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医生与患者眼中的良医

一、社会发展对医生职业的心理需求

随着当今社会的快速发展,面对大众不断提高的改善型健康需求,人们对于医生医疗行为的心理需求也产生了深刻变化,除了希望达到传统的疾病诊疗效果以外,对医生职业也有了更多充满人文色彩的心理期待。他们希望去到医院能够治愈疾病,同时还能不断提升自己的就医体验,由此发展出对医生职业的心理需求。

(一)大众对医生职业群体的心理期望

1.医术与医德的兼备 正所谓“医乃仁术”,医德与医术的高度融合是医学的本质要求,也是从古至今医生职业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医,从矢在匸,本义是盛弓弩矢的器具。古代人打仗经常会用到弓箭,将箭拔出,放入容器中,即为医。故《说文解字》曰:“治病工也。”救死扶伤、治病救人是医生职业的使命,也是医生职业最基本的职责。医事活动直接与人的健康、生命密切关联,直接关涉生命尊严、生命质量及生命价值的发挥。高超的医术是行医所必需,“精”于医道是医生职业的专业化要求。如《伤寒论》序言提及医生当“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大医精诚》谓当“博及医源”,《论语》言“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晋代杨泉亦强调良医当“贯幽达微,不失细小”。

高尚的医德是行医所必须。“以生命为本”是医事活动的题中之义,是医学创立以来就内在规定的道德责任,即医德。医德是医学职业的灵魂,是医疗实践中应贯彻始终的指导思想和行为准则,主要体现在医事动机和道德修养两方面。

(1)济世救人的医事动机 北宋范仲淹曰:“不为良相,则为良医。”明代龚廷贤将其阐释为“弗克为良相,赞庙谟以寿国脉;则为良医,诊民瘼以寿苍生。虽显晦不同,而此心之春生均之,有补于世道也”。这样“为万世开太平”的价值追求,在医事活动中普遍存在。如《临证指南医案》记:“古人有三不朽之事,为立德,立功、立言也。盖名虽为三而理实一贯,要之,惟求有济于民生而已。”

(2)高尚的道德修养 《古今医彻》云:“凡疗疾,药救固迟,丹救亦缓,惟心救最灵。要非药与丹之缓也,苟中心不切,则视之易忽,而审之不精,安能得病之本末。”强调了行医品性的重要性。清代医家夏鼎在《幼科铁镜》中列出有13种人不能学医,即残忍之人、驰骛之人、愚下之人、卤莽之人、犹豫之人、固执之人、轻浮之人、急遽之人、怠缓之人、宿怨之人、自是之人、悭吝之人、贪婪之人,从具体的性格品性方面对习医之人提出了明确要求。

古希腊著名医生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的《希波克拉底誓言》中“为病家谋利益之信条”“为病家谋幸福”“以自身能判断力所及”等,亦体现了对德术统一的要求。德为立仁,术为成仁,古往今来,不论中外,术与德的高度融合是对医生职业的共同期望。

2.对疾病和病患负责 “健康所系,性命相托”,患者以性命相托付,作为医生,就应当对患者负责,所谓“医虽小道,而性命攸关,不可不慎”。对患者负责,要诊断细致,如孙思邈所言“省病诊疾,至意深心;详察形候,纤毫勿失;处判针药,无得参差”。对患者负责,要用药审慎,《易经》有“无妄之药,不可试也”,《医灯续焰》亦警戒行医者“不可好奇而妄投一药,不可轻人命而擅试一方”。临证当如履薄冰,凡“粗工庸手,不习经书脉理,不管病证重轻,轻易投剂”的草率敷衍万不可有。

3.对病患亲和友善 友善是医生用心开出的第一剂良药,是协调医患关系最有效的心灵润滑剂。医患关系的建立在诊断和治疗过程前就已经发生了,而良好的沟通能力和服务态度是实现和谐医患关系的桥梁。医生不可能“包治包好”,但应该对把生命托付给自己的患者尽最大努力,至少从态度上尽量做到友善,在与患者沟通时多注意语言技巧。殊不知医生的一丝微笑、几句安慰的话语,往往能给患者带来意想不到的“治疗”效果。

