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卷一

伤寒

治伤寒六法 [1]

【原文】

汗、吐、下、温、清、补。汗者,治在表也。而汗法有三:一曰温散,寒胜之时,阳气不充,则表不解,身虽大热,必用辛温;一曰凉解,热盛之时,阴气不营,亦不能汗,宜用辛凉;一曰平解,病在阴阳之间,温不可,凉亦不可,则宜平剂,期于解表而已。吐者,治其上也。吐中有发散之意,可去胸中之实。经曰:在上者,因而越之 [2] 是也。下者,攻其里也。而下法有五:痞满在气,燥实在血,四证全具,攻之宜峻;但满燥实者,攻之稍缓;但痞实者,攻之更缓;或行血蓄,或逐水停,轻重缓急,随症施治。温者,温其中也。脏有寒邪,不温则死。夫气为阳,气虚则寒,故温即是补,又名救里。清者,清其热也。有热无结,既非下证,不清何治?补者,救补其虚也。今人畏而不用,误矣!如屡散而汗不解,阴气不能达也。人知汗属于阳,升阳可以解表,不知汗生于阴,补阴可以发汗也。又如内热不解,屡清而火不退,阴不足也,人知寒凉可以去热,不知壮水可以制火也。又如正虚邪炽,补正则邪自除,温中则寒自散,此必见衰微之阴脉者也。《伤寒论》曰:阴证得阳脉者生,阳证得阴脉者死 [3] 。须知正气实者,多见阳脉;正气虚者,多见阴脉。证之阳者,假实也;脉之阴者,真虚也。故察阴证,不论热与不热,唯凭脉用药为当,不论浮沉大小,但指下无力、重按全无,便是伏阴。然则沉小者,人知为阴脉,不知浮大者亦有阴脉也。总之,伤寒以虚实为要领,若谓伤寒无补法,谬之甚矣!

【校注】

[1]节录自李士才《医宗必读》卷五《伤寒》“愚按”部分,标题为何氏自拟,与李书相较,字句稍有脱漏、改动。后文标题至“不可下”节,均出自该书,标题、顺序相同,文字稍有出入。

[2]在上者,因而越之:语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其高者,因而越之;其下者,引而竭之。”

[3]阴证得阳脉者生,阳证得阴脉者死:语出《伤寒论·辨脉法》:“凡阴病见阳脉者生,阳病见阴脉者死。”

【评析】

本节治法当为外感病所立,八法中去和、消法,而取汗、吐、下、清、温、补六法,是突出外感病祛邪扶正的急病治则,然汗法中的平解法有和解之意。外感病用温补法,亦旨在保存正气,从而能更好地祛邪。

伤寒十六证

【原文】

伤寒者,寒伤营血,脉浮而紧,头痛发热,无汗恶寒。

伤风者,风伤卫气,脉浮而缓,头痛发热,有汗恶风。

伤寒见风者,既伤于寒,复感风邪,恶寒不躁,其脉浮缓。

伤风见寒者,既伤于风,复感寒邪,恶风烦躁,其脉浮紧。 (上四症是冬月即病者。)

温病者,冬受寒邪,至春乃发,发热头痛,不恶寒而渴,脉浮数。

温疟者,冬受寒邪,复感春寒。

风温者,冬受寒邪,复感春风,头痛发热,自汗身重,嘿嘿欲眠,四肢不收,尺寸俱浮。

温疫者,冬受寒邪,复感春温时行之气。

温毒者,冬受寒邪,春令早热,复感其邪。 (上五症皆冬伤寒而病发于春者。)

热病者,冬伤于寒,至春乃发,头痛身热恶寒,其脉洪盛。

伤暑者,暑热为邪,自汗烦沸,身热脉虚。

伤湿者,感受湿邪,身重而痛,自汗,不甚热,两胫逆冷,胸腹满闷。

风湿者,既受湿气,复感风邪,肢体重痛,额汗脉浮。

痉者,身热足寒,头项强急,面目赤,口噤头摇,角弓反张。若先受风邪,复感于寒,无汗恶寒为刚痉;先受风邪,复感于湿,有汗恶风,为柔痉。

【评析】

本节所述伤寒十六证,是反映外感病在不同的季节时令,或感受不同的病邪,在发病初期(即太阳病阶段)的各种表现。其中有感而即发的伤寒,有延时而发的伏气温病,更有暴发相染的疫病等,临证当鉴别。

类伤寒五证

【原文】

一曰痰:中脘停痰,憎寒发热,自汗胸满,但头不痛、项不强,与伤寒异耳。一曰食积:胃中停食,发热头痛,但身不痛,气口紧盛,与伤寒异耳。一曰虚烦:气血俱虚,烦躁发热,但头身不痛,不恶寒,脉不浮紧,与伤寒异耳。一曰脚气:足受寒湿,头痛,肢节痛,身热,便闭,呕逆,但脚痛,或肿满,或膝枯细,与伤寒异耳。一曰内痈:脉浮数,发热恶寒,若有痛处,饮食如常,蓄积有脓也。胸中痛而咳,脉数,咽干不渴,浊唾腥臭,肺痈也;小腹重按之痛,便数如淋,汗出恶寒,身皮甲错,腹皮肿急,脉滑而数,肠痈也;胃脘痛,手不可近,胃脉细、人迎盛者,胃脘痈也,以人迎盛而误认伤寒,禁其饮食,必死。

【评析】

所列痰证、食积、虚烦、脚气、内痈等五种病证,初起均可见发热恶寒等表证,然其演变发展各有特征,与一般的外感风寒病证的诊治有不同,当因证论治。

表证

【原文】

发热恶寒,恶风,头痛,身痛,腰脊强,目痛,鼻干,不眠,胸胁痛,耳聋,寒热,呕,脉浮大,或紧或缓。 (有汗,脉浮缓无力,表虚也;无汗,脉浮紧,表实也。)

里证

不恶寒,反恶热,掌心、腋下汗出,腹中硬满而痛,大便不通,腹鸣自利,小便如常,谵语潮热,咽干口渴,舌干,烦满,囊缩而厥,唇青舌卷。 (脉沉细或沉微,腹鸣自利,不渴,唇青舌卷,无热恶寒,下利清谷,身痛,里虚也;脉沉实,腹中硬满而痛,大便闭,谵语,不恶寒,反恶热,咽燥,掌心腋下有汗,里实也。表里俱见,属半表半里,不可汗下,宜小柴胡汤加减。)

【评析】

发热恶寒是表证的主症,从所列症状看,据伴有症的不同,可诊为太阳伤寒、中风证,或阳明中风证,或少阳中风证。如《伤寒论》原文所述:“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阳明病,脉迟,汗出多,微恶寒者,表未解也,可发汗,宜桂枝汤。”“少阳中风,两耳无所闻,目赤,胸中满而烦者,不可吐下,吐下则悸而惊。”

里证当分虚实。发热不恶寒、反恶热、脉实,是阳明里实热证的主症;无热恶寒、脉沉细或沉微,是少阴里虚寒证的主症。太阳与少阳合病,即表里同病,可用小柴胡汤和解之。

阴证

【原文】

阴证身静,气短少息,目不了了,鼻中呼不出,吸不入,鼻气自冷,水浆不入,二便不禁,小便白或淡黄,大便不实,面如刀刮,色青黑,或喜向壁卧,闭目不欲见人,唇口不红,或白或青或紫,手足冷,指甲青紫,手按无大热。若阴重者,冷透手也。

阴毒者,肾本虚寒,或伤冷物,或感寒邪,或汗吐下后,变成阴毒。头痛,腹中绞痛,眼睛痛,身体倦怠而不甚热,四肢逆冷,额上手背有冷汗,身痛如被杖,虚汗不止,郑声呕逆,六脉沉微,或尺衰寸盛。

阴证似阳者,烦躁,面赤身热,咽痛燥渴,脉浮微,手足冷,大便泄,小便清,昏沉多眠。又有身热反欲衣,口不渴,指甲黑,此阴盛于内,真阳失守也。

阳证

阳证身动,气高而喘,目睛了了,呼吸流利,口鼻气热,面赤唇红,口干舌燥,谵语,能饮凉水,身轻如常,小便赤,大便闭,手足温,指甲红。

阳毒者,邪热深重,失汗失下,或误服热药,热毒散漫,舌卷黑而唇焦,鼻中如烟煤,咽喉痛甚,身面锦斑,狂言直走,踰垣上屋,脉洪大滑促,或昏噤咬牙,见鬼神,吐脓血,药入即吐。

阳证似阴者,手足冷,大便闭,小便赤,烦闷,昏迷不眠,身寒却不欲衣,口渴,指甲红,脉沉滑,或四肢厥冷。 (阴厥脉沉弱,指甲青而冷;阳厥脉沉滑,指甲红而温。) 此阳极于内,真阴失守也。

