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中医康复理论术语

中医康复学专业基础理论以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等为指导,由阴阳五行学说、藏象学说、经络学说、病因病机学说等构成。因此,综合来说,中医康复理论术语不仅包括中医康复基本理论术语,还包括阴阳五行、藏象、气血津液、经络、病因病机等中医基本理论术语。

一、中医康复基本理论术语

中医康复基本理论术语包括康复、中医康复、中医康复学、中医康复评定、中医康复治疗技术等中医康复基础理论类术语以及整体康复、辨证康复、功能康复、综合康复、康复预防等中医康复的基本原则类术语。

(一)中医康复的基础理论类术语

1. 康复 现代“康复”一词原意为“复原”“重新获得能力”“恢复原来尊严、权利和资格”等。中国古代文献中“康复”一词,主要是对伤病的痊愈和健康恢复而言。《旧唐书·则天皇后本纪》关于武则天疾病治愈的记载曰:“五月癸丑,上以所疾康复,大赦天下,改元为久视。”这可能是“康复”一词用于医学上的最早记载。传统中医学的习惯中,“康复”一词容易被简单理解为伤病的痊愈和健康的恢复,但是在以伤、病、残者功能障碍为对象的现代中医康复学中,“康复”内涵已远超过这一范畴。痊愈和恢复指的是伤、病者经过治疗后病理逆转、症状消失、健康恢复到患病以前的状态,而“康复”则是指伤、病、残者功能障碍的残存功能和潜在能力在治疗、训练后获得最大限度的发挥。

2. 中医康复 指采用精神调节、合理饮食、传统运动、针灸、推拿、中药以及沐浴、娱乐等各种方法,对先天或后天各种因素造成的机体功能衰退或障碍进行恢复,以提高或改善病、残者的生命质量。

3. 中医康复学 指在中医学理论指导下,研究康复医学的基本理论、医疗方法及其应用的一门学科。具体地说,中医康复学是应用中医学的基本理论、方法及有关技术,使机体功能衰退或障碍者的潜在能力和残存功能得到充分发挥的科学体系,其目标在于减轻或消除因病残带来的身心障碍,以恢复功能,重返社会。主要服务对象是由于损伤、各种急慢性疾病、老龄化带来的功能障碍及先天发育障碍的残疾者。

4. 残疾 这是人体身心障碍的总称。具体地说,残疾是指因外伤、疾病、发育缺陷或精神因素等造成的身心功能障碍,以致不同程度地丧失正常生活、工作和学习能力的一种状态。

5. 中医康复评定 指在中医康复学理论指导下,运用四诊评定方法和现代康复医学评定方法,对伤、病、残者进行全面、系统的综合评定,主要内容包括整体评价、躯体功能评价、精神心理功能评价和社会功能评价等。在康复评定过程中,需结合患者身体各部分的联系与所处环境进行整体审查,通过望、闻、问、切四诊获取与疾病有关的症状和体征,相互参照,综合分析,评定辨别出伤、病、残者的中医病名和证候,并制定出合适的中医康复治疗方案,评估中医治疗效果和功能障碍的预后等。康复评定还包括肌力评定、肌张力评定、关节活动度评定、神经电生理评定、平衡与协调能力评定、步态分析、认知功能评定、疼痛评定,以及生活能力与生存质量评定等。

6. 中医康复治疗技术 指以中医学理论为依据,采用中医治疗方法来改善功能,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和生存质量,包括针灸疗法、推拿疗法、拔罐疗法、刮痧疗法、中药疗法、情志疗法、饮食疗法、传统运动疗法等。

(二)中医康复的基本原则类术语

中医康复的基本原则包括整体康复、辨证康复、功能康复、综合康复、康复预防和康复服务社区化、家庭化等原则,据此形成的术语为中医康复基本原则类术语。

1. 整体康复 整体观念是中国古代唯物论和辨证思想在中医学的体现,贯穿于中医学病理、生理、辨证和治疗等各个方面。中医学认为,人体由脏腑、经络、肢体等组织器官构成,任何一个器官或组织都不能孤立存在,脏腑经络之间、经络肢体之间,以及脏腑肢体之间等都存在着生理功能或结构上的多种联系,这样才使人体成为完整统一的有机体,发挥正常的生理功能。整体观以五脏为中心,内应六腑,外合肢体官窍,五脏疾病可以在肢体官窍体现出来,反之也可以通过肢体官窍(经络穴位等)对五脏病理进行调理和治疗。此外,机体局部功能障碍等变化也与全身生理病理状态相关。所以,在疾病康复过程中要从整体出发,对心理障碍、生理障碍、局部功能障碍等都要采用各种康复措施,并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潜在的能力,体现中医康复学“天人一体”的整体康复思想。

