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四章
方剂的剂型

剂型,是在方剂组成之后,根据病情的需要和药物不同的性能而加工制成一定形态的制剂形式。方剂的剂型历史悠久,早在《内经》的13首方剂中,就已出现汤、丸、散、膏、酒、丹等剂型。后世医家多有发展,如锭、线、条、饼、露等剂型。随着制药工业的发展,又研制出片剂、冲剂、注射剂等。

一、液体剂型

1.汤剂 又称煎剂,古称汤液,是将药物饮片加水或酒浸泡后,再煎煮一定时间,去渣取汁而制成的液体剂型。主要供内服,如麻黄汤等。外用的多作洗浴、熏蒸及含漱。汤剂是在临证中最能体现“方之用,变也”思维模式之常用剂型。其优点是吸收快,能迅速发挥药效,尤其是具有其他剂型所无法比拟的适应“个性化”治疗的优势。其根据病情变化而随证加减,能较全面、灵活地切合每位患者或具体病证阶段的特殊性,尤宜于病证复杂或病情不稳定的患者。李杲曰:“汤者荡也,去大病用之。”但汤剂的制备相对不便,服用口感欠佳,携带贮存受限。

2.酒剂 又称药酒,古称酒醴,是将药物用白酒或黄酒浸泡,或加温隔水炖煮,去渣取液后供内服或外用的制剂。酒有活血通络、易于发散和助长药力的特性,常于祛风通络和补益剂中使用。外用酒剂尚可祛风活血、止痛消肿,但酒剂使用时存在个体局限性。

3.酊剂 是以不同浓度的乙醇为溶媒,经过不同的方法浸出中药的有效成分所得到的液体,多为外用。一般中草药酊剂的浓度为20%,有毒药物浓度则为10%。酊剂具有有效成分高、用量少、作用快、不易腐败等特点。

4.露剂 亦称药露,多选新鲜并含有挥发性成分的药物,用蒸馏法制成的芳香气味的澄明水溶液。一般作为饮料及清凉解暑剂,药露气味清淡,口感适宜。

5.糖浆 是将药物煎煮、去渣取汁、浓缩后,加入适量蔗糖溶解后制成的浓蔗糖水溶液。糖浆剂具有味甜、量小、服用方便、吸收较快等特点,尤其适于儿童服用。

6.口服液 是将药物用水或其他溶剂提取,经精制而成的内服液体制剂。口服液具有剂量较小、吸收较快、服用方便等优点。

7.注射液 亦称针剂,是将药物经过提取、精制、配制等步骤而制成的灭菌溶液、无菌混悬液或供配制成液体的无菌粉末,供皮下、肌内、静脉注射的一种制剂。

8.油剂 又称油调剂,专候外用,由植物油调配适量的药粉制成,也可不调配药粉,单纯外用油剂涂搽皮损,或用植物油将药物浸泡数日后煎熬过滤去渣外擦皮损。

二、固体剂型

1.散剂 是将药物粉碎、混合均匀制成粉末状制剂。散剂分为内服和外用两类。内服散剂一般是将药物研成细粉,以温开水冲服,量小者亦可直接吞服,如七厘散;亦有制成粗末,以水煎取汁服者,称为煮散,如银翘散。散剂的特点是制作简便、吸收较快、节省药材、便于服用与携带。李杲云:“散者散也,去急病用之。”外用散剂一般用作外敷,掺撒疮面或患病部位;亦有作点眼、吹喉等。

2.丸剂 是将药物研成细粉或药材提取物,加适宜的黏合剂所制成的球形固体剂型。丸剂与汤剂相比,吸收较慢,但药效持久、节省药材、便于服用与携带。李杲云:“丸者缓也,舒缓而治之也。”丸剂适用于慢性、虚弱性疾病,如六味地黄丸等。但也有些丸剂的药性比较峻猛,多为芳香类药物或毒性较大的药物,不宜作汤剂煎服,如安宫牛黄丸、三物备急丸等。常用的丸剂有蜜丸、水丸、糊丸、浓缩丸等。

