯债基、一级债基、二级债基、可转债基等。风险各异,应具体产品具体分析。

二是投资策略。

即使投资同类别资产,但因策略不同,产品亦会存在差异。例如,在不考虑其他因素时,成长型策略的股票基金,在产品波动上一般会大于平衡型策略。再如,量化策略的基金,也会有不同的风格。被动管理的产品和主动管理的产品也大有不同。

三是规模。

一些公司或投资经理,因存在人员、精力等条件的制约,在资产的管理规模上存在上限。但如债券这样的资产,可以通过复制策略而扩充规模,收益影响并不明显。因此,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评判。

四是历史业绩、标准差和夏普比率。

收益是大部分投资者最关注的一个指标,但也因过度关注而容易出现盲区。针对历史业绩,将在投资经理的选择上进行分析。标准差反映收益率的波动程度,标准差越小,产品的历史阶段收益就越稳定。夏普比率反映承担单位风险所能获得的超额收益,夏普比率越大,产品的历史阶段绩效表现则越佳。

五是封闭期、存续期。

前文提到,林先生遇到过流动性危机(详见本编第二章第一节)。其中一个原因就是选择的产品封闭期较长。封闭期长的产品,不用准备过多流动资金应对赎回需求,所以在收益上也许会有更好的体现。而开放式产品较为灵活,可对临时的应急需要提供支持。因此,在选择产品时应关注产品封闭期和存续期,结合自身合理配置。

六是费率。

过高的产品费率会影响实际收益,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降低产品的费率有助于提高真实回报。

为什么要研究产品这么多的要素?关键的一点在于,资产配置战略是我们实现财富目标的蓝图,如盖楼先要绘制图纸,之后便是落实,进行添砖加瓦,而这个过程就是组建产品。图纸呈现的如果是高楼大厦,就不能搭配土砖土瓦;如果是古典主题建筑,就不能搭配现代的瓷砖。资产配置的核心是匹配自己的风格,收益仅是评价的一个参考因素。林先生之前的资产配置,可能仅仅聚焦在了收益的优异表现上,才导致最终结果的发生。

问题4

投资经理可以说是主动管理产品的驾驶员,应如何正确评估其历史业绩,从而进行选择呢?

解析

历史业绩是评估投资经理的要素之一,虽然无法代表未来的表现,但是可以将其作为投资经理能力的重要参考指标。在关注历史业绩时,应把握以下几点。

第一,业绩的选取时间不应过短。

若以某单一年度的业绩表现作为参考,则容易出现第二年度收益大幅下滑的现象。此种情况较为普遍,如某些主题型基金,在上一年度成为基金榜单收益黑马,转年由于市场风格轮动,导致该基金出现较大回撤。考验一个投资经理的业绩,应该放眼更长的时间维度。投资者在评判投资经理的能力时,至少应该考核其完整经历一轮市场周期的表现。

第二,防范平均业绩带来的陷阱。

校验一个投资经理持续创造收益的能力,在拉长时间维度的同时,还应聚焦其带来收益的内在原因。笔者从业多年,看到过某些投资经理极度擅长抓住市场中的热点。在大部分时候,他们管理的基金表现平平、乏善可陈,但是突然在某段时间内净值大幅上扬。若只看近几年的平均年化回报,则有可能忽视投资经理的波动性。如此风格特征,在选择上应慎之又慎。还有的投资经理,由于重仓的板块在近些年存在系统性机会,因此有较为可观的平均业绩。更有一些投资经理,因为在某几只股票中和他人集中抱团,使收益凸显。后两种情况,提示投资者在选择投资经理时也要看其负责产品的持仓情况。综上,在考量投资经理的能力时,也应分析其收益来源,防范平均业绩带来的陷阱。

第三,小心虚假业绩。

某些投资经理在业绩上存有一定水分。比如用后发的产品资金接盘前期产品的资产,使前期产品表现优异,或将不同产品押宝在不同行业中,以求只要某只产品表现突出就能进入公众视野。因此,在选择投资经理时,不能仅看某只产品,而要看投资经理曾经及现在负责的所有产品的表现,做综合评定。

林先生在参考投资经理过往业绩的时候,是否对其表现原因进行了剖析?这个答案很有可能是否定的。

问题5

除历史业绩外,还应评估投资经理的哪些要素?

