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四、常用药食两用食物

我国第一部本草学专著《神农本草经》,成书于东汉时代,集前人研究,共载药365种,并将其分为上、中、下三品:上品120种为君,主养命以应天,无毒,多服、久服不伤人;中品125种为臣,主养性以应人,无毒或有毒,斟酌其宜;下品125种为佐使,主治病以应地,多毒,不可久服。

《神农本草经》所载药物中有不少食物,如人参、大枣、山药、枸杞子、薏苡仁、茯苓、酸枣、沙参、芡实、蜂子、藕等,被列为具有强身保健、延年益寿的上品,常作为配制药膳的原料。

本章节将选取10种常用且各具特色的药食两用食物,列举如下。

1.山药

【异名】 薯蓣、山芋、土薯、山薯蓣、怀山药、怀山、白山药等。

【性味归经】 平,甘。归脾、肺、肾经。

【功效及主治】 补脾,养肺,固肾,益精。主治脾虚泄泻,食少水肿,肺虚咳喘,消渴,遗精,带下,肾虚尿频。外用治痈肿,瘰疬。适用体质:气虚体质、痰湿体质。

【用量】 内服:煎汤,15~30g,大剂量60~250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捣敷。补阴,宜生用;健脾止泻,宜炒黄后用。

【营养成分】 每100g鲜品/干品的可食部,分别含蛋白质1.9g/9.4g、脂肪0.2g/1.0g、碳水化合物12.4g/70.8g、不溶性膳食纤维0.8g/1.4g、胡萝卜素20μgRE/Tr、维生素B 1 0.05mg/0.25mg、维生素B 2 0.02mg/0.28mg、烟酸0.30mg/-、维生素C 5mg/-、钙16mg/62mg、磷34mg/17mg、钾213mg/269mg、镁20mg/-、铁0.3mg/0.4mg、锌0.27mg/0.95mg、硒0.55μg/3.08μg、铜0.24mg/0.63mg、锰0.12mg/0.23mg。此外,还含有皂苷、黏液蛋白、胆碱、精蛋白、多酚氧化物等营养成分。

【禁忌】 实邪者忌服。

【食疗/药膳列举】

山药粥 1① 组成:山药鲜品300g或生山药100g、粳米500g(8~10人份)。② 制法:鲜山药去皮洗净、切小块,或生山药冲洗干净后,与粳米共煮粥,待粥熬成后,加适量盐、生姜调味。③ 用法:每日食用。④ 功效:补益脾胃。⑤ 方解:山药为君,能补肾填精,精足则阴强、目明、耳聪。《神农本草经读》云:“凡上品之药,法宜久服,多则终身,少则数年,与五谷之养人相佐,以臻寿考。若大病而需用此药,如五谷为养脾第一品,脾虚之人,强令食谷,即可毕补脾之能事,有是理乎!”山药的性味及药用价值,与其生长的水土气候环境相关,《神农本草经》载有“山药以河南怀庆者良”,即指产于河南焦作区域的怀山药(又称铁棍山药),质地硬、密度高、煮熟时间短,且味道甘面。

山药粥2 ① 组成:生山药60g、芡实60g、薏苡仁60g、白果30g、金樱子25g(2人份)。② 制法:金樱子冷水浸泡后,纱布包三煎后过滤取汁,备用。生山药、芡实、薏苡仁、白果冲洗干净后,加水1000~1500mL,共煮40分钟,待熟烂后,加入金樱子煎汁,调和成粥;加糖(冰糖或白砂糖)调味。③ 用法:每日2次,每次1小碗。④ 功效:健脾补肾,治虚寒带下。⑤ 方解:山药、芡实、薏苡仁为君,金樱子为臣。《本草新编》云:“金樱子,世人竞采以涩精,谁知精滑非止涩之药可止也。遗精梦遗之症,皆尿窍闭而精窍开,不兼用利水之药以开尿窍,而仅用涩精之味以固精门,故愈涩而愈遗也。”所以用金樱子,必须兼用芡实、山药、莲子、薏苡仁之类,不单止遗精而使精滑反涩,用涩于利之中,用补于遗之内,此用药之秘,而实知药之深也。

