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暑温秋燥合并症

胡某,男,15岁,学生,1969年9月5日初诊。

体温40℃,暑邪秋发夹以秋燥,邪蕴肌表,弥漫三焦,高热多日不退,汗少渴饮,便溏。舌苔黄燥、脉数。症历八天,体弱热重,殊虑逆传化燥神糊之变,亟予芳香解表、祛湿退热治。

藿香4.5克 杏仁9克 淡豆豉9克 甘菊6克

带心连翘9克 银柴胡3克 广皮3克 炒黄芩4.5克

赤苓9克 佩兰6克 赤芍9克 车前子4.5克

益元散9克 (鲜荷叶包煎)

服二剂。

9月7日二诊:体温38.2℃,服上方二剂已出汗,邪从表解,发热降低,舌黄、口干,出现鼻衄,有热从燥化,肺胃之火上蒸伤阴耗液之势,以清解退热利湿续治。

大豆卷9克 甘菊6克 牡丹皮4.5克 银柴胡2.4克

炒黄芩4.5克 带心连翘9克 赤苓9克 炒山栀9克

佩兰4.5克 车前子6克 鲜茅根12克 碧玉散9克 (鲜荷叶包煎)

服三剂。

9月10日三诊:体温36.8℃,热已退清,鼻衄止,仍口干渴饮,食少头昏,不能坐立。肺胃余灼未平,津少输布,再以甘寒清热降火治。

元参9克 牡丹皮2.4克 甘菊4.5克 炒黄芩4.5克

莲子心4.5克 炒山栀9克 生谷芽9克 生冬瓜子9克

茯苓9克 车前子4.5克 鲜梨汁60克 (分冲药服)

服三剂。

9月13日四诊:高热退清三天,渴饮减少,能食流汁。舌苔干燥,两脉细数,病已转机,循上法续治。

南沙参12克 小生地9克 牡丹皮2.4克 金扁斛9克

生谷芽12克 野苓9克 白芍4.5克 杭菊6克

麦冬9克 莲子心4.5克 生冬瓜子9克 鲜梨汁60克 (分冲药服)

服四剂。

按: 本例病值长夏,酷热暑邪郁蒸加以秋燥合并萌发,致高热鼻衄,为热灼太阴、阳明二经。须防逆传厥阴,故采用甘寒苦降清热保津之剂。因暑必夹湿,故初、二诊需佐以芳香化湿药味配伍治疗,共治疗四次获愈。 PlRqAflErysn5UYIe4XwJAjdpw6ppNfkP9rvFDf4aLdGeTR4NQssDRSMeV4pmUjw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