解析

若只是单单从业绩上进行分析,可能林先生仍然会面临困惑,为了让成功的概率更高,以下几点也是应该关注的重点。

第一,控制回撤的能力。

回撤代表的是一个时间范围内,投资账户的净值从最高点到最低点的幅度。控制回撤的能力通俗地说就是投资经理控制波动的能力。一些产品在牛市中表现名列前茅,究其根本是扩大了风险敞口,通过杠杆或者集中持股等操作,让业绩突飞猛进。但当潮水退去时,它们很有可能也如雪崩般,坠入深渊之中。不知踩刹车的司机,谁敢坐其车?不知如何防守的投资经理,又怎能值得托付?

第二,投资经理的风格。

投资经理也是人。既然为人,便会存在自己的独特风格。比如有些投资经理擅长抓住趋势,有些则偏向逆向选择,有些关注成长,有些研究价值,也有些注重平衡,而能驾驭多类风格的投资经理确实是凤毛麟角。投资经理的风格也会体现在产品上。注重进攻的人,在防守上可能会有所疏忽。优先防守的人,在收益上也大概率平稳。攻守兼顾是相对的概念,每位投资经理只是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平衡点。在选择上一定要结合投资者本身的特点,比如,投资者性格上求稳,那么选择价值风格的投资经理会更符合。反之,投资者性格上比较激进,选择成长策略或者趋势策略将更可能使其满意。

投资经理的风格应该如何判断呢?可以看看其重仓的类型,比如重仓股票的归类,也可以看看其在不同市场中的仓位。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获取投资经理的观点越发容易和全面,这有助于我们判断投资经理的风格。

第三,投资经理的能力边界。

投资经理是人,每个人都会存在自身的能力边界。这个边界包括能够管理的规模大小,还有擅长的专业领域。当管理的规模不断增加的时候,也在挑战着投资经理及其背后团队在业绩和控制回撤上的能力。在选择时一定要看其之前的产品规模和现在买入的产品规模是不是在一个量级上。了解投资经理重仓了哪几类行业,通过信息渠道获取其未来关注的市场,也能辅助投资者判断出其擅长的领域在哪里,从而审视是否与国家战略或自己的思路匹配。

第四,言行统一很关键。

购买产品的投资者,应该选择可信的人进行财富托付。即使投资经理再专业,如果存在不良之心,也必然会侵害投资者的利益。某些人在市场高点时,在媒体上鼓吹未来会更好,发行新产品进行圈钱;亦有些人,在临近市场高点时提示风险,建议投资者赎回。这些都需要投资者通过搜集信息进行定性的评判。好在互联网能留下记忆,就等着投资者动动手指,将其翻出。

专家建议

针对本节所涉及的相关问题,笔者提出如下建议:

1.在落实资产配置时,不应该“唯业绩论”,业绩仅仅是需要考虑的要素之一,多维度评价的核心是匹配自身特质。比如风险偏好是什么,投资期限多长,资金量是多少……而大部分人在落地产品时,又会忽略初衷、忘记自我。因此,要时刻提醒自己,只有最适合自己的选择才是最好的选择。

2.产品的复杂性带来评估的全面性。这其实对投资者来说是一个挑战,但财富是自己的,因此值得在遴选上下功夫。而一些主动管理型的产品,核心是关注投资经理。投资经理过去呈现这个业绩的原因是什么?他控制回撤的能力如何?他的投资风格是否与“我”匹配?他的能力边界在哪里?他是否拥有言行统一的优秀品格?确定了这些,相信投资者在未来大概率会获得自己满意的结果。

3.最后笔者想说,现在各类信息很容易获得,互联网提供了丰富的数据沉淀,一些专业机构也帮助投资者进行了信息整理和分析。许多内容并不一定需要付费,花些心思去研究要雇用的“驾驶员”,要比研究大类资产的走势容易许多。对财富负责,才不会承受失去它的痛苦。 1zTVJTdM6OeBzo+Jo5U5I0oImubCLKHeUMyvFgNyM9n9n2y18ztoLdhSxT8viYau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