2.大枣

【异名】 枣、干枣、美枣、良枣、红枣、胶枣、南枣、白蒲枣等。

【性味归经】 温,甘。归脾、肾经。

【功效及主治】 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缓解药毒。主治脾虚食少,乏力便溏,气血不足,心烦怔忡,妇人脏躁。适用体质:气虚体质。

【用量】 内服:煎汤,9~15g。

【营养成分】 每100g干品可食部含蛋白质2.1g、脂肪0.4g、碳水化合物81.1g、不溶性膳食纤维9.5g、维生素B 1 0.08mg、维生素B 2 0.15mg、烟酸1.6mg、维生素C 7mg、钙54mg、磷34mg、钾185mg、镁39mg、铁2.1mg、锌0.45mg、硒1.54μg、铜0.31mg、锰0.34mg。此外,大枣果实含生物碱、三萜酸类化合物、皂苷类化合物等。

【禁忌】 痰湿、积滞、齿病、虫病者不宜食用。

【食疗/药膳列举】

益脾饼 ① 组成:白术120g、干姜60g、鸡内金60g、熟枣泥250g、面粉150g。② 制法:白术、鸡内金皆用生者,分别研细后焙熟;干姜研细成粉末;将白术、鸡内金和干姜粉末倒入枣泥中,混合均匀;再加入面粉揉成面团,醒发0.5小时后分成每个15~20g的小剂子,用模具压成花形或直接揉成小饼;烤箱烘焙或小火烙熟。③ 用法:空腹时,当点心食,细嚼慢咽。④ 功效:补脾温中,健胃消食。⑤ 方解:此方引自《医学衷中参西录》。大枣味甘,能温补脾、益气养血。鸡内金性平,味甘、涩,能健胃消食。白术补脾益气,燥湿利水。《药品化义》记载:“大黑枣,助阴补血,入肝走肾,主治虚劳,善滋二便,凡补肝肾药中,如滋阴降火汤、茯苓补心汤、产后芎归调血饮、保胎丸、养荣丸、四神丸,俱宜为佐使,因性味甘温,尤能扶脾养胃耳。”

荔枝红枣汤 ① 组成:荔枝干7枚、红枣7枚(1人份)。② 制法:荔枝干、红枣同置砂锅中,加适量水,文火炖煮至红枣熟烂。③ 用法:每日1剂,吃荔枝、红枣,喝汤,空腹顿服。④ 功效:补养心脾,养血安神。适合气血虚亏致面色萎黄,眩晕健忘,失血性贫血等病症;但阴虚火旺、痰湿阻滞者不宜食用。⑤ 方解:此方引自《食疗本草》。荔枝性温,味酸、甜,功能滋肝益心,填精髓,补气血,温阳气,止烦渴,益颜色。唐代药学家孟诜说它通神、益智、健气;《玉楸药解》说,荔枝甘温滋润,最益脾肝精血。《本草汇言》论红枣助阴补血:沈氏曰,此药甘润膏凝,善补阴阳、气血、津液、脉络、筋俞、骨髓,一切虚损,无不宜之。如龙谭方治惊悸怔忡,健忘恍惚,志意昏迷,精神不守,或中气不和,饮食无味,百体懒重,肌肉瘦,此属心、脾二脏元神亏损之证,必用大枣治之。本药膳取荔枝(为君)与红枣(为臣)同用,有较好的补益作用,对脾虚血少者尤为适宜。

3.姜 (生姜,干姜)

【异名】 无。

【性味归经】 生姜,微温,辛;归肺、胃、脾经。姜皮,凉,辛;归脾、肺经。姜汁,温,辛;归脾、胃经。干姜,热,辛;归脾、胃、心、肺经。炮姜,性大热,味辛、苦;归脾、胃、肾、心、肺经。煨姜,温,辛;归脾、胃经。

