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放榜的时候越来越近,别人犹可,五姑姑一来年纪小,二来这些年也受了些别人的冷言冷语,手心都有汗出,脚在地上不自觉地滑动出声。只滑了一下,十二小姐就抬头瞧了一眼,眼里写满不屑,纵中了,也不过就是入了仕途,以后如何还不知道。三年一次开科取士,一百多人能当到高官的又有几个?
五姑姑被自己吓了一跳,倒没注意十二小姐的眼神,还在呆呆想着心事时手心里就被塞进一块帕子,这时五姑姑才晓得自己手心全是汗。看着曼娘的笑容,五姑姑让自己镇定下来,纵不中又如何?再等三年阿爹也才三十五岁,三十五岁的进士还是十分年轻的。
有人在厅门口露了下头,倒是五奶奶先问出来:“有消息了?”那人被五奶奶的急切吓了一跳,只是摇头:“厨房里来问,都午饭时候了,要不要传午饭?”
这会儿日头正正照在头顶,确已是午饭时候,可没有信谁有心去吃午饭。还是二少爷开口:“都这会儿了,就传午饭吧,别人倒罢了,几位妹妹饿不得,还有娘子也不能饿。”二少奶奶不能挨饿?四奶奶的眉不自觉地竖起来,当着这么多长辈,说自己媳妇不能挨饿,这也未免有些太过。
五奶奶敏锐地看见二少奶奶脸上泛起的红晕,难道说二少奶奶有喜了?这可是桩喜事,二少奶奶过门也有两年多了,若那进门就有喜的,现在孩子都该满地跑了,可二少奶奶一直都没动静,二奶奶还托人寻好医者来打算给二少奶奶调理身子呢。
想到这五奶奶不由笑了:“先抱子也是好事。”这下除那些懵懂不知的孩子外,别人全都晓得了,二少奶奶脸上更红,四奶奶已经道:“这是好事,二少奶奶,愿你一举得……”那个男字已在嘴边,四奶奶生生咽下去,对徐家的媳妇来说,一举得男绝不是什么好话。远的是四太太,生了九爷没多久,就添了个庶子,然后四老爷一病不起四太太就此守寡。
近得是大少奶奶,生了徐首辅的第一个玄孙儿,可还没欢喜几天家里就接二连三出事。反观先开花后结果的那些,个个都平安无事夫妻恩爱。四奶奶在那僵住,五奶奶笑着道:“二嫂要知道能得个孙女,那才叫十分欢喜。”
这下厅内气氛重又活跃些,女眷们虽不好直接道喜,可也纷纷笑着看向二少奶奶。厨房已经把午饭送上来,男女分做两桌胡乱吃些,徐启心里奇怪,虽说三人都中的可能性不大,可绝不会三人都落榜,毕竟徐首辅还有几分面子在那。当了众人,徐启也不好说出,只闷闷地用汤泡了一碗饭,夹了几筷菜就准备下桌。
徐启手里的筷子还没放下,管家就气喘吁吁跑进来:“报子已经到了。”到了,一家子等了这么些时候终于等到这两个字,徐启拿着筷子就站起来:“是谁中了?”管家还在喘,又跑进来一个小厮,对着徐启打一拱:“恭喜八爷、贺喜八爷,得中第二十三名。”
徐启一颗心这才算完全落下,二少爷面色有些黯然地上前对徐启说恭喜,徐启刚要安慰他几句就见自己要称一声七叔的七老爷面色更加黯然,他们名虽叔侄,年纪相近,连开蒙都是一个先生开的,金榜题名对徐启来说不过是锦上添花,但对七老爷来说,却是改变家人命运的希望所在。
徐启忙撇下侄儿走到七老爷身边,刚说了句七叔,七老爷就已笑了:“恭喜仲明,我没事,这么多年,习惯了。”话里的落寞徐启听得出来,刚要再安慰就又有人跑进来:“给七老爷贺喜,得中第十一名。”
真的?七老爷眼里闪出惊喜,虽然已曾无数次想过得中后的情形,可当美梦成真的时候,竟不知道怎么回答。和七老爷的惊喜相比,二少爷脸上的黯然神色更重,已经报到第十一名,那自己准是落第了,毕竟自己的才学是知道的。
肩上被轻轻拍了下,看着妻子安慰的眼,二少爷浅浅一笑,没事,自己才二十岁,一个叔祖,一个叔叔都是三十多才中的,自己再等一科又何妨?二少爷拍拍妻子的手走上前去给徐启和七老爷倒恭喜。
