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五节
肺胀

一、概述

肺胀是指多种慢性肺系疾病反复发作,迁延不愈,肺脾肾三脏虚损,从而导致肺管不利,气道不畅,肺气壅滞,胸膺胀满,以喘息气促、咳嗽咯痰、胸部膨满、胸闷如塞,或唇甲紫绀、心悸浮肿,甚至昏迷、喘脱为临床特征的病证。

肺胀的病名首见于《内经》。《灵枢·胀论》曰:“肺胀者,虚满而喘咳。”《灵枢·经脉》有“肺手太阴之脉……是动则病肺胀满膨膨而喘咳”,指出了本病虚满的基本性质和典型症状。汉代《金匮要略》还观察到肺胀可出现浮肿、烦躁、目如脱等症状,认为本病与痰饮有关,开始应用越婢加半夏汤、小青龙加石膏汤等方药辨证论治。隋代《诸病源候论·咳逆短气候》记载肺胀的发病机理是由于“肺虚为微寒所伤则咳嗽,嗽则气还于肺间则肺胀,肺胀则气逆,而肺本虚,气为不足,复为邪所乘,壅否不能宣畅,故咳逆短气也”。

西医学的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和老年性肺气肿,当这些疾病出现肺胀的临床表现时,可参照本节辨证施护。

二、病因病机

本病多由先天禀赋不足或喘息、久咳、慢性肺系疾病所引起。肺胀的发生,多因久病肺虚,痰浊潴留,而致肺不敛降,气还肺间,肺气胀满,每因复感外邪诱使病情发作或加剧。病因病机见图1-5。

img

图1-5 肺胀病因病机示意图

三、常见证型

1.痰浊壅肺

【临床症状】 咳嗽痰多,胸膺满闷,短气喘息,稍劳即著,痰多色白黏腻或呈泡沫状,畏风易汗,脘痞纳少,倦怠乏力,舌暗,苔薄腻或浊腻,脉小滑。

【辨证分析】 肺虚脾弱,痰浊内生,上逆干肺,则咳嗽,痰多色白黏腻;肺气虚弱,复加气因痰阻,故短气喘息,稍劳即著;痰从寒化成饮,则痰呈泡沫状;肺虚卫表不固,则怕风,易汗;肺病及脾,脾气虚弱,健运失常,故见脘痞纳少,倦怠乏力。舌质偏淡,苔浊腻,脉小滑,乃肺脾气虚、痰浊内蕴之候。

【施护法则】 化痰降气,健脾益肺。

【代表方】 苏子降气汤合三子养亲汤加减。

2.痰热郁肺

【临床症状】 咳逆,喘息气粗,胸满,烦躁,目胀睛突,痰黄或白、黏稠难咳,或伴身热,微恶寒,有汗不多,口渴欲饮,溲赤,便干,舌边尖红,苔黄或黄腻,脉数或滑数。

【辨证分析】 痰浊内蕴化热,痰热壅肺,故痰黄或白、黏稠难咳;肺热内郁,清肃失司,肺气上逆,则咳喘气逆息粗,烦躁,胸满,便干,溲黄;复感外邪,风热犯肺,故见发热微恶寒、有汗不多等表证;口渴,舌红,苔黄或黄腻,脉数或滑数,均为痰热内郁之征。

【施护法则】 清肺化痰,降逆平喘。

【代表方】 越婢加半夏汤或桑白皮汤加减。

3.痰蒙神窍

【临床症状】 表情淡漠,神志恍惚,谵妄,撮空,嗜睡,甚则昏迷,或伴肢体抽搐,咳逆喘促,咯痰不爽,苔白腻或黄腻,舌质暗红或淡紫,脉细滑数。

【辨证分析】 痰迷心窍,蒙蔽神机,故见神志恍惚,谵妄,撮空,嗜睡,昏迷;肝风内动,则肢体抽搐;肺虚痰蕴,故咳逆喘促而咯痰不爽。苔白腻或淡黄腻,脉细滑数,为痰浊内蕴之象;舌暗红或淡紫,乃心血瘀阻之征。

【施护法则】 涤痰,开窍,息风。

【代表方】 涤痰汤加减。

4.阳虚水泛

【临床症状】 心悸,喘咳,咯痰清稀,面浮,下肢浮肿,甚则一身悉肿,腹部胀满有水,脘痞,纳差,尿少,怕冷,面唇青紫,苔白滑,舌胖质黯,脉沉细。

【辨证分析】 肺、脾、肾阳气衰微,气不化水,水邪泛滥,则面浮,肢体尽肿;水饮上凌心肺,故心悸,喘咳,咯痰清稀;脾阳虚衰,健运失司,则脘痞纳少;寒水内盛,故怕冷,尿少;阳虚血瘀,则面唇青紫,舌质黯;脉沉细,舌胖,苔白滑,为阳虚水停之征。

【施护法则】 温肾健脾,化饮利水。

【代表方】 真武汤合五苓散加减。

5.肺肾气虚

【临床症状】 呼吸浅短难续,声低气怯,甚则张口抬肩,倚息不能平卧,咳嗽,痰白如沫,咯吐不利,心慌动悸,形寒汗出,或腰膝酸软,小便清长,或尿有余沥,舌淡或黯紫,脉沉细数无力,或有结代。

