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的创业活动与美国的经济活动密切相关,从最早的“西进运动”到2012年奥巴马发布“创业美国计划”,可以说美国的经济发展与崛起都与技术活动和创业精神有关。1776年美国独立时,面积相对较小,经济发展滞后,社会动荡,农民起义频发。在“西进运动”过程中,美国政府通过赎买、武装颠覆或战争等手段,兼并法国、西班牙、英国的殖民地和墨西哥的大片国土,实现领土扩张,其领土从独立时的80万km 2 扩张到19世纪末的900多万km 2 。另外通过经济和立法手段鼓励西部移民,推动边疆开发,促进经济增长:经济上从对英国等强国的依附发展到1894年超越英国成为世界工业总产值第一强国,人口也从独立时的250万增长到1894年的7000万。19世纪末,美国已基本实现人口中心、农业中心、工业中心的西移。在“西进运动”过程中,美国由自给农业向商业农业、由农业国向工业国转变并最终实现“美国崛起”,培育了美国人民的拓荒精神,特别是美国在西部开发中所体现出的不怕牺牲、不怕艰苦、意气风发,不断寻找新的土地、新的财富的牛仔精神、边疆精神。这种精神后来成为美国人一往无前、豪迈乐观、勇于开拓、探索不止的民族精神,也培养了敢于承担风险、勇于探索和发现市场机会、创造财富、实现个人价值的创业精神。1900~1917年的“西进运动”除了对社会、政治产生巨大的影响之外,创新活动产生了文化、体育等新兴产业,经济领域的广告活动催生了成千上万的新型消费群体;教育领域的改革使普通民众有权利接受更多知识,而且使美国教育逐步摆脱欧洲形式主义课程、因循守旧的教材教法、繁多的清规戒律及教育与生产严重脱节的倾向,代之以全新的课程设计和新颖的教学方法,使教育与生活更紧密结合,使教育服务于财富的发展,从而为创业教育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又一推动力量。
20世纪80年代进入知识时代以后,美国的创业活动生机勃勃。当今美国95%的财富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创造出来的。管理学大师德鲁克分析了美国1965~1984年间的就业结构,发现就业机会都是创业型和创新型的中小企业创造出来的。自1990年以来,每年都有100多万个新公司成立,即平均每250人就有一家新公司。1996年6月美国“考夫曼企业家领袖中心”发布的报告显示,每12个人中就有一人期望开办自己的公司,91%的美国人认为创办自己的企业是一件令人尊敬的工作。由此可见,创业已成为美国精神的一部分。
美国创业活动最活跃的是加州硅谷和麻省理工学院。硅谷是世界上第一个高新技术产业区,也是当今世界上最具创新能力和活力的高科技园区。硅谷吸引了全美约35%的风险资本和50%的风险基金。著名的英特尔、苹果、FACEBOOK等公司的总部都设在硅谷。硅谷除了拥有斯坦福、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著名的研究型大学以外,还有许多专科学校和技工学校,以及100多所私立专业学校。这些学校特别注重新理论、新结构、新工艺的研究、开发和运用,而且与企业联合开发研究新技术和新产品。这种校企结合能够使科研成果迅速转化。除此之外,许多大学和科研机构人员直接投资兴办企业。据估计,硅谷中由斯坦福大学的教师和学生创办的公司达1200多家,目前硅谷的一半销售收入来自于斯坦福大学的衍生公司,著名的惠普、思科、升阳、谷歌、雅虎等都发源于斯坦福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在美国学术界具有独特的地位,它开创了大学与产业联合的模式。美国波士顿银行历经7年发布的《MIT:冲击创新》报告显示:如果把麻省理工学院的校友和教师在全世界创建的公司集合成一个国家,那么这个国家的经济实力在世界排名第24位,大约相当于1160亿GDP,比南非的GDP稍低,高于泰国。麻省理工学院的校友和教师一共在全世界创建了4000多家企业,就业人数110万,年销售额达2320亿美元。麻省理工学院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出台了“五分之一”原则,允许教师每周可以有一个工作日为产业工作。这条“黄金法则”奠定了大学参与创业的合理性,后被其他大学广泛采用。