【评析】

阴证指因阳气虚衰,病邪寒化而表现出一派寒象的病证,治疗当温阳散寒,或兼以解毒。阴证似阳,是指阴盛格阳,虚阳外越的真寒假热证。

阳证是指阳气不衰,病邪热化的证候。阳热亢盛则正邪斗争激烈,表现出一派热象,治当清热泻热,或兼以凉血解毒。阳证似阴,是指因邪热内郁,气血流行受阻而致厥逆,是为真热假寒证。

六经证治

【原文】

足太阳膀胱,此经从头项贯腰脊,故头痛脊强而发热。然风与寒两途,寒则伤营,恶寒头痛,脉浮紧而无汗,用麻黄汤开发腠理,以散寒得汗而愈;风则伤卫,恶风头痛,脉浮缓而有汗,用桂枝汤充塞腠理,以散风止汗而愈;若风寒兼受,营卫俱伤,用大青龙汤。此三汤,以冬月天寒腠密,非辛温不能发散,故宜用也。若春温夏热之证,皆宜羌活冲和汤辛凉解之。传至阳明,则目痛,鼻干,不眠,以葛根汤、升麻汤治之。 (此经有在经、在腑之别,如目痛、鼻干、微恶寒、身热、脉浮洪,病在经也;潮热自汗、谵语、发渴、大便闭、揭去衣被、手扬足掷、发斑发黄、狂乱恶热、脉沉数,病在腑也。)

传至少阳,则寒热而呕,胸痛胁痛,口苦耳聋,此为半表半里之经。表证多者,小柴胡汤;里证急者,大柴胡汤。过此不已,则传阳明之腑。表证悉罢,名为入里,恶寒谵语,口燥咽干,不大便,脉沉实。如痞满燥实四症皆具,三焦俱伤,宜大承气汤;但见痞燥实三症,邪在中焦,宜调胃承气汤,不用枳、朴,恐伤上焦之气也;但见痞实二症,邪在上焦,宜小承气汤,不用芒硝,恐伤下焦之血也;小腹急,大便黑,小便自利,如狂喜忘,蓄血证也,宜桃仁承气汤。传至三阴,四肢厥冷,腹痛吐泻,口唾冷涎,畏寒战栗,面如刀刮,引衣蜷卧,脉见迟软,急宜温之,轻者理中汤,重则四逆汤。或初病起,不发热便见寒证者,名为直中阴经,亦以二汤主之。以上各经治法,总之见表证汗之,见里证下之,见虚寒温补之。唯以脉症为据,勿以日数为拘。

【评析】

太阳病治当辛温解表,麻黄汤、桂枝汤可随证选用,然春温夏热之季,宜用羌活冲和汤辛凉解表。此治疗方法在六世何渊《伤寒海底眼》中即有论述,该书对六经分证及传变,创立标病、本病说,如病人出现目痛鼻干、不得眠、额热、微恶寒、无汗、脉浮洪有力等症,提示病邪有化热入里,病入阳明之象,但还有微恶寒、无汗、脉浮,说明邪侵尚不深,是阳明病初浅阶段,何渊称其为足阳明之标病,治用葛根汤解肌散邪。何元长《伤寒辨类》中亦有沿袭论述。至于文中所说的寒伤营、风伤卫、风寒两伤营卫的观点,即“三纲鼎立”说,乃明代医家方有执《伤寒论条辨》所提出,后世有医家赞同,如喻嘉言,但反对者亦众。此处可能仅是摘录,不代表何元长之观点。

阳明病症见身热、汗自出、口渴、脉滑或脉洪大,属阳明经证,治宜辛寒清热,用白虎汤或白虎加人参汤;如症见发热或潮热、心烦、腹胀满痛、大便闭,属阳明腑证,治宜攻下实热,用大承气汤。如燥热尤甚,可用调胃承气汤通便以泻热;如热结较轻,可用小承气汤轻下实热;如瘀热内结,治当泻热逐瘀,用桃核承气汤,甚者用抵当汤。

少阳病症见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心烦喜呕、口苦咽干等,治宜和解少阳邪热,用小柴胡汤;如兼有阳明里实,可用大柴胡汤和解攻下。

病传三阴,总属里虚寒证,轻者为太阴病,症见腹满时痛、食不下、呕吐下利、脉弱,治宜温中散寒,用理中汤。甚则阳衰阴盛,是为少阴病,症见精神萎靡、四肢厥冷、下利清谷、脉微细或沉微,治当急救回阳,用四逆汤。厥阴病乃正气与邪气进行最后较量的阶段,故症见厥热胜复,阳气虚衰则厥,阳气来复则热,如最终正能胜邪则生,反之则死。大凡经危重证后生还者,多见虚实寒热夹杂证,治宜兼顾,方如乌梅丸,此亦为厥阴病的代表方。

可汗、不可汗

【原文】

头痛项强,肢节腰背俱强,身疼拘急,恶寒发热,脉浮紧或浮数,皆可汗。若汗后不解,仍发热,脉浮,须再汗。

无表证者不可汗。脉沉不可汗。尺脉迟不可汗。脉微弱者,虽恶寒,不可汗。咽中闭塞者不可汗。诸动气者不可汗。淋家不可汗。亡血虚家不可汗。厥者不可汗。汗家不可重汗。太阳与少阳并病,头项强痛,或眩冒,心下痞,不可汗。脉弦细,头痛而热,属少阳,不可汗。

【评析】

据《伤寒论》所述,表证主症确立,即可用以麻黄汤为代表的辛温发汗剂治疗。如表证兼有里虚,或里热,则不能用麻黄汤发汗,以免峻汗更伤正气,辛温有助邪热的弊端,但临证可据病情采用益气解表、养血解表、清热解表等法治疗。

可吐、不可吐

【原文】

病在膈上者可吐。汗下后,虚烦懊憹 [1] 者,可吐。

脉虚不可吐。厥逆者不可吐。膈上寒,干呕者,宜温不宜吐。

【校注】

[1]懊憹:症状名。指心胸烦热,闷乱不宁之貌。见《素问·六元正纪大论》。

【评析】

吐法多用于病邪结聚部位较高,且病势向上的病证,如肺有痰实,气逆壅滞,或胃有邪结,痞满呕恶等。然当与里虚而气机阻滞所致病证鉴别,不可妄用吐法,以免伤及正气。

文中所说:“汗下后,虚烦懊憹者,可吐。”此是指《伤寒论》中的栀子豉汤证,认为栀子豉汤有致吐的作用,其实不然,有待商榷。

可下、不可下

【原文】

汗后不解,邪传胃腑,可下。潮热腹痛,脉实者可下。阳明多汗,谵语,有燥屎,可下。吐后腹满者,可下。脐腹硬或痛不可按者,可下。下后不解,脐腹硬痛者,可再下。结胸脉不浮,可下。少阴病,下利清水,色青者,心下必痛,口干者,可下。太阳症,热结膀胱,小便不利,小腹急结,其人如狂者,血蓄也,可下。阳明症,其人喜忘,大便黑,必有瘀血,可下。阳明无汗,小便不利,心中懊憹,必发黄,可下。

表未解者不可下。腹胀可按而减者不可下。诸虚者不可下。阳微者不可下。咽中闭塞者不可下。诸动气者不可下。脉弱者不可下。脉浮大者不可下。小便清白者不可下。

【评析】

下法多用于有实邪积聚体内的病证,如阳明腑实证、蓄血证、湿热发黄证等。应用下法需注意病人是否能耐受,如正气虚衰者慎用。对于病位较高、病势向上者亦要慎用。对于表证未解的里实证,不宜攻下太早,以免病邪不能发散而内陷。

发热

【原文】

翕翕而热者,表也,羌活冲和汤。蒸蒸而热者,里也,轻者大柴胡汤,重者承气汤。半表半里者,表里俱热,而轻于纯在里也,小柴胡汤。三阴发热,则有腹痛肢冷,脉沉下利为异,四逆汤。潮热属阳明,一日一发,日晡而作,阳明内实也,大便硬者,承气汤。表未解者,小柴胡汤。烦热兼渴者,竹叶石膏汤。心烦不眠,酸枣仁汤。烦而闷者,栀子豉汤。热甚者,白虎汤。寒甚者,附子汤。

【评析】

三阳病均有发热,太阳表证发热恶寒,宜用解表法治疗。阳明里实热证但热不恶寒,或蒸蒸发热,或日晡潮热,治用清法、下法。少阳病里热较轻,正气略有不足,故呈往来寒热,治宜和解法。此外,有太少两感证之表里同病发热,外感病余邪未尽之发热,还有阴虚发热、气虚发热等,当随证治之。更有阴盛格阳,虚阳外越之假热,治当急救回阳。

恶寒、恶风

【原文】

不见风亦恶寒,身虽热,不欲去衣被。发热恶寒者,阳也,羌活冲和汤;无热恶寒者,阴也,理中汤。下证悉具,微恶寒者,表未解也,先解表而后攻里。下后不解,发热而渴,恶寒,白虎汤。恶寒而呕,心下痞者,五苓散。汗后恶寒,虚也,芍药附子甘草汤。背恶寒,表未解也,葛根汤。背恶寒而潮热,柴胡加桂汤。口渴心烦,背微恶寒,白虎加人参汤。背恶寒,潮热腹满,小承气汤。少阴病,口中和,背恶寒,附子汤。汗后不解,反背恶寒者,虚也,芍药甘草附子汤。