【功效及主治】 生姜,散寒解表,降逆止呕,化痰止咳;主治风寒感冒,恶寒发热,头痛鼻塞,呕吐、痰饮喘咳等症。姜皮,合脾行水;主治水肿胀满。姜汁,辛温而润;主开痰,治噎膈反胃等症。干姜,温中祛寒,回阳通脉,燥湿消痰;主治脘腹冷痛,呕吐泄泻,肢冷脉微,痰饮喘咳等症。炮姜,温中散热,温经止血;主治脾胃虚寒,腹痛吐泻,吐衄崩漏,阳虚失血。煨姜,和中止吐;主治脾胃不和、恶心呕吐等症。

【用量】 生姜/干姜/炮姜,内服:煎汤,3~9g。姜皮,内服:煎汤1.5~5g。姜汁,冲服:3~10滴。煨姜,内服:煎汤,2~3片。生姜,外用:适量,捣敷或炒热熨,或绞汁调搽。

【营养成分】 每100g鲜品/干品的可食部,分别含蛋白质1.3g/9.1g、脂肪0.6g/5.7g、碳水化合物10.3g/64.0g、不溶性膳食纤维2.7g/17.7g、胡萝卜素170μgRE/-、维生素B 1 0.02mg/-、维生素B 2 0.03mg/0.10mg、烟酸0.8mg/-、维生素C 4.0mg/-、钙27mg/62mg、磷25mg/22mg、钾295mg/41mg、镁44mg/-、铁1.4mg/85.0mg、锌0.34mg/2.3mg、硒0.56μg/3.1μg、铜0.14mg/0.96mg、锰3.2mg/10.65mg。此外,生姜挥发油中还含有辛辣味的姜辣素,芳香味的姜醇、姜烯、姜油萜、姜酚等成分。

【禁忌】 阴虚内热者及实热者忌服生姜。

【食疗/药膳列举】

当归生姜羊肉汤 ① 组成:当归9g、生姜15g、羊肉50g(1人份)。② 制法:羊肉洗净、切块、汆水后沥干;当归、生姜洗净后切片;羊肉、当归和生姜放入砂锅中,加清水800mL、适量黄酒,武火沸后撇去浮沫,改文火炖2~3小时,余汤汁约300mL时,调味,吃肉喝汤。③ 用法:每日1剂,分2~3次服食(上述为一剂量)。④ 功效:温中补血,祛寒止痛。可用于体虚畏冷、寒疝腹痛、产后腹痛、贫血、痛经,预防风寒感冒等。有实热、阴虚内热或有严重皮肤病者应忌食。⑤ 方解:羊肉为君,益气补虚,温中暖下;当归为臣,补血调经、活血止痛;合以生姜为使,温中祛寒。此方引自《金匮要略》卷上,原文:“寒疝,腹中痛,及胁痛里急者,当归生姜羊肉汤主之。”若寒多,加生姜一斤(500g);痛多而呕者,加陈皮二两(6g)、白术一两(3g);加生姜者,亦加水五升(5000mL),煮取三升(3000mL),二合服之。日常调养,尤其是冬季易手脚冰凉者,可常服当归生姜羊肉汤,并在配方中加入9g熟地黄,以缓解当归的燥性。此外,化疗后贫血患者,也可常服此汤,因当归、羊肉补血,生姜助消化,喝汤食肉,可促进造血功能。

甘蔗生姜汁 ① 组成:甘蔗汁100mL,生姜汁100mL(1人份)。② 制法:将甘蔗汁与生姜汁混合,隔水烫温。③ 用法:每次服30mL,每日3次。④ 功效:清热和胃,润燥生津,降逆止吐;用于妊娠恶阻(妊娠胃虚呕吐)。⑤ 方解:引自《梅师方》,治呕哕反胃。甘蔗,甘、平、涩,主治反胃吐食、干呕不息等症,加生姜汁尤佳。此方生姜为君,甘蔗为臣,君臣相辅。论生姜治呕逆,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中提到:“凡呕者多食生姜,此是呕家圣药。”《本草求真》中记载:“孙真人云,姜为呕家圣药。盖辛以散之,呕乃气逆不散,此药行阳而散气也。”

