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二、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创业意蕴

马克思认为,社会的发展取决于人们的劳动,劳动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所在。社会发展水平高低可以通过人们劳动发展的水平来进行判别,个人的发展水平则由其劳动的形态来反映,主要的维度包括劳动是否全面性、是否自由等。关于人类劳动的特性,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表明,人类与其他动物最大的区别在于劳动的自由性。至于人的其他特性,人们能够在劳动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的劳动技能,不断提高社会的生产力。这种生产力的提升,一方面促进了社会进步,一方面基于此形成自己独有的社会关系,维持社会的稳定与发展。

基于此,马克思又进一步分析:“人们用以生产自己生活资料的方式,首先取决于他们已有的和需要再生产的生活资料本身的特性。这种生产方式不应当只从它是个人肉体存在的再生产这方面加以考察。在更大程度上是这些个人的一定的活动方式,是他们表现自己生活的一定方式、他们的一定的生活方式。个人怎样表现自己的生活,他们自己就是怎样。因此,他们是什么样的,这同他们的生产是一致的——既和他们生产什么一致,又和他们怎样生产一致。因而,个人是什么样的,这取决于他们进行生产的物质条件。”对于今天知识社会的生产方式,马克思的判断是:“资本主义生产第一次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为自然科学创造了进行研究、观察、实验的物质手段。由于自然科学被资本用作致富手段,从而科学本身也成为那些发展科学的人的致富手段,所以,搞科学的人为了探索科学的实际应用而互相竞争。发明成了一种特殊的职业。因此,随着资本主义生产的扩展,科学因素第一次被有意识地和广泛地加以发展和应用,实际地体现在生活中,其规模是以往的时代根本想象不到的。”

马克思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认识是深刻的,他的关于劳动形态是社会文明的基础这一理论成为社会发展的一个核心标准。在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人们起初是依赖自然环境生存,包括耕种、渔猎等。随着科学的发展,新兴的行业不断被创造,成为社会发展的一个体现。当人们从事商业、工业等非自然生产相关的行业时,人类社会开始进入工业社会,出现了工业文明。商业、工业的出现,都是由创新、创业引起的,当这种创业行为成为历史的潮流时,它们很快就成为社会发展的主流,形成新的社会秩序。按照马克思的思路,新的分配制度对社会的发展有着促进作用,分配方式能够以一种社会自有的规律来吸引人们进行创业。创业大规模的出现,反过来促进了社会结构的固化,适应现有的生产力模式。这种模式周而复始地进行,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 meHWNK1R48X5T5H+9v9K91UPmI3dxz0jyEpyDtLbtxrR9goNscgFQFI8nJjDozMQ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