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三、临床启示

暴发性心肌炎的基础病因和病理生理机制与急性、非暴发性心肌炎类似。病毒感染是急性心肌炎的主要病因,但是可能由于检测方法的原因,仅可在10%~20%的急性心肌炎患者心肌组织中检测到病毒基因,主要包括柯萨奇病毒、腺病毒和流行性感冒病毒,该患者EB病毒抗体阳性。近些年流感病毒尤其是高致病性流感病毒较为常见。导致心肌损伤的病理生理机制包括病毒直接损伤以及免疫介导的组织损伤。新生儿以病毒直接损伤多见,而成年人以免疫损伤较为严重。

心肌炎的临床表现差异很大,从轻度的胸痛、心悸、短暂心电图改变到威胁生命的心源性休克、恶性心律失常等,该患者以腰酸为首发表现比较少见,临床上容易漏诊。暴发性心肌炎是心肌炎最为严重的一种临床类型,以起病急骤、进展迅速为特点,很快出现严重心力衰竭、循环衰竭(低血压或心源性休克)以及各种恶性心律失常,并可伴有呼吸衰竭和肝肾功能衰竭,通常需要使用血管活性药物、正性肌力药物来维持基本循环,或者需要机械循环和呼吸辅助治疗。暴发性心肌炎虽然主要见于年轻人,但各年龄段均可发病。

本病冬、春季发病较多,长期疲劳似易发病,无明显性别差异。暴发性心肌炎在急性期是较为危险的阶段,部分暴发性心肌炎患者,在急性期存在生命危险,但是一旦从急性期恢复过来,大多数的人寿命不受影响,少数人可能由于当时急性、严重心肌损伤,会出现持续或缓慢进展的心脏扩大,甚至会发展为心力衰竭,通常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寿命。 xDML0k8eP0dCGCvRPj4bNc/PXVtdEJ24I8qBecJqkSapXkpxTkPwyAo0IPNk/9wI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