【辨证分析】 肺肾两虚,不能主气、纳气,故呼吸浅短,声低气怯,张口抬肩,不能平卧;寒饮伏肺,肾虚水泛,则咳痰色白如沫,咯吐不利;肺病及心,心气虚弱,故心慌动悸,形寒,汗出;肺失治节,气不帅血,气滞血瘀,则见舌淡或黯紫,脉沉细虚数或结代。

【施护法则】 补肺纳肾,降气平喘。

【代表方】 平喘固本汤合补肺汤加减。

四、护理

(一)辨证施护

1.生活起居

病室安静,光线适宜,避免噪声刺激,通气良好,定时开窗通风,保持适宜温度和湿度。患者卧床休息,协助患者采取舒适卧位,根据病情采用平卧位、坐位、半坐卧位或身体前倾位,以减轻症状。缓解期适当进行户外活动,以增强体质。

2.病情观察

观察咳嗽的声音、时间、节律、性质及有无恶寒、发热、汗出、咳痰等症状;观察痰的色、质、量及咳吐情况,如白痰、黄痰、湿痰、少痰或无痰、腥臭味痰等;观察用药后寒热、汗出、咳嗽及咳痰情况。

3.饮食护理

饮食以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和清淡为主,多食蔬菜和水果,忌辛辣、油腻、荤腥、烟酒等刺激之品,鼓励患者多饮水。饮食宜少量多餐,每餐不宜过饱。

汗出较多者,可多饮淡盐水,进食含钾丰富的食物,如橘子、香蕉等;腹胀纳呆者可用山楂、炒麦芽少许代茶饮。口渴、舌质红津伤者,可服梨汁、荸荠汁等,可进食萝卜汤、冬瓜粥、枇杷粥、猪肺汤。肺热痰黄宜食枇杷叶、鲜芦根水煎煮取汁去渣代茶饮,多食蔬菜和水果。痰热郁肺型,痰多黄黏,用川贝母加冰糖或竹沥水煎服,以清肺化痰。肺肾气虚型缓解期可食用补益肺肾之品,如沙参、百合粥、党参粥等。阳虚水泛型可用鲤鱼、赤小豆炖汤以利水湿,或食用赤小豆粥、薏苡仁粥、大枣粥等。

4.情志护理

肺胀患者由于病情反复迁延不愈,容易出现忧郁、焦虑、悲观烦躁等不良情绪。护士应主动与之沟通,做好心理疏导,调节情志,使之心平气和,气机顺达,积极配合治疗。指导家属鼓励患者,使之建立积极自信的心态。

5.用药护理

掌握中药煎服方法及注意事项,服药后观察效果和反应。痰热郁肺中药汤剂宜凉服。肺肾气虚,阳虚水泛者汤药宜热服。口渴者多饮开水,或用金银花、芦根、麦冬煎水代茶饮。咯热痰者,鲜竹沥煎水代茶饮。痰多黏稠不易咯出,可雾化吸入稀释痰液。

6.适宜技术

咳嗽、咳痰遵医嘱耳穴贴压,取肺、气管、神门、皮质下等穴;拔火罐取大椎、定喘、肺俞、风门、膏肓等穴。痰浊壅肺证穴位按摩取列缺、太渊、鱼际、少商、内关、足三里等穴,以酸胀为度;耳穴贴压取单(双)侧肺、气管、神门、肾、大肠等穴。阳虚水泛证穴位按摩取足三里、三阴交、关元、命门等穴,以酸胀为度。

(二)主要症状护理

本病的主要症状为胸闷,护理措施如下。

1.保持病室清洁、安静,温湿度适宜,温度保持在18~22℃,湿度控制在50%~60%。

2.避免不良刺激,稳定其情绪,减少耗氧量。

3.使患者保持舒适体位,胸闷者取半卧位或半坐卧位并给予氧气吸入。

4.胸闷发作时要立刻停止活动,注意卧床休息。

5.观察患者神志、脉搏、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观察胸闷的程度、持续时间、有无喘促、发绀等伴随症状。

6.患者出现面色青紫、大汗淋漓、鼻翼扇动、呼吸困难等症状,立即给予低流量持续吸氧,报告医生,随时准备协助抢救。

7.缓解期指导患者进行呼吸功能锻炼,常用的锻炼方式有缩唇呼吸、腹式呼吸等。

五、健康教育

1.注意休息,防寒保暖,避免受凉。

2.劳逸结合,生活起居有常;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期间,避免去公共场所,防止感受外邪诱发或加重病情。

3.注意饮食有节,忌肥甘、辛辣、过咸之品,戒烟忌酒。

4.指导患者自我排解方法,树立战胜疾病信心,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

5.呼吸功能锻炼:腹式呼吸、缩唇呼吸和全身呼吸操锻炼,提高肺活量,改善呼吸功能。 CtNK9yIr8DJCCLqhdIo7dr2arZsK3mczWZeuFzWMmhf4i73OK/HivwQckCNi7Udp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