4.对病患耐心关爱 医生待患者当“笃于情”“见彼苦恼,若己有之,深心凄怆”,有如“至亲之想”的关爱之情。作为医生,要树立起尊重患者、理解患者、鼓励患者、关心患者、爱护患者的主动意识,通过安抚、鼓励患者树立起克服困难、战胜疾病的决心。正如美国特鲁多博士的墓志铭写道:“To Cure Sometimes,To Relieve Often,To Comfort Always.”中文译为“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

(二)社会发展对医生职业群体的要求与心理期望

德术统一,是从古至今对医生职业的共同期待。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又对医生职业提出了更多新的要求。

1.要求医生不断提升疾病诊疗水平 一方面,置身于医学知识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新理论和新方法不断升级,治疗手段不断更新,医务工作者所需要的知识总量也与日俱增,既然选择了医学,也就选择了做一辈子的“医学生”;另一方面,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结构转型升级,老百姓对健康的需求不断提升,对医生的诊疗水平也提出了更高期待。人类与病魔的抗争伴随着曲折、疼痛与折磨,医生就是这场无休止战争的冲锋战士。大众期望现代的医生不仅能治好病,还要治好更多的病,并以更快的速度、最小的代价治好病。

2.要求医生在治病救人的同时还要做好公共健康服务 从关注“病”到关注“人”,追求健康已经成为现代大众的主流思想,“有病治病”已远远不能满足大众的需求,他们对健康的需求还逐步延展出从疾病监测、评估、分析到咨询、指导、干预、治疗、康复等的全流程医疗服务。在健康护航这条大河的治理上,光靠临床医生在下游“打捞垃圾”绝非明智之举,上游控制污染、筑坝修堤、改善生态才能真正“牵住牛鼻子”。临床医生不仅要治好个体的病,还要在个体的健康问题中归纳总结,发现共性特征,针对群体健康问题开展防控工作,面向公众开出公共大处方、社会处方,同时减少人群患病、控制传染病等重点疾病的发生发展,促进整体公众健康水平的提升。2019年末开始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席卷全球,不少医生主动请缨,奔赴前线,为阻断疫情传播、控制感染增量作出了突出贡献。与此同时,随着新媒体的发展普及,作为健康科普的“正规军”,越来越多的专业医生通过公众号、短视频等进行医学科普,传递医学知识、提供健康建议,推动疾病防治的阵线不断前移,从服务个体到惠及公众。社会需要医生在治病救人的同时,还要做好公共健康服务。

3.要求医生一肩多挑和一专多能 从目前医生的职称晋升要求看,医生不仅要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具备合格的临床一线工作能力,还需要承担相应的教学和科研任务,需具备指导下级医师学习和工作的能力,需完成相应高水平的科学研究,一些地区和医院的职称晋升对医生的“三下乡”经历也进行了明确要求。职称晋升条件的背后反映的是对医生职业的一肩多挑和一专多能的内在期许。一位好医生,要显示出其扎实精湛的医疗能力,也要能够带动学科发展,要能够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总结规律,不断提升理论和实践水平;同时还需要创新学科管理模式、培养学科人才、凝练学科发展方向,甚至要起到带领学科发展的砥柱作用。

4.要求医生德才兼备 《中国医师宣言》中强调:“健康是人全面发展的基础。作为健康的守护者,医师应遵循患者利益至上的基本原则,弘扬人道主义的职业精神,恪守预防为主和救死扶伤的社会责任。”从走上职业生涯的第一天开始,“救死扶伤”就是医生终其一生坚守的职业信仰,也是人民群众对医生的期待。在文字记载和口口相传中,具有精湛医术与高尚医德的诸如扁鹊、华佗、董奉、张仲景等医圣医贤,其妙手回春的本领不仅是一种狭义的“治病”,更是一种广义的“济世”。社会呼唤着德才兼备,把服务人类的健康作为终极信念的医生,期待着每一位医生能够德才兼备,“但作救苦之心”,药到病除、着手成春,带领人民向健康生活不断迈进。