(1)蜜丸 是将药物细粉用炼制的蜂蜜为黏合剂所制成的丸剂,分为大蜜丸和小蜜丸两种。蜜丸性质柔润,作用缓和持久,并有补益和矫味作用,常用于治疗慢性病和虚弱性疾病,多可长期服用,如补中益气丸、归脾丸等。

(2)水丸 俗称水泛丸,是将药物细粉用水(冷开水或蒸馏水)或酒、醋、蜜水、药汁等为黏合剂所制成的小丸。水丸较蜜丸的崩解、溶散、吸收、起效等速度均快,易于吞服,适用于多种疾病,如防风通圣丸等。

(3)糊丸 是将药物细粉用米糊、面糊、曲糊等为黏合剂所制成的小丸。糊丸黏合力强,质地坚硬,崩解、溶散迟缓。内服可延长药效,减轻某些毒性药的不良反应和对胃肠的刺激,如舟车丸等。

(4)浓缩丸 是将药物或方中部分药物煎汁浓缩成膏,再与其他药物细粉混合干燥、粉碎,用水或蜂蜜或药汁制成丸剂。其具有体积小、有效成分高、服用剂量小等特点。

3.茶剂 是将药物经粉碎加工而制成的粗末状制品,或加入适宜黏合剂制成的方块状制剂。用时以沸水泡汁或煎汁,不定时饮用。大多用于治疗感冒、食积、腹泻等病证。

4.条剂 亦称药捻,是用桑皮纸黏药后搓捻成细条,或将桑皮纸捻成细条再粘药粉而成的外用制剂。用时插入疮口或瘘管内,能化腐拔毒、生肌收口,常用的有红升丹药条等。或将艾叶和药研成粗末,用纸裹制成圆条,供灸治使用,也称“艾条”。

5.线剂 亦称药线,是将丝线或棉线置于药液中浸煮,经干燥制成的外用制剂。线剂用于治疗瘘管、痔疮或赘生物,通过所含药物的轻度腐蚀作用和药线的机械紧扎作用,使其引流通畅或萎缩、脱落。

6.丹剂 有内服和外用两种。内服丹剂没有固定剂型,有丸剂,也有散剂,每以药品贵重或药效显著而名之曰丹,如至宝丹、活络丹等。外用丹剂亦称丹药,是以某些矿物类药经高温烧炼制成的不同结晶形状的制品,常研粉涂撒疮面,治疗疮疡痈疽;亦可制成药条、药线和外用膏剂应用。

7.锭剂 是将药物研成细粉,加适当的黏合剂所制成规定形状的固体剂型,有纺锤形、圆柱形、条形等,可供外用与内服。内服以研末调服或磨汁服,外用则磨汁涂患处,常用的有紫金锭、万应锭等。

8.片剂 是将药物细粉或药材提取物与辅料混合压制而成的片状制剂。片剂用量准确、体积小、异味少、服用和储存方便。如需在肠道吸收的药物,则又可用包肠溶衣,使之在肠道中崩解。此外,尚有口含片、泡腾片等。

9.冲剂 是将药材提取物加适量赋形剂或部分药物细粉制成的干燥颗粒状或块状制剂,用时以开水冲服。冲剂具有体积较小、服用方便等特点。

10.栓剂 古称坐药或塞药,是将药物细粉与基质混合制成一定形状的固体制剂,用于腔道并在其间融化或溶解而发挥药效,有杀虫止痒、滑润、收敛等作用。《伤寒杂病论》中曾有蛇床子散坐药及蜜煎导法,即最早的阴道栓和肛门栓。栓剂便于婴幼儿直肠给药。

