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职业心理个性的定义与发展

人们在职业活动中所体现出的认知、情感、意志等相对稳定的心理倾向和个性特征,统称为职业心理个性。职业具有拟人化的心理个性,不同的职业具有不同的心理个性特征。

一、心理个性的定义与发展

(一)心理个性的定义

个性一词,是从英文“personality”翻译过来的。最初来源于拉丁语“persona”,是指希腊罗马时代戏剧演员在舞台上所戴的面具,它代表剧中人物的身份,后来指演员——一个具有特殊性格的人。一般来说,个性不仅指一个人的外在表现,还指向一个人的真实自我。由于个性的复杂性,目前我国心理学界对个性的概念和定义尚未有一致的看法。

我国第一部大型心理学词典《心理学大词典》对“个性”的定义反映了多数学者的看法,即:“个性指一个人的整体精神面貌,即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特征的总和。个性的内在结构是多层次、多侧面的,是由许多心理特征综合构成的整体。其主要包括四个层次的内涵:第一,完成某种活动的潜在可能性的个人特质,即能力;第二,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即气质;第三,完成活动任务的态度和行为方式的特征,即性格;第四,活动倾向方面的特征,如动机、兴趣、理想、信念等。这些特征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错综复杂、相互联系、有机结合的整体,能够对人们的日常行为进行调节和控制。”

(二)心理个性的基本特征

心理个性具有整体性、独特性与共同性的辩证统一、稳定性和可变性的辩证统一及生物性和社会性的辩证统一四个基本特征。

1.整体性 个性具有整体性,即构成个性的各种心理成分和特质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通过密切联系构成一个完整的功能系统。

2.独特性与共同性的辩证统一 由于构成个性的成分多样性和组成方式的多样性,使得每个人的个性都有其自身的特点,但由于受共同社会文化的影响,同一民族、同一地区、同一阶层、同一群体的个体之间一般具有某些共同的典型心理特征。

3.稳定性与可变性的辩证统一 个体的个性特征一贯地表现在心理和行为之中,具有稳定性的特点,但随着个体生理的成熟和环境的改变,个性也可能会产生或多或少的变化。

4.生物性与社会性的辩证统一 一个个体的遗传和生物特性是个性形成的自然基础,影响着个性发展的道路和方式,但同时个性也会受到社会历史和社会环境的制约,尤其是受到需要、理想、信念、价值观、性格的多重影响,而使得心理个性带有明显的社会属性。

(三)影响心理个性形成的因素

心理个性的形成和发展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但从先天与后天、主观与客观的角度分析,其影响因素主要包括遗传素质、社会生活环境、受教育程度和个体的主观努力等。

1.遗传素质为心理个性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生理前提 遗传素质是指个体与生俱来的解剖生理特点。遗传素质为心理个性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物质的生理基础和变异的可能性。但遗传因素不能最终决定一个人的个性模式,更多的只是影响了其形成的可能性。

2.社会生活条件是心理个性形成和发展的限制性因素 遗传素质在个性形成中提供了必要的前提和可能性,而这种可能性是否能转变为现实性,主要决定于后天的社会生活条件和受教育的影响。家庭是社会生活的基本单位。社会生活条件,首先通过家庭去影响儿童的心理个性。儿童的主要养育者,尤其父母是儿童最早的老师,他们的教育观点、教育态度和教育方式等对儿童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儿童在家庭中所处的地位也是影响他们心理个性形成的重要影响因素。所以既不能忽视局部环境对个性形成发展的作用,又不能脱离遗传素质及人的主观能动性等内在因素的影响。

3.学校教育在心理个性形成和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社会生活条件的决定性作用,还需要结合教育的主导性作用。学校教育虽然也是环境条件,但它与一般环境条件不同,它是由一定的教育者,按照一定的教育目的,组成一定的教育内容,并采取一定的教育方法,对受教育者施加的有系统的影响,它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自觉环境影响。学校教育能对人的个性的发展施加较为全面、系统和深刻的影响。尤其是教育能排除和控制环境中的一些不良因素影响,给人以更多正面的引导,从而使人的心理个性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故一般认为,教育在个性形成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4.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在心理个性的形成和发展中起决定性作用 环境和教育的影响只是人的心理个性形成和发展的外因,这种影响只有通过“内因”——人的主观能动性才能起到决定性作用。可以说,人的主观能动性是其个性形成和发展的动力。在相同的环境和教育条件下,由于个体对待环境和教育的态度不同,形成的心理个性也不一样。

