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DNA的分子结构

一、DNA的一级结构

DNA的一级结构是DNA分子中核苷酸之间的连接方式和核苷酸的序列。

在DNA分子中,脱氧核苷酸通过3'-羟基与下一个脱氧核苷酸的5'-磷酸连接,形成3',5'-磷酸二酯键(图3-10)。主链由磷酸与脱氧核糖构成,碱基相当于侧链。

DNA链有方向性,一端为5'-末端,另一端为3'-末端。核酸链有几种表达方式,规定从5'-端开始到3'-端结束,与DNA合成方向一致。

图3-10 DNA的一级结构与表达方式

二、DNA的二级结构

1953年,J.Watson和F.Crick提出了DNA的双螺旋结构模型,不仅解释了DNA理化性质的物理基础,还揭示了DNA分子的遗传机制。

(一)B型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要点

1.DNA分子是反向平行的右手双螺旋结构。DNA分子是双链结构,两条链反向平行(anti-parallel),绕同一长轴相互缠绕,构成右手双螺旋(right-handed helix)结构。磷酸基团和脱氧核糖构成亲水性的核酸主链(backbone)位于螺旋外侧,疏水性的碱基位于内侧。双螺旋上有一条大沟(major groove)和一条小沟(minor groove)。

2.两条链之间的碱基互补配对。碱基平面与长轴(戊糖平面)垂直,碱基之间形成氢键而将两条链结合在一起。由于受结构限制,氢键形成于特定的碱基对之间,A与T之间形成两个氢键,G与C之间形成三个氢键,这样的碱基配对关系称为碱基互补配对(complementary base pair),因此,DNA的两条链称为互补链(complementary strand)(图3-11)。

图3-11 碱基间结合的氢键

3.双螺旋的直径为2nm,每螺旋一周为10.5bp,两个相邻碱基平面之间的垂直距离为0.34nm。

4.碱基堆积力和氢键维持螺旋结构的稳定。相邻的两个碱基对平面相互重叠产生疏水性的碱基堆积力,维持螺旋的纵向稳定。互补链间碱基对的氢键维持DNA双螺旋的横向稳定(图3-12)。

图3-12 DNA的双螺旋结构

(二)DNA双螺旋结构的多态性

Watson和Crick提出的双螺旋结构称为B型DNA或B-DNA,是在水环境或生理条件下DNA最稳定性的构象。DNA是柔性分子,在不同的离子强度和相对湿度下,DNA双螺旋结构的沟槽、螺距和旋转角等都会发生变化。在脱水或DNA-RNA杂交时,DNA右手双螺旋结构称为A型DNA或A-DNA(图3-13)。A型构象同样为右手双螺旋,但大沟变深,小沟变浅,一些小分子DNA结晶时形成A型构象,目前还没发现细胞内存在A型构象。富含GC重复序列的DNA分子会出现左手双螺旋结构,称为Z型DNA或Z-DNA。Z型构象为左手双螺旋,大沟几乎消失,小沟变深变窄,在原核及真核生物细胞内发现Z型构象。在生物体内,DNA的双螺旋结构处于动态变化中,功能也发生相应的变化,与基因的表达调控相适应。

图3-13 A-DNA、B-DNA、Z-DNA的结构模型

三、DNA的三级结构

双螺旋不是DNA在细胞内的最终结构。大肠杆菌细胞内的DNA的双螺旋长度为1.7mm,是细胞直径的850倍;人体细胞DNA双螺旋长度约2m,全部DNA的双螺旋长度约为地球到太阳距离的1400倍。在细胞核内,DNA盘曲为更复杂的结构。

(一)环状DNA的超螺旋结构

细菌、某些病毒如噬菌体、真核细胞的线粒体和叶绿体的DNA都是闭环状结构,可以进一步扭转、盘绕成超螺旋结构(图3-14)。超螺旋有两种:正超螺旋(positive supercoil)和负超螺旋(negative supercoil)。形成超螺旋可降低DNA分子的张力,压缩DNA分子,使DNA分子更加稳定,结构更加紧凑。通常DNA分子的旋转是适度的,盘绕过度称为正超螺旋,盘绕不足为负超螺旋。复制时解链区DNA呈松弛状态会导致其他部分过度拧紧成为正超螺旋。在细胞分裂间期DNA处于负超螺旋状态,DNA双链易于解链有利于复制。

图3-14 环状DNA及其超螺旋结构

(二)真核生物DNA的结构

真核生物基因组比原核生物大很多,如大肠杆菌的DNA约为4.7×10 3 kb,而人的基因组DNA约为3×10 6 kb,因此,真核生物基因组位于细胞核内,其DNA需要与蛋白质结合,经过折叠压缩后以染色体(chromosome)形式存在,基本结构单位是核小体(nucleosome)。

核小体由组蛋白(histone,H)和DNA构成。组蛋白有5种,其中H 2 A、H 2 B、H 3 、H 4 各两个亚基构成核小体的八聚体核,DNA长度约200bp,其中146bp缠绕八聚体核1.75圈,与H 1 和长约50bp左右的连接DNA共同构成直径10nm的螺线管型超螺旋。通过形成核小体,DNA长度被压缩了约7倍。由许多核小体形成的串珠状线性结构,进一步盘曲成直径为30nm中空的染色质纤维,每1圈含6个核小体(图3-15)。30nm染色质纤维进一步层层盘曲形成超螺旋管,最终在细胞核内压缩、组装成染色体,整个过程受到精确调控。

图3-15 核小体(上)及染色质纤维截面(下)示意图

由于细胞不断进行代谢,如DNA复制及基因表达,DNA的盘曲实际上是一个动态过程,在不同时期、DNA的不同区段,其盘曲程度、盘曲方式都可能不同(图3-16)。

图3-16 DNA双链折叠盘绕成染色体的示意图 n9xev6tdprtXzRAFrnMASCpwAtuzsLRpWL2EL2Mbey1+Qcm+utAeLALjDfiqnGiM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