11.胶囊 分为硬胶囊、软胶囊(胶丸),大多供口服应用。

(1)硬胶囊 是将一定量的药材提取物与药粉或辅料制成均匀的粉末或颗粒,填充在空心胶囊中而成;或将药材粉末直接分装于空心胶囊中制成。亦可用于腔道给药。

(2)软胶囊 是将一定量的药材提取物密封于球形或椭圆形的软质囊材中,可用滴制法或压制法制备。软胶囊易于服用,可掩盖药物的不良气味。

12.糕剂 是将药物与米粉、蔗糖等经蒸制而成的块状剂型,常用于小儿脾胃虚弱、面黄肌瘦等慢性疾病及病后调理。

13.棒剂 是将药物制成小棒状的外用固体剂型,直接用于皮肤或黏膜上,起腐蚀、收敛等作用,通常用于眼科。

14.曲剂 是在适宜温度与湿度下,将药材与面粉混合后发酵而成。

15.胶剂 是用水煎取动物皮、骨、甲、角质等,经浓缩干燥制成。

16.霜剂 是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物,各自加热熔化或溶解,相互混合,冷却后形成粉质样的制剂。

三、半固体剂型

膏剂 是将药物用水或植物油煎熬去渣而制成的剂型。有内服和外用两种。内服膏剂有流浸膏、浸膏、煎膏三种;外用膏剂分软膏、硬膏两种。其中流浸膏与浸膏多数用于调配其他制剂使用,如合剂、糖浆剂、冲剂、片剂等。

(1)煎膏 又称膏滋,是将药物加水反复煎煮,去渣浓缩后,加炼蜜或炼糖制成的半固体剂型。其特点是体积小、含量高、便于服用、口味甜美,有滋润补益作用,一般用于慢性虚弱患者,有利于较长时间用药。

(2)软膏 又称药膏,是将药物细粉与适宜的基质制成具有适当稠度的半固体外用制剂。其中用乳剂型基质的,亦称乳膏剂。多用于皮肤表面、黏膜或疮面。软膏具有一定的黏稠性,外涂后渐渐软化或溶化,使药物慢慢吸收,持久发挥疗效,适用于外科疮疡疖肿、烧烫伤等。

(3)硬膏 又称膏药,古称薄贴,是以植物油将药物煎至一定程度后去渣,再煎至滴水成珠,加入黄丹等搅匀、冷却制成的硬膏。用时加温摊涂在布或纸上,软化后贴于患处或穴位上,可治疗局部疾病和全身性疾病,如疮疡肿毒、跌打损伤、风湿痹证,以及腰痛、腹痛等。

四、气体剂型

1.熏剂 又称烟熏剂,是将药物借助某些易燃物质,经燃烧产生的烟雾而杀虫、灭菌或预防、治疗疾病,或利用燃烧产生的温热来治疗疾病的制剂。

2.气雾剂 是将药物以气雾形态作用于局部或全身的剂型,通过呼吸系统吸入的方式称为嗅剂,相当于现代的吸入气雾剂,药物通过肺部吸收,吸收速度较快。通过熏熨皮肤或其他腔道发挥药效的方式,称为熏蒸剂。

此外尚有滴丸剂、灸剂、熨剂、灌肠剂、搽剂、海绵剂等。近年来,新的剂型不断涌现,质量标准也不断提高。现代方剂剂型研制中广泛应用了新技术、新工艺,如超滤技术、快崩技术、挥发成分稳定技术、冷冻浓缩技术、干法造粒技术、无菌灌封技术等。在质量控制方面,使用了薄层扫描、高效液相、原子光谱、磁共振等仪器设备。确有仅从现代制剂工艺技术角度使中药制剂逐步走向定性和定量化之趋势,但制剂技术的“科技含量”之高低,尚难以客观地表示中医方剂自身的学术价值。

复习思考题

简述汤剂的特点与不足。 YYMZnZMbES/TH1CBDWSvZs2soT9KIzoziG5xKztKBbrtx8b+K59lPJRBdqPkJOpw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