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何继充生平传略

何继充(1574—1638),名应璧,镇江丹徒人,是何氏自南宋以来,至明代的第十三世医家,曾供职太医院。《镇江谱》记载:“钟 [1] 之四世孙。字次奎,号继充(一说字继充)。太学生。性颖悟,于医独有神解……由是名震海内。万历二年甲戌生,崇祯十一年戊寅卒。”《镇江府志·方技、忠义》记载:“字继充。渊 [2] 七世孙。医学书数千卷,任取一叩之,无不穿贯本末。贫者病,济之药,更助以资。是时镇江医甚盛,何氏为最,病者服诸医药弗愈,持质应璧,少损益,辄立愈。人未病,早决其生死。书法遒 [3] 美,酌用苏、米 [4] 而变化之。以子金城,封湖州府知府。”从史料中可治,何继充继承祖业,不仅医术精湛,医德高尚,书法亦刚劲漂亮。

有关其医术的赞誉,文献记载还有如《续名医类案》引《张氏卮言》说:“万历时,京口名医何继充,世业也。方成童时,犹在家塾。适镇江道有幼子,忽噤口不能言,召其父诊视,值父远出,召者不及待,令继充往。遂诊曰:公子无病,勿药也,但多令妇人以气呵入口中耳。遂更迭呵之,半晌后,果能言。人问其故,曰:顷衙内多妇人,而公子貌甚美秀,妇人爱其美也,提抱之时,必多吸其口,令少阳之气乍夺,第令呵以还之耳。其匪夷所思类若此。”

《广阳杂记》《冷庐医话》《中国医学人名志》载:“明末,高邮袁体庵 [5] ,神医也。有举子举于乡,喜极发狂,笑不止。求体庵诊之,惊曰:疾不可为矣,不以旬数矣,宜急归,迟恐不及矣。道过镇江,必更求何氏 [6] 诊之。遂以一书寄何,其人至镇江,而疾已愈,以书致何,何以书示之,曰:某公喜极而狂,喜则心窍开张,不可复合,非药石所能治,故以危言惧之以死,令其忧愁抑郁,则心窍闭,至镇江当已愈矣。其人乃北向再拜而去。”

《女科书录要》引该书李序:“京口何继充与其弟嗣充,当代医王也。参定李长科所著《胎产护生篇》。”

《江南通志》载:“丹徒人。性颖悟,贯穿医书数千卷。贫者病,济之药,更助以资,镇江良医称何氏。”

明代文学家张大复《梅花草堂集》说:“润 [7] 有何继充,遂令城内外无余舍,水次无余坞,老少妇女无余闲,舆 [8] 无停晷 [9] ,爨 [10] 无停薪,手无停批,口无余答,殆 [11] 骎骎 [12] 在世医王,山中宰相矣。继充诊人不活,泪苏苏自落。”此虽有夸张之嫌,然亦反映了何继充的医务盛况。

何继充著有《医方捷径》三卷、《增编药性赋》三卷。

——何新慧编写

●【校注】

[1]钟:指何钟(明·九世)。镇江名医,曾悬壶邑东谏壁镇。《镇江谱》载:“㑺之孙。字惟鸣,号晓谷。郡大宾。天顺八年甲申生,嘉靖廿一年壬寅卒(1464—1542)。”

[2]渊:指何渊(明·六世)。江南名医。《江南通志》载:“丹徒人。精于医,征隶太医院。仁宗礼遇极隆,欲官之,不受,给太常寺正卿俸。”其所著《伤寒海底眼》是现存何氏医著中最早的文献。

[3]遒(qiú):强劲。指书画用笔刚劲有力。

[4]苏、米:指苏轼、米芾,均为宋代书画家,与蔡襄、黄庭坚合称“宋四家”。

[5]袁体庵:名班。闭户十年,岐黄家言无所不读,按脉极捷如神。

[6]何氏:虽未及名字,以时代考之,当为何应璧无疑。

[7]润:指润州,即镇江。

[8]舆:车;轿子。

[9]晷(guǐ):日影;测日影以定时刻的仪器。

[10]爨(cuàn):灶;烧火煮饭。

[11]殆:及;赶上。

[12]骎骎(qīn):马速行貌,引申为疾速。 kVeRhL2sZYgg6TLLu/RV4hfKirK8FXhaHNZcgyi1ddd55fxET83RyZ/IeaVzzNMG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