4.百合

【异名】 蒜脑薯、百合蒜、重迈、中庭、重箱、摩罗、强瞿等。

【性味归经】 微寒,甘、微苦。归心、肺经。

【功效及主治】 养阴润肺,清心安神。主治阴虚久咳,痰中带血,虚烦惊悸,失眠多梦,精神恍惚,痈肿,湿疮。

【用量】 内服:煎汤,6~12g;或入丸、散;或蒸食、煮粥。外用:适量,捣敷。

【营养成分】 每100g鲜品/干品的可食部,分别含蛋白质3.2g/8.1g、脂肪0.1g/0.1g、碳水化合物38.8g/79.1g、不溶性膳食纤维1.7g/1.7g、维生素B 1 0.02mg/0.05mg、维生素B 2 0.04mg/0.02mg、烟酸0.7mg/1.10mg、维生素C 18.0mg/7.0mg、钙11mg/29mg、磷61mg/72mg、钾510mg/492mg、镁43mg/43mg、铁1.0mg/5.0mg、锌0.50mg/1.25mg、硒0.20μg/3.08mg、铜0.24mg/1.70mg、锰0.35mg/0.55mg。此外,还含秋水仙碱等多种生物碱。

【禁忌】 风寒咳嗽及中寒便溏者忌用。

【食疗/药膳列举】

百合花生粥 ① 组成:百合干20g、花生仁30g、糯米70g(5人份)。② 制法:百合干泡胀,花生仁连皮煮熟,与糯米一同置砂锅中熬成粥。③ 用法:每日1~2份,咸甜任意,可连续服用10~15日。④ 功效:养阴润肺,健脾补中。可用于各种因素引起的免疫功能不足而导致的反复呼吸道感染。如小儿,因营养、遗传等因素导致免疫功能减低,先天不足,后天失调,脾失健运而致脾肺二虚,卫外失司、肺卫不固,导致频发外邪犯肺,恋而化热,脾虚生痰,土不扶金,进而咳喘热痰时发时愈。⑤ 方解:百合为君,清肺热,润肺止咳;花生为臣,扶正补虚,悦脾和胃,润肺化痰;糯米为使,健脾补中益气。《本草述》云:“百合之功,在益气而兼之利气,在养正而更能祛邪。”清代医家吴仪洛云:“久嗽之人,肺气必虚,虚则宜敛。百合之甘敛,甚于五味之酸收也。”《医林纂要》云:“百合,以敛为用,内不足而虚热、虚嗽、虚肿者宜之。”

百合鸡子汤 ① 组成:百合干7枚(14g)、鸡子黄1枚(30g)(1人份)。② 制法:百合干水洗,渍一宿,至白沫出,倒去水后,加入泉水400mL,煎取200mL,去渣;纳入鸡子黄(鸡蛋黄),搅匀,煎5分钟,温服。③ 用法:每日1剂,顿服。④ 功效:滋养肺胃,生津降逆。用于治百合病,误吐之后,见虚烦不安者。⑤ 方解:此药膳方引自《金匮要略》卷上。《古方选注》云:“君以百合,甘凉清肺,佐以鸡子黄救厥阴之阴,安胃气,救厥明即所以奠阳明,救肺之母气,亦阳病救阴之法也。”《金匮方歌括》元犀按云:“吐后伤中者,病在阴也,阴伤,故用鸡子黄养心胃之阴,百合滋肺气下润其燥,胃为肺母,胃安则肺气和而令行,此亦用阴和阳,无犯攻阳之戒。”适用于百合病,误吐损伤肺胃之津,而出现肺胃阴虚火旺之症。也可用于热性病或久病之后阴津不足而见舌红、苔少、乏津,脉象虚数或细数者。

