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三、冠心病基本病机为痰瘀互结

古代胸痹心痛多尊崇张仲景说,治以宣痹通阳散结。20世纪60年代后,中医学者逐渐认识到血瘀是冠心病发生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活血化瘀成为共识。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冠心病多在代谢综合征的基础上发生、发展,痰湿在冠心病发生发展过程中地位日益凸显,出现“痰瘀同源”“痰瘀相关”等学说。有研究表明,痰浊和血瘀已经是冠心病最常见的标实证(二者所占比例高达77.42%),且呈逐步上升趋势。有学者对华北平原5省市的1007名冠心病患者进行中医证候要素分布及组合规律的临床横断面实地调查后发现,血瘀出现频率为82.13%,痰浊出现频率为43.89%,可见痰、瘀是冠心病发病过程中的关键因素。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发展、破裂及其继发的心肌缺血缺氧、代谢障碍是冠心病的基本病理,放射性胸痛是其典型的临床表现。局部肿块、刺痛是痰瘀互结证的主症之一,冠心病之动脉斑块可认为是痰瘀相兼互结后形成的病理实体。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是复合斑块(类似痰瘀互结所形成的“结”),由动脉内膜、纤维帽和坏死中心组成。纤维帽包含增殖的平滑肌、细胞胶原、细胞内外的脂质和泡沫细胞4部分。坏死中心包含细胞碎片、胆固醇结晶、胆固醇脂和钙质。从中医学角度分析,痰瘀互结的病理过程是“痰”“瘀”搏结,两者共同作用,在局部微环境形成多分子失衡网络且互为因果,推动脂质沉积、斑块形成、炎症活动及后续病理进程,贯穿于动脉斑块形成的整个过程。血瘀为血液凝结物,与凝血和疼痛传入相关的凝血因子、血小板活化因子、P物质(Substance P,SP)、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 Gene-Related Peptide,CGRP)、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等分子及其系统相关。痰主要成分可能是水肿、胶原、细胞内外脂质、泡沫细胞(包括平滑肌泡沫细胞和巨噬细胞泡沫细胞)、细胞碎片、胆固醇结晶、胆固醇脂和钙等。

纵观冠心病发生发展的全过程,冠状动脉系统粥样硬化斑块及其微循环弥漫病变是痰瘀相兼互结后病理变化的必然结果,痰瘀互结病机贯穿冠心病(胸痹心痛)发生发展的始终。从脂质条纹开始到冠心病早期,痰瘀表现较轻,可从血脂、血糖、凝血功能异常等微观指标中反映。随着病情迁延发展,痰瘀显现,闭阻心脉,继以慢性缺血缺氧至心肌细胞凋亡、纤维化终致心力衰竭。究其冠心病之痰,笔者认为:一来源于湿聚为湿痰;二来源于浊阴之化,浊阴本是人体正常精微,然亦可病化为浊邪是为浊痰,此即《素问·六微旨大论》之“非其位则邪,当其位则正,邪则变甚,正则微”,如脂质过剩、异常脂质成分。

在冠心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痰、瘀既是病理产物,又是致病因素,一旦产生多“互结”“转化”,致使病情缠绵难愈。痰、瘀同为阴邪,痰源于津液,瘀则本于血。生理上“津血同源”,病理上则为痰瘀同源共病。脏腑气化功能失调,水液运化失常,停聚为湿,湿聚成痰。痰凝可致血瘀,血瘀亦可致痰凝。痰、瘀互为因果,缠绵难解,互生互衍。痰瘀兼化已经成为几乎所有疑难疾病病理进程中最为常见的病邪兼化现象。 f1Eu6CVisDmPTWzvIpw6jiRJzq6/5lS69wL3dQqPQ1FteheV6zU+5G3ji64H0IfK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