二、社会变革下医生职业群体的心理特征

社会生活不断发展变革,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随着大众和社会对医生职业群体的要求和期待更多更高,医生职业群体肩负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更重,同时也为医生群体带来了更多的职业压力,严重影响了其身心健康水平,医生群体亟需得到更多关注与关怀。

(一)医生的心理状态特征

医务人员属于一种特殊的职业群体,高强度、高压力是其重要的职业特征之一,这种职业特点使得医务人员在工作中往往需要承受较大的精神和心理压力。而医务工作者的心理健康水平又直接影响到医疗服务质量,影响到和谐医患关系的构建与社会和平稳定的发展。然而,诸项研究显示我国医生职业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

1.焦虑、抑郁状态较为突出 在2020版“心理健康蓝皮书”《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9—2020)》中,收录了对医务人员开展的题为《2020年医务工作者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的专题调查报告。该报告指出,我国医务工作者以抑郁、焦虑为代表的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不容忽视。蓝皮书指出,19.8%的医务工作者可能存在焦虑倾向,27.7%的医务工作者可能存在抑郁倾向,在不同岗位上的医务工作者存在较高抑郁风险的比例为5.1%~12.8%不等。我国医务工作者的心理健康问题存在群体差异。

2.职业倦怠问题较为突出 2010年卫生部统计信息中心提供的数据显示:52.4%的医务人员均出现过不同程度的职业倦怠,其中3.1%处于高度职业倦怠状态。张抒扬等对全国2.5万余名医生进行的调查研究发现:男医生、工龄短、在三级医院工作,以及在精神病学、重症监护、急诊医学、内科、肿瘤学和儿科工作者,其职业倦怠的风险最高。《2020年医务工作者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指出,医务人员普遍具有心理健康意识,但其心理健康知识和技能的实际掌握仍明显不足。需要加强对医务工作者的职业生涯支持,特别是在其职业发展的初期阶段。因为职业倦怠问题不仅会影响医务人员自身的身心健康,还会明显影响整个医疗成效。

3.应激反应频繁出现 应激是由危险的或出乎意料的外界情况变化所引起的人体的一种情绪状态,是决策心理活动中可能产生的一种身心紧张状态。个体面临应激事件时,大脑中枢接受外界刺激,信息传至下丘脑,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CRF),同时激发脑垂体分泌促肾上腺因子皮质激素,使身体处于充分动员的状态,这时心率、血压、体温、肌肉紧张度、代谢水平等都会发生显著变化,从而增加机体活动力量,以应付紧急情况。医生职业具有特殊性,每天面对的都是新的患者或患者新的病情,还要面对各种突发疾病、大量出血、临时抢救等涉及生命危险的紧急状况,使得医生在工作中不得不处于频繁的身心应激反应中。长期紧张的工作、频繁的应激反应引起的超负荷压力,容易使医生罹患由于高应激所致的各类心身疾病。

(二)医生群体的内在心理需求

结合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A.H.Maslow,1908—1970)提出的需要层次理论(hierarchy of needs theory),梳理医生群体的内在心理需求,主要包括心理安全需求、和谐关系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几个方面。

1.心理安全的需求 心理安全感作为人的基本心理需求,也是医生职业群体希望获得满足的重要心理需求。据世界卫生组织报道,8%~38%的医务人员可能在其职业生涯中遭受不同程度的言语威胁或侮辱,这不仅会对医务人员造成心身伤害,还会降低其工作积极性,引发恐惧、抑郁等心理状态,影响医疗卫生服务质量。近年来,国家出台了《关于严厉打击涉医违法犯罪专项行动方案》等一系列政策和法律文件,保障医务工作者人身安全,促进医疗卫生事业和谐稳定发展。