见风则恶,密室中无所恶也。太阳恶风,无汗而喘,麻黄汤;有汗,桂枝汤。吐下后不解,表里俱热,恶风燥渴而烦,白虎加人参汤。汗多亡阳,恶风者,桂枝附子汤

【评析】

恶风与恶寒类似,只是程度较轻,出现在表证中,多与发热同见,且不随增衣被而减,此乃卫阳被表邪所遏郁所致,故治宜发汗解表。恶寒或恶风出现在里证中,多为阳气虚,轻者背微恶寒,时时恶风,如白虎加人参汤证所见,此属里热盛,耗伤正气导致。甚者无热恶寒,四肢厥冷,脉微细或沉微,乃阳虚阴盛之证,治当温阳散寒,可用四逆汤类方治疗。又有发汗过多而致恶寒或恶风,乃卫阳虚,卫外温煦作用减退所致,可用芍药附子甘草汤,或桂枝加附子汤以温阳固表治疗。

自汗、头汗

【原文】

自汗,恶风寒者,桂枝汤。恶寒自汗,表虚也,小建中汤,或黄芪建中汤。自汗,不恶风寒,表证罢,里证实也,承气汤。汗多,小便利,必津液竭,大便虽硬,不可攻,宜蜜导。 (微火煎蜜,勿令焦糊,皂角末少许,捻作枣子样,冷,纳谷道,大便急去之。) 汗而渴,小便难,五苓散。汗多不止,曰亡阳,桂枝附子汤。盗汗,在半表半里,胆有热也,小柴胡汤。

头汗者,热不得越,阳气上腾,谵语,承气汤。心下满,头汗出,水结胸也,小半夏加茯苓汤。头汗出,齐颈而还,发黄也,茵陈五苓散。头汗出,小便难者,死。手足汗,大便燥,谵语,大承气汤。寒不能食,小便不利,水谷不分,手足汗者,理中汤。

【评析】

自汗出有表里虚实之分。表证自汗,有营卫不和、汗出不畅的特点,故用桂枝汤以调和营卫,祛风解表。里证自汗,可因里热盛而迫津外出所致,治宜清热泻实,方如白虎汤、承气汤等;或因卫气虚,甚则卫阳虚,腠理不固所致,治当补益固表,方如黄芪建中汤、桂枝加附子汤等。

但头汗出,齐颈而还,身无汗,此湿热上蒸之象,多因湿无出路,与热互结而上腾所致,常见于湿热发黄、水停胸胁等病证中,治宜清热利湿,方如茵陈蒿汤、茵陈五苓散、大陷胸汤等。

头痛、身痛

【原文】

太阴少阴,有身热而无头痛;厥阴,有头痛而无身热。若身热又头痛,属阳经也。头痛发热,无汗恶寒,麻黄汤。大便六七日不通,头痛有热,小便清者,不在里,仍在表也,羌活冲和汤。头痛甚者,必衄,葛根葱白汤、川芎石膏汤。少阳头痛,小柴胡汤。头痛寒热,寸脉大,痰厥也,瓜蒂散。厥阴头痛,呕而吐沫,吴茱萸汤。厥阴头痛,脉微迟,为欲愈。如不愈,小建中汤。阳明头痛,不恶寒,微恶热,不大便,调胃承气汤。

太阳脉浮,身痛无汗,麻黄汤。阳明下证已见,但身痛者,表未解也,麻黄汤。发热,有汗,身痛,桂枝汤。阳明脉浮,身痛,葛根汤。汗后,脉沉迟,身痛,血虚也,黄芪建中汤。阴毒,呕逆下利,身痛如被杖,唇青面黑,甘草四逆汤。一身尽痛,发热恶寒,面寒,桂枝汤。一身尽痛,发热面黄,二便反利,甘草附子汤。一身尽痛,发热,发黄,头汗出,背强,小便不利,湿也,茵陈五苓散。一身尽痛,发热面黄,热结瘀血也,抵当汤。

【评析】

外感表证常伴有头痛,因风寒或风热之邪易犯高位,治以疏风散邪为主。内伤里证头痛则可因阳热上扰、浊阴上逆、肝阳偏亢、营血亏虚等多种情况导致,当因证治之。

身痛当分虚实,实者多因外邪侵犯,经脉气血流行受阻所致,治疗可用发汗解表、温通散邪、祛湿利水、祛瘀通络等法。虚者乃营血不足,筋肉失养所致,治宜益气养血,方如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黄芪建中汤等。

筋惕肉瞤

【原文】

汗多亡阳,筋肉失养,故惕惕瞤动。瞤动兼肢冷者,真武汤。轻者茯苓桂 枝甘草白术汤。汗吐下后见此者,先服防风白术牡蛎汤,次服小建中汤。

【评析】

汗出过多,气血两伤,筋肉失养,可见筋惕肉瞤,治宜益气养血,方如小建中汤。阳虚水气内停,侵犯经脉筋肉,亦可致身为振振摇,或身瞤动、振振欲擗地等症,治当温阳利水,方如苓桂术甘汤、真武汤等。

胸胁满、胁痛

【原文】

胸满多表证,葛根汤。喘而胸满,麻黄杏仁石膏汤。胁下痞硬,冲和汤,或十枣汤加牡蛎。胸胁俱满,或硬痛,或呕,或不大便,舌上白苔,俱小柴胡汤。邪在胸,汗下之而烦热,栀子豉汤。胸中痞硬,气上冲喉,寒也,瓜蒂散。阳明少阳合病,下利身热胁痛,大柴胡汤。汗后头痛,心痞胁满,十枣汤。

往来寒热,胁痛胸痛,小柴胡汤加茯苓。身凉表证罢,干呕胁痛,有水也,十枣汤。

【评析】

胸胁为足少阳胆经循行部位,故胸胁满痛常用小柴胡汤疏经利胆,往来寒热、胸胁苦满亦是小柴胡汤证的主症。兼有阳明里实者用大柴胡汤。如有胸胁停饮,症见心下痞硬满、引胁下痛、干呕短气,治宜峻下逐水,用十枣汤。病位偏于上,胸满者,与肺气壅滞或痰浊阻肺有关,可用麻杏石甘汤宣肺平喘,或瓜蒂散涌吐痰浊。

结胸、痞

【原文】

病发于阳而反下之,热入里,作结胸。结胸脉浮者,先以小柴胡解表,然 后下之。按之则痛,小结胸也,小陷胸汤;不按亦痛,大结胸也,大陷胸汤。懊憹躁渴,实热结胸也,三黄泻心汤。血结胸者,小腹满,小便不利,抵当汤。饮水不散,水结胸也,小半夏茯苓汤。用陷胸等药不效者,枳实理中丸。烦乱欲死,宜水渍法,凝雪汤渍布薄 [1] 胸中,热除为度。

满而不痛名为痞。病发于阴而反下之,因作痞也。轻者,通用枳桔汤。胸满脉濡,半夏泻心汤。手足温,按之濡,关上浮者,黄连泻心汤。干呕有水气,生姜泻心汤。下利腹鸣,甘草泻心汤。胃寒咳逆,理中汤。关脉沉紧,大柴胡汤。

【校注】

[1]薄(bó):迫近;靠近。

【评析】

结胸是指病邪结聚于胸腹部,以胸腹部尤其是腹部胀满疼痛为主症的病证,可发生于多种疾病中。从《伤寒论》所述看,结胸的成因与表证过早攻下,以及病人阳气偏旺有关。就病邪而言,有热邪、水饮、痰、瘀血等。处方有清热攻下逐水的大陷胸汤、清化痰热的小陷胸汤、祛除寒实痰浊的白散方等。至于血结胸用抵当汤治疗,是后人所加,此病危重,预后不良。此外,后世有外治法,在何渊《伤寒海底眼》中记有罨结胸法。罨,掩盖之意,用水或药物掩覆局部的方法。罨时不断更换,以达到治疗效果。如用葱白、生姜、萝卜倍之,共捣一处,炒热,用布包作大饼,罨胸前胀痛处。冷则轮换,无不即时开通,汗出而愈。又法用大蒜捣烂,摊厚纸或薄绢上烘热,则于胀痛上贴住,少顷即散。尤适用于中气虚弱,不堪攻击内消者,用此则滞行邪散。

痞证是以心下痞为主症的病证。有热痞和寒热夹杂痞之分。热痞如《伤寒论》所说:“心下痞,按之濡,其脉关上浮者,大黄黄连泻心汤主之。”寒热夹杂痞以半夏泻心汤为代表方,寒温并用,虚实兼顾;如水气、食积较明显,用生姜泻心汤;脾气虚较明显,用甘草泻心汤。

