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前言

为全面贯彻《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和全国中医药大会精神,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医学教育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教育部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深化医教协同进一步推动中医药教育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紧密对接新医科建设对中医药教育改革的新要求和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对人才培养的新需求,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教材办公室(以下简称“教材办”)、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领导下,在教育部高等学校中医学类、中药学类、中西医结合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及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规划教材专家指导委员会指导下,对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进行综合评价,研究制定《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四五”规划教材建设方案》,并全面组织实施。鉴于全国中医药行业主管部门主持编写的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目前已出版十版,为体现其系统性和传承性,本套教材称为第十一版。

本套教材建设,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需求导向,结合“十三五”规划教材综合评价中发现的问题和收集的意见建议,对教材建设知识体系、结构安排等进行系统整体优化,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和组织管理,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力求构建适应中医药教育教学改革需求的教材体系,更好地服务院校人才培养和学科专业建设,促进中医药教育创新发展。

本套教材建设过程中,教材办聘请中医学、中药学、针灸推拿学三个专业的权威专家组成编审专家组,参与主编确定,提出指导意见,审查编写质量。特别是对核心示范教材建设加强了组织管理,成立了专门评价专家组,全程指导教材建设,确保教材质量。

本套教材具有以下特点:

1.坚持立德树人,融入课程思政内容

将党的二十大精神进教材,把立德树人贯穿教材建设全过程、各方面,体现课程思政建设新要求,发挥中医药文化育人优势,促进中医药人文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指导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帮助学生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坚定信念信心,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2.优化知识结构,强化中医思维培养

在“十三五”规划教材知识架构基础上,进一步整合优化学科知识结构体系,减少不同学科教材间相同知识内容交叉重复,增强教材知识结构的系统性、完整性。强化中医思维培养,突出中医思维在教材编写中的主导作用,注重中医经典内容编写,在《内经》《伤寒论》等经典课程中更加突出重点,同时更加强化经典与临床的融合,增强中医经典的临床运用,帮助学生筑牢中医经典基础,逐步形成中医思维。

3.突出“三基五性”,注重内容严谨准确

坚持“以本为本”,更加突出教材的“三基五性”,即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思想性、科学性、先进性、启发性、适用性。注重名词术语统一,概念准确,表述科学严谨,知识点结合完备,内容精炼完整。教材编写综合考虑学科的分化、交叉,既充分体现不同学科自身特点,又注意各学科之间的有机衔接;注重理论与临床实践结合,与医师规范化培训、医师资格考试接轨。

4.强化精品意识,建设行业示范教材

遴选行业权威专家,吸纳一线优秀教师,组建经验丰富、专业精湛、治学严谨、作风扎实的高水平编写团队,将精品意识和质量意识贯穿教材建设始终,严格编审把关,确保教材编写质量。特别是对32门核心示范教材建设,更加强调知识体系架构建设,紧密结合国家精品课程、一流学科、一流专业建设,提高编写标准和要求,着力推出一批高质量的核心示范教材。

5.加强数字化建设,丰富拓展教材内容

为适应新型出版业态,充分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在纸质教材基础上,强化数字化教材开发建设,对全国中医药行业教育云平台“医开讲”进行了升级改造,融入了更多更实用的数字化教学素材,如精品视频、复习思考题、AR/VR等,对纸质教材内容进行拓展和延伸,更好地服务教师线上教学和学生线下自主学习,满足中医药教育教学需要。

本套教材的建设,凝聚了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工作者的集体智慧,体现了中医药行业齐心协力、求真务实、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谨此向有关单位和个人致以衷心的感谢!

尽管所有组织者与编写者竭尽心智,精益求精,本套教材仍有进一步提升空间,敬请广大师生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以便不断修订完善。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教材办公室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有限公司
2023年6月 +IkGr8zhnrl9riNhxEQobc/4wGwEHD4MRxBT57ACLfBl1qu+jcFEgrbKImzc5KmS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