2. 辨证康复 辨证论治是中医学正确认识疾病、选择和应用治疗方法的前提,也是中医康复学的特点之一。在中医康复学中,需要根据中医学理论对伤、病、残者身体的障碍进行辨识,选择适当的康复方法和技术。“辨证”是认识机体功能障碍生理、病理相互关系及状态的过程,包括对生理、病理因素的辨识,导致机体功能障碍因素与生理因素相互关系的分析,从而充分认识导致功能障碍的本质,对证施术,以达到“治病求本”的目的。中医康复学的“论治”是从临床辨证开始的,由于其对象以功能障碍为主,在其临床辨证中也要围绕功能障碍的病因、性质、程度等,根据中医学八纲辨证、脏腑经络气血辨证的方法,辨别功能障碍病位和寒热虚实的性质等内容,进行相应的康复治疗。

3. 功能康复 功能康复观是建立在中医学恒动观的基础上,它要求中医康复医生不单着眼于脏腑组织具体生理功能的恢复,更重要的是通过功能训练,从总体上促使患者日常生活和职业工作能力的恢复,内容包括恢复脏腑组织生理功能及恢复生活和职业工作能力。

4. 综合康复 中医学历史悠久,经过历代医家的传承和发展,积累了大量的中医康复理论和方法,这些方法分别具有不同的适应范围和优势,在针对具体功能障碍时往往多法综合应用,扬长避短,发挥各自优势,以提高康复效果,多种康复手段综合应用的规律也是中医康复学的特点之一。①标本兼治:“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是中医学治疗疾病的原则之一,即对于急性疾病,以缓解患者病痛、保全生命为目的。病情相对稳定的病症,以消除病因、逆转病理状态、恢复患者身心功能为目的。②内治外治结合:中医康复学的治疗方法中,有许多外治方法如熏、洗、熨、敷等,同时也可以通过食疗、服药等内治法进行治疗和康复,内外结合各得所宜。③治疗与调养结合:中医康复学强调“养”“治”结合的康复原则,传统康复方法中许多也都具有“养”和“治”两方面的作用,通过恢复机体正气,正气来复,则形盛神旺,机体康复。

5. 康复预防 这是中医康复学的另一特点,与“未病先防,既病防变”中医学观点一致。它是在中医学理论指导下,通过总结、研究人体的健康和病残发生、发展及预后规律,采取综合措施以预防病残发生,或尽可能减低病残程度的理论。康复预防不同于疾病预防,其目的是预防可导致伤残病变的发生,以及最大限度预防伤残的进展和恶化。

康复预防可以有效地预防某些病残、伤残的发生,还能通过早期康复评定和康复治疗防止伤残的恶化和再次致残。人体的功能障碍可以是现存的或者潜在的,也可能是部分的或者完全的;可以与致残的疾病同时存在,也可以在病后出现。因此,康复治疗介入的时机不能简单地限定于功能障碍出现之后,对于一些可致残的疾病,在发病之前或发病过程中就应当采取一定的措施,以防止伤残的发生,把可能出现的功能障碍降到最低程度。

6. 康复服务社区化 家庭化 这是中医康复学的优势之一,同时也是人类养生保健、疾病康复所追求的发展趋势。中医康复的对象以慢性病残、老年病为主,康复期较长,疗效缓慢,很难在医院或专门的康复机构完成全部的康复治疗和训练计划,因此特别需要社区及家庭的康复服务加以完善。同时,中医康复手段亦多为取源自然的疗法,如天然药物、饮食、针灸、推拿、气功疗法以及一些特定的运动锻炼方法等,不需要复杂的设备,不受场地和器材条件限制,便于长期坚持,最适合在社区或家庭内施行。

二、中医基本理论术语

中医基本理论是中医康复理论的基石,其术语是中医康复术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阴阳五行类术语

