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四节
各类抗体的特性

根据抗体重链恒定区的抗原性不同,将抗体分为五类(详见本章第一节)。各类抗体的生物学特性不同,参与体内免疫效应的抗体主要是IgG和IgM,参与黏膜局部免疫的抗体主要是分泌型IgA。

一、IgG

婴儿出生后3个月开始合成IgG,3~5岁接近成人水平,半衰期为20~23天。主要具有以下特性。

1.单体形式存在 IgG与抗原的结合价为2价。

2.血液和胞外液中含量最高 IgG占血清总Ig的75%~80%,其中IgG1含量最高。

3.再次免疫应答的主要抗体 相同抗原再次刺激机体,主要产生IgG。

4.体液免疫应答的主力军 IgG在体内分布广泛,并具高亲和力,与抗原结合后,可介导多种免疫效应:①激活补体:IgG1~3与抗原结合后,通过经典途径激活补体。②免疫调理作用:吞噬细胞(单核-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表达FcγR,IgG与抗原结合后,通过Fc段与其结合,可促进吞噬功能。③抗体依赖性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antibody-dependent cell-mediated cytotoxicity,ADCC):细胞毒细胞(NK细胞、单核-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表达FcγR,IgG与靶细胞表面抗原结合后,通过Fc段与其结合,介导特异性杀伤靶细胞作用。④免疫黏附:红细胞和血小板表达FcγR,IgG与抗原结合后,将抗原黏附于细胞表面,有利于吞噬细胞对抗原的吞噬和清除。

5.是唯一能通过胎盘的抗体 胎盘母体面的滋养层细胞表达特异性IgG输送蛋白(FcRn),IgG可选择性与FcRn结合,转移到滋养层细胞内,并主动进入胎儿血循环中。IgG(IgG1、IgG3、IgG4)是唯一能通过胎盘的抗体,对于胎儿、新生儿抗感染具有重要意义。

二、IgM

IgM有两种存在形式,即分泌型IgM和膜型IgM。分泌型IgM为五聚体,占血清Ig总量的5%~10%;膜型IgM为单体,是B细胞表面的抗原受体(BCR)。IgM的突出特点表现为“三最”。

1.产生最早 IgM是机体产生最早的抗体。①生物进化过程中产生最早:如低等动物八目鱼只可产生IgM。②生长发育过程中产生最早:在胚胎晚期即可产生IgM,如果在脐血中检测到抗某种病原体的特异性IgM,提示胎儿有相应的宫内感染。③免疫应答过程中产生最早:IgM是初次免疫应答的主要抗体。

2.分子量最大 分泌型IgM以五聚体形式存在,是抗体中分子量最大的抗体,又称“巨球蛋白”。IgM的理论抗原结合价为10价,但由于立体构型的空间位阻,一般只能结合5个抗原表位,故实际多为5价。

3.效能最高 IgM在免疫应答早期产生,在补体参与下的溶菌或溶血作用比IgG强500倍以上。因此IgM在抗感染早期免疫中占有重要地位。

三、IgA

IgA分为两型,即血清型IgA和分泌型IgA(secretory IgA,SIgA)。血清型IgA主要以单体形式存在于血清中,占血清总Ig的10%~15%;SIgA通过J链连接成二聚体,并连接有分泌片,主要存在于外分泌液中,如胃肠道和支气管的分泌液、乳汁(尤其是初乳)、唾液和泪液等。SIgA是黏膜局部免疫的主要抗体,是参与机体抗感染免疫的“边防军”。SIgA与病原体(细菌、病毒等)及其毒素结合,具有中和感染、中和毒素作用,从而在局部抗感染中发挥重要作用。新生儿易患呼吸道、胃肠道感染,可能与SIgA合成不足有关。婴儿可从母亲乳汁中获得SIgA,是一种重要的天然被动免疫,可抵抗消化道的病原体感染。

四、IgE

IgE是正常人血清中含量最少的抗体,血清浓度极低,约为5×10 -5 mg/mL。IgE主要由鼻咽部、扁桃体、支气管、胃肠黏膜固有层的浆细胞产生。IgE为亲细胞抗体,可直接与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上的高亲和力FcεRⅠ结合,引发Ⅰ型超敏反应。IgE也是抗寄生虫感染的主要抗体。

五、IgD

IgD有膜型IgD和分泌型IgD两种存在形式。膜型IgD为B细胞分化发育成熟的标志。未成熟B细胞仅表达mIgM,成熟的初始B细胞(naive B cell)可同时表达mIgM和mIgD,活化B细胞或记忆B细胞的mIgD逐渐消失;分泌型IgD在正常人血清中的浓度很低,约占血清Ig总量的0.3%,IgD可在个体发育的任何阶段产生。五类Ig中,IgD的铰链区较长,易被蛋白酶水解,故其半衰期很短(仅3天)。

人类免疫球蛋白的主要理化特性和生物学特征见表4-1。

表4-1 人类免疫球蛋白的主要理化特性和生物学特征 aMOY5nLmxn1btE992S3llN6K6lzgmNLgbGYpSgtJ5ycHljEvmFteQWHJJyCAmQmF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