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食疗药膳不仅能够帮助患者祛除疾病,还能够帮助健康群体延年益寿,滋补保健。中医食疗药膳在中医理论指导下,以随证治之的思想,利用药物、食物精心制作药膳,有助于纠正机体的亚健康状态,平衡气血升降出入、阴阳协调变化,促进人们身心健康,远离亚健康状态。
两千多年前古人就相当重视药膳与食疗的防病、养生、保健作用,周朝宫廷医生已分为四大类:食医、疾医、疡医、兽医。其中“食医”相当于现代营养师,负责管理饮食营养。《周礼·天官》记载:“食医,掌和王之六食、六饮、六膳、百馐、百酱、八珍之齐。”食物有“辛、甘、酸、苦、咸”五味,其中“酸入肝,苦入心,甘入脾,辛入肺,咸入肾”。辛甘可化阳,酸甘可化阴,苦咸可通泄,甘淡可缓中。不同性味的食物以药膳的方式结合,将营养疏布到人体四肢百骸、五官九窍,以达到食养、食疗的目的。
“药膳”一名出自南朝宋时期历史学家范晔编撰的《后汉书·列女传》:“母亲调药膳,思情笃密。”药膳兼顾了食品与药品的特点,是以中药、食物为原料的具有养生防病作用的膳食。药膳是食疗防治疾病的重要方式。中医药膳是根据中医药理论合理配伍并加工中药材与食材制成的富有特色的药膳,具有保健、养生、防病、治病的作用。作为中国优秀传统医学“寓医于食”理论的产物,它充分结合了医学理论和食品烹饪方法,赋予食物以药用价值,以及不同于药物的鲜美,服用方便,因此易为人们所接受。
饮食疗法在我国古今文献记载中源远流长,唐代药王孙思邈讲:“凡欲治疗,先以食疗,既食疗不愈,后乃用药。”历代文献中“食养”“食治”“食疗”常混称。根据《中国药膳大辞典》记载,“食治”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发挥饮食的不同性味与功效特点,作用于脏腑组织以达到调和气血、扶正祛邪、平衡阴阳的功能,从而防治疾病。“食疗”的食物包括了药膳及药膳以外用于治疗目的的食物。药膳食疗方的作用主要表现在扶正和祛邪两方面。孙思邈说“食能排邪而安脏腑,悦神爽志以资气血”,而“药性刚烈,犹如御兵”。药膳食疗是治未病的重要途径,宋代陈直《养老奉亲书》记载:“水陆之物为饮食者不管千百品,其四气五味冷热补泻之性,亦皆禀于阴阳五行,与药无殊……人若知其食性,调而用之,则倍胜于药也。”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中指出:“若能用食平疴,释情遣疾者,可谓良工。”更是从侧面体现了食治的地位。
我国现存最早医学典籍《黄帝内经》早有记载治疗失眠的药膳方——“半夏秫米汤”。《素问·五常政大论》讲:“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无毒治病,十去其九。谷肉果菜,食养尽之,无使过之,伤其正也。”告诉我们用药应把握好度,中病即止,不可过服,应充分发挥谷菜果肉的调养作用,以祛邪扶正。现存已知最早中药学著作《神农本草经》载药365种,其中很多药材为药食两用,如枣、山药、芝麻、百合、乌梅、薏米、龙眼、蜂蜜、芡实、枸杞、核桃、生姜。东汉医圣张仲景《伤寒杂病论》记载有“百合鸡子黄汤”“当归生姜羊肉汤”等经典药食两用方。唐代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中记载了丰富的“养老食疗”内容。唐代时期我国食疗专著已有几十种,其中孟诜所著《食疗本草》为我国现存最早食疗专著。宋代陈直《养老奉亲书》是中国现存早期老年医学专著。元代忽思慧《饮膳正要》记载了丰富的药食材及药膳方,讲述了“养生避忌”“妊娠食忌”“乳母食忌”“饮酒避忌”等内容。明代李时珍所著本草巨著《本草纲目》中也记载了许多药膳方,如小麦做饭粥食用治疗心烦、口渴,小麦与通草煎水服用治疗老人腹胀满、尿频涩痛,此外还设有粥谱的专篇论述。明代高濂著有养生学巨著《遵生八笺》。清代王孟英有营养学专著《随息居饮食谱》。清代章穆著有《调疾饮食辩》专论食物及药效。清代美食家袁枚著有烹饪名著《随园食单》,详细讲述了乾隆年间的饮食状况、烹饪技术,以及不同地区百余种菜肴、美酒名茶等内容。清代曹庭栋著有养生专著《养生随笔》(又名《老老恒言》),记载了众多保健药粥。
食物相比药物来说性质更加平和,作用更加和缓,因此药膳常用于慢病调理或养生保健。对于疾病状态的人群,合理搭配药膳有助于疾病症状的缓解和痊愈;对于亚健康人群,药膳有益于改善体质健康,调整机体的气血阴阳平衡,预防疾病的发生。目前中医药膳与食疗文化也逐渐发展出相对独立的学科。
我国药食同源管理制度已逐步建立起来,国家卫健委2014年发布《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物质目录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对101味药食两用物质进行了内容修订。2018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关于征求将党参等9种物质作为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物质管理意见的函》。现代药食同源物质主要指在国家现有中药材标准类别中经食品安全风险评估认为长期服用对人体无害的动植物部分,药食同源物质兼具药食两用性,主要以药膳形式应用于医疗保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