2.和谐关系的需求 医生群体的和谐关系主要包括医患关系和组织认同。研究表明,患者了解医生的情绪信息和给予情绪的正向反馈可以有效提高双方合作意向,医患信任关系的正向演变和持续互动,对医生保持其良好的职业体验具有重要的影响。同时,医生作为医疗单位组织中的一员,期待与同事、领导保持友好互动,并获得领导或组织的积极认可。相关研究发现,组织支持、组织认同能够有效降低医护人员的职业倦怠水平,促进医护人员的良好职业发展。

3.受尊重的需求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关心爱护医师、保障医师的合法权益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在全社会营造尊医重卫的良好氛围”“要加强对医务工作者的保护、关心、爱护”。要关心爱护医务工作者,宣传报道医务人员的先进典型事迹。要着力提升医务工作者的职业价值感和成就感,让医生获得应有的社会尊重、社会支持,推动在全社会广泛形成尊医重卫的良好氛围。

4.自我实现的需求 医生职业的自我实现需求主要包括其职称认定、经济收入、专业发展等几个方面。医生自我实现的价值感来源于3个方面:①技术成就感,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术,解决患者的病痛和疾患。②经济成就感,经济收入反映了社会对个人价值的评价,稳定、优厚的经济收入是对医生专业能力和社会价值的重要肯定,也是支撑医生继续发光发热的物质基础。③医生在自己专业领域的纵深发展也是激励医生获得自我实现的重要内在动力,能够激发医生更大的职业热情和职业动力。

三、医生与患者眼中的良医画像

职业画像是对医生职业素质多层次、全方位的直观展现。我国专家学者就医生职业画像进行了一些探索研究。如郑涛等根据医生职业的多属性特点,从临床、科研、教学、管理四大维度对医生形象进行了职业画像;郭宁等基于患者的角度,从外在形象、服务形象、专业形象、道德形象四个维度评价了医生形象;向宏将医生职业形象划分为外显、内隐两个层面,并从能力、热情、道德3个层面进行评价。根据Wyer和Srull于1986年提出的社会信息加工模型,医生画像的形成是医生的实体部分产生了信息化、形象性的社会投射,既包括医生对其形象的传播,也包括患者对医生所传播的形象形成的认识。

本教材主编研究团队分别从医生群体和患者群体两个视角研究了各自心目中的良医画像特征。研究自2019年起,先是分别选取多家三甲医院的主任医生、高等医学教育专家及数名一线医护人员进行了半结构式的调研访谈,访谈内容包括如下问题:您认为从事好医生职业需要哪些专业能力以外的个人能力?您认为适合医生职业的性格特征有哪些?您认为从事好医生职业需要具备的心理素质有哪些?再将收集到的词汇进行编码统计,选择出现频率最高的一些词汇,形成了《医生职业心理素质的精准普查》问卷。随后,在多家三甲医院的医护人员和临床患者群体中采用匿名调查的方式采集数据。最终采集到关于医生职业优势心理个性如积极、亲和力等25个高频词条,医生职业优势心理能力如沟通能力、应变能力等18个高频词条。并请被试就高频词条按照重要性以1~10级进行评分,以此确定出排名前10位的关键词。同时形成了医生群体和患者群体眼中不同的良医画像。

(一)医生眼中的良医画像

研究结果表明:在医生视角中医生职业需要高尚的品格,需要有治病救人的使命感、照顾患者物质精神利益的价值取向,需具备爱岗敬业、廉洁诚信的职业规范;医生职业也需要有过硬的专业能力、优秀的心理素质,其中医生群体认为医生职业最重要的10种心理个性依次是责任感、严谨、积极、冷静、亲和力、认真、好学、耐心、细致、爱心,最重要的10种心理能力依次是沟通、道德遵守、应变、抗压、决策、合作、学习、实践、移情、专研(图1-1)。