大腹满、少腹满、腹痛

【原文】

六七日不大便,腹满常痛者,承气汤。腹满时痛者,桂枝芍药汤。腹满吐食,枳桔理中丸。汗后腹满,厚朴半夏甘草人参汤。腹满辘辘有声,水与气也,半夏茯苓汤加桂枝。

少腹满,脐下满也,胸腹满为邪气,小腹满为有物。小腹满,小便利,蓄血也,重者,桃仁承气汤;轻者,犀角地黄汤。小腹硬满,小便自利,发狂者,抵当汤。小腹满,手足厥冷,真武汤。不结胸,小腹满,按之痛,冷结也,灸关元穴。

阳邪痛者,其痛不常;阴寒痛者,痛无休歇。按而痛甚为实,按而痛减为虚。右关脉实,腹痛便闭,承气汤。下之早,因而腹痛,小建中汤。阳脉涩,阴脉弦,腹痛泄利,建中汤,或桂枝芍药汤。少阴厥逆,或利而咳,四逆加五味子干姜汤。厥阴小腹痛,当归四逆汤。

【评析】

腹满腹痛的辨治要分虚实,属实者都有病邪结聚,如热结者用苦寒攻下,方如承气汤;食积者,理气消积用枳桔理中丸;水气内停者宜温化水气,用半夏茯苓汤加桂枝,或苓桂术甘汤;瘀热内结者,治当泻热逐瘀,方如桃核承气汤、抵当汤。属虚,或虚实夹杂者,宜温补或虚实兼顾,如气虚气滞者用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中虚营血亏者,宜健脾养营,缓急止痛,方如小建中汤、桂枝加芍药汤;阳虚水泛者,宜温阳利水,用真武汤;阳虚寒凝者,当温阳散寒,方如四逆汤、当归四逆汤等。此外,亦可用灸法,以温通经脉,散寒止痛。

咽痛

【原文】

咽痛,少阴证也,不可汗,不可下,甘桔汤为阴阳通用之药。脉阴阳俱紧,主无汗,有汗曰亡阳,属少阴,当咽痛,猪肤汤。阳毒咽痛,口疮赤烂,升麻六物汤,或蜜浸黄连汁噙。非时暴寒,附于少阴之经,脉弱咽痛,必下利,先用半夏桂甘汤,次服四逆汤。下利咽痛,手足彻冷,无热证者,理中汤。

【评析】

由于少阴经脉循喉夹咽,故有少阴咽痛一证。《伤寒论》治疗少阴咽痛证有甘草汤、桔梗汤,主治客热咽痛;猪肤汤,主治阴虚咽痛;半夏散及汤(由半夏、桂枝、甘草组成),主治客寒咽痛;苦酒汤,主治咽中生疮。

呃逆、呕吐哕

【原文】

脉微细,呃逆,胃寒也,橘皮干姜半夏生姜汤、丁香柿蒂汤。脉洪大而呃,心火上奔,肺不得纳,甘草泻心汤。失下呃逆,大便实者,小承气汤。

呕者声物俱出,吐者无声出物,哕者有声无物。太阳阳明合病,当自利,若不利,但呕,葛根加半夏汤。少阳有呕证,小柴胡汤。呕而渴者,猪苓汤、五苓散。先渴后呕,水停心下,赤茯苓汤。先呕后渴,此为欲解,当与水饮。瘥后,余热在胃而呕者,竹叶加姜汁汤。太阳少阳合病,自利而呕,黄芩半夏生姜汤。寒厥,呕而不渴,姜附汤。呕而发热,心下急,微烦,大柴胡汤。胸中有热,胃中有邪,阴阳不交,腹痛欲吐,黄连汤、黄连加半夏生姜汤。三阳发热而吐,温胆汤或小柴胡汤。发热六七日不解,烦渴欲饮,水入即吐,五苓散。虚热少气,气逆欲吐,竹叶石膏汤。寒多而吐,理中汤。不饮而吐,理中 汤加生姜。汗下后,胃虚冷吐,干姜黄连黄芩人参汤。少阴吐者,真武去附子加生姜。吐逆,二便闭,厥逆无脉,大承气汤。心下有水气,干呕,身热,微喘,或自利,小青龙汤。不发热,不恶寒,胁痛干呕,十枣汤。自汗,头痛干呕,桂枝汤。干呕自利,黄芩半夏生姜汤。里寒外热,脉微欲绝,干呕,通脉四逆汤。

【评析】

呃逆、呕吐、哕均为胃气上逆所致,其病机有寒热虚实不同。肠胃有实热者,治宜清热祛实和胃,方如承气汤、大柴胡汤、黄芩半夏生姜汤等;夹虚者可用小柴胡汤、竹叶石膏汤。胃寒气逆,或有停饮上逆者,治宜和胃降逆,通阳化饮,方如橘皮干姜半夏生姜汤、丁香柿蒂汤、五苓散、小青龙汤等;脾胃阳虚,胃寒甚者,可用理中汤、四逆汤等。寒热夹杂者治宜兼顾,可用甘草泻心汤、黄连汤、干姜芩连人参汤等。此外,《伤寒论》论“哕”的病机,多为胃中虚冷,甚则胃气衰败而不治。

咳嗽、喘

【原文】

有声无痰曰咳,有声有痰曰嗽。太阳证罢,表未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小青龙汤。太阳发热,呕哕而咳,小柴胡汤。少阳寒热往来,咳嗽,胸胁满,或泄利,小柴胡去参、枣,加五味子、干姜。少阴咳嗽,真武汤。少阴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咳嗽者,水气也,真武汤加五味子、细辛、干姜。

太阳无汗而喘。太阳阳明合病,胸满而喘,俱麻黄汤。邪气壅盛而喘,虽汗不已,宜再发之,麻黄杏仁石膏汤。误下太阳,利不止,喘而有汗,脉促,葛根黄芩黄连汤。太阳汗后,饮多,水停而喘,小青龙去麻黄,加杏仁;小腹满,加茯苓。太阳下之,微喘,表未解也,桂枝汤加厚朴、杏仁。水停心下, 肾气乘心为喘,五苓散。阴喘,脉伏而逆,理中汤、四逆汤。喘而气促腹满,大柴胡汤。

【评析】

咳嗽或兼喘多因外邪犯肺,肺气不利所致,属寒者可用麻黄汤、小青龙汤、桂枝加厚朴杏子汤等;属热者可用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葛根黄芩黄连汤等。如喘而四肢沉重水肿,乃心肾阳虚,水气乘心,治当温阳利水,方如真武汤。如喘而腹胀满,大便闭,治宜通腑降逆,方如大柴胡汤、承气汤等。

烦躁、懊憹

【原文】

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痛无汗,烦躁,大青龙汤。烦躁消渴,辰砂五苓散。下利咳呕,烦躁,猪苓汤。下利咽痛,胸满而烦,猪肤汤。自汗烦躁,小便多,芍药甘草汤。少阴心烦不卧,黄连鸡子汤。少阴吐利,手足厥冷,烦躁欲死,吴茱萸汤。下后复发汗,昼则烦躁,夜则安静,不渴,无热,干姜附子甘草汤。六七日无大热,阴盛格阳,身冷脉细,烦躁,不饮水,霹雳散 [1] 。阴躁欲坐井中,姜附汤。

懊者烦恼,憹者郁闷,比之烦躁,殆有甚焉。汗吐下后,虚烦不眠,甚则懊憹,栀子豉汤。阳明脉浮,咽燥腹满而喘,发热汗出,恶热懊憹,栀子豉汤。阳明病,下后懊憹,有燥屎,承气汤。短气,烦躁懊憹,大陷胸汤。阳明无汗,小便不利,懊憹,发黄,茵陈蒿汤。

【校注】

[1]霹雳散:何渊《伤寒海底眼》说:“治阴盛格阳,烦躁面赤,脉沉细或伏绝。”方用附子一枚,炮,用冷灰埋之,候冷取出,研末,入真腊茶,同研;分二服,煎成,入蜜,冷服。一法研细末,蜜汤调下。

【评析】

烦躁可在许多病证中出现,究其病机有寒热虚实之分。如在表证中,因里有郁热而见烦躁,故需辛温解表,兼清里热,用大青龙汤;有水气内停,因表寒未解,发热烦躁,可用五苓散通阳利水,或因内热而烦躁,可用猪苓汤清热利水。有阴虚里热证,心烦不寐,可用黄连阿胶汤清热养阴。在阳虚证中亦常见烦躁,又称为阴躁,可用吴茱萸汤/干姜附子汤等温阳散寒。

