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四时外感

●【病证认识】

何氏医家认为“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因此对于外感病的发病因素,一方面是元气充足与否,另一方面是有否外邪所干。在正邪两方面因素作用下,外感病的证情大致有三种:单纯的外感,内伤基础上的外感,以及外感后导致内伤。就外感病性质而言,可分为伤寒和温病两大类。

关于伤寒,六世何渊《伤寒海底眼》细分六经病传变,每经病又有标病、本病之分。二十二世何元长《伤寒辨类》以“发表以温,攻里以寒,温里以热”之治疗大法来代表外感病发生发展的主要病变过程,即首先是太阳表证阶段,风寒侵袭人体肌表,卫阳被遏郁,当用辛温发汗治法;如病邪不尽,化热入里,正邪抗争,则转为阳明实热证,宜用寒凉清里攻邪;如病未愈,而人体阳气受损,无力抗邪,病邪寒化,则传入少阴,治当温热助阳散寒。此病变的三个阶段,以表里分,无非是表证、里证两端,然里证又有虚实之分。详细的表里、虚实辨证则可参照何渊的六经标病、本病之辨,其法分层细致,如患者出现目痛鼻干、不得眠、额热、微恶寒、无汗、脉浮洪有力等症,提示病邪有化热入里,病入阳明之象,但还有微恶寒,无汗,脉浮,说明邪侵尚不深,是阳明病初浅阶段,何渊称其为足阳明之标病,治用葛根汤解肌散邪。至于内伤基础上的外感,诸如劳力伤寒、夹食伤寒、夹痰伤寒、夹气伤寒、夹血伤寒等,均属表里同病,内外合邪,《伤寒辨类》中有专门论述。

关于温病,十七世何汝阈《伤寒纂要》论述了五种温,即温病、温疟、风温、温疫、温毒的诊断、治疗以及与他证的辨别。温病发于春季,来势较重,如冬季感寒即发者,病势较轻;素有伏热,复感疟邪成温疟;风温是温病误汗所致的变证,如阳气未伤,其症如《伤寒论·太阳病脉证并治(上)》所说:“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如误汗可致气虚,甚者阳气虚衰,症见脉沉微,但欲寐,四肢厥冷,当治从少阴、厥阴病;温疫又称时气病,乃属传染病、流行病,故老少长幼皆可受染而得病;阳毒、阴毒均为感受疫毒所致的温毒证,然一为阳热实证,一为阴寒虚证。

斑疹多见于外感病中,故何汝阈又将其分为伤寒发斑、时气发斑、温毒发斑、阳毒发斑、内伤寒发斑及阴证发斑等六种。他认为斑疹总由病邪入血分所致,血热乘虚发于皮肤,或如疹子,多责之于肺热;或呈斑如锦纹,多责之于胃热。大凡斑疹鲜红透发,脉洪数有力者,说明正气抗邪有力,预后较佳;如斑疹紫暗密稠成片,脉沉小而弱者,则正气虚衰,无力抗邪,预后不良。

何汝阈认为不管是伤寒还是温病,乃至时疫,临床辨证总是分阴阳两类,仲景的六经辨治都是适用的,治疗的最终目的是要达到人体阴阳调顺,阴阳自和,即“阴阳调顺自和同”。何元长《伤寒辨类》阐述了阳证与阴证的辨证要点是有无发热,如《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所说“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并补充了诸多症状以作鉴别,如阳证面唇红活光彩,口鼻之气往来自温;阴证面虽赤色而不红活光彩,唇口或青或紫或白,口鼻之气往来自冷。尤其是脉象,他认为不拘脉之浮沉大小,但脉来指下无力,重按全无,便是阴证。

关于外感病的鉴别,《伤寒辨类》指出,症见发热恶寒、脉浮数者,不可即认为是外感伤寒,尤其是寒热交作,有可能是将发疮痈,需诊察患者头面脊背等处有无小红白疮头,是否有触痛之处。如此细辨,才能不致误诊。又有内伤气虚火旺的热中证可见身热,恶寒,此与外感发热,恶寒有相似,前者伴有乏力、短气等气虚证,起病缓而长,治取甘温除热,用补中益气汤;后者发病较急,伴有鼻塞、咳喘等表证,治当发汗解表,用麻黄汤,或羌活冲和汤。