美国的创业活动尤其是研究型大学的新技术的高效转移应用在于良好的围绕创业服务的环境和巨额风险资本投入。首先,美国从法律上确保大学的知识产权收益,出台了著名的《拜杜法案》。《拜杜法案》(Bayh-DoleAct)是美国1980年颁布的《大学和小企业专利程序法案》(University and Small Business Patent Procedures Act)的简称。其立法考虑是,由于高校和企业怠于参与技术转移活动,国家才从法律层面通过权利和利益分配激励科研人员和私人企业进行技术转移,这项法案因对政府资助项目科研成果知识产权归属制度的创新而备受盛赞。从高校层面而言,《拜杜法案》中规定高校可以获取专利费,按比例奖励给专利发明人,剩余部分用于研发投入,这样极大鼓励大学的技术转移活动。据调查,法案出台后美国高校专利数目增长10倍,产学研合作为国家经济贡献了1870亿美元,为GNP做出了4570亿美元的贡献,创立了以高校科研成果为核心的6000多家新公司。各大学还纷纷成立技术许可办公室(Office of Technology Licensing,简称OTL),专门负责申请发明专利,寻找企业,开展专利许可谈判,签订许可协议,分配许可收入。这项措施和保障可以使大学的新技术可以很快转化应用。
其次,美国的技术创业活动的另一个强劲推力就是巨额的风险投资。伴随创业活动兴起的是风险投资,美国也是风险投资的发源地。1946年,时任麻省理工学院校长的卡尔·康普顿联合政界、商界和教育界的精英成立了美国研究与开发公司(ARD),这是世界上第一个风险资本公司。它的使命就是为新兴的企业提供权益性的启动资金,推动创业企业的发展。1958年美国国会通过了小企业投资法案,建立了小企业投资公司。美国的小企业可以向“小企业管理署”申请贷款,贷款额度为小企业自身资产的3倍,并且可以享受税收优惠和低息贷款的扶持。由于国家层面的扶持和推动,美国的风险投资发展得很快。到了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中期,美国风险投资进入黄金年代,美国加强立法以完善风险投资环境,先后出台一系列法律,主要包括:1978年的《减税法案》、1980年的《中小企业投资促进法》、1981年的《经济恢复税收法案》等。进入21世纪以后,随着通讯及网络技术的发展,加上资本市场的复苏,美国的风险投资又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时期。目前美国的风险投资机构大约2000家,每年为大约10000项高新技术项目提供风险投资资金,也促进了一批高新技术企业飞速发展,包括著名的苹果公司、SUN微系统公司、微软公司、LOTUS等。
另外,美国的创业服务也非常便利。在大学外围有配套齐全的中介服务,为创业者提供法律、税务、咨询、办公场地、员工招聘等方面的服务。创业者只要有创业项目和风险投资,可以在很短时间内建立自己的公司并开始运作。
目前学术界公认的创业教育起源于美国,第一门创业课程是哈佛大学商学院的Myles Mace教授开设的《新创企业管理》。美国的创业教育主要集中于高校,但随着全民创业意识的普及,美国义务教育课程设计中也包含创业教育的内容。目前美国的创业教育已经形成了一个相当完备的体系,涵盖了从小学、初中、高中、大学专科、本科直到研究生的正规教育,哈佛大学和宾州大学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已经开始培养有关创业学方向的工商管理博士。
近20年来,创业学已经成为美国商学院和工程学院发展最快的学科领域。
1.美国大学的创业教育
(1)美国百森商学院 美国百森商学院在创业管理教学领域是代表国际最高水平的商学院,坐落于波士顿,创立于1919年,是一所私立商学院。罗杰·百森先生创办之初的目的是为家族企业培养企业家,所以创业精神一直备受重视。20世纪70年代,百森商学院确定了自己的使命是发展创业精神的教育。1967年百森商学院率先在全球第一个推出创业管理的研究生课程,随后其整合性的商学本科和研究生课程多次获得美国和国际大奖,在创业学领域成为世界的领军者。