懊憹多因郁热所致,轻者用清热除烦的栀子豉汤,重者用攻下实热的承气汤,大陷胸汤等。湿热蕴结发黄,懊憹,用清热利湿退黄的茵陈蒿汤。

战栗

【原文】

战者身动,栗者鼓颔,邪欲解也。栗而不战,阴盛阳虚,姜附四逆汤。

【评析】

战栗是指身体抖动并有怕冷的感觉。可在战汗中出现,即在外感病过程中,突然出现战栗,继而全身出汗,是正邪相争的表现。正气战胜邪气,邪随汗解,病转痊愈。栗而不战,是指畏寒,可见于阳气虚衰、阴寒内盛的病证,治宜温阳散寒,用四逆汤。

【原文】

心中筑筑然动,怔忡不安。脉结代,心悸,炙甘草汤。伤寒三四日,心悸而烦,小建中汤。汗发过多,心悸喜按,桂枝甘草汤。心神不宁,怔忡不卧,安神丸。少阴病,厥逆,心下悸,四逆散加桂。饮水多而悸,虽有他邪,亦先治水,茯苓甘草汤。寒热心悸,小便不利,心烦喜呕,小柴胡汤。少阳发汗,谵语悸动,小柴胡汤。

【评析】

心悸多由心之气血亏虚,或心阳不足所致,故治疗多取补益心之阴阳气血,方如炙甘草汤、小建中汤,以及温通心阳的桂枝甘草汤。然亦有因气机失于宣通,或邪热内扰所致,可用疏肝理气的四逆散或清热益气的小柴胡汤治疗。至于饮水多而悸,此指胃脘部的动悸,治宜和胃化饮,用茯苓甘草汤。

渴、口燥咽干、漱水不欲咽

【原文】

或因热耗津液,或因汗下过多。太阳脉弦而渴,小柴胡加天花粉。太阳表不解,有水气而渴,小青龙汤去半夏加瓜蒌汤。胁下痛,手足温而渴,小柴胡去半夏加天花粉。厥阴病,消渴,气上冲心,茯苓白术甘草桂四物汤。汗下后,寒热,胸胁满,小便不利,头汗心烦,渴而不呕,柴胡桂枝干姜汤。太阳脉浮而渴,桂枝汤。脉浮发热,渴欲饮水,小便不利,猪苓汤。少阴下利,咳而呕,渴烦不得眠,猪苓汤。汗多,不可服。汗吐下后,六七日不解,表里俱热,恶风大渴,白虎加人参汤。汗后脉大而渴,白虎加人参汤。夏至左右,虚烦而渴,发热不恶寒,竹叶石膏汤。小便不利而渴,必发黄,茵陈五苓散。少阴自利而渴,小便清利,下焦虚寒,甘草干姜汤。心烦,但欲寐,或自利而渴,少阴也,理中汤。阳明脉长而实,有汗而渴,承气汤。脉沉滑,热实烦躁而渴,大陷胸汤。

引饮曰渴,不引饮曰燥干。少阳邪在中焦,口苦舌干,不甚渴,脉弦,小柴胡汤。口干,脉浮紧微数,白虎加人参汤。阳明无大热,背恶寒,口燥咽干,白虎加人参汤。少阴病,二三日,口燥咽干,急下之,大承气汤。

此证属阳明,热在经不在腑也。阳明身热头痛,脉微,漱水不欲咽,必发衄,犀角地黄汤,不止,茅花汤。外证无寒热,漱水不欲咽,必发狂,此蓄血也,桃仁承气汤,甚者抵当汤。

【评析】

《伤寒论》论述口渴的病机主要有四:一是里热耗伤津液所致,常伴见发热、汗出等症,如白虎加人参汤证、竹叶石膏汤证,小柴胡汤证见渴,则去半夏,增加人参剂量,加栝楼根(天花粉)。二是阴虚内热,伴见心烦不得眠,如猪苓汤证。三是水气内停,津液失于输布上承所致,伴见小便不利,或有口虽渴,但水入则吐,如五苓散证、柴胡桂枝干姜汤证。四是肾阳虚,水液失于蒸腾气化,故见下利,小便清白,即“下焦虚有寒,不能制水”。此病在少阴自利口渴,与病在太阴自利不渴具有鉴别意义。文中用理中汤不妥,当用四逆汤。

口燥咽干多伴有口渴,然饮水往往不能缓解症状,其病机多为里热伤阴,或素有阴虚,又加邪热,则症状显现。治宜清热生津,方如白虎加人参汤,或祛邪热为主,如用大承气汤攻下,以急下存阴。

但欲嗽水不欲咽,提示邪热入血分,故可见衄血、下血等症,治宜清热凉血,犀角地黄汤为代表方。《伤寒论》中治疗瘀热互结于下焦用桃核承气汤,甚则用抵当汤。

发狂

【原文】

热毒在胃,并于心,神志不定而狂,少卧不饥,妄言笑,登高而歌,弃衣而走,踰垣上屋。六七日未得汗,脉洪数,面赤目胀,大热烦躁,狂言欲走,葶苈苦酒汤。阳毒发狂,斑烂谵语,升麻汤。火劫,汗多亡阳,烦躁惊狂,《金匮》风引汤,柴胡汤加龙骨牡蛎。三阳热极,脉大,渴而狂,黄连解毒汤,甚者承气汤。汗吐下后虚者,人参白虎汤加辰砂。阳毒发狂,眼赤,脉洪,口渴,三黄石膏汤。血上逆则喜忘,血下蓄则如狂,轻者,犀角地黄汤;重者,抵当汤。脉弦长而狂,调胃承气汤。阳胜阴烁,发狂谵妄,面赤咽痛,发斑,脉洪实,或滑促,宜酸苦之药收阴抑阳,大汗而解,葶苈苦酒生艾汤。

【评析】

发狂为精神情志病症,多因阳热亢盛所致,可见于多种疾病中。外感病里热内盛,热扰神明,或肝阳上亢,肝风内动,或瘀热内阻,清窍为之不利,均可见惊狂、如狂、发狂。治疗可取清热息风、镇静潜阳,《伤寒论》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是为代表方。

谵语

胃热乘心,神识昏冒,妄言不休,实则谵语,虚则郑声。谵语者,数数更端,声高脉实;郑声者,只将一事一语,郑重谆复,声低脉微。已发汗,身和谵语,柴胡桂枝汤。妇人经水适来,热入血室,谵语,小柴胡汤。谵语不恶寒,反恶热,白虎汤。烦躁不眠,白虎加栀子汤。三阳合病,腹满身重,口中不和,面垢,谵语,遗尿,脉滑实,不可下,白虎汤。腹满微喘,口干咽烂,或不大便,谵语,是因火劫,白虎汤。身热汗出,胃实谵语,或下利谵语,调胃承气汤。下利谵语,必有燥屎,承气汤。谵语,小便利,大便实,小腹满,手不可近,为瘀血,抵当汤。郑声脉微,自利厥逆,白通汤。气虚独言,脉细弱者,理中汤。

【评析】

谵语常伴有神昏,甚则遗尿,多因邪热乘心,神明被扰所致,故治疗以清热除邪为要,方如白虎汤、承气汤等。郑声多因正气虚衰,心不主神明所致,治以温阳益气为主,方如理中汤、四逆汤等。

自利

【原文】

太阳与阳明合病,自利,葛根汤,呕者加半夏。太阳与少阳合病,自利,黄芩汤。自利而渴,属少阴,白虎汤。自利下血,柏皮汤。少阴肾虚,客热下利,咽痛,胸满心烦,猪肤汤。胁热自利,脐下必热,白头翁汤。温毒,下利 脓血,桃花汤。下后脉数不解,自利不止,必胁热,当便脓血,犀角地黄汤。自利不渴属太阴,理中汤。自利清谷,脉微,白通汤、四逆汤。自利里寒痛,手足冷,理中汤或吴茱萸汤。自利不止,里寒下脱,桃花汤、赤石脂禹余粮汤。

【评析】

《伤寒论》治下利分寒热虚实,葛根汤治疗表寒影响肠胃升降失司所致的下利或兼呕吐;黄芩汤、白头翁汤治热利;理中汤、吴茱萸汤治脾胃虚寒所致下利;白通汤、四逆汤治脾肾阳虚下利;桃花汤、赤石脂禹余粮汤治里寒滑脱不禁下利。文中所说少阴下利用白虎汤不妥。少阴肾虚下利用猪肤汤不妥,当指下利后阴虚咽痛才用。温毒,下利脓血,用桃花汤不妥,应在久利滑脱时用。

郁冒

【原文】

郁结而气不舒,昏冒而神不清。太阴误下,利不止,复发汗,表里俱虚,郁冒,渍形为汗。吐下后,复发汗,又与水,哕而冒,理中汤。热而郁冒,不得卧,有燥屎,调胃承气汤。

【评析】

郁冒多因阳气郁结,不能通达人体上下内外,尤其是清窍所致。而阳气郁结的原因主要有二:一是邪热内结,二是阳气虚衰。故治疗有清热祛实和温阳益气之别。

瘛疭

(心主脉,肝主筋,心火生热,肝木生风,风热相搏则瘛疭)