●【治法切要】

外感病的治疗,需按疾病发展规律来辨证施治,初起病邪在表,宜用汗法,辛温或辛凉之剂;病邪化热入里,则用辛寒、苦寒之剂;病如不解,进一步深入,损伤阴液,则宜用甘寒、咸寒之剂;损伤阳气,则宜用辛温、大热之剂。

若为单纯外感者,祛邪先宜宣散后宜清解,从用双解散,到三黄石膏汤,再到解毒六一汤,即是体现了这一先宣散后清解的原则。感邪初起解表散邪需分四时,何渊《伤寒海底眼·足太阳膀胱经论》说伤寒“治宜发散寒邪,冬月麻黄汤,三时用羌活冲和汤、芎苏散以发表也。若脉浮缓无力而自汗者为伤风,乃风伤于卫,治宜发散风邪,冬月桂枝汤,三时用加减冲和汤、神术汤以实表也”,即辛温发汗法宜冬令应用,其他季节因气候较热,病邪易从热化,宜用羌活冲和汤(九味羌活汤)。

如内伤兼外感,当分主次治疗。如劳力伤寒,治以补虚解表;夹食伤寒需表里同治,或先解表,后治里;夹痰伤寒,痰郁虽为内伤,但与表证关连较大,如不治痰,则表证咳嗽、痰喘不得愈,故治当兼顾;内伤气郁兼外感,治以理气解表;内伤血郁兼外感,或外邪入血分,瘀热互结而成夹血伤寒,里证轻者,宜先解表,里证重者当先治里,桃仁承气汤是为常用,犀角地黄汤、当归活血汤亦可选用。里虚兼外感者,何氏医家常以扶正祛邪为治则,善用和理法,以达到气血流畅,表里协和;若平素有正气不足之人,祛邪终末当兼以扶正,轻平调和以防变;如感受寒邪,阳气素虚,治疗多以理中四逆辈,常用附子理中汤、当归四逆汤、生脉四逆汤等;若感受热邪,在阳明气分未解,则宜内传,伤及营血分,一方面要祛邪,另一方面更要通过扶正来祛邪,常用犀角(代)、玄参、地黄等,既清血热,又养营阴。

温病初起治宜辛凉之剂,随经解散,方如冲和汤、葛根解肌汤、升麻葛根汤、小柴胡汤等合芎苏散,如传入三阴,则治同伤寒。如营虚兼夹湿热,日发寒热,或寒热久缠,时发白㾦,二十四世何端叔《何端叔医案》中告诫“毋早补养”,治以清疏和营为主,需祛邪而不失扶正,扶正而不恋邪。

何汝阈《伤寒纂要》认为时气(即疫疠之气)初起急宜发散,不可攻下,以免病邪内陷。何元长《伤寒辨类·时行》谓温疫通用人参败毒散,加升麻、芍药、葛根。并注重时气与脏腑的相关和相应,如春感寒邪,在肝,用升麻葛根汤;夏感凉邪,在心,用调中汤;秋感热邪,在肺,用苍术白虎汤;冬感温邪,在肾,名曰冬温,用葳蕤汤。

暑邪热盛,易伤津耗气,治当清暑益气养阴,何汝阈的经验是热轻而正气虚者,用生脉散;热重阴伤者,用滋阴降火汤。暑邪伤气夹湿,清暑益气汤是为主方。然夏日亦有因避暑纳凉,为风寒所伤,可用辛温之剂,以解散表寒,何元长用自制清暑藿香汤治疗(《伤寒辨类·中暑中暍》)。

何汝阈《伤寒纂要·发斑辨》治斑疹分表里虚实,初起在表者,宜透发,用玄参升麻汤;里实热盛,宜凉血化斑,用化斑汤;虚寒湿甚,用大建中汤;正气虚弱,斑发不达者,用四君子汤加附子。温毒发斑疹,宜凉血解毒,可用黑膏散;重证邪陷,症见黑斑、神昏、抽搐者则用紫雪丹解毒、开窍、镇痉。斑疹的治疗虽以清热凉血解毒为大法,然何汝阈认为尚有正气不足的一面,即所说血热乘虚发于皮肤,故主张用人参化斑汤、犀角黄连汤等祛邪佐以扶正来治疗。

何氏治阳毒用阳毒升麻汤、玄参升麻汤、黑奴丸等,治阴毒用阴毒甘草汤、附子汤等,这些方法在《伤寒海底眼》《伤寒纂要》中均有载,何元长有沿袭,并有拓展,如灸关元、气海二三百壮,葱熨脐等法。

