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2 管理理论的产生

工厂中的工程师居然想出了一个有效的办法,把“计时工资”转变为“计件工资”。

过去,干一天活儿给一天工资,按时间计酬。一般每日工资为1美元。换算成“工时定额”,规定一天生产多少件合格产品,每件的报酬是多少。如果一天100件产品,那么每件就是1美分。如果一个劳动者一天完成了200件产品,折算成计时工资,那么日工资就是2美元;如果只完成了50件产品,那么日工资就是0.5美元。

开始时,劳动者的积极性确实提高了,而且普遍超额完成任务,获得了更多的工资报酬。不久,资方觉得不划算,发现随着产量的提高,劳动者对每件产品的利润贡献是递减的。于是,就调高工时定额,提高单位小时的产量,这等于降低小时工资,降低工资支付率。

结局可想而知,劳动者不干了,这叫水涨船高、鞭打快牛,谁都受不了。资方有权调高工时定额,劳方有权维持现状,彼此顶上牛了。

泰勒是有理论素养的工程师,他认识到,在工时定额上必须劳资两利方可持续,必须在降低劳动力消耗的同时,减少作业时间的消耗。具体方法就是,通过省掉多余的动作,减少劳动者的体力消耗,同时减少老板的时间消耗。

减少多余的动作,使劳动者能以同样的体力消耗完成更多的作业,提高单位小时的工资水平。减少多余的动作,可以提高每个劳动者单位时间的产量,提高工厂的劳动生产率水平。当然,前提是稳定工时定额,稳定工资支付率,否则劳动者就会不配合。

泰勒是工程师出身,骨子里相信科学。科学意味着客观公正,意味着排斥人为的因素和感情色彩,并相信依靠科学理性确立的规则容易被劳资双方接受,容易成为劳资双方合作的基础。

泰勒的具体方法是,用高速摄影机记录并确定一件产品(也称作一项作业)究竟需要几个动作,每个动作需要多少时间,从而使工时定额的确定合乎科学理性。

泰勒把劳资两利的思想形象地比作馅饼,也称馅饼理论,即劳资双方应该首先考虑合作,一起把馅饼做大,然后再考虑如何分割利益。只要馅饼做大了,分割就会变得容易,否则,很容易在利益的分割上纠缠,把做大馅饼的事给耽误了。

泰勒很清楚,劳资之间的利益对立是根本,仅仅用物质利益加以刺激是不够的,是难以持久的,必须着眼于缓解劳资之间的对立关系。

在后来的十多年里,理论研究偏离了劳资两利的主题,而是一直在探索如何调动劳动者的工作热情和动机。直到霍桑实验,才触摸到了事情的本质,即每个劳动者与企业到底是什么关系。 Ztt2JQC+8pmMOOybC7IotBAHOfAhAjrfwz/An1HgJqsugpGqbuwa+RCWJ9yuYtVw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