5.白果

【异名】 白果仁、灵眼、佛指甲、佛指柑。

【性味归经】 平,甘、苦、涩;有毒。归肺经。

【功效及主治】 敛肺定喘,止带浊,缩小便。主治痰多咳喘,带下白浊,遗尿尿频。

【用量】 内服:煎汤,4.5~9g;捣汁或入丸、散。外用:捣敷。

【营养成分】 每100g干品可食部含蛋白质13.2g、脂肪1.3g、碳水化合物72.6g、维生素B 2 0.10mg、钙54mg、磷23mg、钾17mg、铁0.2mg、锌0.69mg、硒14.5μg、铜0.45mg、锰2.03mg。此外,还含有少量氰苷、赤霉素等物质。

【禁忌】 有实邪者忌服。生食有毒。白果成熟季节,炒食或煮食过量,可在食后1~12小时出现中毒症状:以中枢神经系统为主,表现为呕吐、昏迷、嗜睡、恐惧、惊厥,或神志呆钝、体温升高,呼吸困难等。中毒程度与食用量、年龄、体质等密切相关,多数经救治可康复,少数因严重中毒或抢救过迟而死亡。解救方法:洗胃、导泻,服鸡蛋清或活性炭,并对症处理。

【食疗 / 药膳列举】 白果蛋方 ① 组成:头生鸡子5个、生白果10枚(5人份)。② 制法:将头生鸡子敲一个小孔,每个头生鸡子孔中放入生白果2枚,蒸熟。③ 用法:每日吃鸡子1个,连续4~5次即愈。④ 功效:温肺益气,兼理气血。用于白浊。⑤ 方解:引自《种福堂方》卷二。白果为君,长于固涩,可止带浊、缩小便。生头鸡子为佐,《本草纲目》云:“卵白,其气清,其性微寒;卵黄,其气浑,其性温;卵则兼黄白而用之,其性平。精不足者,补之以气,故卵白能清气,治伏热、目赤、咽痛诸疾。形不足者,补之以味,故卵黄能补血,治下痢,胎产诸疾。卵则兼理气血,故治上列诸疾也。”

6.薏苡仁

【异名】 解蠡、起实、赣米、感米、薏珠子、回回米、草珠儿、菩提子、赣珠、芑实、薏苡、薏米、薏仁、苡仁、苡米、薏仁米、沟子米、米仁等。

【性味归经】 凉,甘、淡。归脾、肺、肾经。

【功效及主治】 健脾利湿,舒筋除痹,清热排脓。主治泄泻,湿痹,筋脉拘挛,屈伸不利,水肿,脚气,肺痿,肺痈,肠痈,淋浊,白带异常,扁平疣等病。

【用量】 内服:煎汤,10~30g;或入丸、散,浸酒,煮粥,作羹。薏苡仁的作用较缓,宜多服、久服。

【营养成分】 每100g可食部含蛋白质12.8g、脂肪3.3g、碳水化合物71.1g、不溶性膳食纤维2.0g、维生素B 1 0.22mg、维生素B 2 0.15mg、烟酸2mg、钙42mg、磷217mg、钾238mg、镁88mg、铁3.6mg、锌1.68mg、硒3.07μg、铜0.29mg、锰1.37mg。此外,还含有薏苡仁酯、薏苡仁素、谷甾醇、生物碱等成分。

【禁忌】 脾虚无湿、大便燥结者及孕妇慎服。

【食疗 / 药膳列举】 薏苡仁粥 ① 组成:薏苡仁30~60g、粳米100g(2~3人份)。② 制法:薏苡仁洗净,与粳米共煮成粥。③ 用法:每日早、晚餐温热服食,可长期食用。④ 功效:健脾胃,利水湿,抗肿瘤。可用于老年性水肿,脾虚腹泻,风湿痹痛,也可作为预防肿瘤的辅助食疗。⑤ 方解:引自《广济方》。薏苡仁性凉,味甘、淡,“久服轻身益气”,故自古以来,将其当作日常食粮煮粥做饭,寓治于食。清代曹庭栋在《老老恒言》卷五《粥谱说》中,列有上、中、下三品之粥有百种之多,其中薏苡仁粥位列上品36种之中,可谓“调养治疾,二者兼可”。临床上,薏苡仁常做煎剂内服,每次10~30g,每日1剂,连续服用2~4周;或薏苡仁60g,同粳米混煮成粥或饭,每日1次,连续服用2~3周,对扁平疣有一定疗效。广东人盛夏时,喜用薏苡仁与鲜冬瓜煮汤,佐餐食,发挥其清热利湿的作用。

