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暑温夹湿证
(二)

严某,男,28岁,职工,1973年7月20日初诊。

体温39℃,暑湿久蕴,外感引发,发热三日未退,周体关节酸痛,汗多,口干唇裂,舌黄腻,面黯,脉数,体弱。暑邪深蕴,易于化燥,以祛湿清热和络法治。

大豆卷9克 杭菊6克 杏仁6克 陈皮2.4克

炒黄芩4.5克 银柴胡3克 生桑枝9克 独活6克

带心连翘9克 赤苓12克 通草丝2.4克 鲜茅根15克

服二剂。

7月23日二诊:体温36.8℃,上午热能退清,虚汗较多,面容黄黯,舌黄腻,口干燥。高热虽降,炎势未戢,可能发热仍有反复,再易以清热利湿、固表止汗治。

杭菊6克 银柴胡3克 炒黄芩3.6克 带皮芪12克

浮小麦12克 麻黄根2.4克 赤芍9克 生薏苡仁12克

车前子6克 茯苓12克 六一散9克 川朴2.4克

服二剂。

7月25日三诊:体温36.8℃,发热白昼退清,自感暮夜仍有余灼,口干,虚汗多肌凉,再以清热渗湿、固表止汗治。

带皮芪12克 浮小麦12克 麻黄根2.4克 柏子仁9克

煅牡蛎12克 野料豆12克 钩藤12克 (后下) 甘菊6克

朱茯神9克 莲子心4.5克 生薏苡仁12克 车前子4.5克

服二剂。

7月27日四诊:迭进固表清热渗湿之剂,虚汗止,肌肤回温,发热退清,未有反复,舌苔黄燥,尿深赤。高热之后阴伤,余湿犹未清,仍予清热养阴,少佐以固表渗湿治。

南沙参9克 杭菊6克 牡丹皮4.5克 莲子心1.5克

鲜石斛12克 生薏苡仁12克 六一散9克 茯苓12克

煅牡蛎12克 钩藤9克 (后下) 泽泻9克

服三剂。

7月30日五诊:热退多日,重病伤阴,虚火胃热交盛,致咽赤喉痛口干。再以养阴清热生津续治。

黑元参12克 牡丹皮4.5克 甘菊6克 生冬瓜子12克

鲜石斛9克 麦冬9克 莲子心4.5克 生谷芽9克

泽泻9克 野苓9克

服四剂。

8月3日六诊:病渐向愈,体虚阴津未复,咽喉干痛,筋络亦感酸痛。咽喉属肺胃,阴虚肺燥,续以养阴清肺生津调治。

北沙参12克 白芍6克 元参9克 牡丹皮4.5克

莲子心4.5克 生谷芽9克 川知母4.5克 鲜石斛12克

杭菊6克 麦冬9克 丝瓜络9克 茯苓9克

服五剂。

按: 本例为暑温夹湿证。患者阴虚之体,属热重于湿。首诊高热、多汗,口干唇裂,面黄黯,湿未解而化燥,遂进祛湿退热之剂;热退之后,余湿未清,为 防止发热反复,续用清热利湿药味,至面黯退、尿转清,湿热已靖,再予养阴清热生津之剂。治程中,患者虚汗多,肌凉不温,须及时固护卫阳,方中加少量桂枝配合带皮芪、浮小麦、麻黄根可增强敛汗作用。患者由于高热之后阴伤,现阴虚肺燥之象,咽喉干痛、少津,迭服养阴清肺生津之剂,阴津始复。暑温夹湿重症经细致辨证施治,连诊六次始获痊愈。 bE8jBNyVXFanQ6Td/uedJNos5InWyTZT4mHdxQD8aXL/oyhQV7rfpAs/9XR0dxkc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