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医生职业心理个性

在当前新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背景下,社会对医生职业心理个性提出了更多元化的需求,结合本教材主编研究团队关于医生职业心理个性的调研结果看,其中有10个心理个性凸显出来(表3-1、图3-1),这些职业心理个性对医生的临床岗位胜任力提升及其长远职业发展起着明显的积极影响。

表3-1 医生职业心理个性特征十大词汇统计

注释:关键词的“平均重要性排序”以1~10级评分,1为最重要,10为最不重要。

根据数据条目分析,社会对医生职业个性的首要要求是“责任感”,即最强调医生应具有职业道德和职业担当;第二是“严谨”,要求医生具有实事求是、精益求精的专业精神;第三是“积极”,强调医生应具有的积极心态和正向应对态度;此外,“亲和力”“友善”“爱心”则要求医生具有人文关怀,“耐心”“细致”“认真”强调了医生应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与职业道德,“冷静”则要求医生具有良好的心理承受和应激处理能力。

图3-1 医生职业心理个性画像

一、责任感

责任感是指个人对自己和他人、对家庭和集体、对国家和社会所负责任的认识、情感和信念,以及与之相应的遵守规范、承担责任和履行义务的自觉态度。它是一个人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是健全人格的基础,是家庭和睦、社会安定的保障。责任感是医生做好工作、成就事业的前提,是执行力的基础和前提,是战胜工作中诸多困难的强大精神力量。具有责任感的人,对工作内容、工作权利和职责有清晰而深刻的认识,并能从工作中寻求自身的价值和满足,乐于奉献,热爱工作。

责任感被认为是医生职业最重要的优势心理个性。医生的生命责任意识直接关系到民众的生命与健康,以及和谐医患关系的建立。虽然医生职业人群总体上有极强的责任感,但一项有关医学生生命责任意识的调查发现,当前存在着生命责任意识缺失的现象,部分学生学医目的趋于功利化,对医疗行业的认知程度不够,缺乏应坚守的道德标准和责任意识,生命敬畏感缺失,漠视他人生命,以个人利益为中心。近些年来,社会生活中的医疗纠纷、医疗暴力事件逐年上升,公众对医疗机构的不信任,医生公信力滑坡等,都与医生的职业责任感缺失密不可分。强化医生职业责任感,将责任意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是医生职业的必然要求,是社会需求的呼唤,也是医学教育中的思政教育重点。

二、严谨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医务人员医德规范及实施办法》第三条中明确指出,医务人员应“严谨求实,奋发进取,钻研医术,精益求精,不断更新知识,提高技术水平”。严谨,意味着秉持科学的职业态度,强调实事求是,尊重客观规律。尽管医学需要有充分的人文关怀,但面对疾病的诊治与研究,也同时需要医学具有极强的严谨科学性。因为医学科学的特殊性在于学科的实践性和服务对象的复杂性,故严谨科学的职业态度和工作作风是医学事业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医务工作是以防病治病、救死扶伤为核心的工作,医务工作的服务对象是人,一旦医务工作中出现差错,患者的损失经常是无法弥补的。医务人员需要秉持着严谨、细心对待临床与科研,力争做到求真、求实,理性精确、探索创新。

三、积极

积极与消极相对,强调各种正向、主动、有建设性的心理品质。医生职业的积极个性,是个体对待自身、他人或事物的积极、正向、稳定的心理倾向,也是良性、建设性的心理准备状态。医疗工作不仅是繁重的脑力劳动,还是体力劳动,同时也是情绪劳动。医生的情绪不只是表面的微笑和轻声的问候,更是深层次的内心体验和情绪加工。如果医生在工作中产生了负性情绪,需要及时调整心理冲突,调节好不良情绪。医生积极向上的情绪有利于正确的临床思维与决策,提高工作效率。同时医生的积极心境、积极思维,能够帮助医生在面对突发、困难的医疗状况时,沉着、冷静、乐观地面对困境,乐观地引导病患,从而增强患者康复的信心。

四、亲和力

亲和力源于对他人的尊重与友善,是表达愿意倾听、愿意交流的积极情感与态度,是建立在对他人有一定的共情能力、愿意提供帮助的正向态度的基础上,也体现在个体的行为处事风格之中。亲和力所表达是与对方在心灵上的通达与投合,是一种基于平等平和的相处态度。国外服务行业就把亲和力作为从业人员必备的素质。在医生与病患的互动关系中,患者容易感到紧张、害怕,这时医生良好的亲和力能够迅速帮助患者减轻消极心理,拉进与患者交流的心理距离,促进医患关系的和谐发展,从而在有助于提高诊疗实效的同时,增进患者对医生的医疗依从性和满意度。亲和力是医生职业中“以患者为中心服务”的内在职业要求。