7.西红花

【异名】 藏红花、番红花、洎夫兰、撒馥兰。

【性味归经】 平,甘。归心、肝经。

【功效及主治】 活血化瘀,凉血解毒,解郁安神。主治闭经癥瘕,产后瘀阻,温毒发斑,忧郁痞闷,惊悸发狂。

【用量】 内服:煎汤或泡服,3~9g;或浸酒。常用量:每日总量0.1~1.0g。

【营养成分】 每100g可食部含蛋白质11.4g、脂肪5.8g、碳水化合物65.4g、膳食纤维3.9g、胡萝卜素27.0μgRE、维生素B 1 0.12mg、维生素B 2 0.27mg、烟酸1.46mg、维生素C 80.8mg、钙111mg、磷252mg、钾1724mg、镁264mg、铁11.1mg、锌1.09mg。此外,还含有萜类化合物、类胡萝卜素及其多糖苷、多种红花色素等,以西红花苷为代表。

【禁忌】 孕妇慎用。

【食疗/药膳列举】

西班牙海鲜饭( Paella ) ① 组成:西红花3g,洋葱200g,青、红椒各50g,西红柿200g,虾200g,鱿鱼150g,白蘑菇50g,青柠檬50g,大蒜25g,青豆25g,扇贝及贝壳等海鲜适量、橄榄油适量、粳米200g(2~3人份)。② 制法:洋葱末、蒜蓉炒香,加入青椒、红椒丁翻炒后,溜边;西红柿丁煸炒至出汤,加入洗净的粳米和西红花,一起拌匀,加入适量白葡萄酒略微翻炒;出香后加入高汤(鸡汤等)或清水,量以没过米为宜,煮开后放入适量盐和黑胡椒调味;中火焖煮20分钟至锅内水略干,将虾、扇贝、贝壳、鱿鱼、白蘑菇片等铺上,点缀青豆,再盖锅,中火焖10分钟;开锅后点缀香葱或香菜碎,浇淋青柠檬汁,即成。③ 用法:日常正餐,可搭配各种海鲜及高汤,但不宜日日食用,注意合理搭配、营养均衡。④ 功效:安神滋补,活血解郁。海鲜类富含蛋白质、钙等营养素,加之西红花特有的金黄色和药香味,以及灵活多变的海鲜、禽畜肉、蔬菜的搭配,色、香、味配上适宜的软硬度及口味,适合人群广泛。⑤ 方解:《饮膳正要》中记载“(西红花)主心忧郁积,气闷不散,久食令人心喜”。《本草品汇精要》云:“(西红花)主散郁调血,宽胸膈,开胃进饮食,久服滋下元,悦颜色,及治伤寒发狂。”可见,添加以西红花为调料的西班牙海鲜饭,常食则有助于活血散郁。同理,西红花作为香料,可炒菜、煲汤,因其特有的金黄色,还可起到调香、调色的作用。

西红花银耳羹 ① 组成:西红花0.5g、银耳15g(2人份)。② 制法:银耳清水泡发去根、撕成小朵后,加开水煮开;西红花温水浸泡10分钟后加入锅中;小火焖至银耳软糯,可加入冰糖调味。③ 用法:可作羹点,经常服食,注意避开经期、孕期,以及出血性疾病期间。④ 功效:养阴理气,凉血活血。⑤ 方解:《本草纲目拾遗》载:“藏红花,出西藏,形如菊。干之可治诸痞。”《增订伪药条辨》云:“西藏红花,花丝长,色黄兼微红,性潮润,气微香,入口沁人心肺,效力甚强,为红花中之极品。”此方中银耳为君,西红花为臣。