祛邪常辅轻平调和法亦为何氏医家所习用,故无论是常用的三时芎苏散,还是冲和汤等,均不忘用姜、草、枣温顾脾胃;而对于邪气偏热,伤津耗气者,又常以麦冬、粳米等滋养胃液,既有对脾之温护,又有对胃之清润,根据病性选而用之。

此外,何汝阈《伤寒纂要》还提出治疗表证用汗法要注意的事项。首先,发汗要透,即全身有汗,微微汗出而持续,不可如水流离。其二,发汗的力度要随季节变化而不同,如冬令、初春人体阳气弱,不可过汗伤阳;夏暑时节腠理常开,汗易出,亦不可发汗过猛。其三,有里虚脉微弱者,不可峻汗,甚者不可发汗;有里热者,不宜单用辛温发汗。其四,妇人月经期用汗法要谨慎,唯恐伤正气,导致热入血室、郁冒等证。

何氏还丰富了外感病的外治法,如舌上擦洗给药法、熨灸法、熏洗法、外敷法等11种外治法,并强调治疗后的积极防护。

●【擅用方药】

何氏医家治疗外感病常用经方及时方,然亦有自己独到的擅用汤方与自创汤方,如下所列可见一斑。方剂加减变化亦有规则和特色,尤其是治表证初起所用药物随证候和四时气候变化而不同,如十三世何应璧《医方捷径·治伤寒诸药方》谓外感病初期,即太阳病阶段,治宜发汗解表,用麻黄汤,或桂枝汤,但麻黄性热,惟冬及春可用正方,夏至之后,须加知母、石膏、黄芩等药。桂枝汤亦然,唯春初可用,春末夏至以前,加黄芩;夏至后,加石膏、知母、升麻。又如,在立春后清明前用防风、葛根、甘草,伤寒加前胡、生姜,中风加薄荷、人参;清明后芒种前用桔梗、厚朴、甘草、生姜,伤寒加葛根、柴胡、芍药,中风加防风、旋覆花;在芒种后立秋前用石膏、甘草,伤寒加人参、桔梗、荆芥、麻黄,中风加川芎、升麻、厚朴。可见,治伤寒证的发表力稍强于中风证,治中风证的扶正和胃药力稍强于伤寒证;气候由凉转热,药物药性由温转寒。

《何端叔医案》中治营虚兼夹湿热而发白㾦,擅用鳖血炒柴胡,桂枝配芍药,生姜配首乌,荆芥配石斛,秦艽配麦冬,青蒿配当归等法,以扶正祛邪。

羌活冲和汤(又名九味羌活汤): 羌活、防风、黄芩、苍术、川芎、白芷、甘草、细辛、生地,加姜、枣煎。出自王好古《此事难知》卷上引张洁古方,组方具有温散兼清,燥湿兼滋,功能平和的特点。

芎苏散: 川芎、陈皮、苏叶、柴胡、干葛、桔梗、姜半夏、茯苓、枳壳、甘草、木香,加姜、枣煎。

芎苏散是何渊在《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参苏饮基础上去人参、前胡,加柴胡、川芎而成,有解表、和胃、化痰功能。病在表,如无虚证,一般不宜补益,故去人参;加入柴胡,可有辛凉解表作用。

神术汤: 苍术、川芎、白芷、羌活、藁本、炙甘草、细辛,加姜、葱煎服。本方药物组成同《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神术散,功用祛风散寒,解表止痛,对恶寒发热,头痛无汗者尤适。

双解散: 方以益元散、防风通圣散各七两,每服三钱,加葱白五寸、盐豆豉五十粒、生姜三片同煎。出自《宣明论方》卷六方。有解表清热,表里双解的功效。

三黄石膏汤: 黄连(酒洗)、黄芩(酒洗)、黄柏(酒洗)各一钱,石膏五钱,栀子二十枚,豆豉一合,麻黄一钱,生姜三片,葱白三茎,细茶一撮。用地浆水煎服,以得汁为度。出自《外台秘要》卷一引《深师方》,又名石膏汤。功能清热泻火,发汗解表。方中生姜、葱白、细茶为后人所加。