图1-1 医生眼中的良医画像

总结起来,医生群体对良医的期待可以概括为“专、精、诚、仁”,这与以往的研究结论不谋而合。如韦苗等调查了医生的自我认知,其中“工作态度端正,认真负责”“关心患者,富有爱心和同情心”“热爱医学事业”“刻苦钻研,不断学习”4项成为医生群体认为最重要的职业构成。

(二)患者眼中的良医画像

结合前面的研究,我们同样得到患者群体视域下的良医画像。在患者视角中,对良医的品格形象与专业能力要求和医生视角相同,认为医生职业也需要高尚的品格,要有治病救人的使命感、照顾患者物质精神利益的价值取向,具备爱岗敬业、廉洁诚信的职业规范;医生职业也需要有过硬的专业能力、优秀的心理素质。但对于心理素质的具体内涵,患者视角有着与医生视角不同的认识,认为医生最重要的10个心理个性依次是责任感、亲和力、严谨、积极、友善、正直、耐心、细致、爱心、认真,最重要的10个心理能力依次是沟通、应变、道德遵守、决策、合作、抗压、共情、自省、协调、移情(图1-2)。

图1-2 患者眼中的良医画像

总结起来,患者群体对良医的期待可以概括为“仁、诚、精、亲”,这与以往的研究结果相类似。如向宏研究发现,患者期待高能力、高热情、高道德的医生;朱迪迪研究发现,患者认为医德和医术在影响医生形象方面起重要作用,但以医德为重。

(三)医生与患者眼中良医的差异

基于以上研究,我们对比了医生和患者视角下对良医画像的不同认识与差异(图1-3)。

1.医生职业的心理个性 在关于医生职业的心理个性上,患者更注重亲和力、正直、爱心等具有人文关怀的职业心理个性,而医生更注重冷静、认真、好学等心理能力和职业态度。有责任感是被患者和医生共同认为的最重要的医生职业心理个性(表1-1)。

图1-3 医患眼中的良医画像差异

表1-1 医生与患者对医生职业心理个性的认知差异词汇统计

2.医生职业的心理能力 在关于医生职业的心理能力上,患者更注重共情、移情等感受理解能力,而医生更注重抗压的应激能力和学习、实践、专研等学习能力。沟通是被共同认为最重要的职业心理能力(表1-2)。

表1-2 医生与患者对医生职业心理能力的认知差异词汇统计

续表

通过以上对比研究发现,医生与患者眼中的良医形象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患者更注重医生的亲和力、正直、爱心等具有人文关怀的心理个性,而医生更注重冷静、认真、好学等立足于专业技能的心理特质。患者在呼唤人文关怀的回归、强调医生的“软实力”;而医生虽然也重视人文素养,但相较患者角度,更注重自己的专业水平和理性思考,更重视自己的专业“硬实力”。

进一步研究发现,医生和患者在关于疾病、健康和生命观念上有所不同。医学教育科学化、专业化的训练往往会使医生从生物学实体的意义上来定义疾病、健康乃至生命问题;然而,患者常常会凭借自身的感性认识来定义疾病、健康和生命价值问题,并对相关的诊疗行为进行价值判断。患者关注于疾病和生命质量的低下是否会影响到自身人生价值的实现;医生往往更关注对疾病的技术控制,而较少与患者人生价值问题联系起来。另一方面,当前大众患者普遍对医生的道德形象评价较低。何晓晴等研究显示,患者对医生关于廉洁、利他、同情心、平等仁爱、奉献精神等要素的现况评分较低,同时对友好、真诚、谦虚、尊重患者、积极沟通等要素的评分也相对较低,而这可能是导致医患矛盾频发的重要因素。 Fpt3sm/pvvHRLkaaAz8p9AJ3/1zZn7aabFm2ZQxof5rodx1xRvyv4EOhXhk3xAWZ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