8.玫瑰花

【异名】 徘徊花、笔头花、湖花、刺玫花、刺玫菊等。

【性味归经】 温,甘、微苦。归肝、脾经。

【功效及主治】 理气解郁,和血散瘀,止痛。主治肝胃气痛,新久风痹,吐血咯血,月经不调,痢疾,乳痈,肿毒等病。

【用量】 内服:煎汤,1.5~6g;或浸酒、熬膏。

【营养成分】 玫瑰花暂无公示的具体营养成分。鲜花含挥发油、槲皮苷、苦味质、鞣质、脂肪油、有机酸、红色素、黄色素、蜡质、 β -胡萝卜素等。

【禁忌】 阴虚火旺者慎服。

【食疗 / 药膳列举】 玫瑰膏 ① 组成:玫瑰花蕾100g、冰糖500g或红糖500~1000g。② 制法:玫瑰花蕾,去心、去蒂,加清水500mL,煎煮20分钟后滤去花渣,小火熬成浓汁;加入冰糖或红糖,继续熬成膏状;冷却后装入密闭瓷瓶中,低温存放。③ 用法:每日早、晚开水冲饮,每次5~10g,可长期服食;若以调经为主,建议加红糖;注意阴虚上火、口舌生疮、痔疮者慎用;经期者、孕期者、便秘者等应咨询医生后选用。④ 功效:行气解郁,活血调经。⑤ 方解:此方引自《饲鹤亭集方》。日常冲服,兼具理气活血、美容养颜之效。《本草正义》云:“玫瑰花,香气最浓,清而不浊,和而不猛,柔肝醒胃,流气活血,宣通窒滞而绝无辛温刚燥之弊,断推气分药之中,最有捷效而最为驯良者,芳香诸品,殆无其匹。”《食物本草》云:“主利肺脾,益肝胆,辟邪恶之气,食之芳香甘美,令人神爽。”玫瑰花色能和血、香能行气,故本品有气血双调之功效。

9.枸杞子

【异名】 苟起子、甜菜子、西枸杞、地骨子、血杞子等。

【性味归经】 平、甘。归肝、肾经。

【功效及主治】 滋肾润肺,补肝明目。主治肝肾阴亏,腰膝酸软,头晕,目眩,目昏多泪,虚劳咳嗽,消渴,遗精。

【用量】 内服:煎汤,6~12g;熬膏、浸酒,或入丸、散。

【营养成分】 每100g可食部含蛋白质13.9g、脂肪1.5g、碳水化合物64.1g、不溶性膳食纤维16.9g、胡萝卜素16.25μgRE、维生素B 1 0.35mg、维生素B 2 0.46mg、烟酸4.0mg、维生素C 48.0mg、钙60.0mg、磷209.0mg、钾434.0mg、镁96.0mg、铁5.4mg、锌1.48mg、硒13.2μg、铜0.98mg、锰0.87mg。此外,还含有甜菜碱、枸杞多糖、阿托品、天仙子胺等。

【禁忌】 外邪实热、脾虚有湿及泄泻者忌服。

【食疗 / 药膳列举】 枸杞黄精瘦肉汤 ① 组成:枸杞子15g、黄精10g、猪瘦肉75~100g(1人份)。② 制法:枸杞子、黄精清水冲洗后备用;猪瘦肉切块或切丁,入沸水中汆煮片刻捞出;另起锅,加适量水,投入枸杞子、黄精、猪瘦肉块或猪瘦肉丁共煮至肉熟软,去黄精后调味。③ 用法:吃肉喝汤,可经常服食;注意痰湿较盛、脾胃虚寒、大便泄泻、外感邪气未消、气滞者忌服;黄精忌与酸、冷食物同食。④ 功效:滋阴润燥,补肝明目。可用于年老体弱、视力减退、腰背酸痛。⑤ 方解:此方以猪瘦肉为君,枸杞子、黄精均为臣。《本经逢原》云:“黄精,宽中益气,使五脏调和,肌肉充盛,骨髓强坚,皆是补阴之功。”《本草经疏》云:“(枸杞子)润而滋补,兼能退热,而专于补肾、润肺、生津、益气,为肝肾真阴不足、劳乏内热补益之要药。老人阴虚者十之七八,故服食家为益精明目之上品。昔人多谓其能生津益气,除阴虚内热,明目者。盖热退则阴生,阴生则精血自长,肝开窍于目,黑水神光属肾,二脏之阴气增益,则目自明矣。”