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医学理论的根基,渗透于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各个层面,指导了历代医家的医学思维和诊疗实践,在中医康复领域也有广泛应用。

阴阳学说在中医康复学的应用主要有以下方面。首先,调和阴阳,以平为期,恢复阴阳平衡。这是中医康复学基础理论的核心,中医康复学众多疗法中均贯穿了这一思想。如针灸康复疗法,“用针之要,在于知调阴与阳”(《灵枢·根结》),即临床治疗时上病取下、下病取上、从阴引阳、从阳引阴、左病刺右、右病刺左。食疗康复中也提出“饮以养阳,食以养阴”,治养结合。而其他各种中医康复疗法皆以阴阳立论,通过整体治疗,使阴阳平衡,恢复常态。其次,重视阳气。“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素问·生气通天论》)。阳气代表了人体功能,在疾病康复中起主导作用,贯穿于临床康复的全过程,阳气密固才能实现功能康复。此外,强调阴阳转化。中医康复学在临床上运用不同的康复方法来创造条件,促进阴阳转化。但由于康复患者的病证特点,其阴阳转化的过程较长,康复过程也较长。

运用五行理论进行中医康复治疗,在康复临床应用也较广,如针灸、药物、情志疗法、音乐疗法等。针灸、药物治宜扶土抑木、培土胜金、滋水涵木、壮水制火、益火补土等。情志疗法中,则利用情志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进行治疗。音乐疗法中,五音(角徵宫商羽)配五行,即肝木在音为角,心火在音为徵,脾土在音为宫,肺金在音为商,肾水在音为羽。五音与人气相接,感动于心,动荡血脉,流通精神,调节情志,达到康复治疗的目的。

按照国家标准《中医基础理论术语》(GB/T20348—2006),阴阳类术语包括阴阳学说、阴阳、阴、阳、阴气、阳气、阳化气、阴成形、阴阳交感、阴阳对立、阴阳互根、阴阳消长、阴阳转化、重阴必阳、重阳必阴、阴平阳秘、阴阳平衡、阴阳自和、阴阳离决、孤阳不生、独阴不长、阴中之阴、阴中之阳、阳中之阴、阳中之阳、阳生阴长、阳杀阴藏等;五行类术语包括五行学说、五行、五时、五气、五化、五色、五味、五音、五声、五官、五方、五行相生、母气、子气、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五行相克、所胜、所不胜、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五行相乘、木乘土、土乘水、水乘火、火乘金、金乘木、五行相侮、木侮金、金侮火、火侮水、水侮土、土侮木、五行生克、五行乘侮、五行制化、五行胜复等。

(二)藏象类术语

藏象是人体内在脏腑功能活动表现于外的征象。藏象学说是研究人体脏腑结构、生理功能及其相互关系的理论,是中医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医康复学的基础理论。

藏象学说认为,五脏是人体的核心。五脏功能正常,特别是脾胃功能健全是健康的重要保证,故而康复治疗应重在协调五脏,以脾肾为本。由于中医康复的对象多处在疾病的恢复期、缓解期,或是慢性疾病、老年疾病久病难愈者,或是意外损伤及手术、放疗、化疗后出现的损伤、脏腑亏损,其病理变化主要方面是气血衰少、津液不足,故调补虚损是中医康复的重要原则。此外,调补脾肾亦是重要的一环。一般慢性病久延不愈,从疾病性质来说多属不足,从病位来说大多久损及肾,这就决定了调补脾肾为慢性病治疗大法。在慢性病康复中,除了重点调补脾肾外,还应协调五脏,补虚泻实;协调六腑,以通为用。

