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三、海派药膳研究成果

“海派药膳”一词从20世纪90年代被正式提出,30多年来经上海药膳协会历任会长和协会内医学专家的共同努力,不断得以充实和壮大,也取得丰硕的成果。

1.海派孟氏药膳的整理 20世纪80年代,孟仲法先生成立东方食疗研究中心,开始系统整理、研究其家传药膳。20世纪80年代末,孟仲法先生将孟氏药膳正式引入上海市中医医院病区参与临床治疗。20世纪90年代,随着上海药膳协会的成立和“海派药膳”的提出,孟氏药膳作为海派药膳研究主干,不断收集融合上海其他医学流派的药膳,成为主要的药膳流派。经孟仲法先生及其弟子赵永汉先生的多年努力,共整理完善孟氏药膳方845首。

2020年,在上海市中医药管理局支持下成立的“赵永汉上海中药专家传承工作室”,是上海唯一研究药膳的名老中医药专家工作室。在赵永汉先生带领下,其弟子朱海青等人对孟氏药膳进行了深入的整理、研发。经过不断挖掘,现完善孟氏药膳方10首,以24字总结孟氏药膳的临床特点为“首顾脾胃,以补为要,体分温寒,食性为重,用药轻灵,阴阳平衡”。另经研究发现,孟氏药膳方中有38首药膳方为古代药膳经典名方的改良型,例如,《伤寒杂病论》中的猪肤汤、当归生姜羊肉汤;《备急千金要方》中的鲤鱼汤;《寿亲养老新书》中的补肝猪肝羹;《遵生八笺》中的凤髓汤等,其余方剂为孟氏家族历代传承的药膳经验方。海派药膳中孟氏药膳的汇编已由朱海青领衔编辑完成,不日出版。

2.海派药膳宴席菜的开发 药膳的剂型表现形式有菜肴、药汤、药茶、药酒、药点等,其中药膳菜肴最能表现当地风格。海派药膳菜肴由日常的家常菜、中档的餐馆菜和高级的宴席菜组成。海派药膳研究初期以实用为主,将家常菜作为研究的中心,开发出极具上海本土特色的海派药膳,如补肝益肾腌笃鲜、开胃罗宋汤等。20世纪90年代中期,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海派药膳研究团队开始研发海派药膳高档宴席菜。由孟仲法先生牵头,由沈丕安、赵永汉等人成立了研发小组,成功研发出数套高档宴席菜,其后由沈丕安先生接手,继续研发完善,使海派药膳高档宴席菜成为系列菜肴,如福寿宴、红楼养生宴、全素宴、红楼水月庵素宴、菊梅花宴等。海派药膳宴席菜具有“药食结合,而无药味;功能明确,效用专一;中西合璧,兼收并蓄;诗画入膳,弘扬文化”的特点。

3.药膳产品的开发 药膳的生命力在于疗效,其发展力在于产品的研发和使用。海派药膳在成立之初就注重产品的研发。孟仲法先生更是研发了一系列产品,如珠玉两宝粉、健脾宝花粉、开胃灵、增纳饮、百龄老年保健饼干、健儿灵口服液、聪宁灵冲剂等。赵永汉先生为了方便患者制作药膳,以孟氏常用的10种药膳方剂为主,研发了“方便露”制剂产品,又与沈丕安先生合作研制“东方牌上海健茶”,该茶品获得1992年国家对外经济贸易部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海派药膳新产品的研发从未停下脚步,2020年,海派药膳在上海药膳协会胡国华理事长的带领下,正向规范化、标准化方向发展。未来的海派药膳,将以各种新型产品、预制菜和宴席菜等形式呈现于大众面前。

4.海派药膳著作 海派药膳的传承和弘扬离不开文字的记载,书籍的写作和出版是其终极体现。海派药膳的传承离不开研发者的辛勤笔耕。孟仲法先生撰写出版《中国食疗学》《药膳与健康》《食疗药膳学》《中国食疗、药膳简明教材》《中华现代药膳食疗手册》《蔬菜养疗148例》《中国厨艺文化大观·药膳文化》;参与编写《中医饮食营养学》(国家高等教育教材)、《精编食疗药膳大全》《中国食经·食养篇》《中国疑难疾病诊治》《实用营养手册》等书。沈丕安先生则出版了《虚弱的药补和食补》等书。赵永汉先生出版了《家庭贴心药膳》《食疗药膳百例》《中华现代药膳食疗手册》等书。

据考证,“药膳”一词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并未被广泛运用,那时“食疗”是主要的用词。1995年,随着《食品安全法》的正式实施,食疗已经无法包含食养和食治的全部内容,此时“药膳”成为食疗的替代词,正式被国家认可。“海派药膳”自20世纪90年代被正式提出后,经历30多年曲折的发展史,被社会大众认可。 s3h+wi6SIjqmk8oJ4zXMpcRSDnZQdanuxtt/n6hRtKzgqk1fzUN4/fH6GENSovPK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