10.肉桂

【异名】 牡桂、柴桂、菌桂、筒桂、大桂、辣桂、玉桂、桂皮。

【性味归经】 大热,辛、甘。归肾、脾、心、肝经。

【功效及主治】 补元阳,暖脾胃,除积冷,通血脉。主治命门火衰,肢冷脉微,亡阳虚脱,腹痛泄泻,寒疝奔豚,腰膝冷痛,经闭癥瘕,阴疽,流注,虚阳浮越,上热下寒。

【用量】 内服:煎汤1~4.5g;或入丸、散。外用:研末调敷,或浸酒涂擦。

【营养成分】 每100g可食部含蛋白质4.0g、脂肪1.2g、碳水化合物80.6g、膳食纤维53.1g、胡萝卜素15μgRE、维生素B 1 0.02mg、维生素B 2 0.04mg、烟酸1.33mg、维生素C 3.8mg、钙1002mg、磷64mg、钾431mg、镁60mg、铁8.3mg、锌1.83mg。此外,还含有挥发油(桂皮醛、桂皮酯等)、表儿茶精及其糖苷等多种化合物。

【禁忌】 阴虚火旺者忌服,有出血倾向者及孕妇慎服;不宜与赤石脂同用。

【食疗/药膳列举】

肉桂山楂红糖饮 ① 组成:肉桂3g、山楂肉10g、红糖30g(1人份)。② 制法:肉桂捣碎,与山楂肉洗净后加水600mL,煮沸后保持沸腾10分钟,加入红糖再煮沸并保持沸腾5分钟。③ 用法:服用时去渣饮汤,每日1剂,分2次服。④ 功效:活血散瘀。用于血瘀不孕,痛经,经血量少、色黯、有血块,舌质紫黯、脉细涩等。⑤ 方解:《医学衷中参西录》云“山楂,若以甘药佐之,化瘀血而不伤新血,开郁气而不伤正气,其性尤和平也”。《食鉴本草》云:“化血块,气块,活血。”《玉楸药解》云:“肉桂,温暖条畅,大补血中温气。香甘入土,辛甘入木,辛香之气,善行滞结,是以最解肝脾之郁……凡经络堙瘀,脏腑癥结,关节闭塞,心腹疼痛等症,无非温气微弱,血分寒冱之故,以至上下脱泄,九窍不守,紫黑成块,腐败不鲜者,皆其证也。女子月期、产后,种种诸病,总不出此。悉宜肉桂,余药不能。肉桂本系树皮,亦主走表,但重厚内行,所走者表中之里。究其力量所至,直达脏腑,与桂枝专走经络者不同。”此方中山楂为君,肉桂为使。

肉桂粉 ① 组成:肉桂。其作为中药和重要的调味料历史悠久,使用时有片状、粉状。② 制法:日常的五香粉、咖喱粉等复合调味料中都有肉桂粉,用以去除腥膻。此外,肉桂粉可被添加到红酒、咖啡、红茶中,融入其甘甜的香气;甜点中加入适量肉桂粉,也可令甜点味道更为香甜醇厚。③ 用法:肉桂粉,每日1次,每次1g,可直接添加到饭、粥、汤里。④ 功效:补火助阳,散寒止痛,温经通脉。特别适合心阳不足所致的各种心悸、怕冷、多汗;胃寒而痛者;以及因阳虚上火所致的口腔溃疡、牙龈肿痛、口舌生疮等。⑤ 方解:《本草纲目》云:“治寒痹,风瘖,阴盛失血,泻痢,惊痢。治阳虚失血,内托痈疽痘疮,能引血化汗化脓,解蛇蝮毒。” X5Efh2OQMO9AwIJML7FnOnldzPeHxEsAk85NFik9SoNNM5+ITtylwP4czJfL43FN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