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五节
羧酸的卤代反应

一、羧羟基的卤代反应-酰卤的制备

(一)反应通式及机理

羧酸羟基的卤取代与醇羟基类似,也能用无机磷卤化剂和硫卤化剂(三卤化磷、五氯化磷、三氯化磷、氯化亚砜、三苯基膦等)来进行卤置换,此法常用于酰卤的制备。其反应机理如下:

卤化剂中的P原子先对羧基O原子进行亲电进攻,形成活性卤代磷酸酯过渡态,随后酯中的酰基碳原子被卤负离子亲核进攻,生成酰卤。

(二)主要影响因素

不同结构羧酸的卤代反应活性顺序:脂肪酸>芳香酸>芳环上连有斥电子取代基的芳香羧酸>无取代基的芳香酸>芳环上连吸电子取代基的芳香酸。

一般来说,不同卤化剂对羧酸卤置换的活性顺序为:五氯化磷>三氯(溴)化磷>氧氯化磷,氯化亚砜则是该反应最常用的试剂,广泛用于酰氯的制备。

五氯化磷的活性大,取代能力最强,与羧酸的卤代反应比较激烈,可将活性较小的羧酸转化为酰氯,尤其适用于带有吸电子基团的芳香羧酸或芳香多元羧酸的反应,反应生成的氧氯化磷可通过分馏除去。因此,其生成的酰氯沸点应与POCl 3 有较大差异。另外,用五氯化磷制备酰氯时,反应物分子中不能含有羟基、羰基、烷氧基等基团,否则这些基团可被氯取代。

三氯(溴)化磷的活性低于五氯化磷,更适用于脂肪酸的取代。由于其副产物为亚磷酸固体,因此在实际应用中表现出较多的优越性。反应中,常把羧酸与稍过量的三氯(溴)化磷一起加热,生成的酰卤可通过直接蒸馏的办法分离出来。然而,对于固体酰卤的制备,则需要慎重选择。

二元羧酸用亚硫酰氯氯化时反应很慢,例如丁二酸、邻苯二甲酸,由于可形成六元环状分子内氢键,同亚硫酰氯长时间回流,收率往往也较低。但改用五氯化磷,则反应能顺利进行。机理如下:

三氯氧磷与羧酸作用较弱,但容易与羧酸盐类反应而得相应的酰氯。由于反应中不生成氯化氢,尤其适宜于制备不饱和酸的酰氯衍生物。

五氯化磷、三氯化磷、三氯氧磷也可将磺酸或磺酸盐转化为磺酰氯,例如:

氯化亚砜是制备酰氯常用而有效的试剂,其沸点低,所得产品易于分离纯化且副产物少。羧酸中如含有羟基应予以保护,但对双键、羰基、烷氧基和酯基均无影响。氯化亚砜本身的氯化活性并不大,但若加入少量催化剂(如吡啶、DMF、Lewis酸)则活性增大。

DMF的催化机理如下:

例如,对硝基苯甲酸单独与氯化亚砜长时间加热仍不反应,但加入DMF催化时,即可顺利制得相应酰氯。

又如:

工业亚硫酰氯中常含有二氯化二硫、二氯化硫、二氧化硫等杂质,当使用DMF时,反应体系颜色变深,有时产品不易提纯。向亚硫酰氯中加入一些 N N -二甲基苯胺或植物油,加热回流,而后蒸馏提纯效果会明显改善。除了DMF,也可用 N N -二乙基乙酰胺、己内酰胺等作催化剂。有些化合物本身含有三级氮原子,则可以不用外加催化剂,如苯唑西林钠(oxacilin sodium)中间体异 唑甲酰氯的合成,仅用二氯亚砜就可以得到较为满意的结果。

亚硫酰氯也可使磺酸生成磺酰氢:

一些分子具有对酸敏感的官能团时,草酰氯作为卤代试剂是很好的选择,反应过程中不产生酸。

二氯亚砜在药物合成中的应用广泛,如氯胺酮(ketamine)、氯苯达诺(chlophedianol)等的中间体邻氯苯甲酰氯的合成:

抗抑郁药反苯环丙胺(tranylcypromine)中间体的合成:

二、羧酸的脱羧卤代反应

(一)反应通式及机理

羧酸银盐在无水条件下,以四氯化碳作溶剂,与溴或碘反应,脱去二氧化碳,生成比原反应物少一个碳原子的卤代烃,这称为Hunsdiecker反应:

反应机理属自由基历程,首先羧酸负离子进攻单质溴或碘,形成O-X键,由于该O-X键的键能比较低,很容易发生均裂,生成酰氧自由基,然后脱羧成烷基自由基,再和卤素自由基结合成卤化物:

(二)主要影响因素

该反应过程中要严格无水,否则收率很低或得不到产品,银盐很不稳定。

对于具有2~18个碳原子的饱和脂肪酸来说,该反应是制备ω-卤代物的一种方便方法,可用氧化汞代替银盐,一般是由羧酸、过量氧化汞和卤素直接反应。

若用汞盐方法,可由羧酸、过量氧化汞和卤素直接反应,操作简单,不需要分离出汞盐,若在光照下进行,收率很高。

在DMF-AcOH中加入NCS和四乙酸铅反应,可由羧酸衍生物顺利地脱羧而得相应的氯化物称Kochi改良方法,这种方法没有重排等副反应,适用于由羧酸制备仲、叔氯化物,收率高,条件亦很温和。

例如:

羧酸用碘素、四乙酸铅在四氯化碳中光照反应,也可进行脱羧卤置换得到碘代烃,称为Barton改良方法,适用于在惰性溶剂中由羧酸制备伯或仲碘化物。

例如: prD9swur168HG8CkSFHPHVN4RmYqoD5OTJwJw3Xpz98SLCw6lVDz2z+7HEnC27tT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