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经济又叫资源经济,即经济发展主要取决于自然资源的占有和配置。自19世纪以来,世界发达国家陆续完成了工业革命,科学技术取得了巨大发展,拖拉机、机床等代替了手工生产工具,汽车、货车、轮船和飞机代替了落后的交通工具,生产效率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在这一时期,知识对于经济的作用尚未起到决定性作用。铁矿石、煤、石油等发展机器生产的主要资源很快成为短缺资源,并开始制约经济发展,因此,这一阶段的经济发展主要取决于自然资源的占有。其时代特征有:
1.实现了产品的规模化 工业经济运用机器作为主要生产工具,从农业经济依赖人力、畜力的生产,到依赖以蒸汽机为代表的动力机的生产,劳动生产率从人的生理限制中解放了出来,产品的规模化成为可能。
2.建立了以发达的分工协作为基础的合理的劳动组织 以往社会的分工只是社会内部保持个体劳动方式的分工,劳动更多是在交换意义上具有社会性;机器大工业的生产方式独特地建立了企业内部的分工与协作,产品从个人的产品变成了共同的、社会的产品。通过企业内部的合理分工,确立了从事不同职能劳动的人数比例,发展了社会劳动过程的质的划分和量的比例,形成了劳动的连续性、统一性、规则性和秩序性的体系。
3.创新成为工业经济的主要特征与显著标志 工业经济采用了新的能源类型,从农业经济的依赖植物能源到开采矿物能源,矿物能源成为驱动工业文明的新动力;使用了新的材料类型,从农业经济以自然生长的材料为主到以人工制造、冶炼、合成的材料为主,自然物经过物理、化学方法的加工、处理与组合,变成了新型的人工材料;等等。不仅生产领域在创新,社会领域也在创新。社会创新不仅表现在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宏观领域内的不断变更、变革上,也表现在社会关系、社会组织、社会行为微观领域内的改进与更新上。如教科书的发明,使普及教育成为可能;又如现代医院,对卫生保健事业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工业经济的兴起是与市场经济的发展相辅相成的,普遍的市场关系、发达的市场经济是在工业经济时代成形的。近代以来,市场经济体制本身不断完善与创新,同时它又是技术创新的经济关系与制度框架。市场交换的普遍化促成了货币媒介的普遍化,使一切产品和活动转化为交换价值成为可能。这个时代的创业活动具有以下特点:
1.以满足他人需求和需要为目的 社会分工细化后,专业技能成为人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主要依靠,市场成了人们创业的动力和压力源泉。
2.风险偏好者成为创业主体 工厂出现并且规模扩大,更多的人走向就业,只有那些风险偏好者敢于、乐于创业。
3.创业教育兴起 经历几次科学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市场经济越来越发达,企业间、国家间竞争越来越激烈,创业者培养成了企业和国家间竞争的重要内容。
4.创新成了创业的主要杠杆 随着第一产业规模缩小,第三产业尚不发达,创业活动大多见于第二产业,新技术、新产品等的出现激励着人们加入创业者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