【原文】

热极生风,风主动,故瘛疭,瘛则筋急而缩,疭则筋缓而伸,或缩或伸, 动而不定。汗出时,盖覆不周,腰背手足搐搦,牛蒡根汤。脉浮数,有风热,防风通圣散。血不养筋,大秦艽汤。

【评析】

瘛疭总属风动,风有内外之分,外感风邪,治当疏风散邪;内风中生,治或清热泻火,或平肝息风,或滋养阴血。

动气

【原文】

脏气不调,肌肤间筑筑跳动,随脏所主而见于脐之左右上下。独不言当脐者,脾为中州,以行四脏之津液,左右上下,皆不宜汗下,何况中州,其敢轻动乎,此证须手探之,四旁有动气,保命四气汤。

【评析】

动气指脉搏跳动时的动态、气势,据此可知脏腑气血的盛衰,如《素问·至真要大论》:“所谓动气,知其脏也。”又指脐周的搏动,《难经·第十六难》认为五脏病之内证在脐周各有动气,且按之牢若痛。如肝之内证,在脐左有动气;心之内证在脐上;脾之内证在当脐;肺之内证在脐右;肾之内证在脐下。诊得动气的临床意义,《伤寒指掌》认为:“此病由于妄汗、妄下,气血大亏,以致肾气不纳,鼓动于下而作也;或由其人少阴素亏,因病而发,恒见于瘦薄虚弱之人。”

刚痉、柔痉

【原文】

太阳中风,重感寒湿而致也。大发湿家汗,则成痉;新产血虚,汗出伤风亦成痉;伤寒头痛,汗出而呕,若汗之,必发痉。《经》曰:身热足寒,头项 强急,恶寒,头热面赤,背反张,口噤,脉沉细,如发痫状是也。若先受风,复感寒,无汗恶寒为刚痉;先受风,复感湿,有汗恶风为柔痉。仰面开目为阳,合面闭目为阴;燥渴为阳,口中和为阴;脉浮紧数为阳,沉细涩为阴。阳痉易治,阴痉难治,通用小续命汤。刚痉去附子,柔痉去麻黄。阴痉厥逆,筋脉拘急,汗多,桂心白术散。闭目合面,附子防风散。胸满口噤,卧不着席,咬牙挛急,大承气汤。头项强,小腹满,小便不利,五苓散。风盛血燥,防风当归散。

【评析】

痉病是以项背强急、口噤、四肢抽搐,甚者角弓反张为主症的病证。痉病有虚实之分,实证多因风、寒、湿、火邪壅滞经络而成,治以祛邪为主;虚证多因气血亏虚,津液不足,筋失润养,虚风内动所致,治宜扶正为主,兼以息风。刚痉、柔痉均由外感风寒引起,《金匮要略》中分别用葛根汤、瓜蒌桂枝汤治疗。

手足厥逆

【原文】

四肢冷,谓之四逆,即为厥也。厥逆,脉沉细,蜷卧恶寒,引衣自覆,不饮水,下利清谷,四逆汤。脉不至者,通脉四逆汤。脉迟弱,理中汤。手足指微冷,谓之清,理中汤。寒热而厥,面色不泽,用绵衣包手足温,大汗而解,急服五味子汤。少阴病,吐利厥逆,烦躁欲死,吴茱萸汤。厥而有热,黄芪人参建中汤。厥而渴者,白虎汤。厥而悸,先治其水,茯苓甘草汤。厥而恶热,不眠,谵语,白虎汤。诸阳受气于胸,邪客则阳气不施,手足厥逆,脉乍紧,心满而烦,病在胸中,当吐之,瓜蒂散。先发热而后厥者,手扬足掷,烦躁饮水,畏热,大便秘,小便赤,怫郁,大抵热深厥亦深,脉沉滑,头面有汗,指甲温,皆伏热也,大小承气汤。

【评析】

厥证是以手足厥冷为主症的病证,其病机是气血流行受阻,即《伤寒论》所说“阴阳气不相顺接”。然导致气血流行阻滞的病因有多种,如阳气虚衰、里热郁滞、水饮内停、寒痰壅盛等,故治疗可选四逆汤、白虎汤、茯苓甘草汤、瓜蒂散等方。

头眩

【原文】

上虚则眩。半表半里,表中阳虚,目眩,葛根汤。风家多头眩,葛根汤。口苦咽干,头眩,小柴胡汤。阳明头眩,不恶寒,能食而咳,茯苓白术甘草干姜汤 [1] 。太阳病发汗,汗不止,眩冒,身瞤动,振振欲擗地,真武汤。

【校注】

[1]茯苓白术甘草干姜汤:何元长《伤寒辨类·头眩》本条治用茯苓白术甘草生姜汤。

【评析】

头眩是指头旋眼花,其病因有外感六淫、内伤七情、气血虚弱、脏腑阴阳失调等多种。历代医家亦有各种观点,如刘河间主风火,《素问玄机原病式·五运主病》有:“风火皆属阳,多为兼化,阳主乎动,两动相搏,则为之旋转。”朱丹溪主痰,《丹溪心法·头眩》有:“无痰则不作眩。”张景岳主虚,《景岳全书·杂证谟》有:“无虚不能作眩。”

衄血、吐血

【原文】

衄,鼻出血也。太阳病衄血,及服桂枝后衄者,为欲解,犀角地黄汤。脉 浮大,发热下利,鼻衄干呕,黄芩芍药汤。衄,烦渴欲饮水,水入即吐,先服五苓散,次服竹叶石膏汤。自利而衄,麻黄升麻汤。少阴病,但厥无汗,而强发之,必衄,名下厥上竭,为难治,当归四逆汤、黑锡丹。汗后热退,鼻血不止,新汲井水,浸草纸,贴顶上及项脊,温即易,必止。

当汗不汗,热毒深入,故吐血,内有瘀积,桃仁承气汤、抵当汤。服桂枝后吐血,犀角地黄汤或柏皮汤。血紫黑成块,脉迟细,口不渴,小便清,理中汤加丹皮。

【评析】

衄血或吐血均属血证,其病因或为血热妄行,或为瘀血阻滞,或为气虚不摄,治法相应有清热凉血、活血化瘀、益气固摄等。

蓄血 [1] 、下血

【原文】

太阳病不解,热结膀胱,发狂,血自下,桂枝汤。热在下焦,少腹急满,小便自利,其人如狂,桃仁承气汤、抵当汤。

太阳病不解,其人如狂,热结膀胱,血自下者,愈。若不愈,桂枝汤。小腹急满,抵当汤。少阴下血,桃花汤。腹满身热,下脓血,黄连阿胶汤、地榆散。

【校注】

[1]蓄血:指在外感病过程中邪热入里与血互结,出现瘀热内结的病证。可见喜忘、如狂,甚则发狂、少腹急结,甚则硬满疼痛、下血等。

【评析】

在《伤寒论》中有太阳蓄血证和阳明蓄血证。对于太阳蓄血轻证,可先用桂枝汤解表,后用桃核承气汤泻热化瘀。如为太阳蓄血重证,则取先治里,用抵当汤破血逐瘀。阳明蓄血证用泻热逐瘀的抵当汤治疗。

下血一症,从《伤寒论》看是指大便出血和阴道出血,亦是蓄血证的主症之一。瘀热互结于下焦,治宜泻热逐瘀,方如桃核承气汤、抵当汤。如见便脓血,属热者,用黄连阿胶汤、地榆散、白头翁汤等;属寒者用桃花汤。

小便不利、小便自利、小便数

【原文】

已汗复下,小便不利,心烦,小柴胡汤。太阳汗后,脉浮,小便不利,微热而渴,五苓散。身黄,小便不利,腹微满者,茵陈蒿汤。小便不利,大便乍难乍易,微热,有燥屎也,承气汤。潮热,大便泄,小便不利,柴苓汤。风湿,自汗,身重,小便不利,甘草附子汤。热郁不通,田螺捣朴硝,少加麝,如泥,贴脐上。寒郁不通,炒盐熨脐下。

太阳病,小便自利,以饮水多,心下悸,桂枝茯苓甘草汤。身黄,小便当不利,今反自利,其人如狂,下焦蓄血,抵当汤。热而小腹满,应小便不利,今反自利,蓄血也,抵当汤。二便俱利,脉沉迟,四逆汤。

小便数,频来而短少也。太阳汗吐后,小便数,谵语,调胃承气汤。太阳自汗,四肢拘急,心烦,微恶寒,小便数,甘草干姜汤或芍药甘草汤。

【评析】

小便不利与三焦气化失司密切相关,可见于水气内停证、湿热发黄证、阳明腑实证、外感风湿证等多种病证中。治疗以通利为原则,如通阳利水的五苓散、清利湿热的茵陈蒿汤、温阳渗湿的甘草附子汤等。

