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三、临床启示

尽管各国有关难治性高血压的定义略有差异,总体而言,指应用3种足量可耐受剂量的降压药物(其中包含利尿剂)后血压仍难以达标的高血压病[1-3]。我国最新指南提出,难治性高血压指在改善生活方式基础上应用了可耐受的足够剂量且合理的3种降压药物(包括1种噻嗪类利尿剂)至少治疗4周后,诊室和诊室外(包括家庭血压或动态血压监测)血压值仍在目标水平之上,或至少需要4种药物才能使血压达标 [1]

结合本病例而言,最终出院时联用了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长效噻嗪类利尿剂和β受体阻滞剂四类药物,且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和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药物剂量已达最佳可耐受剂量,因此可将其诊断为难治性高血压。在实际临床过程中,诊断为难治性高血压的患者中相当一部分为假性难治和继发性高血压,其中继发性高血压可通过进一步的检查明确,而假性难治的原因包括药物依从性差、白大衣效应和治疗惰性,也称为表观难治性高血压,其占比甚至高于真正的难治性高血压患者 [4] 。这也提示临床医生在诊断时要重视家庭血压测量、动态血压测量以及对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关注。

在药物治疗方面,治疗高血压的一线药物是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阻滞剂、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和长效噻嗪类利尿剂,称为A-C-D组合。而第4种药物的选择观点不一,醛固酮受体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α受体阻滞剂或交感神经抑制剂都有降压作用,但目前缺乏统一的观点,仍需要采用个体化治疗的原则。在本病例中,出于心率控制、改善心肌代谢供氧方面的考虑,选择了β受体阻滞剂降压。当然在临床中,降压药物的选择并不完全按照A-C-D再加第4种药物的顺序,仍需按照患者个体化情况选择。 QUDyuwqT0Mt+TyVue1TLZccBPhzlqBse8m+hC8jNznnaP1nvZXKSl1549EKZ6EyW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