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序一

侗族医药历史源远流长,医药特色鲜明,是当今临床活力恢复较好的民族医药之一,不仅为本民族的繁衍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而且至今仍是当地的重要卫生资源,为维护人民健康发挥着重要作用。

侗族是我国历史悠久的古老民族,创造了丰富灿烂的传统文化,侗族主要居住在湖南省、贵州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三省区交界的山区之中,侗族300余万人口分散在多个省份,又如此集中于一个区域,这种现象在世界范围内实属罕见。由于是山区,故侗药资源异常丰富,值得我们去研究开发。侗药在侗族地区已经传承数千年,侗药在侗医理论指导下治疗和保健了数以万计的人们,为维护侗族人民的身体健康、促进侗族繁衍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其科学性、有效性得到了社会的认可。

侗药,是侗族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及生产实践中积累起来的用于保健身体、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物质,是侗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侗族社会的不断进步,侗族人民经过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保健身体、预防与医治疾患的实践,对自然界的药用物质长时期地不断发现、不断应用、不断更新、不断总结提高,形成了侗族特色鲜明的侗药理论体系。侗族在历史上是有语言而无文字的民族,直到1958年才有了自己的文字。侗药在史书上记载较少,主要靠口耳相传、世代承袭的方式流传至今,以故事记载、民歌俗语等形式世代流传。

目前全国有藏族、蒙古族、维吾尔族、壮族、朝鲜族、傣族和哈萨克族等7个少数民族开展了民族医药的执业资格考试,众多民族编著了本民族的民族药学教材,开展了本民族的药学教育。但是侗族目前未开展民族医药的执业资格考试,还没有系统的侗药学教材,也未开展侗药学教育。

湖南医药学院侗医药研究湖南省重点实验室,是全国少有的民族医药研究省级重点实验室,该实验室汪冶、张在其教授等人编写的《中国侗药学》的出版,将为侗族药学教材编写奠定坚实的基础,以丰富和完善侗药学理论体系,为侗药的临床、科研和教学服务。

是以为序。

中国民族医药学会会长 许志仁
2022年11月 3RHEe5DWNkU0tfhT3ookMB50g3LvyCQ89zyfvjC3vYAJFfHu4X2YdMgItz1jQlRb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