小便自利反映了膀胱气化功能尚佳,阴液未伤,或提示里热不盛,病邪寒化。且由于小便通利,水气内停的可能不大。

小便数,指小便频来而短少,可见于膀胱气化不利或肾气亏虚等病证中。亦可指小便频多,尤指小便从短少变为数,可见于邪热内结缓解,气机复畅的病证中。

发黄

【原文】

发热,一身尽痛,面目俱黄,太阳中湿,连翘赤小豆汤。热不去,瘀血在里,面黄,小便微利,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往来寒热,一身尽痛,发黄,小柴胡加栀子汤。发热,头汗,渴欲饮水,小便利,大便快,发黄,五苓散加茵陈汤。小便不利,四肢沉重,似疟,不欲饮,茵陈五苓散。伤冷,脉虚,小便如常,变为阴黄,理中加茵陈汤。下之太过,脾虚津竭,饮水自伤,此阴湿变黄,茵陈茯苓汤、茵陈四逆汤。

【评析】

发黄即黄疸,其病机与湿无出路,郁结于内,或成湿热互结,或为寒湿滞留,密切相关,导致中焦失运,肝胆疏泄不利。故治疗以祛湿利胆退黄为主,湿热发黄者用茵陈蒿汤、小柴胡加栀子汤,初起有表证用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寒湿发黄者用茵陈五苓散、理中加茵陈汤。

发斑

【原文】

热甚伤血,里实表虚,发为斑也。斑见紫黑者,十死一生,或阳证误温,或当汗失汗、当下失下,或汗下未解,或下早热邪入胃,或下迟热留胃中,皆发斑也。阳毒结热,舌卷焦黑,鼻如烟煤,狂言见鬼,面赤锦斑,阳毒升麻 汤。赤斑咽痛,玄参升麻汤。表证多者,防风通圣散去硝、黄。以上皆消散。斑出咽痛,猪胆鸡子汤、紫雪,细细咽之。赤斑,大青四物汤。通用升麻汤、犀角地黄汤、黄连四物汤。冬暖受邪,至春发斑,温毒也,黑膏化毒丹。以上皆解毒。温毒烦渴,便实腹痛,赤斑,承气汤。汗下虚极发斑,白虎汤加人参、白术。

【评析】

发斑指热病过程中邪热入血分,症见发于肌肤的红色或紫色、黑色斑点,点大成片,抚之不碍手。斑色以红活为佳,紫色、黑色为热毒盛重。治拟清胃解毒、凉血化斑为主,方如犀角地黄汤、阳毒升麻汤、紫雪丹等。

狐惑

【原文】

狐惑,失汗所致,食少胃空,虫啮五脏,故唇口生疮。虫食其脏,则上唇生疮,为惑;虫食其肛,则下唇生疮,为狐。其候:齿燥,声哑,恶食,面目乍赤乍白或黑,舌上白苔,唇黑,四肢沉重,喜眠。清热,黄连犀角汤;声哑,桃仁汤;杀虫,雄黄锐散为膏,纳谷道中。

【评析】

狐惑病出自《金匮要略·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脉证治》,曰:“狐惑之为病,状如伤寒,默默欲眠,目不得闭,卧起不安,蚀于喉为惑,蚀于阴为狐,不欲饮食,恶闻食臭,其面目乍赤、乍黑、乍白。蚀于上部则声嗄,甘草泻心汤主之。”“蚀于下部则咽干,苦参汤洗之。”“蚀于肛者,雄黄熏之。”又云:“病者脉数,无热微烦,默默但欲卧,汗出,初得之三四日,目赤如鸠眼;七八日,目四眦黑。若能食者,脓已成也,赤小豆当归散主之。”本病类似口-眼-生殖器三联综合征。病多由湿热邪毒所致,治以清热化湿、泻火解毒。

多眠、不得眠

【原文】

太阳病,脉细多眠,外已解也,小柴胡汤。尺寸沉细,但欲寐者,少阴证也,四逆汤。阳脉浮滑,阴脉濡弱,多汗,或发汗后,身犹灼热,喘息多眠,风温也,葳蕤汤。

眠者,安卧也。吐下后,不眠,酸枣仁汤。吐下后,懊憹不眠,栀子豉汤。大热,呕,错语不眠,黄连解毒汤。少阴病,二三日以上,心烦不眠,黄连鸡子汤。太阳大汗,胃干不眠,欲饮水者,少少与之。下后,渴而不眠,猪苓汤。脉浮,小便不利,不眠,五苓散。下后复发汗,不眠,无表证,脉沉,干姜附子汤。

【评析】

多眠欲睡,如脉静身凉,多见于外感病恢复期;如脉沉微、微细,恶寒,则为阳气虚衰、阴寒内盛的少阴病;如脉滑,发热,多为邪热未去,正气有伤。

不得眠者常伴有烦躁,因此亦有寒热虚实之别。常见有阴虚内热所致,治宜养阴清热,方如酸枣仁汤、黄连阿胶汤。阳虚阴盛而致不得眠,阴躁,治当回阳救逆,方如干姜附子汤。

短气

【原文】

短气者,呼吸短促,不能接续,似喘而不摇肩,似呻吟而无痛。汗出不彻,故短气,葛根加人参汤。腹满短气,邪在表,为虚,甘草附子汤。风湿相搏,汗出短气,小便不利,恶风不欲去衣,甘草附子汤。水停心下,短气,五苓散。干呕短气,汗出不恶寒,此表解里未和,十枣汤。太阳下之早,心下 硬,结胸短气,大陷胸汤。

【评析】

短气有虚实之分,虚者多由素体虚弱,病后正气耗损等所致;实者多由痰饮、瘀阻、气滞等导致。但临证常见虚实夹杂者,治宜扶正祛邪兼顾。

蛔厥

【原文】

脏寒,故食即吐蛔。胃中虚冷,理中汤,或四逆汤,仲景止用乌梅丸。吐蛔而渴,理中汤加大黄,入蜜利之。

【评析】

蛔厥是指因蛔虫而致疼痛厥逆的病证,可见于胆道蛔虫症、蛔虫性肠梗阻等疾病中。《伤寒论》治用乌梅丸,以安蛔止痛。

百合病

【原文】

似寒无寒,似热不热,欲食不食,欲卧不卧,欲行不行,嘿嘿不知所苦,如见鬼状,小便赤,由病后失调,攻下非法,故成百合病。通用小柴胡汤,渴加百合、知母、粳米、生姜。血热,百合地黄汤。一月不解而渴,百合一斤、水二十碗,渍一宿,煮热浴身。

【评析】

百合病出自《金匮要略·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脉证治》,云:“百合病者,百脉一宗,悉致其病也。意欲食,复不能食,常默然,欲卧不能卧,欲行不能行。饮食或有美时,或有不用闻食臭时。如寒无寒,如热无热。口苦,小便赤,诸药不能治,得药则剧吐利。如有神灵者,而身形如和,其脉微数。”据其证候表现看,属情志病之一。何元长《伤寒辨类》中用柴胡百合汤,清热滋阴功效较之为大,尤适合心肺阴虚的百合病患者。

阴阳易

【原文】

男病新瘥,女与之交而得病,曰阳易;女病新瘥,男与之交而得病,曰阴易,即女劳复也。证状体重少气,少腹里急,或引阴中拘挛,热上冲胸,头重不举,眼中生花,膝胫拘急。通用烧裈散,取女人裈裆近阴处剪烧灰,水调方寸匕,日三服,女病用男裈。新瘥后,大虚,因交复作,垂死,多用独参汤调烧裈散,古用豭鼠粪汤。寒者当归白术汤。

【评析】

阴阳易一病出自《伤寒论·辨阴阳易瘥后劳复病脉证并治》,是指伤寒或温疫等病后余邪未尽,由房事而传之对方者。从症状及治疗看,本病亦类似精神神志病证,治以精神安慰疗法。

劳复、食复

【原文】

非但强力持重,若梳沐微劳,及七情,皆复也。脉虚者,补中益气汤、麦门冬汤。夹外证者,则谓之复,非为劳也,小柴胡汤。

新瘥胃虚,食稍多则复。腹满脉实,烦热便秘,大柴胡汤;轻者,二陈汤加山楂、麦芽、砂仁、神曲。消导后,热不退,补中益气汤。

【评析】

外感病初愈如不注意饮食、情志、劳逸等适度调理,则可复作,如发热、腹满等,当随证治之。

过经不解、汗后不解、下后不解

【原文】

十二日当愈,不愈则再传,是为过经。潮热者,实也,先与小柴胡,外已解,加芒硝。呕,微烦,大柴胡汤。谵语,脉实,当下,调胃承气汤。

或表邪未尽,或邪传里,或邪气乘虚内客。汗后脉大,如疟状,再汗之,麻黄汤。汗后,心下痞鞕,呕吐不和,大柴胡汤。大汗,大渴,烦而脉大,白虎加人参汤。汗后恶热,脉实,调胃承气汤。太阳大汗出,胃干不眠,欲饮水者,少少与之。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五苓散。汗后脉洪数,烦渴,五苓散。汗后胀满,厚朴生姜人参汤。汗过多,心悸发颤,桂枝甘草汤。汗后恶寒,表虚也,脉细神倦,芍药甘草附子汤。太阳汗出不解,发热,心悸肉 瞤,真武汤。汗后身痛,脉沉,桂枝加芍药人参汤。汗后热不去,内拘急,四肢疼,下利,恶寒,四逆汤。汗后脐下悸,欲作奔豚,桂枝甘草大枣汤。

