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一、《外经微言》题解

研究《外经微言》,首先要“正名”,对书名进行解析,进而探寻其中蕴含的深意,这对理解本书编纂的时代背景以及相关内容非常重要。《论语·子路》指出“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亦蕴此意。

(一)外经

何谓“外经”?《说文解字》曰:“外,远也。”“外”的本义是外部,与“内”相对而言。《说文解字》曰:“经,织也。”“经”的本义是织布机上的纵线。在《经典释文》中,陆德明于《周易·上经》下注曰:“经者,常也,法也。”在中华文化中,“经”意味着永恒不变,意味着是规律与典籍的统一。

经典虽有分内、外经的传统,但二者同等重要。如《汉书·艺文志》记载:“黄帝内经十八卷,外经三十七卷;扁鹊内经九卷,外经十二卷;白氏内经三十八卷,外经三十六卷;旁篇二十五卷。右医经七家”,由此可知,在西汉时《黄帝外经》已被列入“医经七家”,其地位与重要性可见一斑。

《黄帝内经》位列“四大经典”之首,为“言医之祖”,但“外经三十七卷”已佚,具体内容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的是,两者都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可能两者研究的内容与侧重点有所不同。

《黄帝内经》重点论述五脏六腑等相关内容,陈士铎《外经微言》重点阐发命门、奇恒之腑、三焦、丹田、膻中等内容。据此推断,本书或为探赜已佚的《黄帝外经》经旨,以补《黄帝内经》言而未尽、言而未详之论的“补遗”之作,并希望与之互为羽翼,共同揭示人体生理病理奥秘,指导中医临床诊疗。这或许是陈士铎编著《外经微言》的动机与目的所在。

(二)何谓“微言”?

《说文解字》曰:“微,隐行也。”“微”的本义是隐蔽、隐匿,引申为精妙深奥。《易经·系辞传》有“知微知彰”之载,晋代葛洪《抱朴子·任命》“道靡远而不究,言无微而不研”之论都是此意。《说文解字》曰:“直言曰言,论难曰语。”此“微言”是指精深微妙的言辞或著作。

中华文化非常重视对“微言大义”的阐发,这是研究学问的重要目标。诚如晋代葛洪《抱朴子·勖学》所言:“故能究览道奥,穷测微言,观万古如同日,知八荒若户庭。”这是避免“及夫子没而微言绝,七十子卒而大义乖”(汉代刘歆《移书让太常博士》)之憾的重要举措。

本书用“微言”命名有两种含义:一是以阐发先贤的微言大义为宗旨;二是自谦,表示自己人微言轻,一己之见,微不足道。从这两个含义去理解本书,似乎更能体悟到陈士铎的一语双关,用心良苦。

(三)《外经微言》

本研究所据蓝本现藏于天津市卫生职工医学院图书馆,前无序,后无跋,封皮残缺,印章模糊难辨。卷首有“岐伯天师传,山阴陈士铎号远公又号朱华子述”字样,书末朱题“嘉庆二十年静乐堂书”,经专家鉴定为清代精抄本。嘉庆八年编纂的《山阴县志》载“陈士铎,邑诸生,治病多奇中,医药不受人谢,年八十余卒”,其中谈到所著有《外经微言》等书行世。此外,陈士铎在《辨证录·凡例》中指出:“岐天师传书甚富,而《外经》一篇尤奇,篇中秘奥,皆采之《外经》,精鉴居多,非无本之学也。铎晚年尚欲笺释《外经》,以求正于大雅君子也。”

研读以上文字可知,陈士铎所言的《外经》由岐伯传授,而《外经微言》是陈士铎晚年“笺释《外经》”之作,并非凭空杜撰臆造,而是有明确的传承;其所言的“笺释”,即注释、阐发之意。《外经微言》全书分九卷,每卷分九篇,共合八十一篇之数,暗合《素问》《灵枢》之数,这也为本书系基于《黄帝内经》阐发《黄帝外经》理论的著作提供佐证。

(四)《外经微言》思考

《古代医籍考》指出,《黄帝内经》《黄帝外经》“犹《易》内外卦,《春秋》内外传、《庄子》内外篇及《韩非》内外诸说”,有内无外,即非全书。《汉书·艺文志》有《外经》书名,可见内与外只是区别相对而言。由是观之,《黄帝内经》《黄帝外经》原本一体,分则为二,合而为一。具体而言,《黄帝内经》相对直观、具体、明了,自然备受中医学者青睐;而《黄帝外经》“一编尤奇”,加上篇中多有“秘奥”,非才高识妙者难以窥其门径,故研究者少,逐渐被边缘化乃至失传也在意料之中。陈士铎晚年作《外经微言》以阐发《黄帝外经》的微言大义或源于此。从语言、文字及学术严谨性等综合考察评价,本书均与《黄帝内经》有所差异,但在补充阐发其“隐而不论”或“论而不详”之处,厥功甚伟。其中尤以“命门学说”为代表。

《黄帝外经浅释》指出:“期盼当代的有心人能像王冰、史崧那样,对《外经》的研究下一番苦功,搜集更多的资料,进行鉴别、整理,使《外经》更加完善,使《内》《外》二经珠联璧合,惠及当代,造福人类。”庶几可以使《黄帝内经》《黄帝外经》合璧,造福苍生。 dVvi9yUbIMLXB1SzPxIxyl1q/xy67nw63f2P2lcRJFozcOw+Z+Hp/PTmvsfIPHPO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