百森商学院的师资非常雄厚,目前有165名全职教授,其中95%的全职教授拥有博士学位或同等学力。百森商学院的教授不仅毕业于世界著名大学,而且具有商业实践经历:一般在取得博士学位前他们或在跨国公司担任高级经理,或在高新技术公司担任主管,或者自己创业成立了自己的公司。总之,百森商学院的教授既有理论知识,同时又具有创办和管理企业的实践经验。
在课程设计方面,百森商学院在创业教育专家、被誉为“美国创业教育之父”的杰弗里·蒂蒙斯(Jeffry Timmons)教授的领导下,创立了完整的、富于创新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向学生提供学术知识和现实商业经验的创业教育。课程内容除了一般的创业课程之外,还包括特许经营、社会创业、公司创业和家族创业等课程。
百森商学院的创业教育主要由创业教育研究中心承担,其模式是通过创新性教学计划、外延拓展计划和学术研究来领导全球的创业教育,从而在各个团体和社会传播创业思想,激发创业精神,指导创业活动。创业教育研究中心的宗旨是全力帮助学生发展创业的思维方式、进取心、灵活性、创造力、冒险的愿望、抽象思维能力及视市场变化为商机的能力。
(2)哈佛商学院 哈佛商学院是世界上最早开设创业管理课程的商学院,创立于1908年,是美国培养高级管理人才的著名学府,也是美国最早的管理学院之一。尽管迈尔斯·梅斯(Myles Mace)率先向MBA开设了创业课程,但他并未真正开始创业学的研究。直到20世纪80年代,创业开始作为一个学术研究领域出现,一批学者才从其他领域(大部分是战略管理领域)纷纷“改行”加入,对创业学的学术基础进行研究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1992年哈佛商学院在总结了自己的MBA创业课程经验,以及对世界各大学的创业课程进行调查和研究之后,制定了更适合MBA的创业管理教育方案。在利用和整合哈佛传统优势的同时,创立新的重点和特色创业管理课程,试验新的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
哈佛商学院的创业教育优势在于针对创业管理建立完整的资料和案例库,并且是唯一为创业管理与创业教育研究发行期刊的院校,也是一所强调人文与领导管理思想发展的大学。哈佛商学院的代表性创业课程包括:《创业财务》《创业营销》《创业管理》《专业服务》《小企业的经营与成长》《风险投资与个人股权》《开创新企业》《创造性与组织》。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具有鲜明网络化、全球化、国际化时代特色的课程,比如《国际创业型财务学》《国际房地产》《网络业务管理》《在网络经济时代创立新企业》《从创业视角看全球化企业的演变》《转型/变革期的创业型管理》等课程。这些课程不仅包括创业中涉及的财务、营销、谈判等方面的课程,还包括领导力、创业力、有效领导等行为科学方面的课程。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哈佛独特的案例教学法。这种教学方法力图把学生放在一个实际创业者的立场上,从实战的立场来学习什么是创业和如何创业。学生必须每天晚上读完2~3个案例,并且进行详细分析,还要做好笔记。要充分准备好一个案例,需要两个小时以上的时间。这要求学生不能死记硬背,必须具备超强阅读能力和分析能力,否则无法完成学习任务。另外哈佛商学院还专门设置研讨课程,让学生在讨论中融会贯通课程的精髓。
(3)斯坦福大学商学院 斯坦福大学成立于1891年,是美国著名的研究型大学,也是一个比较另类的大学。斯坦福大学的出名除了与学术成就有关外,还因为与著名的硅谷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1925年,在斯坦福大学第一届毕业生、美国前总统胡佛的倡导下成立了商学院。胡佛倡导成立商学院的原因是他觉得美国西海岸缺少经济管理方面的教育。哈佛和斯坦福这两个商学院一东一西,都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好的商学院,在美国权威杂志的商学院排名中并列第一,但他们具有非常不同的风格。哈佛位于东海岸的历史名城波士顿,文化气息浓厚,代表比较传统的经济管理教育,培养的是“西装革履式”的大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而斯坦福地处世界高科技发展中心的硅谷,更强调开创新科技型企业的“小企业精神”,培养的是“穿T恤衫”的新一代创业型企业家。