解毒六一汤: 黄连、黄芩、黄柏、滑石、甘草。出自《伤寒海底眼》。功能清热解毒利水。

桃仁承气汤: 桃仁、大黄、桂枝、甘草、芒硝。出自《伤寒论》。功能活血化瘀。

犀角地黄汤: 犀角(代)、生地黄、赤芍、牡丹皮。出自《千金方》。功能清热解毒,凉血散瘀。

当归活血汤: 当归、赤芍、桃仁、红花、生地黄、人参、干姜、桂心、枳壳、柴胡、甘草,水、姜煎服。出自《伤寒六书》。功能理气活血,益气养营。主治夹血伤寒。

附子理中汤: 附子、人参、白术、干姜、炙甘草。出自《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功能温阳健脾散寒。

当归四逆汤: 当归、桂枝、芍药、细辛、炙甘草、通草、大枣。出自《伤寒论》厥阴病篇。有温经散寒,养血通脉功效。

升麻葛根汤: 升麻、葛根、芍药、炙甘草,加生姜煎服。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功能发表透疹。《伤寒纂要》本方加紫草茸。

人参败毒散: 柴胡、甘草、桔梗、人参、川芎、茯苓、枳壳、前胡、羌活、独活。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二方。有益气解表,祛风湿,止痛作用。

调中汤: 大黄、黄芩、葛根、芍药、桔梗、茯苓、藁本、白术。本方为何元长自制。功效祛风散寒,又清热泻心。

苍术白虎汤: 苍术、知母、石膏、甘草、粳米。出自《类证活人书》。功用清热祛湿。治疗湿温多汗,身重足冷。

葳蕤汤: 玉竹、石膏、葛根各一钱,杏仁、川芎、麻黄、羌活、白薇各六分,青木香五分。水、姜煎服。一方有甘草。出自《类证活人书》。葳蕤即玉竹。功能解表、清热、养阴。

生脉散: 人参二钱,麦冬三钱,五味子三分。出自《内外伤辨惑论》。功能益气养阴,敛汗,生脉。

滋阴降火汤: 地黄、当归、白芍、川芎、知母、黄柏、玄参。出自《伤寒海底眼》。功能滋阴清火。

清暑益气汤: 黄芪、人参、麦冬、五味子、白术、苍术、陈皮、炙甘草、当归(酒洗)、青皮(麸炒)、神曲、升麻、葛根、黄柏(酒炒)、泽泻。姜、枣煎服。出自《脾胃论》。功能清暑益气。

清暑藿香汤: 柴胡、苏叶、川芎、藿香、香薷、厚朴、苍术、草果、陈皮、半夏、茯苓、甘草。本方为何元长自制。功效清暑散寒祛湿。

何氏家制加味定中丸: 陈香薷三两,软柴胡一两,法半夏二两,川羌活一两五钱,白檀香一两,苏叶二两,宣木瓜二两,茅山术二两,广木香一两,赤茯苓三两,建泽泻二两,飞滑石四两,公丁香一两,山楂肉四两,川厚朴—两五钱,粉甘草五钱,广藿四两,葛根二两,陈枳壳二两。研末蜜丸,每丸重二钱,朱砂为衣。开水送下,小儿服二三钱,壮年服五六钱。孕妇及血证忌服。何氏家制加味定中丸出自《杂症总诀》,乃二十二世何元长所创制,有清暑祛湿和中的功效,可作为中暑的基本方。

升麻玄参汤: 升麻、甘草、玄参。出自《伤寒纂要》。功效滋阴清热解毒,治肌肤发斑。

人参化斑汤: 人参、石膏、知母、甘草,水煎,加糯米。《伤寒海底眼》本方为白虎汤去粳米,加人参,治胃热发癍脉虚。

犀角黄连汤: 犀角(代)、升麻、射干、人参、黄连、玄参、甘草。出自《伤寒纂要》。功能益气凉血,清热解毒。

●【病案举隅】

案例1 风寒外感(风寒袭表)(选自《何元长医案》)

恶寒发热,头痛身疼,脘闷无汗,脉来弦紧。乃卫阳疏而风寒外袭。例用辛温解散。

羌活一钱,法半夏一钱五分,苏叶一钱五分,炒川朴一钱,老姜三片,防风一钱五分,新会皮一钱五分,桔梗一钱,苦杏仁(研)三钱,葱白二枚。

【按语】 经曰:“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故何元长认为卫外不固,而风寒外袭。证属伤寒表证初起,卫阳被遏,腠理闭塞,太阳经脉不疏,故治宜辛温发散。方以羌活冲和汤加减,方中虽无苍术、川芎、白芷、甘草、细辛等药,但有苏叶、葱白、桔梗、半夏、杏仁、川朴等药辅助羌活、防风、姜以发散风寒,宣肺利气,有不用麻黄,功同麻黄之效。因无内热,故去黄芩、生地黄。

