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细胞因子受体

细胞因子受体一般用具体的细胞因子名称后加R(receptor)来表示,如IL-2R(IL-2受体)等。依照存在形式的不同,将细胞因子受体分为膜型和可溶性两种。膜型细胞因子受体是一种跨膜蛋白,由胞外区、跨膜区和胞浆区组成,细胞因子与膜型受体结合,介导细胞内信号的转导;可溶性细胞因子受体是细胞因子受体的一种特殊形式,它的氨基酸序列与膜型受体胞外区同源,缺少跨膜区和胞浆区,可通过竞争性结合细胞因子起到拮抗细胞因子作用。

一、细胞因子受体分类

根据细胞因子受体的结构特点可将其分为五个家族。

1.Ⅰ型细胞因子受体家族 是最大的细胞因子受体家族。其胞外区由细胞因子受体结构域和Ⅲ型纤连蛋白(Fn3)结构域组成。共同的结构特点:胞外区N端有保守的半胱氨酸残基和WSXWS基序(W色氨酸,S丝氨酸,X任意氨基酸),在功能上均与血细胞增殖、分化有关。如:IL-2R、IL-3R、IL-4R、IL-5R、IL-6R、IL-7R、IL-9R、IL-11R、IL-13R、IL-15R、GMCSFR、G-CSFR等。

2.Ⅱ型细胞因子受体家族 胞外区由Fn3结构域组成,N端及其近膜区分别含有保守的半胱氨酸,但没有WSXWS基序。如:IFN-αR、IFN-βR、IFN-γR、IL-10R、IL-22R等。

3.肿瘤坏死因子受体超家族(tumor necrosis factor receptor superfamily,TNFRSF) 结构特征为胞外区含多个由40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富含半胱氨酸的结构域。如TNFR、NGFR(神经生长因子受体)、CD40和Fas分子属此类受体。

4.免疫球蛋白超家族(Igsuperfamily receptor,IgSFR) 结构特征是胞外区含有1个或多个免疫球蛋白V区或C区样结构域。

5.趋化细胞因子受体家族(chemokine receptor,ChKR) 此类受体属G-蛋白偶联受体超家族,均含7个疏水性跨膜α螺旋结构与GTP结合蛋白偶联。此类受体与相应的配体结合后,经偶联GTP结合蛋白而发挥生物学效应。如CCR1~CCR11、CXCR1~CXCR6、CX3CR1等。目前发现CCR5是HIV在巨噬细胞和T细胞上的辅助受体,HIV可借此进入细胞引起原发感染。

某些CKR胞外区可同时含有两种不同类型的CKR结构,例如IL-6R既含Ig样结构域,又含半胱氨酸残基和WSXWS基序,因此它既可归类于免疫球蛋白超家族,又可归类于Ⅰ型细胞因子受体家族。五类细胞因子受体结构特征见图5-1。

图5-1 细胞因子受体结构示意图

二、细胞因子受体的私有链与公有链模式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特异性受体链,共同通过一条共有肽链转导信号的模式,称为私有链与公有链模式。把与相应配体特异性结合的链称为“私有链”;将参与多个受体信号转导的共有肽链称为“公有链”,又称信号转导亚单位(图5-2)。某些细胞因子受体可通过这种模式转导信号。即不同的CK与私有链特异性受体结合,通过公有链转导相同信号,从而产生相同效应或重叠效应。现已发现具有私有链和公有链模式的CKR有:①IL-3R、IL-5R和GM-CSFR:各自的α链与相应CK特异性结合,β链为公有链,参与三者受体的信号转导。②IL-6R、IL-11R、LIFR、OSMR(肿瘤抑制素受体)、睫状神经营养因子受体:公有链为gp130。③IL-10R、IL-12R、IL-28R:其β链为公有链。④IL-12R、IL-23R:其β2链为公有链。

图5-2 细胞因子受体的私有链与公有链模式示意图

三、细胞因子受体的共用受体模式

多数CK都有各自的CKR,但有些CK常共用一种受体,如:①许多趋化性细胞因子共用ChKR。②TNF-α和LT共用TNFR。③IL-19、IL-20、IL-24共用Ⅰ型IL-20R。④IL-28A、IL-28B、IL-29共用IL-28R等。

四、可溶性细胞因子受体

大部分细胞因子受体除为膜型受体外,还存在着分泌型可溶性形式,即可溶性细胞因子受体(soluble CKR,sCKR)。它是CKR的一种特殊形式,它的氨基酸序列与膜结合型CKR膜外区同源,但缺少跨膜区和胞浆区。如sIL-1R、sIL-2R、sIL-4R、sIL-5R、sIL-6R、sIL-7R、sIL-8R、sG-CSFR、sGM-CSFR、sIFN-γ和sTNFR等。这些sCKR主要来源于膜结合型CKR脱落,它们仍可与相应细胞因子结合,与相应的膜型CKR竞争配体而发挥拮抗作用。

附:细胞因子受体拮抗剂

机体内天然存在着一些细胞因子受体拮抗剂。如IL-1R拮抗剂(IL-Rα)是一种由单核-巨噬细胞产生,与IL-1有一定同源性的多肽,可竞争性结合IL-1R,从而抑制IL-1的生物活性。另外,某些病毒可产生细胞因子结合蛋白,抑制细胞因子与相应受体结合,从而抑制细胞因子的生物活性,干扰机体的免疫功能。 64bV29A0kHnSNlKRYcRNM+lh+U+S5D+eNG6W9ZpTcQLnPojT6WKokq9PuJwAYqSF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