斯坦福大学的创业教育独特之处在于教师带头创办企业,师生共同积极参与创新创业实践活动。斯坦福大学具有宽容失败、推崇创新、鼓励冒险创业的文化传统。政策上斯坦福大学允许教师每周有一天到公司从事开发和经营等兼职工作,允许教师离岗1~2年创办科技公司或兼职,允许教师将自己在学校取得的科技成果向公司转移,也允许参与创业的学生不论创业是否成功两年之内均可回到学校继续学业。对于教师或学生在学校期间获得的专利,技术转让后学校只从毛收入中扣除15%作为专利申请费和办公费,其余的归所在院系和专利所有者。与硅谷联系最紧密的电器工程系,大部分教授以不同的方式参与企业的经营活动,有数以千计的教授和学生在硅谷工作。斯坦福大学的许多教授通过参加创业企业的咨询服务对创业有更深刻更全面的了解,反过来对学生的创业教育更加具有针对性。
斯坦福大学的创业教育也体现了斯坦福的实用教育思想,体现在“文科与理科结合,教学与科研结合,文化教育与职业教育结合”的课程设置上。斯坦福大学商学院的创业教育课程由商学院和工学院的老师联合开发。他们打破专业壁垒,注重拓宽基础性课程,适量减少专业性课程,把基础教育与专业教育结合起来。另外增加综合性课程,开设科学技术与社会科学相结合的跨学科课程,充分体现文、理、工的渗透。这样的课程设置很好地满足了学生创新创业的学习需求。目前斯坦福大学开设的创业课程有20多门,涵盖创建一个企业的方方面面,包括如何融资、组织资源、员工招聘等。商学院的创业研究中心开发的《创业管理》《创业和创业投资》《创业机会评价》《创业管理和创业财务》深受学生欢迎,91%的MBA至少选修一门创业课程。除了课程教育之外,斯坦福大学还有丰富多彩的非课程教育项目。学生发起组建了各种创业俱乐部,组织各种论坛,参观硅谷的企业,邀请企业家和投资者到学校做讲座,部分讲座可以计入学分。斯坦福大学的学生在浓厚的创业文化影响下,很多人在上学期间就建立了自己的公司,从实践中深刻体会创业的真理。
2.美国的创业教育特征 从以上三所美国最著名的创业教育的大学来看,美国的创业教育具有以下特征:
(1)突出战略性的而非功利性的创业教育目标 创业教育(enterprise education)这一概念是在198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的“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上正式提出的。会议报告指出,21世纪的青年除了接受传统意义上的学术教育和职业教育外,还应当拥有第三本教育护照,即创业教育。如果一个人缺乏事业心和开拓能力,学术和职业方面的能力就不能充分发挥,甚至变得没有意义,所以创业教育又被称作企业家精神和能力教育。从广义来说,创业教育是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基本素质的开创型教育。创业教育的内容包括创业者的进取心、事业心和探索精神及冒险精神等特质的教育,同时也包括如何在创业过程中进行经济增值、创造利润等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教育。狭义的创业教育就是通过课堂的教学传授创办企业的基本要领、能力和技能等,让创业者掌握创办企业的基本要领、技巧和步骤,从而在创业实践过程中能够创造新的就业岗位。以扩大就业为目标的创业教育是一种功利性行为,对国家和社会的推动作用不大,缺乏战略意义。因此美国考夫曼企业家精神研究中心将创业教育定位成向创业者传授创业理念和创业技能,使其能够识别他人忽略的机会并勇于完成别人犹豫的事情,包括机会的识别、投资风险的控制、开创新企业和创新企业的经营与管理等内容。这种创业教育的目标是使接受创业教育的学生具有一定的创业意识和个性心理特征,从而能适应社会发展和变革的需要,而不再是以岗位职业培训为内涵,或者以企业家速成为导向。