藏象类术语主要包括藏象学说、藏象、脏腑、脏腑相合、五脏、六腑、奇恒之腑、形体、官窍等。其中,五脏、六腑、奇恒之腑、形体和官窍,又各自涵盖很多术语。五脏类术语包括五脏所藏、五脏所主、五脏化液、五脏外华、心、心气、心血、心阴、心阳、心系、心藏神、心志喜、心主血脉、心主血、心主脉、心华在面、心主舌、心主汗、心合小肠、心包络、心肾相交、肺、肺气、肺阴、肺阳、肺系、肺主气、肺司呼吸、肺主宣发、肺主肃降、肺主行水、肺朝百脉、肺主治节、五脏之长、肺为娇脏、肺主皮毛、肺主鼻、肺藏魄、肺志悲、肺主涕、肺合大肠、肺肾相生、脾、脾气、脾阴、脾阳、脾系、脾主运化、脾主后天、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脾主统血、脾主升清、脾不主时、脾旺不受邪、脾主四肢、脾主肌肉、脾华在唇、脾主口、脾藏意、脾志思、脾为涎、脾恶湿、脾合胃、肝、肝气、肝血、肝阴、肝阳、肝系、肝主疏泄、肝藏魂、肝志怒、肝藏血、肝主升发、肝为刚脏、肝体阴用阳、肝主筋、肝华在爪、肝主目、肝为泪、肝合胆、肝肾同源、肾、肾精、肾气、肾间动气、肾阴、肾阳、肾系、肾主先天、肾主生殖、天癸、精室、肾主纳气、肾主水液、肾主封藏、肾主骨、肾生骨髓、肾华在发、肾主耳、肾开窍于二阴、肾藏志、肾志恐、肾为唾、肾合膀胱、命门等。六腑类术语包括六腑以通为用、六腑以降为顺、胆、胆气、胆汁、胆主决断、胃、胃气、胃阳、胃阴、胃主受纳、胃主腐熟、胃主通降、胃喜柔润、小肠、小肠主受盛、小肠主化物、小肠主液、泌别清浊、大肠、大肠主传导、大肠主津、膀胱、膀胱主藏津液、膀胱气化、三焦、上焦、中焦、下焦、决渎之官等。奇恒之腑类术语包括脑、元神之府、精明之府、髓、骨、脉、胞宫、阴道、血室等。形体类术语包括五体、皮毛、皮肤、毫毛、玄府、肌肉、腠理、筋、膏肓、膜原、骨之余、血之余等。官窍类术语包括五官、七窍、九窍等。

(三)气血津液类术语

气血津液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气血津液的生成及其在体内的代谢,有赖于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的生理活动。而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功能的正常行使,也离不开气血津液的营养。因此,气血津液既是人体脏腑经络生理活动的产物,又是脏腑经络进行生理活动所必需的物质和能量基础。由于气血津液在生理上与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因而在病理上亦存在着互为因果的关系,故对临床辨证论治起着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

气血津液类术语包括气、气化、气机、升降出入、真气、先天之气、后天之气、元气、宗气、营气、卫气、卫行脉外、脏腑之气、中气、君火、相火、血、津液、津、液、五液、精、先天之精、后天之精、气为血帅、血为气母、气能生津、气能行津、气能摄津、津能载气、津血同源、精血同源等。

(四)经络类术语

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为人体运行气血、联络脏腑、沟通内外、贯穿上下的径路。中医康复的基本要求就是保证经气流通,气血调和。许多康复疗法适应证的产生、发展,都与经络有关。生理功能上,经脉沟通表里内外,联系脏腑组织,运行气血,协调阴阳;病理上则相互影响,如外邪内传脏腑、内在脏腑间的病变相互传变、内在病变反映于体表等。邪气羁留不去,“久病入络”,经络受阻,经络不通,则气血不合,运行迟滞,从而产生诸多病证,如各种痹证、痿厥瘫痪、关节不利等,均与经气失调、血脉不通有一定关联。特别是痛症,经络不通表现更为突出,故有“不通则痛”之说;而通畅经络,使气血运行流畅,则痛症得到缓解或消失,故有“通则不痛”的论点。

经络类术语包括经络学说、经络、经脉、络脉、经气、十二经脉、手三阴经、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阴心经、手三阳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小肠经、足三阳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足三阴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十二皮部、奇经八脉、督脉、阳脉之海、任脉、阴脉之海、冲脉、十二经之海、带脉、阴维脉、阳维脉、阴跷脉、阳跷脉、十五络脉、浮络、孙络等。

(五)病因病机类术语

病因,即致病因素,泛指能破坏人体相对平衡状态而导致疾病的原因。导致疾病的原因多种多样,包括六淫、疫气、七情内伤、饮食失宜、劳逸失度、痰饮、瘀血、结石、外伤、寄生虫及先天因素、医源性因素、药源因素等。中医病因学说是研究致病因素的性质、致病特点及其临床表现的系统理论。

