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自汗

【原文】

自汗,风多者桂枝汤;表虚者玉屏风散;阳气虚者芪附汤;兼盗汗者,补中益气汤送六味地黄丸或当归六黄汤。

【评析】

自汗可因外感风寒,营卫不和所致,或因卫表气虚,甚则卫阳虚导致。盗汗多由阴虚内热导致。中风病人常可见自汗或盗汗,临证当分辨。

小便不利、遗尿、多食

【原文】

中风小便不利,不可以药利之。自汗则津液外亡,小便自少,清热止汗,小便自行也。

遗尿多属气虚,宜参芪汤,少加益智仁,频频啜之。

风木盛则克脾,脾受克,求助于食,当泻肝理风以安脾,脾安则食自如常也。

【评析】

小便不利、遗尿、多食等症可在许多病证中出现,病机亦寒热虚实各异。文中所说因汗多伤津液而致小便少、气虚不摄而遗尿、肝旺胃热而多食的病况,在中风证中较常见。

痰涎壅盛、身痛、昏冒

【原文】

痰涎壅盛宜用吐法,稀涎散或橘红一片,逆流水七碗,煎至二碗,顿服,白汤导之,吐痰之圣药也。服二陈汤、星香散加竹沥、姜汁。虚者,六君子同星香散。脉沉伏,无热者,三生饮加全蝎一个,或养正丹,可以坠下痰涎、镇安元气。肥人多中,气盛于外而歉于内也,肥则必气急而肺盛,肺金克肝木,故痰盛,治法以理气为急。

中腑者,多身痛,为风气所束,经脉不和,宜铁弹丸,虚寒者,十味锉散。

昏冒痰滞于心包络,致心神不清,宜至宝丹或牛黄清心丸。

【评析】

痰涎壅盛而蒙蔽心窍,上犯清空,可症见昏冒,或阻滞经脉,在中风证中是属常见,治疗总以祛痰为先,或兼以清心开窍。身痛多见于风寒之邪中经络者。

预防中风、脉候

【原文】

《宝鉴》云:凡大指、次指麻木或不用者,三年内有中风之患 [1] 。薛立斋云 [2] :预防者,当养气血、节饮食、戒七情、远帏幙。若服愈风汤、天麻丸等,适所以招风取中也。

中风之脉,每见沉伏,亦有脉随气奔而洪盛者。浮迟者吉,坚大急疾者凶。浮大为风,浮迟为寒,浮数为热,亦为风,大为火,滑为痰。

【校注】

[1]《宝鉴》云……中风之患:语出《卫生宝鉴》:“凡人初觉大指、次指麻木不仁或不用者。三年内有中风之疾也。”

[2]薛立斋云:见《内科摘要·元气亏损内伤外感等症》:“愚谓预防之理,当养气血,节饮食,戒七情,远帏幕可也。若服前丸(指搜风、天麻二丸)以预防,适所以招风取中也。”

附:验案

忽然昏仆,遗尿 (肾绝) ,手撒 (脾绝) ,汗出如珠,属绝证矣,用大剂参、附,又参、芪、术、附,加姜汁、竹沥而安。素多郁多思,又为劳神,昏 冒痰壅,口 语涩,四肢不随,时欲悲泣,脉大而软,此脾肺气虚,风在经络,用补中益气去黄芪,加秦艽、防风、天麻、半夏,后更加竹沥、姜汁,倍人参,兼与八味丸而愈。

自远方归,忽然中风昏冒,牙关紧闭,先以皂角末取嚏,次进苏合香丸二丸,然后以防风散投之,汗出如洗,邪已外解矣。乃去麻黄、独活、羚角,加秦艽、半夏、胆星、钩藤、姜汁,后服六君子加竹沥、姜汁、钩藤而痊。

中风昏聩,语言不出,面赤时笑,是心脏中风也。时孟秋,六部皆得石脉,石者,冬令之脉,先见于非时,当其时,岂能再见耶?果至冬而殁。 omGIYogT6ttFG8dpdpCLgZDO7YfxR7ieDstHVkDE9UMmHHekfwvuvKm7/7EfciX5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