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湿热伤血”理论探讨及赵绍琴的辨治经验

一、“湿热伤血”提出的依据

湿热病广泛存在于临床各科中,正如明代张景岳所论:“湿证之见,凡黄疸、肿胀、泄泻、痰饮、呕吐、痹痛、淋秘之类,皆有湿热。”清代章虚谷亦认为:“或为泄痢,或为黄疸,或为痹肿,变证多端,皆湿热为病,是名湿热也。”有关湿热病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血热、瘀阻、络损等病理变化的记述最早亦反映于湿热所致的杂病中。朱丹溪就提出了有关“湿热伤血”的观点,认为“凡痢不问赤白,皆属于湿热……赤痢者,湿热伤在血分”“赤痢乃自小肠来,白痢乃自大肠来,皆湿热为本……有湿热伤血,宜行湿清热”(《丹溪心法》)。其后《明医杂著》《医门法律》等多从其说。明代《医学入门》提出了湿热可致瘀血的观点,认为“盖阳气无形,阴血有质,必湿热涩血,而后发为痈疽”,还提出“带下赤白皆湿热”“赤属血”,认为带下色赤者因湿热伤及血分所致。清代薛生白《湿热条辨》,其中11条论述有关湿热所致的血分郁热、瘀血阻滞、络脉受损、入营动血、阴血亏虚等的证治,即使对湿热化燥、深入营血证的治疗也不忘湿热余邪的存在,每用鲜菖蒲化其湿浊,并提出湿热伤营之论。吴鞠通《温病条辨》上焦篇第32条记载“暑温寒热,舌白不渴,吐血者,名曰暑瘵,为难治,清络饮加杏仁薏仁滑石汤主之”,并注云“寒热、热伤于表也;舌白不渴,湿伤于里也,皆在气分;而又吐血,是表里气血俱病……故以清络饮清血络中之热,而不犯手;加杏仁利气,气为血帅故也;薏仁、滑石利在里之湿”,可见暑湿蕴郁不解,可伤及血分。王孟英于《随息居重订霍乱论》中论及“暑湿、热疫、秽恶诸邪,皆由口鼻吸入,直伤气分,而渐入营分”。其医案中亦有关于湿热蕴郁,伤及营血之证的记载,如治康伯侯咳痰带血一案,明言其病机为“湿热熏蒸不已,自气入营矣”,其湿热之邪并未化燥。清代吴坤安在《伤寒指掌》中更为明确地提出:“如湿温之邪,入于血络,舌苔中黄边赤,发为赤斑丹疹,神昏谵语,宜清疏血分以透斑,佐芳香逐秽以开闭。”现代医家亦有相关的论述和临床研究报道。如宗维新在《中医杂志》1964年7期中就提出:“湿温结毒,伤及血络”的观点,并以验案加以说明;有学者总结了148例泌尿系感染的病例,其中属湿热者103例,而湿热伤络者又占23例(约22.2%);亦有学者提出湿热黄疸多与血分瘀滞有关,治疗当以清热化湿、活血化瘀之法。某些急重病证和难治病证责之于湿热,求之于血分的临床研究亦不少,如流行性出血热、病毒性肝炎、慢性肾炎等。

考诸古今方药学著作,其中记载了不少具有清热化湿、凉血活血双重功效的中药以及以清热化湿、凉血活血为法则制定的方剂。在《神农本草经》就记载黄芩、通草、瞿麦、茅根、泽兰、白头翁等具有清热化湿作用的同时,还具有“除瘀血”“去血闭”“通血脉”等作用,如栀子、虎杖、木通、赤小豆等亦有此类功效。方剂方面,治疗湿热血淋的小蓟饮子及五淋散、清心莲子饮,治疗湿热带下赤白的清白散,治疗湿热下痢赤白的芍药汤、白头翁汤,治疗便血的当归拈痛汤及治疗湿温邪闭心包的菖蒲郁金汤等均有清热化湿、凉血活血通络,湿热与血分并调的双重功效,可见对“湿热伤血”类病证的治疗有其可适用的方药。

综上所述,湿热之邪未化燥之前出现的血分受损病证,虽因病邪深浅或所伤部位的不同,临床表现较为多样,但其病理性质、治法和遣方用药法则是一致的,故我们认为以朱丹溪提出的“湿热伤血”予以统括,可以起到执简驭繁,便于归纳总结和实际运用。 BqEyDzJCKwb4TAZLyUC5tnSIlLvdmcdy1cZSvFqYUYwUhjZWD/hXeijWJWLeGlAn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