病因类术语包括病因学说、辨证求因、病起过用、三因学说、病因、外感病因、内伤病因、病理产物、邪气、五邪、时邪、客邪、内伤、六淫、风邪、风性开泄、风伤阳位、风性主动、善行数变、风为百病之长、寒邪、寒易伤阳、寒性凝滞、寒性收引、暑邪、暑性炎热、暑性升散、暑易夹湿、暑易扰心、伤津耗气、湿邪、湿阻气机、湿易伤阳、湿性重浊、湿性黏滞、湿性趋下、燥邪、燥性干涩、燥胜则干、燥易伤肺、秋燥、火邪、温邪、火性炎上、火易生风、火易动血、耗气伤津、火易扰心、疠气、七情所伤、大怒伤肝、怒则气上、暴喜伤心、喜则气缓、思虑伤脾、思则气结、悲忧伤肺、悲则气消、惊恐伤肾、恐则气下、惊则气乱、饮食失宜、饮食不节、饮食不洁、饮食偏嗜、劳逸失度、劳力过度、劳神过度、房劳过度、过逸、痰饮、痰、寒痰、热痰、湿痰、燥痰、怪病多痰、饮、瘀血、结石、胎传等。

病机,即疾病发生、发展与变化的机制。当致病因素作用于人体,破坏了机体的阴阳平衡,使气血、经络、脏腑功能紊乱,从而导致疾病的发生。由于疾病的过程极为复杂,历代医家从不同层面和角度研究病机,从而形成了多层次的病机理论。

病机类术语包括病机学说、发病、新感、伏邪、复发、两感、直中、邪正盛衰、邪气盛则实、五实、精气夺则虚、五虚、虚实错杂、虚实转化、阴阳失调、阴阳偏盛、阴阳偏衰、阳衰、阳虚则寒、阴衰、阴虚则热、阴阳互损、阴阳亡失、寒热失调、实热、实火、虚热、虚火、寒热真假、表里病机、表里寒热、里寒、里热、表里虚实、里实、里虚、表里同病、气血失调、气失调、劳则气耗、气机不畅、气郁、血失调、血脱、血不养筋、气不摄血、血随气逆、血病及气、伤津、液脱、气化无权、水不化气、内生五气病机、内风、肝阳化风、阴虚风动、血虚生风、血燥生风、热极生风、痰瘀生风、内寒、内湿、湿胜则濡泄、内燥、燥结、燥干清窍、内火、热结、热闭、火逆、壮火、五志化火、脏腑病机、五脏病机、心系病机、心阳暴脱、痰蒙心窍、肺系病机、肺阳虚、肺气不宣、肺失清肃、风热犯肺、风寒袭肺、燥热伤肺、痰热壅肺、肺络损伤、金破不鸣、脾系病机、脾失健运、湿热蕴脾、脾虚生风、脾虚生痰、胃气不和、胃纳呆滞、肝系病机、肝气郁结、肝气横逆、肝火上炎、肝经风热、肝经郁热、肝经湿热、肝阳上亢、肝风内动、肾系病机、肾气不固、肾不纳气、肾虚水泛、相火妄动、精脱、热结膀胱、膀胱气闭、脏腑相兼病机、心肾阴虚、心肾阳虚、水气凌心、水寒射肺、心胃火燔、心胆气虚、肝火犯肺、肝气犯脾、肝气犯胃、肝胆湿热、水不涵木、经气郁滞、经气虚损、经气衰竭、六经病机、太阳病机、卫气不固、阳明病机、阳明燥热、阳明腑实、阳明虚寒、少阳病机、邪郁少阳、太阴病机、少阴病机、厥阴病机、厥热胜复、卫气营血病机、卫分病机、邪郁肺卫、气分病机、热盛气分、热炽阴伤、营分病机、热陷心包、心营过耗、营阴损伤、三焦病机、上焦湿热、中焦湿热、下焦湿热、三焦湿热、病性、病位、病势、传变、实则阳明、虚则太阴、阳病入阴、阴病出阳、上盛下虚、上虚下实、上损及下、下损及上、转归等。 BNAZ9AQ8nYo3YVW4zgyxFxR/2A/iqjTclkgIqwpyeFK9587N9Ay9o1vdaqAfKq/+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