(2)强调创业课程的师资队伍具有创业实践经验 由于创业本身是一种实践活动,所以对创业师资的要求也和一般的理论课师资有区别:创业课程教师必须有创业或在企业任职的经历。百森商学院的近40位创业学教师中绝大多数有创业或企业任职经历。从1980年开始百森商学院就聘请了美国石油公司的创始人、主席和首席执行官Stephen Spinelli,Jr.博士,他同时也是杰斐润滑油国际公司的发起股东、董事和经理。美国的创业学师资除了全职教师外还包括兼职教师。这些“校外兼职的校内教师”往往都是成功的创业者或者企业家,他们对创业过程中的相关问题有深刻和独到的分析。在美国的创业学课堂上,经常会有两名老师上课:一名从理论上阐述,提供解决问题的工具;另一名讲案例,提出实践中需要解决的问题。这种教学方式能直白、精准地诠释理论和实践的结合。
(3)多层次、内容丰富的课程体系设计 美国的创业教育发源于大学内部,因此其课程体系融合了各自院校的不同特色。最开始创业教育只是商学院的边缘课程,后来逐步发展为本科生创业课程和全校性的创业教育项目,这样创业教育就分成两个方向:一是针对商学院和管理学院开展的创业教育,二是针对其他院校和全校性的创业教育课程和活动。前一个方向主要是为了促进创业学的学科发展,后一个方向着重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和创业意识,期望学生结合自己的专业和技术进行创新和创业。2004年美国创业教育联盟在考夫曼基金会的支持下,发布了《创业教育国家内容标准》。但这一标准只是美国高校创业教育的参考标准,并不具备强制约束力。在课程内容方面,美国的创业课程内容丰富,涵盖了创业的各个阶段和流程,包括创业意义、创业者、创业机会识别、创业计划和资源需求、企业成长等理论内容,也包括公司评估、公司启动、法律基础、公司责任、财务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生产运营管理等技能课程。除此之外还包括一些相关专题的课程,比如麻省理工学院曾开设《主流创业型企业的挑战和解决方案》《供应链管理专题》《商业及领导能力》公开课。
(4)创业教育手段的多元化 创业是一项复杂且时间性强的活动,创业教育仅仅在课堂上进行理论教学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其他独特的活动来强化教学效果。百森商学院除了让学生成立小公司进行创业实战之外,还有一个独具创意的活动“RocketPitch”。这项活动就是在学生基本完成创业学的知识后,学校举行一个公开的“创业点子”的展示会,每个学生用3分钟阐述其创业点子及实施构想,全体教师参与评分,结果就作为课业成绩的一部分。为了这3分钟,学生在课外所做的各种思考和准备工作涵盖了所学的全部知识点,学生需要很大的投入,对创业学的理解和收获也很多。美国的创业教育还进行了多种外延拓展活动:创办创业名人堂,请杰出的创业校友回校做讲座;建立校园孵化器和科技园,鼓励学生创业;成立风险投资基金会,支持师生创业;为小企业开展咨询服务;成立创业俱乐部等。这些活动体现的示范和潜移默化作用非常明显,同时对学生的创业实践也有鼓励和支持作用。
(5)丰富多彩的创业大赛 创业大赛是创业教育的关键组成部分,是实现创业创意、建立大学外部联系、落实运营资金的平台。据考夫曼基金会的统计,自1983年美国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首次举办创业大赛以来,到2006年美国大学共有353个创业竞赛,到2010年又已经翻了一番。创业大赛诞生了许多优秀的公司,雅虎就是在斯坦福的创业大赛中脱颖而出的。杨致远当初就是凭着他对网络搜索引擎的构想赢得了400万美元的投资,短短几年雅虎就创造了70亿美元的市场价值,投资回报率高达几百倍。MIT的创业竞赛从1990年开始,由于MIT的高技术含量而备受关注。创业竞赛第一年只有一份获奖的创业计划获得风险投资而成为很成功的高技术公司,到1997年有7家公司诞生。剑桥的一家咨询公司的统计表明,表现最优秀的50家高科技公司中有46%出自MIT的创业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