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7.升清降浊调脾胃

《病因赋》曰:“嗳气皆由于痰火,咽酸尽为乎食停。”

又曰:“痞满,脾倦积湿而成,呃逆者,胃气之不顺。”

叶天士曰:“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

有个患者,女,65岁,口苦反酸,胃口不开,疲倦乏力,有十余天。

她问老师,这是怎么回事?

老师说,脾胃不好。

老人家点了点头说,是啊,我这脾胃常年都不太好,稍微吃多一点就饱胀、嗳气,吃冷的东西也不舒服。

老师说,那就吃少点吧,老年人要养好脾胃,好吃不多吃。

然后给患者开了理中汤加黄连。方药为:

红 参 20克 炒白术 20克 干 姜 10克 炙甘草 8克

黄 连 5克 3剂

调理脾胃病,调养跟用药须并行,三分治,七分养。那服药后怎么养呢?《张氏医通》上提到七分养的医嘱,非常值得推广。

“服药后,忌言语一二时,戒酒面生冷,薄滋味以养胃气,稍食美食以助药力。更宜小役形体,使胃气与药转运升发。慎勿大劳,以伤脾胃升发之气。”

这是说服药后一两个小时内都要少说话,因为言多伤中气,影响药力。为何还要小役形体呢?这招也很高明,小役是小劳小动,帮助脾胃把气血药力运化开来。俗话说,大动不如小动,小动不如微动。脾胃有病,四肢不动不行,动得太厉害也不行,要像春风拂柳那样,小动微动,好比练太极拳。

患者吃完第一剂药就见效,反酸口苦基本就消除了,胃口也开了些。

第二次来复诊时,口中偶尔还会有些反酸,睡醒后有点口苦,但人有劲些了。

老师就在原方中加吴茱萸5克、枳实10克,目的是加强降浊阴的力量。

患者吃完药后,胃与食道的不舒服、饱胀感就没有了。

我们来看,这白术跟枳实就是一组升脾降胃的妙对,堪称脾胃升清降浊最佳拍档。一个健运脾气,一个通降胃肠,使升降如常,纳食变香,体质复强。

所以凡是患者中焦痞胀,上下不通,老师总会配伍这组药对。而张仲景《金匮要略》中也把枳实、白术配在一起,叫枳术汤,一升一降,治疗“心下坚,大如盘,边如旋盘,水饮所作”。

老师说,中焦脾胃经常要放在一起来谈,脾主升清,胃主降浊。老师让大家回去参参,为何患者反酸口苦?为何苦为火之味?为何反酸我们不轻易用中和胃酸的药?四肢疲倦乏力,我们为何要从中焦脾治?倦怠嗜卧为何要用白术?

img

参究提示

1.脾主运化,胃主收纳。

2.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

3.降胃则嗳气酸水口苦消,健脾则胃口精神好。

4.咽酸尽为食停。

5.脾主四肢。 w+Xk9rl0vLaKZpaDVf24INcWlFULZoaun4ZkQ5WIeHCsHJa8+scL3L2/Tr1X9rGv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