总之,个性的形成和发展是一种多因素作用的结果,其中遗传素质是自然前提和潜在可能性,社会生活条件是决定性因素,学校教育起主导作用,个体主观能动性是内在决定因素。

二、医生职业心理个性的需求特征

职业心理个性反映的是职业的信念和价值取向,它反映了工作决策和行为的特征。传统的医学模式更强调医生职业的判断和思维,但随着当前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医学模式的转变,大众对医生职业心理个性具有更多元化的需求特征(这里的职业心理个性与职业个性类似,为与后面的职业心理能力相对应,在此统一用“职业心理个性”表述。)具体表现为责任担当、思维判断、情感认知、心理弹性四个方面。

(一)责任担当

“健康所系、性命相托。当我步入神圣医学学府的时刻,谨庄严宣誓:我志愿献身医学,热爱祖国,忠于人民,恪守医德,尊师守纪,刻苦钻研,孜孜不倦,精益求精,全面发展。我决心竭尽全力除人类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维护医术的圣洁和荣誉。救死扶伤,不辞艰辛,执着追求,为祖国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和人类身心健康奋斗终生!”从医学生誓言中不难看出,一名合格的医生除了要有对患者的生命健康负责和承担救死扶伤的使命,也需要具有高尚的医德和强烈的责任感。职业责任感是一种自觉的道德意识且使医务人员的行为具有稳定性。社会对医生职业的首要要求是具有责任感,强调医生应具有职业道德和职业担当。因为医务人员的责任意识会影响其工作形态与工作效能。

(二)思维判断

对医学生MBTI(迈尔斯-布里格斯类型指标,一种被广泛用于职业规划和教育的人格类型评估工具)的研究发现,高等医学院校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看待和处理问题时更倾向于感觉、思维和判断,而非直觉、情感和认知,这和国外研究结果是一致的。强调感觉、思维、判断,意味着收集信息时,对实际经验更关注,也关注事实和细节;在判断和决策时,基于逻辑的、理性分析的方式考虑事情的前提和后果,遵循一定的标准和原则。这样的个性特点也是医生职业重视细节,强调逻辑,需要快速调动已有的知识经验以解决问题的内在要求。

(三)情感认知

心理个性特征往往反映了个体的思维模式。研究发现,在医生职业心理个性特征中,思维型和判断型占大多数。相较于情感型和认知型,思维型和判断型的医生在共情能力、沟通表达能力上可能会体现出不足。随着医学模式向生物-社会-心理模式转变,以及社会对人文关怀的呼吁不断增强,要求医生从关注疾病回归到关注患病的人,医生不仅要和疾病打交道,更要和患者打交道。共情能力、沟通表达能力,成为医生“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医生的专业能力相辅相成,共同服务于临床工作。因此,发展医生和医学生的情感认知能力,有利于培养全面、积极的人格特质,促进医患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和医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升。

(四)心理弹性

心理弹性,又称心理复原力或心理韧性,心理学家将心理弹性定义为一种稳定的心理特质,是个体经历应激情景后具有复原并保持良好的适应系统功能的能力。研究发现,心理弹性与个体的适应能力、积极情绪、幸福感、心理健康水平呈正相关关系。医生处于高压的工作环境中,长期暴露于消极情绪。当医生拥有较高水平的心理弹性时,有利于其适应应激的工作场景、做出冷静决策、保持情绪稳定性,同时也有利于其在临床工作中向患者传递正向情绪。 I/k0yo2Gu3vZR5OjOg1SQ81VOyzduLIl8PGdKI+R/vdg7o1CUPjITqPYjOT8xS0p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