案例2 内伤复感外邪(外风袭表,肝胃不和)(选自《何嗣宗医案》)

初诊:中焦气阻,微感外风,脘次不舒,时或作呕,畏风微热。肝胃不和,肺亦不达,脉右涩。拟用和解。

制小朴一钱,黑山栀一钱半,姜汁炒竹茹八分,法半夏一钱半,枳壳一钱半,全福花 七分,象贝三钱,炒蒌皮三钱,橘红八分,薄荷七分,赤苓二钱,生姜三片,甘蔗汁(冲服)一杯。

二诊:外邪已解,中焦已清。脘次不舒,舌干而黑,津液亦耗。拟通阳明。

麦冬三钱,全瓜蒌四钱,当归三钱,麻仁三钱,知母二钱,炒枳壳一钱,杏仁三钱,鲜石斛六钱,陈皮一钱,焦谷芽三钱,青麟丸一钱,甘蔗汁(冲)一杯。

【按语】 初诊病案句首说“中焦气阻,微感外风”,可见此患者素有脾胃病证,其二诊病证表现亦可佐证,此番外感风邪虽不重,但可使原有病情症状明显,或加重,而致肝胃不和,如症见胃脘不适,恶心呕吐。因新感外邪,故有恶风,发热等表证症状。右脉涩,示肺气失宣,当有咳嗽、咳痰等症。治用和解法,即治疗兼顾表里,方中疏风利肺解表与理气和胃治里同用,薄荷配生姜是发表主药,竹茹配半夏是和胃止呕主药。大凡有宿疾之人,新感解后,尚需再治旧病,本案患者素体阳气较旺,易生内热而耗津液,故二诊症见舌干而黑,胃气虽安,但肠腑不通,当有大便秘结,故方中既清热养阴,又利气通便。方中青麟丸,即九制大黄丸,有祛热、消滞、通便作用。

案例3 冬温(郁热,阴亏)(选自《何嗣宗医案》)

冬温不得宣化,以致风毒郁蒸化火,身热耳聋,谵语,脉象弦数,舌红无液。症恙非轻,不易治也。姑以救阴降火泻肺一法,以候明裁。

羚羊片一钱半,鲜生地五钱,连翘心二钱,鲜石斛三钱,淡黄芩一钱半,牛蒡二钱,杏仁三钱,炒全瓜蒌二钱,灯心全扎。

【按语】 冬温为病,病邪不得宣发,郁而化热,热毒尤盛,故见发热,谵语;气阴亦亏,故见耳聋,舌干,正虚邪实,故曰不易治。然据辨证,总以扶正祛邪为则,滋阴清热为法,羚羊角、鲜生地、连翘心、鲜石斛、灯心等是常用的药物。

案例4 暑风(暑热夹湿)(选自《何鸿舫医案》)

头痛发热,口干胸闷,大便溏。暑风 为病,防其增剧。

香薷四钱,连翘三钱,炒黄芩钱半,防风钱半,赤苓三钱,神曲钱半,竹叶百片,枳壳钱半,青蒿二钱,加六一散(荷叶包)三钱。

【按语】 暑邪为患,多有夹湿,故治以清暑化湿为主,药如香薷、茯苓、青蒿、黄芩、六一散等,尤其是六一散,且用荷叶包煎,此乃何鸿舫之用药特色,清暑利湿兼具。

案例5 湿温(湿热中阻,营阴不足)(选自《何端叔医案》)

时热之后,寒热日发,胃气未醒。营虚兼夹湿热,毋早补养。

荆芥钱半,炒归尾钱半,川石斛三钱,瓜蒌仁一钱,香青蒿二钱,秦艽钱半,大麦冬三钱,炒枳壳一钱,赤茯苓三钱,鳖血炒柴胡六分。

【按语】 本证感受时邪后,湿热缠绵,伤及营分,日发寒热不解,然胃气未复,不能过用苦寒清热燥湿,又邪未清泄,虽虚而毋早补养。何端叔治以清疏和营、气营兼顾为法,方用鳖血炒柴胡,荆芥配石斛,秦艽配麦冬,青蒿配当归,既解气分湿热,又和营宣络,炮制与配伍巧妙结合,祛邪不伤正,扶正不恋邪。 tyRQ1j6on7uoMwu1ypNaXrdBf3LuChFMUtw2mcBwpP7jFy1jByjxgIiJpRXqtshB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