下后热不去,心中结痛,栀子豉汤。下后心烦腹满,卧起不安,栀子厚朴汤。太阳桂枝证,误下之,利不止,脉促,喘而汗出,表未解,葛根汤、黄芩黄连汤。阳明下之,心下懊憹,栀子豉汤。太阳下后,脉促胸满,桂枝芍药汤。大下后,脉沉迟,厥逆下利,咽喉不利,吐脓血,难治,麻黄升麻汤。

【评析】

太阳病经发汗解表后,或经攻下等误治后,如病邪不去,则可传经入里,或成变证,导致脏腑病变。其传变总不离虚寒与实热两端,治疗当遵《伤寒论》所说,“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

合病、并病、两感

【原文】

两经、三经齐病,不传者,为合病。三阳合病,腹满身重,口中不和,谵语,遗尿,不可汗下,白虎汤。太阳阳明合病,脉浮长,大便硬,小便利,脾约丸。恶寒者,升麻葛根汤。不恶寒,反恶热,大便通者,白虎汤;大便秘,谵语者,调胃承气汤。喘而胸满,不可下,麻黄汤。呕,不下利,葛根加半夏汤。太阳少阳合病,脉浮弦,胁下硬,往来寒热,小柴胡汤。自下利者,黄芩汤。呕者,黄芩加半夏生姜汤。少阳阳明合病,脉弦长,因发汗、因利小便,胃中燥实,调胃承气汤。脉长自利者,为顺,滑而数者为负,有宿食,大承气汤。负者,克贼也。

一经先病未尽,又传过一经者,为并病。或始则二阳合病,后则一阳病衰,一阳邪盛,归并于一经,一者,并也。太阳阳明并病,太阳病发汗不彻,转属阳明,续自微汗出,不恶寒,若面色怫郁,痛无常处,是阳明复并归太阳,当再汗之,麻黄汤。太阳证未罢,桂枝麻黄各半汤。太阳证罢,但见阳明证者,下之,大承气汤。太阳少阳并病,头痛 (太阳) ,眩冒,心下痞 (当刺肺俞、肝俞、大椎) ,慎勿下。太阳不胜,阳明不负,不相克为顺。少阳脉胜,阳明脉负,鬼贼相克为逆。

日传二经,阴阳俱病也。表里不可并攻,阴阳难同一法,故曰必死。东垣以气实而感之浅者,犹或可治,大羌活汤。

【评析】

合病是指伤寒病二经或三经同时发病,一般均指阳经病,几经病症状同时存在,然可有偏胜。如以阳明病证候为主,则治从阳明;以太阳病为主则可发汗;如症状不典型,即不可发汗,亦不能用清、下法,则可治从少阳,用小柴胡汤和解之。

并病是指伤寒病一经证候未解,另一经证候已见,即先后出现,同时并存,一般均指阳经病。如太阳阳明并病,或太阳少阳并病,虽有太阳病,但不宜峻汗,虽有里热证,但不可妄用攻下,以免产生变证。

两感是指表里两经同时感受外邪而发病。如太阳少阴两感证,《伤寒论》治以温阳解表,方如麻黄细辛附子汤、麻黄附子甘草汤。

舌苔

【原文】

邪在表者,舌上无苔,半表半里,白苔而滑,传里则干燥,热深则黄,热极则黑也。阳明病,胁下硬满而喘,发热汗出,不大便而呕,舌上白苔者,小柴胡汤。脉阴阳俱紧,舌上滑苔,小柴胡去半夏加栝蒌汤;腹痛,理中汤。热聚于胃,则苔黄 [1] ,承气汤。舌纯黑有两种,皆死症也。有火极似水者,为热极,大承气汤;有水来克火者,为寒极,脉证必寒,附子理中汤。七八日不解,热结在里,表里俱热,时时恶风,舌燥,欲饮水数升,白虎汤加人参。

【校注】

[1]苔黄:原为“舌黄”,疑误,综合中医舌诊辨识法改为“苔黄”。

【评析】

表证初起多见薄白苔,病邪化热入里,则舌红苔黄,伤津液可见舌上干燥。舌黑有点有罅,干燥无津,粗涩为热极,治宜大剂清热泻火生津。舌黑黯淡无苔、无点刺,中心淡黑湿润而滑为寒极,治当辛温回阳救逆。

瘥后昏沉

【原文】

因发汗不透,余热在心包络也。发汗出时,盖覆不周,则汗出不均,腰背手足搐搦,或冷或热,牛蒡根汤。瘥后,腰以下有水气者,牡蛎泽泻散。

【评析】

外感病恢复期可见余热未清,或水气停留等症,可酌情选方用药治之。

伤寒死候

【原文】

阳证见阴脉者死。阴阳毒,过六七日者死。脉浮而滑,身汗如油,水浆不入,喘息不休,身体不仁者死。咳逆上气,脉散者死。阳反独留,体如烟熏,直视摇头,心绝。汗出,发润而喘,肺绝。唇吻色青,四肢汗出,肝绝。环口黧黑,虚寒发黄,脾绝。面黑遗尿,肾绝。脉紧盛,汗出不解者死。尺寸俱虚,热不止者死。大发湿家汗则痉,热而痉者死。发少阳汗,则谵语;发少阴汗,则动血,谓之下厥上竭,死。发动气汗者死。发风温汗者死。发湿温汗,曰重暍,死。汗后不为汗衰,谓之阴阳交 [1] 者死。发热,脉躁疾,狂言不能食,谓之三死。结胸证,舌有白苔,为藏结,死。舌卷囊缩,死。脉代,死。少阴吐利,烦躁四逆,死。结胸证悉具,烦躁者死。发厥至七八日,肤冷而躁,无时暂安,曰脏厥,死。少阳与阳明合病,脉长大而弦,曰负者死。阴阳易病,头重眼花,四肢拘急,小腹绞痛,见离经脉者死。 (太过而一呼三至曰至,不及而一呼一至曰损,此难经脉也。) 厥而下利,当不能食,反能食,曰除中,死。少阴病,厥逆无脉,与白通猪胆汤,脉暴出者死。脉阴阳俱虚,热不止者死。

【校注】

[1]阴阳交:病证名。出《素问·评热病论》:“黄帝问曰:有病温者,汗出辄复热,而脉躁疾,不为汗衰,狂言不能食,病名为何?岐伯对曰:病名阴阳交,交者死也。”指热病阳邪入于阴分,交结不解,如正气不敌邪气则病情危重。

【评析】

伤寒死候虽表现各异,然病变总属邪实正虚,正不敌邪,五脏衰竭,故预后不良。

附:验案

【原文】

伤寒九日来,口不能言,目不能视,身不能动,四肢冷,六脉皆无,似是阴证矣。及按其腹,两手护之,眉皱作楚,乃按其趺阳 [1] ,大而有力,始知腹有燥屎,与大承气汤下之而愈。

伤寒烦躁,手扬足掷,面赤,昏乱闷绝,时索冷水,脉洪大无伦,按之如丝,此浮大沉小,阴证似阳也,与附子理中汤而安。

伤寒五日,下利不止,懊憹,目胀,六脉沉数,按其脐则痛,此邪热自利,中有结粪,与小承气倍大黄而愈。

发热头痛,六日后见红疹,众认为斑,用升麻、犀角等汤,岂知斑为阳明火毒,疹为太阴风热,一表一里,如天与渊,乃用防风二钱,黄芩、薄荷、桔梗、蝉壳各一钱,甘草五分,三剂而安。

头痛腹胀,身重不能转侧,口内不和,语言谵妄,此三阳合病,用白虎汤而安。若下之,误矣。

伤寒六日,谵语狂笑,头痛有汗,大便不通,小便自利,众议承气汤下之,及诊其脉,浮而大,因思仲景云:伤寒不大便六七日,头痛有热,小便清,知不在里,仍在表也,宜与桂枝汤。盖汗多神昏,故发谵妄。虽不大便,腹无所苦,和其营卫,必自愈耳。如以谵妄为阳盛而怕用桂枝,误矣。

劳神之后,烦躁大热,头痛时作时止,与之解表而热不退,欲与攻里,及诊之,脉不浮紧,安得表耶;又不沉实,安得里耶?唯心部大而涩,此劳心而虚烦,乃类伤寒,非真伤寒也。便与之粥,进归脾汤而安。

【校注】

[1]趺阳:指趺阳脉。又称冲阳脉,属足阳明胃经经脉。位在足背胫前动脉搏动处。主候脾胃。 d3Q+tNnKw+7hTFpdHGkD5gzAZRwwKg8QOD1I2HHAif7A4lBt0YTExVXjwmi+4iRC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