五、友善

友善一词出自《汉书·息夫躬传》,是指人与人之间的亲近和睦。友善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是中国文化的重要内容。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是充满仁爱友善之心的伟大民族,在以孔子、孟子为代表的儒家传统文化中体现出大量和谐友善的思想。孔子提出“仁者爱人”,孟子主张“出入相友,守望相助”,都强调了人与人之间要友爱、友善。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中从国家、社会、公民个人三个层面明确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中,友善成为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之一,是高尚的个人美德,是重要的公民道德规范。友善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是“爱国、敬业、诚信”三项价值观的基础。医学不是万能的,但医生亲切友善的态度,有利于增进与患者的沟通,消除患者的畏惧焦虑心理,还能安抚患者的情绪,增强患者与疾病作斗争的信心,获得患者信任等,因此表达友善本身就对患者起着治疗作用。

六、耐心

耐心,是指用一种温暖和关怀的态度对待他人,愿意从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为他人着想,不急躁,不厌烦。良好的沟通和耐心的解释,往往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能力的不足。很多时候,医生态度粗暴、言语不当,往往会成为激怒患者的“一把火”,引爆医患冲突,甚至酿成医闹事件。另一方面,尽管目前医学处于高速发展阶段,但仍存在很多局限性。对于很多重症患者来说,即便医生拼尽全力,也未必能够达到理想的疗效。而患者往往抱着无限的期待,不仅希望把病看好,还希望自己恢复如初,疾病永不复发。这时就需要报以耐心的态度,充分与患者进行沟通解释,同时指导患者正确面对自己的疾病,耐心配合治疗。医生在临床中多一点耐心,既能体现其个人的人文修养,也是一种自我职业保护。

七、冷静

冷静,指平心静气、毫无偏见地客观分析,避免感情用事。加拿大医学家和教育家、现代医学教育的始祖威廉·奥斯勒教授在1889年告诉医学生:“虽然没有人给医生的沉着、冷静进行分级,但如果哪位医生没有这个素质,将是一种莫大的不幸。如果哪位医生失去了冷静,在危急时刻开始内心慌乱,心跳加速,那就意味着他无法在紧张的抢救过程中给患者做出最合适的诊治,会使患者迅速失去信心。这无异于草菅人命。”当前,对医生人文素养的呼吁日益高涨,尽管绝大多数人都认为医生要有同理心,但如果一位医生在患者面前焦躁起来,患者和家属都会担心这种态度是否源于医生的经验不足和能力不够。因此,作为医生,保持冷静非常重要,在表达与患者的共情安慰时,更要用冷静、果敢的诊断决策体现出医生的专业水平与职业素养。

八、细致

细致,指办事精细周密。当今医疗科技迅速发展,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和内镜检查等检测手段推动着临床医学的发展。但正因如此,一些临床医生忽视了详细询问病史和全面的体格检查。临床情况复杂多变,医生必须细致,做好详细问诊、体格检查,结合辅助检查等,尤其是在一些临床手术中,不乏因为医生的粗心将手术物品滞留在患者体内的报道,由此引发严重的医患矛盾。因此,医生只有重视每一个细节,才能精准把握患者当前病情,提高诊断效率,降低误诊率及死亡率,减少过度医疗。同时,对患者的细致也能让患者感到医生的专业、关怀和温暖,从而促进医患关系,提高患者依从性,减少医疗纠纷。

九、认真

关于认真,是指严肃对待,一丝不苟。说来好似很朴实、很简单,但做起来并不容易。也因此有人常说,认真是一种习惯,习惯认真的人,做事做人的结果都不会太差。认真是在讲端正的态度,细心是在讲对于细节的掌握。认真是细心的态度,细心是认真的方法。认真,从客观技术层面来看,强调医生必须熟练掌握医疗技术,而这需要反复的专注练习,积累操作经验,精益求精,追求极致;从主观道德层面来看,强调医生在从事医疗工作时要贯彻落实“以人为本”和“生命至上”的服务理念,认真对待每一位患者。

十、爱心

爱心,是我国传统文化中“仁爱”思想的体现,以“爱”为核心,以“尊重、理解、关怀、热爱”为基本内容,发扬“自爱、自尊、自强”的精神,以“尊重他人、理解他人、关心他人”为基本要求,以“爱集体、爱社会、爱祖国、爱人类”为自我道德。医生所从事的是一份崇高的职业,是一个最能充分体现爱心的职业。医生的爱心是指能够真切地同情、怜悯、宽容、关怀、爱护、尊重临床工作中遇到的人,其中包括患者、家属、实习生和同事等。医生对患者的爱心有助于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帮助患者建立自信,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提高患者及其家属的依从性,进而促进临床诊治的顺利开展。医生对实习生的爱心,能促进实习生快速进步,同时通过言传身教,培养实习生的爱心。医生对身边医护人员的爱心,有利于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提高整体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上述10个职业心理个性外,还有3个心理个性对临床医生职业有重要作用,分别是正直、好学及心态平和,可作为医学生培养职业素养的参考。 SU2Wq9cskW7lzjcOkUiOEKEZFkdjJRu3tNcXNI9zwQs0Xf7q9ajVaCJz1SYjzNKi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