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老师 第二个问题,我们谈一谈“参”字的来源。为什么在《神农本草经》上一下出来六个参,而后来并未增加什么参?增加的从根源上讲就是这六个参。那么“参”到底是什么含义?
为什么叫“参”?从临床经验或者文化上考虑为什么叫作“参”?
余老师 还真没有深入思考过这个问题。
王老师 实际上,“参”这个字也困惑了人们几千年。如果《神农本草经》有几千年,就困惑了几千年的人,谁也说不清“参”的含义。实际上,我也是今年(2015年)10月份左右才搞清楚。
《神农本草经》命名“参”,有一个非常深刻的含义。它是根据天文学来命名的!那个时代天文学很发达,因为古代就有黄历,黄历是根据天文推算的,一年有多少天,天上的星宿人们就比较清楚。
大概在五六千年还是七八千年前,河南濮阳西水坡一个古墓里面,有用贝壳排成的天上星宿。东边青龙,西边白虎。西边白虎星座当中有个“参”星宿。西边有个“参”,而东边有个“商”。青龙星座当中有个“商”星宿。
杜甫有句诗 “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 。在古代,人们对天上的星座都比较熟悉,如果两个人始终见不了面,就比喻像参星与商星一样,因为它们一个在东边,一个在西边。这个星升上去了,那个星落下去了;那个星升上去;这个星又落下去,它们永远在天穹见不了面。
王老师 为什么当时我能把它们联系起来呢?因为在考证人参名称时,我费了很大的心思,想来想去不明白,偶尔发现“参”好像是天上的星宿。但是再查查,再看看,仍不明白为什么要叫“参”,不叫其他的。这个问题后来就搁浅了。
在考证商陆名称时,开始“商”字就放过去了。“商”大家都知道,有商业、商贸、商量之类的含义,所以,“商”还不简单吗?就这样过去了。但是,为什么叫“商陆”这个药。后来我查了古汉语字典,发现“商”也是一个星宿。
突然悟到了,这两个药,人参和商陆是不能在一个方子里见面的。一个是主补五脏,一个是逐水。这两个药放在一个方子里,肯定不协调。
参、商,一下想起来了。 “参”代表有补性的,它是一类补药,而“商”是一类泻药,所以在方子里面永远见不了面。 这样对“参”字的原义理解了,就知道“参”字的来源了。那商陆也就确定了,“陆”代表地表有一个高的土包,喻植物体则是指比较高大者。商陆的苗在整个草本植物当中是比较高大的,这就是商陆的由来。
余老师 我提一个自己的疑惑啊。“参星”是在西方,“商星”是在东方。我们讲东方主生发,西方主肃杀。那人参是补益的,是不是与西方的肃杀之气不符合?
王老师 《神农本草经》中的六个参,不知道你注意了它的药性没有?这六个参—人参、丹参、苦参、沙参、玄参、紫参,全部都是寒和微寒的,没有一个是温的。后来人参被称为微温,但《神农本草经》上始终没有说它微温。全是寒的和微寒的。
西方白虎正是一种凉气。这两天我也在注意余老师著的书,但是我还没有坐下来好好的拜读。关于人体的气机升降问题,我联系到药物,也在考虑这个问题。
药物如果用气机升降来解释,它会出现一个什么问题呢?实际上,把一个植物体或一部分拿来尝,我们尝过,了解它的性质以后,把它对应于人,调节人体,这就是本草。但是每一个本草的特性都不一样,所以人们一直在探索,每一味本草它到底有何特性?到底有何疗效?到底主要功能在什么地方?
实际上,大家只要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几乎《神农本草经》中的每一味药,神农都为我们点明了最主要的特色,就是最开始那句话“主什么”,这是第一句。而第二句,每一味本草的功能绝对不止一个,它本身就是一个完整体,既有升,也有降,既有补,也有泻,就是看哪方面多,哪方面少。就像我们人一样,虽然他的作用不一样、特点不一样,或许某方面不是他的特长,但同样有那个能力,只是小一点而已。
每一味本草,生于西方的,除了降以外,同样有升;生于东方的,除了升以外,同样有降,只是谁主谁次而已,这是我的理解。
余老师 您的观点我非常赞赏。我的理解是, 有些药是先降后升,有些是先升后降。它不可能单纯的升或者降,不然就没办法自成体系,就活不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