一家子中了两个,这是莫大的喜事,门外已经放起鞭炮,四奶奶再不高兴,也让人在原来预备好的两百两赏银之外,额外添了一百两替七老爷付了赏银。毕竟这中了在族内话语权就会增加,若在公公面前随便多说了一句,自己就要吃苦头了。
热闹说笑了一会儿,女眷们各自回去,四奶奶是要预备今晚的庆贺宴席,其他人是要打点贺礼。曼娘回了屋,就让春雨取出一百两银子,再加上两匹尺头一对金钗,额外又加上十个各样的金银锞子给七老爷那边送去。
春雨听了倒吓一跳:“小姐,怎么送那么多,若是平常,送尺头和金钗就够了。”夏风走过来:“让你送就去送,若是二少爷中了,自然是送这些,可七老爷家说句不好听的,已经穷了这么久,这会儿去道贺的人必然多,但送现银子的不多,小姐预备这些,也是要七太太赏人用的。”
冬雪也走过来:“小姐不是常说一句,该花的就花,春雨姐姐,赶紧收拾吧。”曼娘抿唇笑了:“你和冬雪恰是一对儿,日后都是好管家婆。”屋里的人都一笑,春雨已经收拾好东西,曼娘带了她去给七老爷那边送去。
两座宅子之间在花园处有道角门直通过去,曼娘也不需坐车,出了角门就是那边花园,出了花园就是徐家在京族人住的地方。和幽深的徐府相比,这座宅子不过三进三间的宅子,现住在这里的有六家人,人多屋子小,吵闹的多。
七老爷一家子除了他们夫妇,还有四个孩子和一个婆子一个丫鬟,总共八口人住了四间屋子。此时那屋子十分热闹,内外都挤满了人,全是来给七老爷道喜的,毕竟住徐家族内提供宅子的,都是些连会馆租金都付不起的穷族人。住这里不用出一个铜板,每个月还有族内供给的米面柴火。
本热闹说话的人瞧见曼娘带了人走过来,有人忙说了句:“十三小姐来了。”于是全闭了嘴,分开一条道请曼娘进去。曼娘倒有些不好意思,只得对能认得出的人称呼几声,不外就是些婶子嫂嫂姐姐妹妹。
五姑姑已经迎出来,曼娘忙对她行礼问安,五姑姑脸上的兴奋之色没退,再看见曼娘身后的春雨抱了那么大一包东西,眼圈不由有些发红,忙挽起曼娘进屋。见曼娘进来,别的人急忙退出去。曼娘见状更不好意思,让春雨把东西放下就对七太太道:“不过一点小小心意,还望婶婆千万别推辞。我在这久待也有不便,婶婆千万别说我轻狂。”
七太太眼里本就有泪,此时不免又流下:“这一家子,就是大嫂这边为人最好。曼娘你也是这般,倒让我什么话都难以说出。五丫头,好好送你侄女出去。”曼娘知道七太太总难免有些怨气,但这些事曼娘做晚辈的不好说,口里推辞着不敢方才离开。
五姑姑在门口又和曼娘说了几句,两人彼此心照也不好再多说也就各自告辞。曼娘往回走的时候遇到张婆子带人送东西过来,曼娘晓得这是四奶奶吩咐的,其实真要示好,自是亲自过来才好,毕竟这边怎么说都是长辈。不过曼娘这些日子也明白四奶奶的脾气,也不再多说,只带了人径自离去。
到晚间徐启把曼娘叫去,虽忙碌一日,徐启面上喜悦之情并没消失。曼娘进了屋才笑着道:“给爹爹道喜了。”徐启叫女儿坐下,问了几句今日收礼送礼的情况,听到曼娘往七老爷那边送去的东西就点头:“你能这么想最好。我叫你来,是有件事和你商量,等赴过殿试授官之后我会回乡祭祖,到时算了时候,也差不多能给你娘做法事,你也该出孝了。临来之前,你祖父和我商量过,这次不管中不中,都要说续弦的事了。你跟我一起回乡,除了给你娘做法事你脱孝之外,也要,”
曼娘虽心里一直有准备,但听到徐启亲口说他要续弦的事,还是有些许伤心,只低垂着头不说话。徐启心中当然也有不少的大道理要告诉女儿,可看见一向乖巧的女儿只低头不语,那些话怎么说的出口,只轻声道:“曼娘,爹曾经和你说过,定会护住你们姐弟,这句话,爹从不曾忘。新人虽好,哪及旧人情深?”
曼娘抬头,眼里的泪已经被逼回去,只是浅浅一笑:“爹,我明白,纵然爹这句话是骗女儿的,女儿也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